瓦山錐

瓦山錐

瓦山錐,生枝及花序軸被黃或淡棕色略擴展的長柔毛,二年生枝及果序軸無毛,散生多數稍凸起的皮孔,一、二年生枝暗褐色,很少略帶蒼灰色。產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生於海拔1500~2500 米山地疏或密林中。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瓦山錐
種拉丁名:CastanopsisceratacanthaRehd.etWils.
種別名:
科中文名:殼斗科
科拉丁名:Fagaceae
屬中文名:錐屬
屬拉丁名:Castanopsis
國內分布:鄂,川,黔,滇
海拔:1500-2500
中國植物志:22:069
英文植物志:4:331
形態特徵:常綠喬木
最低海拔:700
最高海拔:1200
生境:山坡雜林中
是否栽培:野生
湖北分布:鹹豐,利川,建始,通山

形態特徵

瓦山錐瓦山錐
喬木,通常高8-15米,芽兩側壓扁狀,外脊被短伏毛,當年生枝及花序軸被黃或淡棕色略擴展的長柔毛,二年生枝及果序軸無毛,散生多數稍凸起的皮孔,一、二年生枝暗褐色,很少略帶蒼灰色。葉略呈硬紙質,披針形,長圓形,有時兼有倒披針形,長10-18厘米,寬2-5厘米,稀較短或更寬,頂部長漸尖或短突尖,基部闊楔形或短尖,常一側稍彎斜,葉緣近頂部有2-5淺裂齒或兼有全緣葉;葉面中脈凹陷,側脈或微凹陷,或微浮凸,每邊13-17條,稀較少,支脈纖細,尚可見,當年生葉葉背被略擴展的長柔毛,或至少沿中、側脈被較長的柔毛,其餘被早脫落的短毛,兼有棕紅色或棕黃色蠟鱗層,二年生葉的葉背多少帶灰白色;葉柄長稀達1厘米。雄穗狀花序常單穗生於新枝的基部;雌花序多穗位於去年生枝的上部或頂部,每殼斗有花3或2朵,花柱3,有時2枚。殼斗近圓球形,或寬稍過於高,或反之,連刺橫徑達30毫米,刺多條連生至中部或近頂部成刺束,有時呈雞冠狀,刺及殼壁被棕色長柔毛及細片狀蠟鱗,殼斗外壁多少外露,成熟堅果2或1、稀3個,寬圓錐形,常一側面平坦,被伏毛,果臍位於堅果底部。

分布

雲南貴州四川西南部。生於海拔1500~2500米山地疏或密林中。寮國泰國東北部也有分布。模式標本采自四川峨邊瓦山。

文獻資料

CastanopsisceratacanthaRehd.etWils.inSarg.Pl.Wils.3:199.1916;A.Camus,Chataig.391,f.11.1929,Atlaspl.51,f.1-6.1928;Hand.-Mazz.Symb.Sin.7:28.1929;陳嶸,中國樹木分類學185.1937;Fang,Ic.Pl.Omeien.pl.115.1945;中國高等植物圖鑑1:415.圖830.1972及補編1:112.1982.CastanopsischunianaFang,Ic.Pl.Omeien.2(1)pl.116.1945.

殼斗目百科(三)

殼斗目(學名Fagales),又名山毛櫸目,在生物分類學上屬真雙子葉植物之下的豆類植物分支,包括很多最常見的樹木。

殼斗科·錐屬植物

屬(Castanopsis),又稱屬、栗屬或苦櫧屬。殼斗科,約120種,分布於亞洲南部及東南部。中國約60種,秦嶺以南各地均有,為常綠喬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