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柄枹櫟

短柄枹櫟

短柄枹櫟,拉丁學名:Quercus glandulifera Bl.殼斗科櫟屬植物,是枹櫟的變種,與原變種不同處,葉常聚生於枝頂,葉片較小,長橢圓狀倒卵形或卵狀披針形,長5-11厘米,寬1.5-5厘米;葉緣具內彎淺鋸齒,齒端具腺;葉柄短,長2-5毫米。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短柄枹櫟短柄枹櫟

落葉喬木,高達15-20米,樹皮暗灰褐色,不規則深縱裂。幼枝有

黃色絨毛,後變無毛。單葉互生,葉集生在小枝頂端,葉片較短窄;葉柄餃短或近無柄,長2 —5毫米。葉片長橢圓狀披針形或披針形,葉邊緣具粗鋸齒,齒端微內彎,葉片下面灰白色,被平伏毛。花期4-5月,果實次年十月成熟。

生長習性

生於海拔60-2 000米的山地。

地理分布

產遼寧南部、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台灣、河南、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等省區。

提示

木材為環孔材,邊材淺黃白色,心材褐色,木材氣乾密度0.75克/立方厘米;葉含蛋白質12.31%;櫟實含澱粉46.3%,單寧7.7%,蛋白質3.9%。

殼斗目百科(一)

殼斗目(學名Fagales),又名山毛櫸目,在生物分類學上屬真雙子葉植物之下的豆類植物分支,包括很多最常見的樹木。

殼斗科·櫟屬

櫟屬,殼斗科,約450種,分布於北溫帶和熱帶高山上,我國約110種,南北各省均產之,為重要林木之一,產木材、炭、染料、栓皮和飼養柞蠶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