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櫟

西藏櫟(學名:Quercus lodicosa)為殼斗科櫟屬的植物。分布於緬甸以及中國大陸的西藏等地,常生於山地林中,目前尚未由人工引種栽培。

基本信息


產地分布

西藏東南部

形態特徵

喬木高達15-20米。小枝幼時密被淡紅色絨毛,老時灰褐色近無毛,皮孔不明顯。

葉片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7-14厘米,寬3.5-5厘米,頂端突尖或短漸尖,基部寬楔形或近不對稱,葉緣除基部外具銳齒;幼時兩面密被淡紅色絨毛,成長葉葉面僅中脈基部被毛,葉背密生灰黃色星狀絨毛;中脈在葉面微突起,側脈在葉面凹陷,側脈每邊14-18條;葉柄長0.8-2厘米,初被絨毛,後漸無毛;托葉膜質,寬卵形,褐色,長5-7毫米。果序短,通常只著生1果。堅果當年成熟。殼斗盤形,直徑1.8-2.2厘米,高0.5-1厘米;小苞片寬卵形,厚而堅硬,排列緊密,被絨毛。堅果扁圓錐形,徑約2厘米,無毛或頂端略被褐色絨毛;

果臍平坦,直徑1-1.2厘米。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1800-2400米的山地林中

殼斗科·櫟屬

櫟屬,殼斗科,約450種,分布於北溫帶和熱帶高山上,我國約110種,南北各省均產之,為重要林木之一,產木材、炭、染料、栓皮和飼養柞蠶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