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果化香樹

圓果化香樹

圓果化香樹,落葉小喬木,高5-10米,胸徑15-20厘米,枝條灰褐色,五毛,具橢圓形皮孔,基數羽狀複葉8-15厘米,葉總柄比葉軸稍長或近等長。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圓果化香樹圓果化香樹

種中文名:圓果化香樹

種拉丁名:Platycarya longipes Wu

形態特徵

落葉小喬木,高5-10米,胸徑15-20厘米;枝條灰褐色,五毛,具橢圓形皮孔,基數羽狀複葉8-15厘米,葉總柄比葉軸稍長或近等長;小葉3-5枚,長3-8厘米,寬2-3.5厘米,上面綠色,下面淺綠色,除基部中脈兩側各具1叢繡褐色氈毛外,其它各處幾乎五毛,側脈10-13對,在葉下面隆起,邊緣有細鋸齒,側生小葉近無柄,長橢圓狀披針形,稍成鐮狀彎曲,基部歪斜,楔形成闊楔形,頂端漸尖,頂生小葉橢圓狀披針形,基部不歪斜,鈍圓,具長1-2.5厘米的柄。花序束生於枝條頂端,位於頂端中央的為兩性花序,位於下方的為雄花序;兩性花序長約3-4厘米,下面的雌花序長約7毫米;雄花序通常2-6條,長3-5厘米。雄花:苞片卵狀披針形,外面下部、內面上部及邊緣生柔毛,長約3毫米,頂端漸尖並向外彎曲,雄蕊8枚,花絲極短,花葯闊卵形,藥隔明顯。雌花的苞片卵狀披針形,質硬,頂端漸尖。果序球果狀,球形,直徑約1.2-2厘米,苞片覆瓦狀排列,橢圓形,頂端急尖,長4-8毫米,寬2-3毫米;果實小堅果狀,兩側具狹翅,背腹扁,近圓形,長寬均約3毫米。5月開花,7月果成熟。

圓果化香樹圓果化香樹

區別

圓果化香樹與化香樹的區別在於:葉總柄與葉軸近等長成較長;小葉3-5(-7)片;果序球狀,直徑1.2-2cm.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態環境

常生於海拔450-800米的山頂或向陽山坡及雜木林中。

藥用價值

中藥名:化香樹葉

考證:出自《貴州民間藥物》

用藥部位:圓果化香樹的葉。

功效主治:解毒療瘡,殺蟲止癢。用於瘡癰腫毒,骨癰流膿,頑癬,陰囊濕疹,癩頭瘡。

用法用量:外用(不可內服)適量,搗爛敷,或浸水洗。

性味:性熱,味辣,有毒。

功用主治:治瘡毒。

宜忌:不可內服。

選方:

①治骨癰流膿日久不收口,有多骨:化香樹葉半斤搗爛泡冷水,將患處浸入藥水中數小時,用鑷子拔出多骨,隨用藥水洗之。

②治癩頭瘡:化香樹葉一兩,石灰二錢。開水一杯泡兩小時,蘸藥外擦,一日兩次。(性味以下出《貴州民間藥物》)

③治癰疽疔毒類急性炎症:化香樹葉,雷公藤葉、芹菜葉、大蒜各等分(均用鮮品),搗爛外敷。瘡瘍潰爛後不可使用。(《常用中草藥配方》)

胡桃科植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