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麥櫟

通麥櫟

通麥櫟是一個很獨特的落葉樹種。一般樹種落葉是在冬季乾燥季節,而通麥櫟換葉期是在溫、濕度非常適宜的季節開始發生的,即雨季到來之後才落葉。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通麥櫟
種拉丁名:QuercustungmaiensisY.T.Chang
科中文名:殼斗科
科拉丁名:Fagaceae
屬中文名:櫟屬
屬拉丁名:Quercus
國內分布:桂,藏,滇
海拔:1900-3000
命名來源:[ActaPhytotax.Sin.11(3):254.1966]
中國植物志:22:262
英文植物志:4:379

形態特徵

通麥櫟通麥櫟

常綠喬木,高達30米,胸徑達2.6米;樹皮灰褐色,片狀剝落。小枝幼時密被灰棕色短柔毛,後漸脫落。葉片薄革質,長卵狀披針形,長10-20厘米,寬3-4.5厘米,頂端漸尖,基部圓形或寬楔形,葉緣具尖銳鋸齒;葉片幼時葉面有短絨毛,尤以沿中脈較密,葉背密被灰白色星狀毛,葉片老時無毛;側脈每邊14-17條,葉背支脈明顯;葉柄長0.5-1.5厘米,幼時被灰棕色絨毛,後漸無毛。雄花序生於新枝基部,長7-10厘米,花序軸被棕色絨毛;雌花序生於新枝葉腋,長4-14厘米,著生花10餘朵。殼斗杯形,包著堅果1/3-1/2,直徑0.8-1.2厘米,高6-10毫米,壁厚1毫米;小苞片細小,三角形,長約1毫米,殼斗中下部的小苞片背部呈瘤狀突起。堅果卵狀圓錐形,直徑1-1.2厘米,高1.5-2厘米,無毛;果臍微突起,徑約3毫米。花期5-6月,果期翌年6-7月。

產地分布

產西藏通麥、易貢、波密、林芝等地。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1900-2400米的山地闊葉林中。

殼斗目百科(三)

殼斗目(學名Fagales),又名山毛櫸目,在生物分類學上屬真雙子葉植物之下的豆類植物分支,包括很多最常見的樹木。

殼斗科·櫟屬

櫟屬,殼斗科,約450種,分布於北溫帶和熱帶高山上,我國約110種,南北各省均產之,為重要林木之一,產木材、炭、染料、栓皮和飼養柞蠶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