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渭[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

徐渭[明代文學家、書畫家、軍事家]

徐渭(1521年3月12日—1593年),漢族,紹興府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初字文清,後改字文長,號青藤老人、青藤道士、天池生、天池山人、天池漁隱、金壘、金回山人、山陰布衣、白鷳山人、鵝鼻山儂、田丹水、田水月(一作水田月)。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戲曲家、軍事家。曾擔任胡宗憲幕僚,助其擒徐海、誘汪直。胡宗憲被下獄後,徐渭在憂懼發狂之下自殺九次卻不死。後因殺繼妻被下獄論死,被囚七年後,得張元忭等好友救免。他是中國潑墨大寫意畫派創始人、青藤畫派之鼻祖,其畫能吸取前人精華而脫胎換骨,不求形似求神似,山水、人物、花鳥、竹石無所不工,以花卉最為出色,開創了一代畫風,對後世畫壇(如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等)影響極大。書善行草,寫過大量詩文,被譽為有明一代才人。能操琴,諳音律,愛戲曲,所著《南詞敘錄》為中國第一部關於南戲的理論專著,另有雜劇《四聲猿》、《歌代嘯》及文集傳世。2017年12月18日,徐渭《寫生卷》1.27億元成交。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才名早揚

徐渭徐渭
徐渭於明武宗正德十六年二月四日(1521年3月12日)出生於山陰觀橋大乘庵東(今浙江紹興)一個趨向衰落的大家族。其父徐鏓曾任四川夔州府(治今重慶市)同知。徐鏓的原配童氏,生下徐淮、徐潞兩個兒子;繼娶苗氏,不曾生育。徐鏓晚年納妾才生下徐渭,在徐渭出生百日後徐鏓便去世。此後徐渭由嫡母苗夫人撫養十四歲。
雖然出生在官僚家庭,但徐渭早年的生活並不愉快。由於是庶出,且兩個嫡出的哥哥又比他年長二三十歲,所以徐渭在家中也沒有什麼地位。在徐渭十歲那年,苗夫人把他的生母逐出了家門。幼年奪母,對徐渭是一個很大的刺激。雖然二十九歲那年他得以把母親接回自己家中,但直到垂暮之年,他仍然不能忘懷這件事情。
苗氏死後,徐渭隨長兄徐淮生活。他年輕時考秀才未取,在給督學官員要求複試的上書中這樣說道:“學無效驗,遂不信於父兄。而況骨肉煎逼,箕豆相燃,日夜鏇顧,惟身與影”顯得很悲憤。二十一歲時,徐渭入贅潘家,生活當然也不那么自在。一個機警敏感的人,在如此坎坷的境遇中長成,自然容易養成執拗和偏激的性格。
徐渭生性極為聰慧。他六歲讀書,九歲便能作文,十歲時仿揚雄的《解嘲》作《釋毀》,轟動了全城。當地的紳士們稱他為神童,比之為劉晏、楊修。二十歲時,徐渭與越中名士陳海樵、沈煉等人相交往,為“越中十子”之一。沈煉曾誇獎他說:“關起城門,只有這一個。”據說在一次酒宴上,主人有意為難徐渭,指著席上一件小東西請他作賦,暗中卻命童僕捧上丈余長的紙卷。徐渭立身把筆,一氣寫盡,驚倒了滿座的人。
另有一個關於徐渭的小故事,也能凸顯他的聰明才智。在他年幼時,還在上私塾,老師看他聰明伶俐,便要考考他,讓他拿著兩個水桶去汲水,期間要度過獨木橋,當時徐渭尚小,力氣也不足,自是困難,但是塾師看見徐渭高興地抬水回來,驚問方法,他高興地說:把水桶放水裡自然輕鬆多了當時尚無浮力一說,徐渭的聰敏,讓老師大加讚賞。

屢試不第

自幼以才名著稱鄉里的徐渭,一向頗有些自負自傲,對功名事業充滿了嚮往,然而在科舉道路上卻屢遭挫折。二十歲那年,他才考中了秀才,此後多次參加鄉試,直到四十一歲,考了八次,始終也未能中舉。其間二十六歲時喪妻,從潘家遷出,以教書餬口,直到三十七歲時應胡宗憲之邀,入幕府掌文書。徐渭在科舉中一再失敗,並不是偶然的。他暮年作《自作畸譜》,還特地記下了六歲入學時所讀的岑參《和賈舍人早朝》詩句:“雞鳴紫陌曙光寒”,流露出無窮的人生感慨。

戎幕牢獄

嘉靖年間,東南沿海遭受倭寇的頻繁侵擾,由於兵備鬆弛,官吏無能,給人民的生命財產帶來慘重損失。徐渭一方面以詩歌對此進行尖銳的抨擊,一方面滿懷熱忱地投入到抗倭戰爭中。他雖然身無一職,卻幾次換上短衣,冒險隨軍隊來到前線,觀察形勢,然後記錄下戰事的經過,分析成敗的原因,向有關官員提出破敵的方略。這些文章大都寫得比較切實,不同於一般的書生議論。
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徐渭以才名為總督東南軍務的胡宗憲所招,入其幕府掌文書。入幕之初,他為胡宗憲作《進白鹿表》,受到明世宗朱厚熜的賞識。自此,胡宗憲對他更為倚重,對他放任的性格,也格外優容。陶望齡《徐文長傳》記載說:徐渭常常與朋友在市井飲酒,總督府有急事找他不到,便深夜開著大門等待。有人報告胡宗憲,說徐秀才正喝得大醉,放聲叫嚷,胡宗憲反而加以稱讚。當時胡宗憲權重威嚴,文武將吏參見時都不敢抬頭,而徐渭戴著破舊的黑頭巾,穿一身白布衣,直闖入門,縱談天下事,旁若無人。
然而在幕府中,也有許多不如意的事。當時胡宗憲出於各種原因,與權臣嚴嵩來往甚密,而徐渭是痛惡嚴嵩的,他最親近的友人沈煉就因參劾嚴嵩而遭到殺害,但徐渭又不得不代胡宗憲寫了一些吹捧嚴嵩的文字。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嚴嵩被免職,徐階出任內閣首輔。在徐階的策動下,胡宗憲受到參劾,並於次年被逮捕至京(後來因平倭有功,只受到免職處分),徐渭也就離開了總督府。
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徐渭赴京師,擔任李春芳的幕僚。次年,與李春芳不合,辭歸故里。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胡宗憲再次被逮入獄,並死於獄中,他原先的幕僚也有數人受到牽連。徐渭生性本就有些偏激,因連年應試未中,加上精神上很不愉快,此時他對胡宗憲被構陷而死深感痛心,更擔憂自己受到迫害,於是對人生徹底失望,以至發狂。他寫了一篇文辭憤激的《自為墓志銘》,而後拔下壁柱上的鐵釘擊入耳竅,流血如迸,醫治數月才痊癒。後又用椎擊腎囊,也未死。如此反覆發作,反覆自殺有九次之多。
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徐渭在又一次狂病發作中,因懷疑繼妻張氏不貞,將其殺死,他因此被關入監牢。徐渭在獄中完成《周易參同契》注釋,揣摩書畫藝術。徐渭在獄中七年,其中只在隆慶二年(1568年)生母病故時短期出獄,辦理喪事。
徐渭被下獄後,友人紛紛予以援助。其中援助最為有力的,先是禮部侍郎諸大綬,後是翰林編修張元忭(即明末著名散文家張岱的曾祖父),他們都是徐渭的至交,又都是狀元出身,頗有聲望。在這些朋友的解救下,徐渭終於借明神宗朱翊鈞即位大赦之機獲釋。這是萬曆元年(1573年)的事,此時徐渭已經五十三歲了。
萬曆三年(1575年),徐渭參加張元忭主持的《會稽縣誌》編修工作。

潦倒晚年

經歷了如此多的磨難,徐渭已不再有什麼政治上的雄心,但他對國事的關注卻老而未衰。出獄後,他先在江浙一帶遊歷,登山臨水,並交結了許多詩畫之友。萬曆四年(1576年)夏,徐渭年輕時代的朋友、此時已經擔負北部邊防重任的吳兌邀他北上,他便欣然前往。徐渭在宣府的時間不到一年,但留下了不少描寫北地風光、民俗和軍旅生活的詩文。在寫給許多官員的贈序中,他都喜歡議論政事,尤其是關於邊防的策略。當時張居正主持國政,對蒙古採取撫和的方針,徐渭對此表示讚賞。期間又過居庸關赴塞外,經戚繼光介紹,至遼東尋李成梁,教授其子李如松兵法,並結識蒙古首領俺答的夫人三娘子。徐渭雖受吳兌等人受到敬重,但因健康不佳,只得於次年春經北京回到家鄉紹興,注釋郭璞《葬書》。
徐渭六十歲時,應張元忭之招去北京,但不久兩人的關係就惡化了。據張岱的記敘,張元忭是個性格嚴峻、恪守禮教的人,而徐渭卻生性放縱,不願受傳統禮法的束縛。張元忭常常以封建禮教約制徐渭,這使徐渭大為惱火。他曾對張元忭說:“殺人當死,也不過是頸上一刀,現在竟要把剁成肉糜”由於和老朋友的交惡,加上與官僚們交往受到不平等的對待,徐渭情緒鬱憤,舊病復發,便於居京三載後重歸家鄉。此後,徐渭就再沒有離開過山陰。
晚年鄉居的日子裡,徐渭越發厭惡富貴者與禮法之士,所交遊的大都是過去的朋友和追隨他的門生。常“忍飢月下獨徘徊”,杜門謝客,據說有人來訪,徐渭不願見,便手推柴門大呼:“徐渭不在”其中除在張元忭去世時往張家弔唁外,幾乎閉門不出,他一生不治產業,錢財隨手散盡,此時只得靠賣字畫度日。但手頭稍為寬裕,便不肯再作。倒是一班門生和晚輩的朋友,或騙或搶,常常得到他的傑作。徐渭似乎特別嗜蟹,許多題畫詩記載了朋友們用活蟹來換他畫蟹的經過。最後幾年,徐渭身患多種疾病,大約畫也不能常作,生活更為貧苦。《徐文長文集》中有《賣貂》、《賣磬》、《賣畫》、《賣書》諸詩,顯示出徐渭淒涼的晚境。

抱憤而卒

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徐渭在窮困潦倒中去世,終年七十三歲,葬於紹興城南木柵山。死前,徐渭寫有《畸譜》,記述自己坎坷的人生經歷。當他去世時,身邊唯有一狗與之相伴,床上連一鋪蓆子都沒有。

人物成就

文學

徐渭徐渭
徐渭的文藝創作所涉及的領域很廣,但它們共同的特徵是:藝術上絕不依傍他人,喜好獨創一格,具有強烈的個性,風格豪邁而放逸,而且常常表現出對民間文學的愛好。
明代的詩壇,由於前七子與後七子的提倡,出現了一股擬古的風潮。雖說他們也自有不可抹煞的成績,但這種擬古的風氣,顯然有礙於詩歌藝術的發展。徐渭對此深致不滿,並作了尖銳的批評。他說:“鳥學人言,本性還是鳥;寫詩如果一意模擬前人,學得再像,也不過是鳥學人言而已,毫無真實的價值。”他自己的詩歌創作,注重表達個人對社會生活的實際情感,風格略近李賀,問學盛唐,並雜取南朝,出入宋元,而終不失其為自。這個傾向為稍後主張抒發性靈的公安派所繼承,對改變晚明詩風具有重要意義。公安派的代表人物袁宏道對徐渭的詩有一段精彩的評述:“文長既不得志於有司,遂乃放浪麴櫱,恣情山水…其所見山奔海立。如寡婦之夜泣,羈人之寒起。當其放意,平疇千里;偶爾幽峭,鬼語秋憤。”徐渭的散文,以《自為墓志銘》一篇最為出色。此外許多尺牘也很有特色,潑辣機智,幽默多趣,文風遠啟金聖歎一流,但總的來說,成就不及詩歌。

戲曲

徐渭的戲劇創作有雜劇集《四聲猿》,其中包括《狂鼓史》、《玉禪師》、《雌木蘭》、《女狀元》四個獨立的戲。《狂鼓史》又稱《陰罵曹》,是有感於嚴嵩殺害沈煉之事而創作的,表現出狂傲的反抗精神。後兩個戲都是寫女扮男裝建功立業的故事,反映了他對婦女的看法,有一定的反封建意義。這些作品都打破了雜劇固定的格式,為戲劇形式上的多樣化開拓了門津。
在戲劇理論方面,徐渭主張“本色”,即戲劇語言應當符合人物的身份,應當使用口語和俗語,以保證人物的真實性,而反對典雅的駢語,過度的修飾,這些看法都頗有見地。
此外,徐渭還作有《南詞敘錄》,這是中國第一部關於南戲的理論專著,在戲劇史上具有重要意義。雜劇《歌代嘯》、小說《雲合奇縱》(即《英烈傳》),據說也是徐渭所作。

書法

徐渭的書法和明代早期書壇沉悶的氣氛對比顯得格外突出,他最擅長氣勢磅礴的狂草,但一般人很難看懂,用筆狼藉,他對自己的書法極為喜歡,自認為“書法第一,詩第二,文第三,畫第四”。
徐渭超越了時代,開啟和引領了晚明“尚態”書風,把明代書法引向了新的高峰。陶望齡曾說過其書法“稱為奇絕,謂有明一人”。袁宏道則稱:“予不能書,而謬謂文長書決在王雅宜、文征仲之上,不論書法而論書神,先生者誠八法之散聖,字林之俠客矣”。
徐渭書法和書法觀的產生,是與明中、晚期整個思想、文化、審美觀念巨大變遷相吻合的。俆渭書法也是從吳門書派主張唐法的反叛中出發,繼而吸取北宋蘇、黃、米追求藝術個性化的積極因素中走來。徐渭在《書季子微所藏摹本蘭亭》中所說的“時時露己筆意”的審美精神。他的原話是:“非特字也,世間諸有為事,凡臨摹直寄興耳,銖而較,寸而合,豈真面目哉臨摹《蘭亭》本者多矣,然時時露已筆意者,始稱高手。予閱茲本,雖不能必知其為何人,然窺其露已筆意,必高手也。優孟之似孫叔敖,豈並其鬚眉軀幹而似之耶亦取諸其意氣而已矣。”
如果說徐渭的行書已用“己意”實現了對傳統筆法的改變,那么,最大的改變是那些高頭大軸的中堂行草書。以前說“董其昌破壞了墨法”,在這則要說“徐渭破壞了筆法”。徐渭在書法從卷冊翰札的文房把玩轉向廳堂展示審美的變革中,實現了作品創作中筆法的改造。《代應制詠劍草書軸》和《代應制詠墨草書軸》是其代表作。徐渭這種借鑑於繪畫的點畫表現方法,是對晉唐筆法的創造性破壞。對於書法藝術這種美術化傾向的改變。

美術

明代的中國,美術正處在學習古人與創新兩種意識碰撞的特殊階段。水墨寫意畫迅速發展,以徐渭為代表的潑墨大寫意畫非常流行,名家出現很多,技法也不斷更新,徐渭憑藉自己特有的才華,成為當時最有成就的寫意畫大師。他的寫意水墨花鳥畫,氣勢縱橫奔放,不拘小節,筆簡意賅,用墨多用潑墨,很少著色,層次分明,虛實相生,水墨淋漓,生動無比。他又融勁健的筆法於畫中,書與畫相得益彰,給人以豐富的想像。
似與不似之間
徐渭的潑墨寫意花鳥畫,別開生面自成一家。其花鳥畫,兼收各家之長而不為所限,大膽變革,極具創造力。其寫意畫,無論是花卉還是花鳥,皆一揮而就,一切盡在似與不似之間,對筆下的四時花木,畫家運用勾、點、潑、皴等多種筆墨形態,將牡丹之雍容、紫薇之雋秀、竹子之蕭疏、霜菊之孤傲、寒梅之挺潔的神韻刻畫的入木三分,分別舒展九尺與五尺的梧桐和芭蕉,直衝畫外,不見首尾,與密如驟雨的葡萄、虬如蟠龍的藤蔓構成了巨大的張力,充溢在畫面中的縱橫之氣和豪放境界更是前所未有。他的水墨葡萄,串串果實倒掛枝頭,水鮮嫩欲滴,形象生動,茂盛的葉子以大塊水墨點成,風格疏放,不求形似,代表了徐渭的大寫意花卉的風格。豐富的運動軌跡與濃淡、徐疾、大小、乾濕、疏密程度各異的筆蹤墨韻,無不具備振筆疾書的即興性和不可重複性,呈現出中國繪畫中最為強烈的抽象表現主義。這不是一般的描摹物象,而是藝術的加工,使其蘊含某種內在的氣質、精神,這種氣質、精神又使欣賞者有如臨其境之感。徐渭筆下的南瓜、菊花圖,一氣呵成,驅墨如雲,氣勢逼人,同時又恰如其分的駕馭筆墨,輕重、濃淡、疏密、乾濕極富變化。墨法上既呈隨意浸滲的墨暈,又見控制得宜的濃淡。雖然被徐渭自稱“戲抹”,然而在寫意中仍生動的傳達出了花果的不同秉性和生韻。它的梧桐圖,只以潑墨筆法繪其一小部分,卻有使人聯想到挺拔正直的參天梧桐。正如翁方綱所說:“紙才一尺樹百尺,何以著此青林廬。恐是磊落千丈氣,夜半被酒歌噓唏。”徐渭以其精湛的筆法,在似與不似之間,為欣賞者營造出一片開闊的審美天地。
書中有畫,畫中有書
徐渭是一個書法家,在繪畫中,他將自己的書法技巧和筆法融於畫中,使人覺得他的潑墨寫意畫簡直就是一幅慷慨淋漓的蒼勁書法。正如張岱所言:“今見青藤諸畫,離奇超脫,蒼勁中姿媚躍出,與其書法奇絕略同。昔人謂摩詰之詩,詩中有畫,摩詰之畫,畫中有詩;余謂青藤之書,書中有畫,青藤之畫,畫中有書。”他的《墨葡萄圖》,墨的濃淡顯示了葉的質感,題詩的字型結構與行距不規則,如葡萄藤蔓一樣在空中自由延伸,書與畫融為一體。徐渭的書法造詣很高,其跌宕縱橫的筆法有助於繪畫藝術的巧妙變化,如畫墨荷、葡萄,大刀闊斧,縱橫馳騁,沒有深厚的書法功力是難以做到的。徐渭曾做一幅《梅花蕉葉圖》,將梅花與芭蕉放在一起,並且在畫上題寫道:“芭蕉伴梅花,此是王維畫”,顯示出徐渭與王維在某些構圖上的源流關係。當然,王維畫雪裡芭蕉,更突出一種禪機,即,使得雪的清寒與芭蕉的心空構成畫面的宗教底蘊,而徐渭在這樣的畫面組合中,更突出一種超越時空的主體解放性。徐渭的書法和畫法都極為嫻熟,功底深厚,他的題字,如他的潑墨寫意畫,縱橫不羈,洋洋灑灑;他的潑墨寫意畫,融合了精熟的筆法,意趣橫生,極富韻味。
畫如其人
徐渭平素生活狂放,對權勢不嫵媚,在當世凡前來求畫者,須值徐渭經濟匱乏時,這時若有上門求畫者投以金帛,頃刻即能得之;若趕在他囊中未缺錢,那么就是給的再多,也難得一畫,實在是一位性情中人。徐渭的寂寞真可以用他自己的一首《題墨葡萄詩》來概括:
半生落魄已成翁,獨立書齋嘯晚風。
筆底明珠無處賣,閒拋閒擲野藤中。

徐渭徐渭
徐渭一生命途多舛,遭遇坎坷,晚年悲苦淒涼,形影相弔,他將自己的悲憤和懷才不遇之感融注於筆端,創造了一幅又一幅驚世駭俗的水墨名畫。他筆下的墨竹,枝淡葉濃,逸筆草草,竹枝氣勢勁健,竹葉俯垂含情,雖屬竹枝而高潔清爽之氣不減。這正是畫家身處下層,懷才不遇,品格高潔,絕世獨立人格的光輝寫照。他的潑墨牡丹,不拘於牡丹的富貴高雅特徵,色彩絢爛,他卻常常以水墨繪之,有意改其本性,其目的是有賦予牡丹清雅脫俗的格調和神韻,所謂“從來國色無裝點,空染胭脂媚俗人。”
後世影響
徐渭的繪畫主觀感情色彩強烈,筆墨揮灑放縱,從而把中國寫意花鳥畫推向了書寫強烈思想情感的最高境界,把在生宣紙上隨意控制筆墨以表現情感的寫意花鳥畫技巧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為中國寫意花鳥畫發展中的里程碑,開創了中國大寫意畫派的先河,為文人畫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空間。其畫風對清代的八大山人、石濤、揚州八怪以及近現代的吳昌碩、齊白石等都產生了深遠影響。
傳世畫作
作品流傳至今的較多,傳世著名作品有《墨葡萄圖》軸、《山水人物花鳥》冊(均藏故宮博物院)、《牡丹蕉石圖》軸,以及晚年所作《墨花》九段卷(現藏故宮博物院)等。

軍事

徐渭文自負才略,喜出奇謀,談論行軍打仗的形勢策略大多得其要領。擔任胡宗憲的幕僚時,協助其抗倭,並參與制定誘降海盜汪直、徐海等人的計謀。

藏書

徐渭性喜藏書,購書有近萬卷,書樓有“青藤書屋”,一稱“榴花書屋”,畫家陳洪綬題匾額,至今猶存。藏書、藏畫印章有“文長氏”、“石鷗館”、“辛卯七十一”、“華暗子云居”、“龍啞大家公”、“天池山人”、“青藤老人”、“秦田水月”等。

個人作品

徐渭傳世著作有《徐文長集》、《路史分釋》、《逸稿》、《四聲猿》等。

作品拍賣

中國嘉德2017秋季拍賣會12月18日開始在北京嘉德藝術中心舉槌。在2017年12月18日晚間-19日凌晨的嘉德專場“大觀之夜”中,明代徐渭《寫生卷》和張大千《水月觀音》堪稱此次最受關注的兩件重量級拍品。當天晚間,《石渠寶笈》著錄的徐渭《寫生卷》以諮詢價形式上拍,6000萬元起拍,加佣金最終以1.27億元成交。

史料記載

《袁中郎全集·卷四·徐文長傳》
《明史·卷二百八十八·列傳第一百七十六》

軼事典故

立斬健兒

徐渭曾在一座酒樓上喝酒,有幾名軍士也在樓下喝酒,酒後不肯付錢。徐渭暗中寫短函迅速告訴胡宗憲,胡宗憲立即下令將幾人綁進衙門,一齊斬首,全軍都極其震駭。

猜妒致禍

馮夢龍《情史類略》記載:山陰徐渭,字文長,高才不售。胡少保宗憲總督浙西,聘為記室,寵異特甚。渭常出遊,杭州某寺僧徒不禮焉,銜之。夜宿妓家,竊其睡鞋一隻,袖之入幕,詭言于少保,得之某寺僧房。少保怒不復詳,執其寺僧二三輩,斬之轅門。
渭為人猜而妒。妻死後再娶,輒以嫌棄。續又娶小婦,有殊色。一日,渭方自外歸,忽戶內歡笑作聲,隔窗斜視,見一俊僧,年可二十餘,擁其婦於膝,相抱而坐。渭怒,往取刀杖,趨至欲擊之,已不見矣。問婦,婦不知也。後旬日,復自外歸,見前少年僧與婦並枕晝臥於床。渭不勝憤怒,聲如吼虎,便取燈檠刺之,中婦頂門而死,遂坐法系獄。後有援者獲免。一日閒居,忽悟僧報。傷其婦死非罪,賦《述夢詩》二章雲。
“伯勞打始開,燕子留不住。今夕夢中來,何似當初不飛去。憐羈雌,嗤惡侶。兩意茫茫墜晚煙,門外鳥啼淚如雨。”“跣而濯,宛如昨,羅鞋四鉤閒不著。棠梨花下踏黃泥,行蹤不到棲鴛閣。”自是絕不復娶。

墓葬紀念

徐渭墓位於浙江省紹興市柯橋區蘭亭鎮裡木柵村姜婆山東北麓的徐氏家族墓地。墓園內還有一處徐渭紀念室,裡面陳列了一些畫像、文字資料和徐渭的作品。門口掛著一副對聯,“一腔肝膽憂天下,滿腹經緯傳古今”。這算是對徐渭一生的概括。

影視形象

​時間 電視劇​ ​飾演
2001年​ ​《徐文長外傳》 謝君豪​
​2015年 ​《抗倭英雄戚繼光》 邵峰

相關爭議

《金瓶梅》疑似作者

徐渭的作品徐渭的作品
《金瓶梅》誕生四百年,學者普遍都知道書裡面影射了嚴嵩,因此不少人相信《金瓶梅》的作者是嚴嵩的仇家——王世貞,這似乎是順理成章的,而事實上卻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金瓶梅》中兵部尚書王黼和禁軍提督楊戩是一對難兄難弟,可以暫時放在一起考察。
第十七回政和五年五月聖旨,上面寫道:“蔡京姑留輔政。王黼、楊戩便拿送三法司,會問明白來說。欽此欽遵”最後是處理意見“續該三法司會問過,並黨惡人犯王黼、楊戩本兵不職,縱虜深入,荼毒生民,損兵折將,失陷內地,律應處斬。”王尚書、楊提督都判了死刑。
接著《詞話本》第十八回《來保上東京幹事;陳經濟花園管工》“只聽見過路人風裡言風裡語,多交頭接耳,街談巷議。都說兵部王尚書昨日會問明白,聖旨下來,秋後處決。”皇帝已經下了命令,看來兵部王尚書非死不可了。多虧蔡京的兒子蔡攸介紹,來保找到了禮部尚書李邦彥,獻上五百兩銀子的賄賂,李邦彥將案卷中的“西門慶”改為“賈廉”,救了西門慶一條性命。從後面第六十六回中翟謙信中提到“楊老爹前月二十九日卒於獄”來看,楊提督還活了幾年,死於牢中。要是認真讀過《宋史》,就知道《金瓶梅》這裡絕對不是在諷刺宋朝的奸臣王黼和楊戩。
據《宋史·卷四百七十·佞幸·王黼》,王黼擔任過戶部尚書,主要以貪污搜刮而有名,卻從來沒有擔任過兵部尚書,也沒有指揮過什麼戰役,靖康元年(1126年)被開封府尹聶山派出的武士暗殺於鄉村,而不是被徽宗斬首於東京,欽宗剛剛上台,還諱言此事。再來看看《宋史·卷四百六十八·列傳第二百二十七宦者三·楊戩》,楊戩是一個宦官,歷任各鎮節度使,官至太傅,善於搜刮,也沒有指揮過什麼戰役,宣和三年(1121年)善終,“贈太師、吳國公”,而不是狼狽的死在獄中。
看來《金瓶梅》用王黼影射一位嚴重貽誤軍機而被明世宗斬首的兵部尚書。嘉靖年間,韃靼大規模的侵入長城、震動京師,皇帝嚴懲負責人只有兩次,一次是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一次是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因為這兩次軍事失敗而被明世宗嚴厲處置的兵部尚書有這樣幾位:嘉靖二十九年被斬首的兵部尚書丁汝夔、嘉靖二十九年被斬首的兵部右侍郎贈兵部尚書楊守謙、嘉靖三十九年被斬首的薊遼總督贈兵部尚書王忬。而用王黼影射王忬是最合理的。
據《明史·卷二百四·王忬》,王忬嘉靖二十年中進士,先後任右僉都御史、浙江提督、巡撫、右副都御史、大同巡撫、兵部右侍郎、薊遼總督等職務,參加了抗擊蒙古、倭寇的一系列戰役,敗多勝少,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二月因為灤河失守,觸怒了嘉靖帝。御史王漸、方輅彈劾王忬。到了這年五月,方輅又提出了王忬的三條失策、四條罪狀。王忬下獄。嚴嵩不救。第二年冬天王忬被斬首於北京。隆慶年間平反,贈兵部尚書。明代賀復征《文章辨體匯選》卷二十四中有馮琦的《王世貞父右都御史贈兵部尚書王忬誥命》,可作證明。
《詞話本》中的“乃者,張達殘於太原,為之張皇失散”,這也不是空穴來風。張達是北宋末期的真實人物。《金史》卷七九“張中孚傳”:“父達,仕宋至太師,封慶國公,中孚以父任補承節郎。宗翰圍太原,其父戰歿,中孚泣涕請跡父屍,乃獨率部曲十餘人入大軍中,竟得其屍以還。”
嘉靖年間也有一位將軍張達,《明史》中多次提到這個人物。《明史·卷一八·世宗紀》記載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夏六月,“俺答犯大同,總兵官張達、副總兵林椿戰死。”
嘉靖二十九年這次慘敗之中,御史王忬雖然消極防禦,還是守住了通州。而嚴嵩推卸責任,嘉靖皇帝事後立刻殺了兵部尚書丁汝夔和兵部右侍郎楊守謙。那么,“兵部王尚書”為什麼不是影丁汝夔或者楊守謙。
首先是張達戰死和丁汝夔、楊守謙被處死都是在嘉靖二十九年,中間沒有多少時間差,而《詞話本》中卻用“乃者”表示較長時間差。其次嘉靖二十九年蒙古兵是八月侵入長城,八月二十六日丁汝夔和楊守謙就被斬首。嘉靖三十八年蒙古兵是二月入侵,王忬五月被劾下獄,第二年冬天被殺,恰好符合《金瓶梅》情節。再次,王忬下獄到被處死在嘉靖三十八、三十九年,屬於嚴嵩和徐階共同輔政時期(嘉靖三十一年到嘉靖四十一年),而《金瓶梅》恰好用蔡京和李邦彥來影射。所以《金瓶梅》確實是影射王忬。
《金瓶梅》的作者又給王忬以特殊待遇,專門用乾支來表示嘉靖三十九年庚申年(1560年)是“斷頭年”。《詞話本》第二十九回吳神仙給西門慶算命時,說他:“立命申宮,七歲行運辛酉,十七行壬戌,二十七癸亥,三十七甲子,四十七乙丑。”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代表的是連續五年乾支,這些乾支年代與西門慶的上述歲數沒有關係,與算命情節也無直接關係。為什麼吳神仙要說這些乾支呢無獨有偶,第六十一回黃先生為李瓶兒算命時,說她:“借四歲行運,四歲己未,十四歲戊午,二十四歲丁巳,三十四歲丙辰。”丙辰、丁巳、戊午、己未代表的是連續四年乾支,這些乾支年代與李瓶兒的上述歲數同樣沒有關係,與算命情節也無直接關係。為什麼黃先生要說這些乾支呢丙辰、丁巳、戊午、己未、辛酉、壬戌、癸亥、甲子、乙丑這九個乾支排在一起,中間偏偏缺少一個“庚申”。
而《金瓶梅》用楊戩影射嘉靖年間一位貪婪怯懦的方面大員,他是嚴嵩的黨羽,防衛京師門戶,因為軍事失敗受牽連而被逮捕,判了死刑卻沒有執行,後來仍然死在牢中。這個方面大員就是宣大總督楊順。
可以發現《金瓶梅》不但影射嚴嵩,影射了徐階,而且影射了王世貞的父親——贈兵部尚書王忬,甚至直接影射了王世貞。正是因為王世貞在明朝中後期文壇顯赫的地位,一般文人都不會揭露這個巨大的傷疤,反而是掩飾事實。比較有名的是李攀龍的《挽王中丞》:“司馬台前列柏高,風雲猶自夾旌旄。屬鏤不是君王意,莫做胥山萬里濤。”
王世貞的親朋好友也絕對不會作《金瓶梅》影射王忬,所以王世貞的門人或者好友屠隆、盧楠、王稚登等人都不可能作《金瓶梅》。越是與王世貞友好,越不可能寫作《金瓶梅》。所以自清朝以來的許多學者都在這個問題上走了彎路。
只有王世貞的仇家才往王世貞的心靈傷疤上撒鹽,直通通記錄“兵部王尚書”的悲慘下場,比如《金瓶梅》的作者。王世貞在文壇上有兩大著名仇人,一個是謝榛(1495-1575,字茂秦,號四溟山人,山東臨清人),一個是徐渭。
其中徐渭對王世貞是終生仇恨,“當嘉靖時,王、李倡七子社,謝榛以布衣被擯。渭憤其以軒冕壓韋布,誓不入二人黨”。徐渭提起王世貞就忍不住要冷嘲熱諷。來看看《徐渭集》中徐渭對王世貞的攻擊。
《徐渭集》143頁《廿八日雪》(時棉被被盜)中痛快淋漓的揭露了王世貞、李攀龍等人富貴易友的醜陋行為。這裡徐渭認為謝榛是布衣身份,不敢直接回擊王世貞、李攀龍等人的侮辱,不罵,替罵。這裡也間接證明謝榛對王世貞、李攀龍的侮辱沒有激烈回擊。
徐渭對王世貞的厭惡是全方位的。《徐渭集》155頁有《九馬圉人圖,二圉醉瀕墮》(王元美為太僕卿時刻《穆王八駿圖》,形如蝘蜓),嘲笑王世貞畫的馬瘦得和壁虎差不多。
徐渭堅決反對後七子盲目復古模仿的文學觀點。《徐渭集》491頁《論中四》中徐渭把王世貞及其門徒罵得狗血噴頭,說他們見識短淺、學問淺薄、愛慕虛榮、黨同伐異、生吞活剝、抄襲成風,甘當古人他人的奴才。徐渭堅決不同意後七子主導的詩風。《徐渭集》519頁《葉子肅詩序》中諷刺王世貞等人寫詩簡直是鳥說人話,不是自己創造,不能表現真心。徐渭堅決不同意後七子主導的文風。《徐渭集》907頁《胡大參集序》(代)中批判王世貞等人文章盲目模仿西漢,自鳴得意,其實早已經被時代所淘汰。
嚴嵩和楊順是徐渭的大仇人,徐渭的姐夫沈錬就是慘死在他們手裡,這一段歷史十分有名,徐渭仇恨他們是自然而然的。比如《四聲猿》中的《狂鼓吏漁陽三弄》,公認用曹操影射嚴嵩,用黃祖影射楊順、路楷,用禰衡影射沈錬和徐渭。徐渭自己也不掩飾,《徐渭集》1050頁《與諸士友祭沈君文》中有“而公之死也,詆權奸而不已,致假手於他人,豈非激裸罵於三弄,大有類於撾鼓之禰衡耶”。
徐階是迫害胡宗憲的主要兇手,胡宗憲是徐渭的恩人和知己,徐渭仇恨徐階也是自然而然的。
徐渭經常用雙關語和謎語影射徐階。比如《徐渭集》844頁竹枝詞《雪竹》之二:“萬丈雲間老檜萋,下藏鷹犬在塘西。快心獵盡梅林雀,野竹空空雪一枝。”雲間,指徐階的籍貫松江。老檜,雙關語,秦檜也,徐秦都是嬴姓,暗示徐階就是秦檜一樣的奸臣。塘西,代指杭州。梅林,那是胡宗憲的號。這裡看起來是一幅題畫詩,卻明明影射徐階和他的同黨對胡宗憲及其幕僚的殘酷迫害。《徐渭集》856頁《題雪壓梅竹圖》:“雲間老檜與天齊,滕六寒威一手提。折竹折梅因底事不留一葉與山溪。”也是同樣的意思。
詞話本》第六回有“狂風相助,侵天老檜掀翻;霹靂交加,泰華嵩喬震動”,前一句似乎就是罵徐階,後一句似乎就是罵嚴嵩。

人物評價

總評

徐渭徐渭的作品
徐渭與解縉、楊慎並稱“明代三大才子”。鄭板橋對徐文長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稱“青藤門下走狗”。文學家、藝術家木心評其為“十足的天才”。他能謀善斷,幾乎一己之力盡破多年的倭寇之患,晚年悉心培養出李如松這位名將,建立不朽功勳。他的詩,袁宏道尊之為“明代第一”,他的戲劇,受到湯顯祖的極力推崇,至於繪畫,他更是中國藝術史上成就最為突出的人物之一。

歷代評價

湯顯祖:此牛有千人之力。
陶望齡:晚歲詩文益奇,無刻本,集藏於家。予所見者,《徐文長集》、《闕編》二種而已。然文長竟以不得志於時,抱憤而卒。
袁宏道:①(徐渭書法)筆意奔放如其詩,蒼勁中姿媚躍出。余不能書,而謬謂(徐)文長書決當在王雅宜(王寵)、文征仲(文徵明)之上。不論書法,而論書神:先生者,誠八法之散聖,字林之俠客也。②古今文人,牢騷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先生詩文崛起,一掃近代蕪穢之習,百世而下,自有定論,胡為不遇哉。
袁宏道《徐文長傳》:文長眼空千古,獨立一時。當時所謂達官貴人、騷士墨客,文長皆叱而奴之,恥不與交,故其名不出於越。悲夫。
梅國楨:文長病奇於文,人奇於時,詩奇於字,字奇於畫,無之而不奇,斯無之而不奇也。
查繼佐:①渭貌修偉,音朗然如鶴唳,常中夜呼嘯,忽群鶴應之。②水田月誠所謂鬼才也。不得志於時,事事求死,以為造化無生渭處,而渭卒生。渭畫一物生動,書亦遒出,不飽荒粒。詩自為格,喜不拾七子之餘。
黃宗羲:豈知文章有定價,未及百年見真偽。光芒夜半驚鬼神,即無中郎豈肯墜(《青藤歌》)。
張廷玉:歸有光頗後出,以司馬、歐陽自命,力排李、何、王、李,而徐渭、湯顯祖、袁宏道、鍾惺之屬,亦各爭鳴一時,於是宗李、何、王、李者稍衰。
齊白石:青藤(徐渭)、雪個(八大山人)、大滌子(石濤)之畫,能橫塗縱抹,余心極服之,恨不生前三百年,為諸君磨墨理紙。諸君不納,余於門之外,餓而不去,亦快事故。
石濤:青藤筆墨人間寶,數十年來無此道。
吳昌碩:青藤畫中聖,書法逾魯公。
錢基博:山陰徐渭字文長、公安袁宏道字中郎以清真藥雕琢,而不免纖窕,則江湖才子之惡調也。
黃賓虹:紹興徐青藤,用筆之健,用墨之佳,三百年來,沒有人能趕上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