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浮錐

羅浮錐

產自薄扶林、大潭篤、扯旗山、灣仔峽、柏架山、大帽山、大嶼山.長江以南,越南。常綠喬木。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種中文名:羅浮錐

種拉丁名:CastanopsisfabriHance

羅浮錐羅浮錐

科中文名:殼斗科

科拉丁名:Fagaceae

屬中文名:錐屬

屬拉丁名:Castanopsis

中國植物志:22:071

英文植物志:4:331

形態特徵

喬木,高8-20米,胸徑達45厘米,樹皮灰褐色,粗糙,新生嫩枝有時被稀疏短柔毛,芽大,兩側壓扁狀,芽鱗頂部邊緣常被紅或褐銹色絨毛且有明顯的膜質邊緣。二年生葉革質,卵形,狹長橢圓形或披針形,長8-18厘米,寬2.5-5厘米,萌生枝的葉長達22厘米,寬9厘米,頂部長尖或少有短尖,基部近於圓或少有楔尖,常一側略偏斜,葉緣有裂齒,稀兼有全緣葉,中脈在葉面明顯凹陷,側脈每邊9-15條;網脈纖細,無毛或嫩葉葉背中脈兩側被甚稀疏的長伏毛,且被紅棕色或棕黃色較疏散的蠟鱗,二年生葉的葉背帶灰白色;葉柄長稀達1.5厘米。雄花序單穗腋生或多穗排成圓錐花序,花序軸通常被稀疏短毛,雄蕊12-10枚;每殼斗有雌花3或2朵,花柱3、有時2枚,長約1毫米。果序長8-17厘米;殼斗有堅果2個,稀1或3個,圓球形或闊橢圓形或闊卵形,連刺徑20-30毫米,不規則瓣裂,殼壁厚約1毫米,刺長5-10毫米,很少較短,基部合生或合生至上部,則有如鹿角狀分枝,刺或疏或密,乾後棕色或棕黃色,少有暗灰褐色,被疏短毛至幾無毛;堅果圓錐形,常一或二側平坦,無毛,橫徑8-12毫米,果臍在堅果底部。花期4-5月,果次年9-11月成熟。

產地分布

長江以南大多數省區。

生長習性

生於約2000米以下疏或密林中、有時成小片純林。

殼斗科·錐屬植物

屬(Castanopsis),又稱屬、栗屬或苦櫧屬。殼斗科,約120種,分布於亞洲南部及東南部。中國約60種,秦嶺以南各地均有,為常綠喬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