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山櫟

房山櫟

房山櫟,拉丁名:Quercus fangshanensis Liou 。植物界,被子植物門,雙子葉植物綱,金縷梅亞綱,殼斗目,殼斗科,櫟屬,房山櫟。分布:產河北、山西、河南等省,是生物學植物系統分類中植物界下一個的物種名稱。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種中文名:房山櫟
種拉丁名:Quercus×fangshanensisLiou
科中文名:殼斗科
科拉丁名:Fagaceae
屬中文名:櫟屬
屬拉丁名:Quercus
中國植物志:22:225

形態特徵

房山櫟房山櫟
葉片長倒卵形或倒卵形,長8-14厘米,頂端短漸尖,基部淺心形或耳形,葉緣波狀粗齒,幼時葉背被薄星狀毛,後漸脫落,側脈每邊9-12條;葉柄長1-2厘米,被星狀毛。殼斗鐘形,包著堅果2/3,直徑約2厘米,高約1厘米;小苞片窄披針形;長約4毫米,背面紫紅色,外面被灰黃色絨毛。堅果橢圓形,直徑1-1.2厘米,高1.5-1.8厘米;柱座明顯,長約3毫米;無毛,果臍微突起。

產地分布

河北山西、河南等省。生於海拔300-900米的山坡、山谷中。模式標本采自北京房山。

物種區分

本種葉近於北京槲櫟Q.alienaBl.var.pekingensisSchott.,但葉柄較短;殼斗近槲樹Q.dentataThunb.,但小苞片較短,不反曲,小枝絨毛較薄。本種可能是這二種的自然雜交種。

生存環境

生於海拔300-900米的山坡、山谷中。喜光。常與其他櫟類、櫸樹、小葉朴、馬尾松、側柏、油松等混生,有時成純林。

植物特點

深根性,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在酸性土、鈣質土、輕度石灰土上都能生長,在水肥較好的地方,生長較快。抗風、抗煙、抗病蟲能力強。

殼斗科·櫟屬

櫟屬,殼斗科,約450種,分布於北溫帶和熱帶高山上,我國約110種,南北各省均產之,為重要林木之一,產木材、炭、染料、栓皮和飼養柞蠶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