瀾滄柯

瀾滄柯

瀾滄柯(學名:Lithocarpus mekongensis (A. Camus) C. C. Huang et Y. T. Chang )殼斗科柯屬植物。 生於海拔約1000米山地常綠闊葉林中,較乾燥坡地常見。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瀾滄柯
種拉丁名:Lithocarpusmekongensis(A.Camus)C.C.HuangetY.T.Chang
科中文名:殼斗科
科拉丁名:Fagaceae
屬中文名:柯屬
屬拉丁名:Lithocarpus
國內分布:滇
海拔:1000
中國植物志:22:152
英文植物志:4:355

形態特徵

喬木,高約10米,小枝有黃灰色皮孔,芽乾後略有油潤光澤,芽鱗被糠秕狀蠟鱗,枝、葉無毛。葉紙質,橢圓形或兼有倒卵狀橢圓形,長10-15厘米,寬4-5厘米,頂部短或長漸尖,基部楔形,全緣,中脈在葉面凸起,側脈每邊12-15條,位於葉片上部的在葉緣附近常與相鄰,

瀾滄柯瀾滄柯

側脈連線,支脈纖細,葉背有緊實或較鬆散的蠟鱗層,乾後帶蒼灰色;葉柄長很少達1厘米。雄花序單穗腋生,長8-15厘米,花序軸被鱗秕及微柔毛或無毛;雌花序長8-15厘米,或雌雄同序;雌花每3朵一簇,有時兼有單花,花簇基部有寬而扁、高約1毫米的墊狀花柄,殼鬥成熟時柄亦伸長,花柱長約1毫米,挺直,下部被疏長毛。果序軸粗5-6毫米,有小皮孔;殼斗淺碗狀,高3-5毫米,寬10-12毫米,包著堅果下部,小苞片甚細小的三角形,覆瓦狀排列;堅果扁圓形,高5-8毫米,寬11-24毫米,頂部平緩,有時凹陷,被稀疏粉末狀細毛,柱座明顯突出,高2-2.5毫米,果臍淺凹陷,口徑約6毫米。花期10-12月,果次年8-10月成熟。

分布

雲南孟連的勐馬西山及勐臘。寮國也有分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