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虎榛

滇虎榛

滇虎榛,Ostryopsis nobilis I. B. Balfour et W. W. Smith,植物界,滇虎榛樺木科,虎榛子屬(Ostryopsis)為中國特產。分布於四川西南部及雲南西北部的特有種。

基本信息

中文名:滇虎榛
拉丁名:Ostryopsis nobilis I. B. Balfour et W. W. Smith

滇虎榛
滇虎榛

科中文名:樺木科
科拉丁名:Betulaceae
屬中文名:虎榛子屬
屬拉丁名:Ostryopsis

國內分布:四川西南部及雲南西北部的特有種

海 拔:1500-3000
中國植物志:21:056
英文植物志:4:289

文獻來源

OstryopsisnobilisBalf.f.etW.W.Sm.inNot.Bot.Gard.Edinb.8:194.1914;Schneid.inSarg.,Pl.Wils.2:423.1916;Hand.-Mazz.,Symb.Sinic.7:25.1929;陳嶸,中國樹木分類學17301937.——OstryopsisdavidianaDecne.var.cinerascensFranch.inBull.Soc.Bot.France32:27.1885;Burk.inJourn.Linn.Soc.Bot.26:503.1899;陳嶸,中國樹木分類學173.圖119.1937;

生長形狀

灌木,高1-5米;枝條暗灰褐色,無毛,具不明顯的條棱,密生皮孔;小枝褐色,密被灰色絨毛,間有疏生長柔毛,疏生皮孔;芽卵狀,長約5毫米,芽鱗數枚,覆瓦狀排列,背面密被白色絨毛。葉寬卵形或卵形,少有圓形,長2-8厘米,寬1.5-6厘米,頂端銳尖或鈍,很少近圓形,基部近心形或斜心形,少有圓形,邊緣具不規則的銳鋸齒,上面深綠色,幼時密被白色長柔毛,後漸變無毛,下面淡綠色,被稠密的淡黃褐色絨毛;側脈5-9對,上面顯著凹陷,下面隆起;葉柄短,長2-5毫米,密被絨毛。雄花序單生或“枚並生於小枝的葉腋,長1-2厘米,下垂;苞鱗密被褐色絨毛。果多枚排成總狀,生於小枝頂端,幾無梗;果苞長約1厘米,下部緊包小堅果,向上漸狹呈管狀,外面具條棱,密被灰黃色柔毛,成熟後一側開裂。頂端通常二淺裂,裂片長不及果苞的1/5,小堅果卵狀,長約1毫米,直徑約3毫米,褐色,具顯明的細肋,疏被長柔毛。

分布生境

四川西南部及雲南西北部的特有種;常見於海拔11500-3000米的河谷和岩坡,成叢生長。模式標本采自雲南西北部金沙江與瀾滄江分水嶺。

殼斗目百科(一)

殼斗目(學名Fagales),又名山毛櫸目,在生物分類學上屬真雙子葉植物之下的豆類植物分支,包括很多最常見的樹木。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