榛屬

榛屬

榛子為榛科(Corylaceae)榛屬(CorylusL.)植物,是世界四大堅果果樹之一,也是古老而寶貴的木本油料樹種。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榛屬榛屬

屬中文名:榛屬
屬拼音名:zhenshu
屬拉丁名:Corylus
中國植物志:21:46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很少為喬木;樹皮暗灰色、褐色或灰褐色,很少灰白色;芽卵圓形,具多數覆瓦狀排列的芽鱗。單葉,互生,邊緣具重鋸齒或淺裂;葉脈羽狀,伸向葉緣,第三次脈與側脈垂直,彼此平行;托葉膜質,分離,早落。花單性,雌雄同株;雄花序每2-3枚生於上一年的側枝的頂端,下垂;苞鱗覆瓦狀排列,每個苞鱗內具2枚與苞鱗貼生的小苞片及1朵雄花;雄花無花被,具雄蕊4-8枚,插生於苞鱗的中部;花絲短,分離;花葯2室,藥室分離,頂端被毛;花粉粒赤道面觀寬橢圓形,極面觀近三角形,通常具3孔,外壁在孔處不加厚,表面具顆粒;雌花序為頭狀;每個苞鱗內具2枚對生的雌花,每朵雌花具1枚苞片和2枚小苞片(在發育過程中苞片與小苞片不同程度地癒合),具花被;花被頂端有4-8枚不規則的小齒;子房下位,2室,每室具1枚倒生胚珠;花柱2枚,柱頭鑽狀。果苞鍾狀或管狀,一部分種類果苞的裂片硬化呈針刺狀。堅果球形,大部或全部為果苞所包,外果皮木質或骨質;種子1枚,子葉肉質。

分布區域

本屬約20種,分布於亞洲、歐洲及北美洲;我國有7種3變種,分布於東北、華北、西北及西南。根據化石花粉記錄,本屬最早出現於白堊紀,在北極、歐洲中部、蘇聯西伯利亞及北美中部及西部第三紀各期的地層中均有本屬堅果及葉的化石發現。在我國東北撫順古新,統和始新統地層有本屬植物化石發現。

化學成分

果仁含油量47%~68%,蛋白質23%,脂肪56%~65%,澱粉6.6%,還含有維生素A、B、E以及鐵、鈣等礦質元素。

用途

榛子果實口味好,營養豐富。本屬植物的種子含油豐富,東北、華北地區用做油料植物;堅果為北方常見的乾果之一,供食用。喬木樹種木質堅硬,供建築及家具製作之用。由榛子提取的製劑,具有消炎、防腐和擴張血管。

所有物種

榛屬榛屬

藏刺榛
川榛
刺榛
刺榛(原變種)
滇榛
華榛
寬葉絨苞榛
毛榛
披針葉榛
台灣榛
維西榛

榛(原變種)
榛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