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春花屬

報春花屬

報春花科的一屬。多年生,稀1或2年生草本。葉基生成蓮座狀葉叢。花通常排成傘形花序或一至數層輪生於花葶上,很少單生或排成總狀或頭狀花序;花冠鍾狀至高腳碟狀,黃、白、淡紅或紫紅色,筒部比花萼長,喉部不收縮;雄蕊貼生於花冠筒上;花柱常有長短兩型。蒴果瓣裂,稀不規則開裂。

基本信息

簡介

報春花屬報春花屬
中文名:報春花屬
拼音名:baochunhuashu
屬拉丁名:Primula

英文名:Primula
中國植物志:59(2):1
生物學特徵:為報春花科宿根草本花卉,多做一、二年生栽培。葉基生,全緣或淺裂,傘形花序或頭狀花序,花兩性,花冠漏斗狀或高腳杯狀,花冠裂片5,蒴果,種子極小。 

基本介紹

報春花屬歐洲報春花
報春花屬植物分布廣泛、種類繁多、栽培歷史悠久,近年來已成為中國早春的重要盆花及花壇用花。中國的報春花主要產於西南地區,如雲南四川西藏,在湖北陝西貴州等省也有分布。報春花為多年生草本植物,作為花卉,常作二年生栽培。目前常見的報春花四季報春藏報春歐洲報春及多花報春均為二年生。它們的葉全部基生,呈蓮座狀。開花時,花葶從葉叢中抽出,有的一葶一花,有的在花葶上形成傘形花序。花冠漏斗形或高腳碟狀,5裂,雄蕊5個,貼生於花冠筒上或花冠喉部。蒴果球形或圓柱形,具多而細小的種子。
作為觀賞花卉,常見的報春花有以下幾種:報春花又名小種櫻草、七重樓。葉片長卵形或圓形,葉緣有齒,葉柄長5厘米左右。花葶高20至30厘米,花冠高腳碟狀。傘形花序,通常著花3至7層,故名七重樓。每層著花5朵左右,常見的花色有粉紅、大紅、紫色、偶見白色。四季報春又名四季櫻草鄂報春。葉橢圓形,葉面光滑,葉緣具淺裂。花葶高20厘米左右,頂生數朵小花,花色多種,常見的有紅、橙、紫、藍、白等色,在適宜的環境下可四季開花。藏報春又名大種櫻草、中國櫻草。葉橢圓形,邊緣有羽狀裂,葉柄長於葉片,葉背紅色。花葶高20至30厘米,具1至3層花,常見的花色有深紅、橙紅、白色等。

歐洲報春原產歐洲,葉片長橢圓形,葉面皺褶不平。花葶長5至10厘米,端生一花,花色甚多,常見的有紅、黃、粉、橙、藍、白等。花心常具黃色花斑,花瓣頂端有一淺裂。耐寒性強,在歐洲可露地越冬,為早春花壇花卉。在中國主要用於盆栽,近年十分流行。多花報春是歐洲報春與其他報春花的雜交種,葉形、花姿與歐洲報春十分相似,最大的區別是一個花葶可著花幾朵,花葶粗壯,高一般在10至20厘米之間。歐洲報春與多花報春都來自歐洲,通過當地園藝工作者的努力,已培育出了許多品種,花大、色艷、品種繁多,目前已在中國的花卉市場上占據了重要位置。

報春花屬報春花屬

種類四季報春花(P.obconica),株高約30厘米。葉長圓形至卵圓形,長約10厘米,葉緣有淺波狀齒;花葶多數,傘形花序,花漏斗形,花徑約2.5厘米,萼筒倒圓形。有幾個變種,大花四季報春(var.grangdiflora)花大,花色豐富。巨花四季報春(var.gigantea),花比前一個變種還大,植株低矮,色豐富。報春花(P.malacoides),株高約45厘米。葉卵圓形,基部心臟形,邊緣有鋸齒,葉片長6~10厘米,葉背有白粉,葉柄較長;花徑約1.3厘米,傘形花序,多輪重出,3~10輪,萼片闊鐘形,萼片外被白粉西洋櫻草(P.acaulis),植株低矮,不超過10厘米,葉片基生,寬卵形,葉脈深凹,葉色綠色。傘形花序,花葶多數,花色豐富。多花報春(P.polyantha),本種是經過育種家長期選育而來的。株高15~30厘米,葉倒卵形,基部漸狹成有翼的葉柄。花梗比葉長,傘形花序多數叢生。花色豐富。
報春花屬是典型的異花授粉植物,多數種類具有兩型花,即在同一種中,部分植株具長花柱花:花柱長達花冠筒口,雄蕊則著生於花冠筒的中部或近基部;另一部分植株具短花柱花:花柱僅長達花冠筒的中部,而雄則近花冠筒口著生。昆蟲花蜜時頭部觸及花冠筒口部器官,而其口器伸至冠筒下部,這樣就將短柱花的花粉授於長柱花的柱頭,將長柱花的花粉授於短柱花的柱頭。

報春花屬細齒纓草
根據C.R.達爾文長期的觀察並經實驗證明,經上述異花授粉的花受精率較高,通常產生較多飽滿的種子,植物學術語稱為正規傳粉,相反,長柱花的花粉授於長柱花柱頭或短柱花的花粉授於短柱花柱頭,則稱之為不正規傳粉,其受精率低,甚至完全不育。
報春花屬的多數種類花冠鮮艷美麗,可栽培供觀賞。產於溫暖地區的種類適合溫室栽培,高山種類則為布置岩石園的理想材料。近百餘年來,西方國家曾先後多次派人來中國四川、雲南、西藏等地蒐集報春花種苗。目前歐美庭園栽培的報春花種類中,許多皆引種自中國。中國目前栽培較普遍的有報春花、四季報春和藏報春 3種。 

報春花多用種子繁殖,但其種子壽命短,發芽力喪失快。春天採收的種子秋天播種,發芽率會下降一半。因此應將採收的種子晾乾冷藏,降低其代謝活動,延長壽命。報春花種子小,又屬喜光發芽種子,因此播後不必覆土,只需用塑膠薄膜覆蓋保濕即可。發芽適溫為15℃至20℃,超過25℃發芽率會明顯下降。播種時期應根據所需開花期而定,需冬季開花可於晚春播種,需春天開花可於早秋播種。晚春播種,幼苗很快進入炎夏,需做好降溫工作,否則幼苗極易在酷熱的天氣中死亡。大批量種植應有降溫設備,若在冷涼地區種植,可安全度夏。少量種植可在四月播種,夏天到來時幼苗已長大,具有較強的抗熱性,放置於蔭涼通風處即可安全度夏。報春花喜溫暖、濕潤,忌炎熱、乾旱,生長適溫在10℃至25℃之間。

個別的品種如歐洲報春和多花報春等還可採用分株法繁殖,每一子株必須帶2~3個芽。報春花種子壽命極短,陳種子往往發芽率極低,有時甚至不發芽。種子採收後應置於通風處陰乾,不可在強光下曝曬,以免降低種子的發芽型。一般種子的發芽率為40%左右。為了保證春節開花,一般在六月播種。播種用土為草炭土,也可適量加入沙子,因種子細小,一般用撒播法,報春花類的種子為好光性種子,播後可不覆土或覆極薄的一層細沙,以不見種子為宜。發芽溫度為15~20℃。對報春花、四季報春等需10~20天發芽,而西洋櫻草花需20~28天發芽。當幼苗長至2~3厘米時可以分苗,當幼苗達到8厘米時定植於10厘米的營養缽中。栽培土為腐葉土、廄肥、沙各1份混合,加入少量石灰過磷酸鈣。實生苗定植後應追肥,操作時避免肥水沾到葉片,保持盆土濕潤,一般葉片達到20~25片時開花,花謝後及時將殘花梗清除,以免影響觀賞。從播種直至進入冬季以前,應該遮蔭,冬季及花期則增加照。

生態習性

報春花屬報春花屬
報春花屬是一典型的暖溫帶植物,絕大多數種類均分布於較高緯度海拔或低緯度高海拔地區, 喜溫暖濕潤、通風良好的環境和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不耐高溫和強烈的直射陽光,多數亦不耐嚴寒。
適宜的生長溫度為10~25℃。要求疏鬆的質土和質土壤,忌諱酸性土。種類及品種:同屬約有500種,大部分具較高的觀賞價值。
一般用作冷溫室盆花的報春花,如鄂報春、藏報春,宜用中性土壤栽培。不耐霜凍,花期早。而作為露地花壇布置的歐報春花,則適合生長於陰坡或半陰環境,喜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質的土壤。

所有物種

報春花屬多花報春
矮葶缺裂報春、安徽羽葉報春、暗紅紫晶報春、暗紫脆蒴報春、巴塘報春、白背小報春、白粉圓葉報春、白心球花報春、苞芽粉報春、苞芽粉報春(原變種)、寶興報春、寶興報春(原亞種)、寶興掌葉報春保康報春、報春花、報春花屬、波密脆蒴報春、波密鐮葉報春、波緣報春薄葉長柄報春薄葉粉報春、藏報春、藏南粉報春糙毛報春糙葉鐵梗報春叉梗報春察日脆蒴報春、察日脆蒴報春(原變種)、長瓣穗花報春長苞大葉報春、長柄雪山報春、長管垂花報春長蒴圓葉報春、長葶報春、車前葉報春城口報春橙紅燈台報春、匙葉小報春、匙葉雪山報春齒萼報春齒葉燈台報春翅柄岩報春川北脆蒴報春、川東報春、川東燈台報春、川西繸瓣報春、垂花報春、垂花穗狀報春春花脆蒴報春、春花脆蒴報春(原變種)、叢毛岩報春粗齒脆蒴報春粗齒紫晶報春大察日報春大果報春大花脆蒴報春大理報春大理報春(原亞種)、大通報春大葉寶興報春大葉報春、大葉報春(原變種)、大圓葉報春、黛粉美花報春單朵垂花報春單花脆蒴報春單花小報春單傘長柄報春淡粉報春倒卵葉報春等梗報春、等梗報春(原亞種)、地黃葉報春滇北球花報春滇藏掌葉報春滇海水仙花、滇南報春滇南脆蒴報春、靛藍穗狀報春、東俄洛報春短梗鞘柄報春短莖粉報春短蒴圓葉報春短葶報春、筒等梗報春、短筒穗花報春短葉紫晶報春多脈報春多脈貴州報春峨眉報春、眉苣葉報春峨眉缺裂報春鵝黃燈台報春、鄂報春、鄂報春(原亞種)、鄂西粗葉報春、二郎山報春番紅報春梵淨報春、肥滿報春、粉報春、粉報春(原變種)、粉被燈台報春、粉萼垂花報春、粉葶報春、俯垂粉報春、俯垂粉葉報春、甘南報春、甘青報春、甘青報春(原變種)、高峰小報春、高穗報春、高葶脆蒴報春、高葶紫晶報春、革葉報春工布報春貢山紫晶報春、灌叢報春光萼報春光葉粉報春、光葉粉報春(原亞種)、光葉景東報春廣東報春、廣南報春、貴州報春、貴州報春(原變種)、貴州卵葉報春、海棠葉報
報春花屬櫻花草
春、海仙報春、寒地報春、禾葉報春、黑萼報春、黑腺鄂報春、厚葉苞芽報春厚葉鍾報春、湖北報春、花苞報春、花苞報春(原亞種)、華柔毛報春華山報春煥鏞報春黃齒雪山報春、黃齒雪山報春(原變種)、黃粉大葉報春黃粉缺裂報春、黃粉頭序報春黃甘青報春、黃花粉葉報春、黃花九輪草、黃花九輪草(原變種)、黃花岩報春、黃花圓葉報春黃葵葉報春黃美花報春黃心球花報春、灰白報春、灰綠報春灰毛報春、灰岩皺葉報春茴香燈台報春會理報春、尖齒紫晶報春、箭報春芥葉報春金川粉報春金粉大理報春金黃脆蒴報春、金黃脆蒴報春(原變種)、堇菜報春、堇葉報春、景東報春景東報春(原變種)、菊葉穗花報春、橘紅燈台報春、矩圓金黃報春巨傘鍾報春、苣葉報春、苣葉報春(原亞種)、鵑林脆蒴報春寬裂掌葉報春葵葉報春、闊萼粉報春、蠟黃報春、藍春花報春、藍花大葉報春、藍花裂葉報春、朗貢燈台報春立花頭序報春麗花報春鐮葉雪山報春、鐮葉雪山報春(原變種)、涼山燈台報春、亮白小報春亮葉報春、裂瓣穗狀報春、裂葉脆蒴報春、裂葉脆蒴報春(原變種)、林芝報春龍池報春驢蹄草葉報春綠眼報春卵葉報春、卵葉報春(原亞種)、卵葉雪山報春、裸報春、洛拉小報春馬爾康報春、馬關報春、蔓莖報春、芒齒燈台報春、毛萼鄂報春毛茛葉報春、毛莨葉報春、毛葉鄂報春、莓葉報春、美花報春、美花報春(原亞種)、迷離報春米倉山報春密叢小報春、密叢小報春(原變種)、密裂報春、岷山苞花報春、岷山報春木里報春囊謙報春怒江報春偏花報春、匍莖小報春、匍枝粉報春、指報春、七指報春(原變種)、蕁麻葉報春黔西報春鞘柄掌葉報春、鞘柄掌葉報春(原亞種)、青城報春青海報春、球花報春、球花報春(原亞種)、球毛小報春曲柄報春、缺裂報春、缺葉鍾報春、群居粉報春、絨毛報春柔小粉報春乳白垂花報春、乳黃雪山報春、三齒卵葉報春、三裂葉報春、散布報春散花報春、山麗報春、山南脆蒴報春陝西報春陝西羽葉報春扇葉垂花報春扇葉小報春麝香美報春深齒小報春深紅小報春腎葉報春石面報春、石岩報春、石岩報春(原亞種)、岩報春、飾岩報春(原變種)、疏序球花報春、束花報春、雙花報春、碩萼報春、川報春、松潘報春穗花報春穗狀垂花報春繸瓣脆蒴報春苔狀小報春太白山紫穗報春騰衝燈台報春天山報春、條裂垂花報春條裂葉報春、鐵梗報春、鐵梗報春(原變種)、葶花脆蒴報春、葶立鍾報春、頭序報春、頭序報春(原亞種)、晚花卵葉報春網葉鍾報春烏蒙紫晶報春無粉報春無粉頭序報春無毛飾岩報春、無葶脆蒴
報春花屬日本報春
報春、西藏報春、西藏缺裂報春、習水報春細裂小報春細辛葉報春狹萼報春霞紅燈台報春纖柄報春纖柄脆蒴報春纖柄皺葉報春、纖葶粉報春、顯脈報春線葉小報春腺毛小報春香海仙報春香花報春小苞報春、小報春、小垂花報春小脆蒴報春小花燈台報春、小花燈台報春(原亞種)、小七指報春小傘報春、小型報春、小葉鄂報春斜花雪山報春心葉報春心葉脆蒴報春心葉黃花報春心愿報春、雪山報春、雪山報春(原亞種)、雪山小報春、雅東粉報春、雅江報春雅潔粉報春雅礱黃報春雅跖花葉報春、亞東燈台報春、胭脂花、岩生報春、岩生小報春葉苞脆蒴報春、異葶脆蒴報春、櫻草、迎陽報春、羽葉穗花報春玉山燈台報春、圓瓣黃花報春、圓回報春、圓葉報春、圓葉鞘柄報春、雲龍報春、雲南報春雲南卵葉報春、雜色鍾報春、早花脆蒴報春澤地燈台報春窄筒小報春展瓣紫晶報春展萼雪山報春、掌葉報春、折瓣雪山報春、折瓣雪山報春(原變種)、鎮康報春中甸燈台報春中甸海水仙鐘花報春鍾狀垂花報春、皺葉報春、珠峰垂花報春準噶爾報春、滋圃報春、紫瓣報春、紫花雪山報春、紫晶報春、紫晶報春(原亞種)、紫羅蘭報春、紫球毛小報春、紫穗報春、紫折瓣報春、紫鍾報春總序報春、總序報春(原變種)、鑽齒報春

繁殖培育

播種育苗種子以粒計量,每克約1000粒,發芽溫度較低,維持16~20℃的發芽溫度,介質的pH為5.8~6.2,當高

報春花屬櫻花草
於6.5時會出現黃葉,播種後不必覆土,但需保持濕潤。7~14天可以出苗,育苗管理詳述如下:

第1階段

胚根萌動,約7~10天。這個階段根可長至1厘米左右,子葉可見。介質要求濕潤,但不能積水,溫度可以在18~20℃,壤EC值為0.5~0.25,光照有助於發芽,故不必覆土。

第2階段

種子萌芽後,穴盤苗從發芽室內移出後可以用細粒的蛭石將外露的根系覆蓋。本階段的根系可以長至2厘米,子葉完全展開。濕度控制很關鍵,可以防治因乾燥而引起的黃葉。特別是葉尖和葉緣黃化。可以將苗放置在有良好噴水裝置的苗床上養護。溫度仍可保持18~20℃,當子葉展開後,應降溫至16~17℃,防止苗在苗盤內徒長。光照宜有1500lx的強度為宜。但要避免直射陽光。子葉展開後要補充施肥,主要是肥料,氮和鉀比為1:2,濃度為50mg/l。EC值仍保持0.5~0.75。

第3、4階段

第3階段時,根系可長至3厘米,真葉展出。第4階段即根系形成球,真葉有3~4片。濕潤對報春花非常敏感,保持介質濕潤而粘重。溫度16~17℃為宜,施肥同第2階段,但在冷凍的氣候要注意減少氨態肥,防治營養生長過盛;在暖和氣候,可略增加態肥,保持葉色濃綠。鉀肥對其生長影響較大,EC值可在0.75~1.0。光照也有所加強,約30000lx。

移植/上盆

報春花的苗不宜在盤內過久,以免推遲開花,影響植株質量。有些品種需要有低溫春化來得到開花的植株。穴盤苗可以直接上盆,育苗盤常需移植後再上盆。上盆採用小盆,盆徑在10~12厘米。選用輕質、排水良好,通常用草炭為基礎的介質,尤其在冬、春季節,氣溫較低,如排水不暢的泥土會導致盆土過濕、缺而引起葉片黃化,介質pH值3.8~6.2,如高於6.5,會出現黃葉。光照調節冬、春季節需保持陽光充足,小苗移植或上盆初期需要遮蔭。氣溫較高時應避免直射陽光,防治葉面灼傷。
報春花屬報春花屬

溫度控制

報春花最大的困難是高溫危害。苗期可以高到20℃,但一旦出苗溫度宜降至15℃,或15℃以下可以保持盆花的質量。因此,在氣溫較高的季節和地區,降溫是關鍵措施。很多品種的花芽分化需要低溫春化,即在6張葉左右的小苗需要有4~5周的7~10℃低溫,否則會出現盲花或花量減少。

水肥管理

生長過程中需保持盆土濕潤。保持涼爽的氣溫,減少澆水量為理想的方法。淋澆和氣溫高易導致葉片生長過大。不宜在低溫條件下淋澆,也要防止高溫、乾燥而產生畸形葉。
報春花不宜施重肥。為防治葉片徒長,應避免氮肥過高,而採用較高比例的鉀,理想的氮、鉀比為1:2~1:3。冷涼氣候條件下,應減少氨態肥的施用,而溫熱地區可以增加氨態肥的施肥,保持葉色深綠。缺少微量元素鐵會出現葉片黃化,往往在pH值過高,或根部的溫度太低所致。因此先查一下後再作補充。pH值的調節對平衡肥料元素十分重要。施肥常結合澆水進行,每3次澆水中有一次施肥料水,濃度在100~150mg/l。同時也要避免淋澆施肥,而導致條紋狀花葉。盆土的EC值為1.0~1.5,報春花對鹽分過高非常敏感。

花芽分化

15℃以下的生長溫度有助於花芽的形成。低溫春化的要求與品種有關。早花品種往往要求較弱,因此早花品種適合溫熱地區選用,如‘比塞塔’(peseta)。花芽分化前套用足夠的葉片生長,至少將盆土覆蓋。不需要用矮壯素,植株株形的控制也是通過低溫。

生長周期

報春花通常於2月份播種,經20周左右在年底前後開花,可供應元旦、春節市場。報春花的促成栽培,可以在晚秋、初冬於溫室內進行,溫度調節至10~15℃。促成栽培要注意溫度過高,葉片過盛,花朵變小、變少;同時用於催花的植株應有足夠的大小。

栽培技術

報春花屬報春花屬
報春花栽培管理井不困難,作溫室盆花用的種類,自播種至上12厘米盆上市,約需160天。如在7月播種,可在年初開花。為避開炎熱天氣,在8月播種,也可在1月開花。第一次在淺盆或木箱移植,株距約2厘米,或直接上8厘米小盆,盆土切不可帶酸性,然後直接上12厘米盆。栽植深度要適中,太深易爛根,太淺易倒伏。須經常施肥。葉片失綠的原因除盆土酸性外,可能太濕或排水不良。不僅夏季要遮陽,在冬季陽光強烈時,也要給庇蔭,以保證花色鮮艷。
耐寒種類,在長江以北地區露地越冬時,要提供背風的條件,並給予輕微防護,以保全全。8月播種,盆栽苗在冷床越冬,可於2~4月開花上市。
幼苗移植上盆,花盆一般以12厘米~16厘米為限。2年生老株,盆可適當放大。越夏時應注意通風,給予半陰並防止陣雨襲擊,採用噴霧、棚架及地面灑水等措施以降溫。冬季室內夜溫最低溫度控制在5C左右,不宜過高。但作為盆花,如播種過遲(10月份),則越冬溫度需提高至10C,以便加速生長,保證明春及時開花。

病蟲害及防治

報春花屬報春花屬
灰霉病主要侵害葉片、嫩莖和花器等部位,發病初期葉尖和葉緣出現水漬狀斑點,逐漸發展為黑褐色腐爛,後期表面形成一層灰褐色霉層。莖部感病後出現褐色不規則病斑,後發展為軟腐;花器受害後首先變褐,隨後腐爛脫落。潮濕的條件下形成灰褐色霉層是該病的一大特徵。該病是灰葡萄孢菌引起,病菌在土壤里越冬,主要借水滴噴濺傳播。

防治:1.加強栽培管理,促進幼苗生長健壯,抗病力強;溫室應保持通風,減低濕度。2.及時清除病葉,病株,發病土壤要消毒或更新。3.藥劑防治,發病後要及時用藥,避免病情擴大,藥物可以選用50%的代森鋅700~800倍,70%的甲基托布津1000倍,或多菌靈1份加入草木灰50份混勻後撒於盆土表面。

研究進展

報春花屬報春花屬
開展植物育種工作,必須擁有大量的植物種質資源,報春花屬的育種也首先是從報春花資源的採集開始的。中國擁有全世界大約3/5的報春花種質資源,所以成為全世界育種學家植物採集家的首選之地。中國的報春花植物資源的調查、整理和分類工作始於20世紀30年代,引種馴化工作也起始於20世紀30年代中期。

目前,報春花的育種使用的方法主要有:雜交育種多倍體育種組織培養原生質體融合單倍體育種等技術。
運用這些新技術已初見成效:報春花新花色不斷推出;大花、重瓣、半重瓣類型推陳出新;不含報春鹼的報春花育種初顯成效;雜種一代品種的生產日趨重視。

對國內開發利用報春花的建議:(1)加強報春花資源的保護;(2)培育擁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報春花品種;(3)儘快形成報春花產業化生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