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榛

華榛

華榛是中國漸危種。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分布於河南、陝西、湖北、湖南、四川和雲南等地海拔900至3500米的闊葉林中。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華榛華榛葉片與果實
華榛,樺木科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樹冠呈廣卵形或圓形;樹皮灰褐色,縱裂;小枝被長柔毛和刺狀腺體,很少無毛、無腺體,基部通常密被淡黃色長柔毛。葉寬卵形、橢圓形或寬橢圓形,長8一18厘米,寬6一12厘米,先端驟尖或短尾狀,基部心形,兩側!不對稱,邊緣有不規則的鈍鋸齒,上面無毛,下面沿脈疏被淡黃色長柔毛,有時具刺狀腺體,側脈7一11對;葉柄長1-2.5厘米,密被淡黃色長柔毛和刺狀腺體。
華榛成片的華榛林
華榛是中國漸危種。落葉喬木,高可達20米。分布於河南、陝西、湖北、湖南、四川和雲南等地海拔900至3500米的闊葉林中。喜溫涼、濕潤的氣候環境,為陽性樹種,常與其他闊葉樹組成混交林。根系發達,生長較快,天然更新良好。花期4至5月,果期9至10月。

華榛的雄花序2一8,排成總狀,長2一5厘米。果2一6枚簇生,長2一6厘米,直經1一2.5厘米,總苞管狀,於果的上部縊縮,較果長2倍,外面疏被短柔毛或無毛,有多數明顯的縱肋,密生刺狀腺體,上部深裂,裂片3一5,披針形,通常又分叉成小裂片。堅果近球形,灰褐色,直徑12厘米,無毛。

分布習性

華榛秋季的華榛林
分布於河南西部嵩山、盧氏、欒川、西峽、內鄉、南召、魯山,陝西南部戶縣、寧陝、嵐皋,湖北西部神農架,巴東、利川、宜昌、興山、五峰,湖南西北部石門,桑植、大庸及西南部綏寧、新寧、城步,四川東北部通江、東南部南川、武隆及南部洪芽、馬邊、德昌,雲南西北部德欽、貢山、中甸、維西、麗江等地。生於海拔900-3500米的闊葉林中。

華榛分布區地處中亞熱帶至北亞熱帶,多生於中山地帶。喜溫涼、濕潤的氣候環境和肥沃、深厚、排水良好的中性或酸性的山地黃壤和山地棕壤。為陽性樹種,常與其他闊葉樹種組成混交林,居於林分上層或生於林緣。根系發達,生長較快,在疏林下天然更良好,幼樹稍需蔭。花期4-5月,果期9-10月。

華榛適宜生長在溫暖濕潤的地區,在平均氣溫為7.6℃~17.1℃,年降水量為763.9~1325.5毫米的條件下生長,喜腐殖質豐富的酸性土壤。在林中單株零星生長,無根櫱發生。樹幹通直,紋理緻密,結構細,質堅韌,可供建築和做家具、農具與膠合板用,為優良果材兼用樹種。華榛為中國原產榛屬植物中主要的喬木型榛子,無根櫱發生,是培育喬木狀單幹樹形榛樹品種及無根櫱砧木的良好親本材料。

物種現狀

漸危種。華棒是中國中亞熱帶至北亞熱帶中山地帶闊葉林組成樹種之一,能長成高大的喬木。由於森林過度砍伐,分布面積日益縮小,資源銳減,目前不僅大樹罕見,殘存植株也較稀少。果實為獸類喜食,更新十分困難,有被其它闊葉樹種更替而陷入瀕危絕滅的境地。

果實描述

華榛生長茂盛的華榛
華榛又名山白果。華榛為高大喬木,樹高15~30米。樹幹通直,樹皮灰褐色。葉片大,橢圓形、寬橢圓形和寬卵形。果苞管狀,在堅果以上縊縮。堅果單生或2~7個簇生,為金黃色、黃色或紅褐色,圓形,光滑無毛。堅果直徑平均為1.64厘米,單粒重2.21克,果皮厚度為3.5毫米,出仁率為11.9%。果仁無空心。堅果成熟期為9月中旬至下旬。華榛屬於樺木科植被,雙子葉植物綱金縷梅亞綱的一科。落葉喬木或灌木。單葉,互生,托葉早落。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穗狀,頂生或側生,有多數苞鱗;雄花插生於苞鱗腋內,有花被或無;雄蕊2~20;雌花序球果狀、穗狀、總狀或頭狀,有多數苞鱗(果時稱果苞),每一苞鱗腋內有2~3朵雌花;雌花無花被,如有花被則與子房貼生;子房2室或不完全2室。果實為堅果或小堅果具翅 。樺木科是溫帶植物區系中的典型科。6屬約100種,主要分布於北溫帶,僅榿木屬分布至中美洲和南美洲。中國有6屬70餘種,各地均有分布,其中虎榛子屬為中國特有屬。

栽培管理

華榛華榛圖片簡介
栽培特性 華榛的花葉絡石適應性強。對土壤要求不嚴。喜光,稍耐陰、耐旱,耐水淹能力也很強,耐寒性強,在山區低溫達-23度的地方,仍能健壯生長。具有較強的耐旱,耐熱耐水淹,耐寒性,適應範圍廣。特別是公路護坡等環境惡劣地塊的綠化首選用苗。華榛抗污染能力強。生長快,葉長革質,表面有蠟質層,對有害氣體如二氧化硫氧氣氯化氫、氟化物及汽車尾氣等光化學煙霧有較強抗性。對粉塵的吸滯能力強,能使空氣得到淨化。華榛較易培育,管理粗放,根系發達,吸收力強,在石灰性土壤、酸性及中性土壤中均能正常生長。華榛萌櫱力強, 耐修剪,作地被植物用時,可修剪成象草坪一樣平整。華榛很少有病蟲害,四季常青,花皓潔如雪,幽香襲人。也可植於庭園、公園,是理想的色帶色塊地植被。

栽培方法 華榛種皮雖極薄不會影響種子的萌發,但其果皮由呈柱狀緊密排列的柵欄狀石細胞層和多數近球形的、排列緊密整齊的厚壁,可採用分株、壓條、嫁接、扦插和播種等多種方法進行繁殖,一般多用播種和分株法繁殖。對嫁接、扦插、可以進行,但成活率不高。已建自然保護區的產地,對此樹種應加強保護,可選擇具有群落代表性的林分劃作保護林。建議產區列為更新造林樹種,有條件的地區應建立種子園,並積極進行採種、育苗、栽植,以擴大資源。 

嫁接技術:華榛種皮雖極薄不會影響種子的萌發,但其果皮由呈柱狀緊密排列的柵欄狀石細胞層和多數近球形的、排列緊密整齊的厚壁...可採用分株、壓條、嫁接、扦插和播種等多種方法進行繁殖,一般多用播種和分株法繁殖。對嫁接、扦插、可以進行,但成活率不高。

採收加工

華榛已成熟的華榛種子
華榛種子成熟期與種類,品種及氣候條件有密切關係。一般從雌花授粉到堅果成熟需147天~176天。由於同一株樹外圍及頂部的堅果先成熟,下部及內膛較晚,生產中應分期採收。採摘好後堆積發酵1~2天,用棒敲擊脫殼,除雜,乾燥即為商品榛果。貯藏要求低溫,低氧,乾燥,避光,適宜氣溫15℃以下,相對濕度60%以下,暗光,否則脂肪轉化而產生“哈喇味”不能食用。華榛種子加工分5大類,可帶殼炒食,果仁制醬,葉是多種糖果食品的高檔原料。

華榛種子的採收方式分為人工採收與機器採收,樹型較矮的,可直接以手採摘,採收時可連同果苞一同採下, 采後集中運到堆果場脫苞。樹型較高的,可以設法振動華榛樹大枝,使種子落地,再集中收集起來;也可待其自然熟透讓果實脫苞落地,再揀拾集中起來。一般隔天揀種1次。用機器採收時,先用振動機抓住華榛樹大枝將種子振落地面,然後用吸收機收集起來。 

價值

華榛可以食用的華榛種子
華榛為中國特有的稀有珍貴樹種,是榛屬中罕見的大喬木,其材質優良,種子可食,含油量50%,木材質地堅韌,樹於端直。華榛的種子形似栗子,外殼堅硬,果仁肥白而圓,有香氣,含油脂量很大,吃起來特別香美,餘味綿綿,成為受人們歡迎的堅果類食品,有“堅果之王”的稱呼,與扁桃胡桃腰果並稱為“四大堅果”。華榛種子營養豐富,果仁中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外,胡蘿蔔素維生素B1 維生素B2維生素E含量也很豐富;華榛種子中人體所需的8種胺基酸樣樣俱全,其含量遠遠高過核桃;華榛種子中各種微量元素如鈣、磷、鐵含量也高於其他堅果。華榛葉可以生產成十分珍貴的木材,其木材堅硬,紋理、色澤美觀,可做小型細木工的材料;部分品種可作植被恢復及園林綠化樹種。華榛是非常好的建築木材並可製作器具。華榛生長較快,是產區的重要造林與乾果樹種,可做污染嚴重廠區綠化

殼斗目百科(二)

殼斗目(學名Fagales),又名山毛櫸目,在生物分類學上屬真雙子葉植物之下的豆類植物分支,包括很多最常見的樹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