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樺

鹽樺

鹽樺落葉小喬木或直立大灌木植物,樹高3~4米。樹皮和小枝為灰褐色,小枝有短而密的白色柔毛,及黃色的樹脂腺體。葉長2.5~4.5厘米,卵形或菱形。果序為下垂的圓柱形,長2~3厘米,直徑約1厘米。小堅果呈卵形,長2毫米,寬1.5毫米,膜質的果翅很寬闊,寬度為果的1.5倍,翅兩面的均有疏而短的柔毛。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拉丁名:Betula halophila Ching ex P. C. Li

中文名:鹽樺

拉丁科名:Betulaceae

中文科名:樺木科

保護級別:2

分布:新疆(阿勒泰)

保護現狀

鹽樺中國著名的植物學家秦仁昌

國家瀕危保護植物。鹽樺是中國著名的植物學家秦仁昌教授在新疆阿勒泰縣境內克朗河北岸巴里巴蓋發現而定名的新種,原為鹽生草類鹽樺林的建群種,後由於闢為農場而被毀滅。目前僅殘存一基部尚能萌生嫩枝的伐樁,急待搶救繁殖

海拔下限:500米

海拔上限:500米

形態特徵:

鹽樺小喬木

整體

落葉小喬木或直立大灌木,高3-4米;樹皮灰褐色;小枝灰褐色,密被白色短柔毛及黃色樹脂腺體。

葉卵形或卵狀菱形,長2.5-4.5厘米,寬1.2一3厘米,先端漸尖或銳尖,基部近圓形至楔形,上面無毛或被疏短柔毛,下面疏生腺點,僅幼時沿脈疏被長柔毛,側脈6一7對;葉柄長5一10毫米,密被白色短柔毛。

果實

果序長圓狀圓柱形,單生,下垂,長2-3厘米,直徑約1厘米;序梗長5一7毫米,通常密被短柔毛;果苞長約5一7毫米,兩面密被短柔毛,邊緣有纖毛,中裂片近三角形,側裂片長圓形,近平展。小堅果卵形,長2毫米,寬1.5毫米,兩面的上部均疏被短柔毛,膜質翅寬闊,較果為長,寬為果的1.5倍。

特性:

鹽樺準噶爾盆地
鹽樺的分布區位於新疆阿爾泰山地草原區與準噶爾盆地半灌木--小喬木荒漠區之間的過渡地帶,生於河流下游附近低洼潮濕的鹽鹼灘上。鹽樺為中性樹種,喜光、喜土壤潮濕,耐鹽鹼,耐寒,耐大氣乾旱。

在原分布區內,氣候較乾旱,冬季十分寒冷,年平均降水量180毫米,年平均蒸發量1900毫米,年平均溫為4℃,極端最低溫-50℃,極端最高溫37.6℃。

據當地牧民反映及分布區所殘存的植被調查,鹽樺常與蘆葦Phramites communis Trin.、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 Fisch.、阿爾泰針茅Stipa krylovii Roshev.、芨芨草Achnatherum splendens (Trin) Nevski、鹽生假木賊Anabasis salsa (C.A. Mey) Benth. ex Volkens等植物組成群落。在個別小片地段上,有時與胡楊Populus euphratica Oliv.構成混交林。

保護價值:

鹽樺是極為稀有和即將絕滅的溫帶落葉闊葉樹種,為新疆阿爾泰特有種。鹽樺喜耐鹽鹼,是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鹽鹼地造林的好樹種。生長於河流下游低洼潮濕的鹽鹼灘上。為中性樹種,喜光照和潮濕土壤,耐鹽鹼,也耐寒冷乾旱。

鹽樺僅產於新疆阿勒泰縣境內克朗河的下游,是我國著名的植物學家秦仁昌教授發現定名的新種,分布範圍極為狹小。因其耐鹽鹼性強,也是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鹽鹼地造林的好樹種。

保護措施:

鹽樺目前僅存一株有萌生枝條的伐樁。為了拯救這一珍貴的殘遺樹種,新疆林業科學研究院森林植物園林綠化研究所於1984年已委託產地農場嚴加保護,並計畫以扦插和組織培養等方法培育鹽樺幼苗,引種栽植。
栽培要點:目前尚未進行引種栽培。繁殖法與本屬其他種類相同。 

地理環境

鹽樺維吾爾自治區
位於中國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北部邊緣的阿勒泰地區,資源豐富、風景宜人。在這裡有著一種瀕危滅絕的樹種——鹽樺。和其他瀕危植物不同,鹽樺是真正獨一無二的植物,並且還是一個光禿禿的樹樁,在樹樁上面僅殘存一個部尚能萌生嫩枝。一個樹樁、一個嫩枝孤零零地立在那裡,一面在抗爭著這惡劣的自然環境,一面又向人們述說著它的無奈與悲壯。
被稱為新疆阿爾泰的特有種,但它的命運本不該如此,曾經的鹽樺家族分布於新疆阿爾泰山地草原區與準噶爾盆地半灌木--小喬木荒漠區之間的過渡地帶,與其他植物平靜地生活在這一片美麗的土地上。但由於人們的不斷的砍伐,鹽樺被大批破壞,取而代之的是大片大片的農場,當最後一棵鹽樺在電鋸的轟鳴聲中轟然倒地,當最後一株鹽樺被連根拔起,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植物遠離了它如此熱愛的土地,留下的只有一張張泛黃的照片記錄著它們曾經的存在。

這時,人們發現了原本熟悉的鹽樺不見了,原本熟悉的綠色遠去了,剩下的只是一個樹樁。這時人們幡然悔悟,努力地尋找倖存的鹽樺,但結果是殘酷的,然而鹽樺再次詮釋了它頑強的生命力,在一個被砍伐的樹樁旁,一個小嫩枝萌生而出。

給人們帶來了希望。現在,這個僅殘存的基部尚能萌生嫩枝的伐樁已經被重點保護了起來,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一定能看到挺立在戈壁之中的鹽樺。也許鹽樺是幸運的,幸運的是沒有完全從地球上消失,但是它也是不幸的,到只剩一個樁的時候人類才想起了它。

瀕臨滅絕

鹽樺乾旱
由於生存環境的惡化以及牛羊啃食,位於新疆阿勒泰境內的世界唯一野生鹽樺種群在十年間數量銳減九成,目前已瀕臨滅絕。

阿勒泰地區林業科技研究所所長王健介紹,鹽樺是樺木科植物中的一種珍稀樹種,全球僅新疆阿勒泰地區有少量分布。鹽樺病蟲害少、抗鹽性強,是唯一能在含鹽量1.74%以上的重鹽鹼土中生存的樺木科植物,對促進乾旱、半乾旱地區鹽鹼地造林,荒山荒地綠化等具有很好的生態和經濟價值。

鹽樺由我國著名植物學家秦仁昌於1955年在當時的阿勒泰縣巴里巴蓋鄉發現並命名。1984年,鹽樺被列為國家二級珍稀瀕危植物,載入《中國植物紅皮書》。此後,阿勒泰地區沒有發現新的野生鹽樺種群,巴里巴蓋鄉鹽樺也因發現地被闢為農場而毀滅。

1997年,阿勒泰地區林科所在阿勒泰市鹽池湖邊再次發現鹽樺的天然分布,數量達400多株。但由於牧民放牧,以及缺乏有效的保護措施等原因,鹽樺數量逐年遞減,目前僅剩下30餘株。

為挽救這一瀕危樹種,阿勒泰地區林業部門將在阿勒泰市鹽池湖拉設圍欄,並已對野生鹽樺開展生理測定、異地移植和人工繁育等搶救措施。

瀕危植物重現

鹽樺新疆地圖
世人以為已經絕跡的國家珍稀瀕危植物鹽樺在新疆被重新發現,發現地為阿勒泰地區的阿拉哈克鄉鹽湖。中國科學院院士郝水近日在烏魯木齊宣布了這一重大信息。

鹽樺屬樺樹科,是中國新疆的特產樹種,1955年由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秦仁昌教授在新疆阿勒泰巴里巴蓋採集並命名。鹽樺當時在新疆阿勒泰只有一株。

1997年,在阿勒泰地區的阿拉哈克鄉鹽湖南北兩岸發現400株左右的樺樹,但不能確定就是鹽樺。以中國科學院院士郝水任組長的專家評估組認為,可以確定這就是40多年前由秦仁昌教授發現的鹽樺。

特性研究

探討新疆瀕危植物鹽樺離體組織培養的持性。

方法:從鹽樺原生地阿爾泰阿拉哈克鹽湖邊採摘鹽樺休眠實生苗上的落葉枝條,待其萌發後分別取帶芽嫩莖、嫩莖莖段及嫩葉芽尖三種不同材料接種於啟動培養基,比較三種鹽樺離體組織的誘導分化,繼而設計不同激素、不同水平的單因子試驗和正交試驗,篩選適宜鹽樺外植體芽增殖和生根的分化培養基。

結果:誘導鹽樺芽增殖的最佳外植體是帶芽嫩莖,鹽樺外植體增殖、壯苗最適培養基為:Ms+6-BA1.0mg/L+IBA0.5mg/L;鹽樺外植體生根最適培養基為:1/2MS+IBA0.5mg/L+蔗糖30g,L+瓊脂7%+暗光處理3d。
結論:本研究篩選獲得適宜鹽樺芽增殖和生根的最佳培養條件,為高效擴繁和保存鹽樺種質資源奠定了基礎。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