淋漓錐

淋漓錐

此實物標本現存放於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植物標本館,經國內外植物分類專家最新鑑定結果是殼斗科(Fagaceae),拉丁學名是為 Castanopsis uraiana標本產自江西省。

基本信息

物種名稱

中文名:淋漓錐

拉丁名:Castanopsisuraiana(Hay.)KanehiraetHatusima

淋漓錐淋漓錐

別名:鱗苞錐、楒、鳥來柯(台灣)

科名:殼斗科(Fagaceae)

屬名:錐屬(Castanopsis(D.Don)Spach)

形態特徵

基本特徵

喬木,高達20米,胸徑80厘米,樹皮淺裂,嫩枝常有稀疏短柔毛及細片狀臘鱗,皮孔散生。葉二列,葉片略硬紙質,卵狀橢圓形、卵形或披針形,長7-13厘米,寬1.5-3.5厘米,頂部常彎向一側的長漸尖,基部一側偏斜且較短,兩側甚不對稱,葉緣有裂齒或有時兼有全緣葉,中脈在葉面平坦或微凹陷,或下半段微凸起,側脈每邊7-10條,頗纖細,嫩葉葉背有棕或淡紅棕色緊實的臘鱗層,成長葉背面帶蒼灰色或淡黃灰色;葉柄長7-15毫米。雄穗狀花序初時直立,盛花時半下垂,有時多穗排成圓錐花序;花被裂片內面被疏柔毛,雄蕊8-12枚;雌花的花柱3枚,甚短。果序長5-10厘米,殼斗有堅果1個,淺杯狀,高5-6毫米,口徑7-12毫米,包著堅果1/3-1/4,小苞片鱗片狀,三角形或卵形,緊貼,覆瓦狀排列,被灰黃色微柔毛;堅果闊圓錐形,高7-12毫米,寬3-5毫米,子葉平凸,味澀。花期3-5月,果次年9-10月成熟。

差異特性

據載,產台灣的本種,其木材堅實,抗白螞蟻蛀蝕。採伐時,其樹幹流出多量樹液,故居民稱之為淋漓。但產廣東北部的本種,在冬季砍伐時未見有樹液流出。

木材黃白至淡棕黃色,與苦櫧相同,均屬半環孔材,木射線有寬窄二類,寬木射線少量且全為聚合射線,有人以此特徵及其稍下垂的雄花序而另立一屬Limlia。

產地與生境

產台灣、福建江西湖南二省南部、廣東東部及北部、廣西東北部。見於海拔500-1500米山地常綠闊葉林或沿河溪兩岸疏林中。在福建戴雲山附近的低丘陵地區有小片純林。模式標本采自台灣。

用途

在錐類木材中屬輕質至中度硬材,乾燥時沿寬木射線爆裂。果實含澱粉。

文獻來源

.

殼斗科·錐屬植物

屬(Castanopsis),又稱屬、栗屬或苦櫧屬。殼斗科,約120種,分布於亞洲南部及東南部。中國約60種,秦嶺以南各地均有,為常綠喬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