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報春[植物]

小報春[植物]

小報春,杜鵑花目報春花科植物,生長於濕草地、田埂和蠶豆田中,海拔1500-2000米。

基本信息

簡介

小報春(Primula forbesii)是我國特有的花卉種質資源,因其獨特的景觀效果和冬春少花季節開花的優良特性,成為近些年來重點研發的野生花卉

名稱、異名

異名:Primula androsacea Pax Primula barbeyana Petitm. Primula multicaulis Petitm. Primula
willmottiae Petitm. Primula forbesii subsp. androsacea (Pax) W. W. Sm. et Forrest
別名:瘌痢頭,花癩痢頭,山白菜,小報春花,小藍花

科學分類

生物 Vitae [三域系統]
真核域 Eukarya [三域系統]
植物界 Plantae [三域系統]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傳統系統]
木蘭綱 Magnoliopsida [Cronquist系統]
五椏果亞綱 Dilleniidae [Cronquist系統]
報春花目 Primulales [Cronquist系統]
報春花科 Primulaceae [Cronquist系統]
報春花族 Trib. Primuleae [Hutchinson系統的報春花科Primulaceae]
報春花屬 Primula [Hutchinson系統的報春花科Primulaceae]
報春花組 Primula Sect. Monocarpieae [Hutchinson系統的報春花科Primulaceae]
小報春 Primula forbesii [Hutchinson系統的報春花科Primulaceae]

形態特徵

二年生草本,具細弱的根狀莖和多數鬚根。葉通常多數簇生,葉片矩圓形、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通常長1-3.5厘米,寬0.5-2.5厘米,先端圓形,基部截形或淺心形,邊緣通常圓齒狀淺裂,裂片具牙齒,上面疏被多細胞柔毛,下面散布球狀小腺體,主要沿葉脈被毛,中肋稍寬,側脈4-5對,在下面明顯;葉柄長1-3(5)厘米,具狹翅,被白色多細胞柔毛。花葶1至多枚自葉叢中抽出,高6-13厘米,下半部被多細胞柔毛,上半部被短柔毛或變無毛,近頂端被橄欖色粉;傘形花序1-2輪,很少3-4輪,每輪4-8花;苞片披針形,長2.5-5.5毫米,先端銳尖,多少被粉;花梗直立,長6-20毫米,果時長可達30毫米,被小腺體;花萼鍾狀,長3-4.5毫米,外面被橄欖色或黃綠色粉,分裂近達中部,裂片三角形,先端銳尖;花冠粉紅色,冠筒長4.5-5.5毫米,僅稍長於花萼,冠檐直徑約1厘米,裂片闊倒卵形,先端具深凹缺;長花柱花:雄蕊著生處距冠筒基部約1.5毫米,花柱長約3毫米,僅稍高出花萼;短花柱花:雄蕊距冠筒基部約3毫米著生,花柱長約1毫米。蒴果球形,直徑約3毫米,短於宿存花萼。花期2-3月

生長分布

生長於濕草地、田埂和蠶豆田中,海拔1500-2000米

藥用價值

【性味】辛;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祛風利濕;活血止痛。主肺熱咳嗽;小兒高熱;咽喉紅腫;目赤腫痛;小便淋澀;濕熱帶下;風濕熱痹;跌打瘀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