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葉木姜子

楊葉木姜子

楊葉木姜子,別名有老鴉皮(滇東北各地、四川),所屬植物界,屬樟科,落葉小喬木,高3—5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產雲南東北部(鎮雄、奕良、大關、鹽津等地);四川、西藏東部也有。生於陽坡灌叢或疏林中,海拔1400—2000米。

基本信息

楊葉木姜子

所屬卷:Litsea Lam.
所屬科:Lauraceae
中文名:楊葉木姜子

其它中文名

老鴉皮(滇東北各地、四川

文獻來源

Litsea populifolia(Hems1.)Gamble(1914);Chung(1924);Chun(1925);Hand.-Mazz.(1931);Liou Ho(1932),(1934);Allen(1938);陳嶸(1937);圖鑑(1972)*;雲南經濟植物(1972)*。
Lindera populifolia Hemsl.(1891);Lindera obovata Franch.(1887);Litsea longipetiolata Lec.(1913);Liou Ho(1932),(1934).

描述欄位

落葉小喬木,高3—5米。小枝光滑,黑褐色。葉互生,常聚生於枝梢,圓形至倒狀圓形,長5—9厘米,寬4—8厘米,先端圓形,基部楔形或近圓形,堅紙質,嫩葉紫紅綠色,老葉上面深綠色,下麵粉綠色,兩面均無毛,羽狀脈,側脈每邊5—6條,中脈、側脈在葉兩面均突起;葉柄長2—3厘米,無毛。傘形花序4—6簇生,具總梗,總梗長5—8毫米,粗壯,徑約2毫米,每一傘形花序有花6—12朵;花梗長4—6毫米,密被黃色長柔毛;花被裂片5,長卵形,兩面無毛;雄花中能育雄蕊9,花絲無毛,第三輪雄蕊基部的腺體大,近無柄,退化雌蕊無毛。果球形,直徑約5毫米;果梗長1.5—2.2厘米,先端略增粗;果托小,盤狀,直徑約2.5毫米。花期4—5月,果期8—9月。

分布及生境

產東北部(鎮雄、奕良、大關、鹽津等地);生於陽坡灌叢或疏林中,海拔1400—2000米。四川、西藏東部也有。

植物的用途及功能

果、葉可提芳香油,用於化妝品及皂用香精。據分析:果的芳香油比重(14℃)0.9036,折光率(20℃)1.4675,鏇光度(20℃)95°3′,酸值0.8,皂化值24.84,乙醯化後皂化值74.35,醛酮含量(亞硫酸氫鈉法)8.8%,主要成分為檸檬烯、水芹烯、a-蒎烯、莰烯桉油素、芳樟醇、松節醇等。葉的芳香油出油率0.54%,葉油比重(20℃)0.8982,折光率(20℃)1.4706,鏇光度(24℃)*1730′,酸值0.6011,皂化值18.06,乙醯化後皂化值101.55,醛酮含量4.63%。此外種子含脂肪36%,油脂可供工業及照明用。

配圖

楊葉木姜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