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背櫟

黃背櫟

黃背櫟,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頂端微有毛或無毛,果臍微凸起。花期6月,果熟期翌年9-10月。生於海拔2500—3900米開曠山坡、櫟林或松林中。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黃背櫟黃背櫟

種中文名:黃背櫟
種拉丁名:QuercuspannosaHand.-Mazz.
科中文名:殼斗科
科拉丁名:Fagaceae
屬中文名:櫟屬
屬拉丁名:Quercus
中國植物志:22:240

特徵描述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達15米。小枝被污褐色絨毛,後漸脫落。葉片常卵形、倒卵形或橢圓形,長2-6厘米,寬1.5-4厘米,頂端圓鈍或有短尖,基部圓形或淺心形,全緣或有刺狀鋸齒,葉背密被多層棕色腺毛、星狀毛及單毛,遮蔽側脈,中脈之字形曲折,側脈每邊5-6(-9)條;葉柄長1-4(-6)毫米,被毛。雄花序長3-10厘米,果序長2-3厘米。殼斗淺杯形,包著堅果1/3-1/2,直徑1-2厘米,高0.6-1厘米,內壁被棕色絨毛;殼斗小苞片窄卵形,長約1毫米,覆瓦狀排列,頂端與殼斗壁分離,被棕色絨毛。堅果卵形或近球形,直徑1-1.5厘米,高1.5-2厘米,頂端微有毛或無毛,果臍微突起。花期5-6月,果期翌年9-10月。

生境

生於海拔2500—3900米開曠山坡、櫟林或松林中。

功能用途

分類:醫藥

普米藥】腎疤拔,葉外用於癰腫瘡毒,鵝口瘡,外傷出血《滇省志》。腎巴叭:葉用於癰腫瘡毒,蛾口瘡,傷口止血《滇藥錄》。

藏藥】門哈惹:果實用於寒熱瀉《滇省志》。興白多:果實治寒熱夾雜的瀉痢,腸炎,流行性感冒,哮喘《藏本草》。

來源:《中國民族藥志要》,賈敏如、李星煒,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05

殼斗目百科(二)

殼斗目(學名Fagales),又名山毛櫸目,在生物分類學上屬真雙子葉植物之下的豆類植物分支,包括很多最常見的樹木。

殼斗科·櫟屬

櫟屬,殼斗科,約450種,分布於北溫帶和熱帶高山上,我國約110種,南北各省均產之,為重要林木之一,產木材、炭、染料、栓皮和飼養柞蠶等。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