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山茶

雲南山茶

雲南山茶花又稱大茶花、滇茶花、南山茶,其學名CamelliaretiCnlataLindl屬山茶科山茶屬。為雲南珍貴特產。

基本信息

種屬概述

雲南山茶雲南山茶
自然分布於雲南西部山地和滇中高原,如西部的騰衝、永平、景東、鳳床、巍山、大理麗江和中部的昆明、嵩明、富民、武定、祿勸、祿豐、楚雄、陸良、曲靖、易門等縣,尤以騰衝為多。多生於海拔1900-2600米溝谷兩側或背陰濕潤地段。因栽培歷史較久,目前一些寺廟還保留有朝代的古對。
一般人們所稱山茶,則是山茶屬的泛稱,現代世界上栽培供觀賞用的茶花有:
1、山茶花CamelliajaponicalL又名華東茶、川茶;
2、雲南茶花CamelliareticulateLindl雲南特有種;
3、南山茶CamelliaserniserrataChi又稱廣寧油茶
4、茶梅CamelliasasanquaThunb
5、冬紅山茶CamelliauraruKitamura又呼美人茶;
6、玫瑰連蕊茶CamelliarosaefloraHook我國未見栽培。
現狀:漸危種。目前各地雖多栽培,但自然分布的居群和一些古老的大樹,卻無人保護,任其砍伐或採摘。特別是近期大家喜愛花木,挖掘販運者日多,破壞更為嚴重。

中國茶花育種應發揮中國茶屬眾多的種質資源優勢,進行種間和屬間遠緣雜交,培育出中國特色的茶花新品種。目前對新品種的培育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雲南山茶雲南山茶

1.培育芳香茶花:用有香味的茶屬植物雜交,形成有香味的茶花品種,如美國已培育出的"香粉紅"Fragrantpink,以及"辛迪玉桂"CinnamonCindy等多個具有香味的茶花品種;
2.不同茶色茶花的選育:茶花的花色僅有紅色(從粉紅、銀紅、桃紅到深紅)或白色,60年代發現了黃色的金花茶,以後又發現了20多種開黃花的種類,但黃色花的花型較小,花瓣較少,觀賞價值不太高,目前國內外正在將黃色花的種類與茶屬其它植物雜交,希望能得到有較高觀賞價值的黃色品種;
3.培育矮化品種:茶花株型高大,特別是雲南山茶本身就是喬木,枝條長,葉大而稀,不宜在居室內栽培。可利用茶屬中矮生的植株,雜交得到節間短,株形豐滿的新品種,目前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綠化和美化居室環境與城市環境的要求日益高漲,這為茶花的發展提供了極好的機遇,許多南方省市的居民都有栽植茶花的愛好,昆明溫州重慶等城市還把茶花定為市花,並成立了中國茶花協會,進一步促進了茶花的普及推廣。可以預期,山茶花作為中國原產的著名花卉,是極有市場價值的優秀花卉。

形態特徵

雲南山茶雲南山茶
常綠喬木,高8-16米,胸徑達50厘米;對皮灰褐色;小枝黃褐色,無毛或被細柔毛。葉互生,革質,長圓狀卵形至卵狀披針形,長5-15厘米,寬3-7厘米,先端漸尖至短尖,基聞楔形至近圓形,邊緣具細銳鋸齒,下面主脈被毛或無毛;葉柄長4-15毫米,被柔毛或無毛。花粉紅色至深紅色,常1-3朵著生於新梢頂端葉腋,直徑5-18厘米,無梗或花梗菜短;萼片5-7,被毛;花瓣5-7,重瓣花可達30-60;雄蕊多數,基部連合成筒狀;子房上位,3-5室,被絲被茸毛。蒴果扁球形,直徑4-8厘米,外殼厚木質,成熟時3-5瓣裂,每室有種子1-3粒;種子直徑1-1.5厘米。花有單瓣、復瓣、重瓣各類型;花色有粉紅、大紅、紅以及紅百相間各種。

歷史考證

雲南山茶雲南山茶

中國是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文明古國,關於對茶葉的記載,可以追溯至公元前2000多年有關神農氏的傳說"神農為民嘗百草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茶,原為藥茶,而非嗜好品。在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成書的中國最早的詞典"爾雅"中,已有了有關茶的文字記載,在三國時代(公元222~280年),茶已開始成為日常的嗜好飲料。到了唐朝時,茶已相當普及,唐朝元年陸羽所著《茶經》對茶的性狀、品質、產地、採制烹飲方法及用具作了詳細的論述,是我國第一部關於茶的專門著作,陸羽也被人尊為"茶聖"。

雲南山茶雖有1300多年的栽培歷史,自隋唐開始,以後漸盛,但地處偏僻,山川阻塞,世界各國知道較少,南詔、大理國時期(公元8世紀--13世紀),已成為庭園栽培的重要花種。騰衝是雲南山茶的原產地,至今,在騰衝縣境內還保存著成片的野生和半野生山茶樹種。雲南山茶的栽培品種傳到國外是在十七世紀末以後,先傳到英國,後又傳到美國。數百年來,山茶花與雲南人民的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又以它嬌艷無比,多姿多彩而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雲南山茶雲南山茶
雲南山茶的學名CamelliareticulataLindley,始於19世紀中葉,但到20世紀後半葉才引起各國園藝學家的重視。雲南山茶花大色艷,花型變異較多,極具觀賞價值,而且野外分布較多,常易形成自然雜交新品種,如騰衝野生紅花油茶林中就有由於自然雜交而形成的花型、花色有很大區別的新品種,90年代初由騰衝縣城建局組織了對紅花油茶林中自然雜交新品種的鑑定,經專家仔細研究後共評審鑑定了62個雲南山茶新品種。1995年又從昆明震莊國賓館的栽培品種中鑑定出10個新品種。

中國雲南是山茶花的主要產地,其他如四川廣西廣東福建浙江江西等地也有種植。17世紀下半葉,中國山茶就傳入英國法國,被尊為“瑰寶”,後傳入美洲澳洲等地,受到世界各國園藝界的高度讚賞和重視。

郭沫若贊雲南山茶詩句之一:
艷說茶花是省花,今來初見滿城霞;
人人都道牡丹好,我說牡丹不及茶”。

栽培方法

繁殖培育
用種子繁殖和靠接法。秋季采果,蔭處晾乾,種子多水,有油質,壽命短,取出後應隨即插於山間造林地,株行距1×1米,每穴插入種子2-3粒,至來年春季發芽,加強撫育管理。或將種子用濕貯存,至翌年早春播於苗床,約20天發芽,至苗高20-30厘米時,於5-6月雨季移植上山。造接法繫於4-5月間,用山茶花作砧木,與雲南山茶花靠接,約100天可癒合,即可將雲南山茶花接穗下端從母樹上剪下,即成新株。用扦插法也可成活,但成活率低。也可試用組織培養法繁殖優良無性系。

部分品種介紹
1、“恨天高”;又名漢紅菊瓣,為雲南山茶花中的珍品。原產大理,現昆明、騰衝、保山、鳳慶、等地均有栽培。葉片光亮平展,卵圓形至橢圓形,先端短尖,基部鈍圓至寬楔形,長5.5-10厘米、寬3.5-6厘米。花粉紅色,邊緣略淡;花重瓣,7-8輪排列,花徑9-11厘米,花期3月-4月,為雲南山茶中花期最遲者。

雲南山茶雲南山茶

植株矮小,生長緩慢,是雲南茶花中唯一最珍貴的天然化品種,據筆者多年觀察調查,一是本種可能具有矮化基因控制,自身生長遲慢;二是此品種在整個個體發育中,不斷出現交替性的枯枝現象(也出現於紫袍茶花上,俗稱“跳枝”),使主幹分枝不斷枯死再萌發;二是頂生花優勢,抑制植株的頂端頂芽優勢,制約了高生長。此外,某些病理性的影響也可能影響高生長有近百年生而高不及數尺者。花色緋紅而有白邊,復瓣重重,甚為美麗,並有放射狀六角恨天高等變異品種。
在歷史上,據《滇南茶花小志》稱:“恨天高,枝幹短小,一桃紅,片多花大;一朱紅,花較小,片亦少”。現僅存桃紅色,朱紅色品種己失傳。
2、‘童子面’:原名‘銀紅菊瓣’。喬木,高5-10米。原產大理祥雲、楚雄有數百年大樹,引入昆明後改此名。葉片內曲呈V字形,橢圓至橢圓卵圓形,先端鈍圓,基部鈍圓至寬楔形,長5.5-9.5厘米、寬3-4厘米。初花淡粉紅色,略帶紅暈,似幼童臉色,故有‘童子面’之稱,盛花期後變為白色;花重瓣,5-7輪,外輪花較大,內輪漸小,為規則的覆瓦狀排列;花徑6-9厘米,晚花型,花期3月-4月。植株健壯,枝條短而分枝多,樹冠稠密。為雲南山茶花中的佳品。
3、‘紫袍’:小喬木。葉片寬卵形至長橢卵圓形,先端漸尖,基部寬楔形,長7.5-9厘米、寬3-4厘米;葉柄粗,長約1厘米;枝粗葉肥,葉色深綠。花色紅而偏紫黑色,是所有雲南山茶中顏色最深的品種。就山茶色彩而論,‘紫袍’是山茶中的名貴品種,重瓣,6-7輪,花瓣平,覆瓦狀排列,少有內輪卷疊起伏稍呈不規則形;雄蕊多數瓣化,雌蕊退化;花徑11-13厘米,最大要達16厘米;花期l月-3月。本品種枝幹上多有不整齊的凹陷,俗稱“蜂窩眼”,這是識別本品種的明顯特徵。主要變形有瑪瑙紫袍、硃砂紫袍、九心紫袍和紫袍玉帶等。
4、‘大理茶’:喬木。葉片寬橢圓形至橢圓卵圓形,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鈍圓或寬楔形,長9-10厘米、寬5-6厘米。葉片肥厚碩大,靠近基部葉緣有顯著波紋,為其特徵。花色艷紅至深桃紅色,初深轉淺,重瓣,3-4輪,外輪平伸,內輪曲折,連線如球形;雄蕊多數集合為一叢或分為2-3小組,混生於曲折的花瓣中,雌蕊退化;花特大,最大花徑可達22厘米,為雲南山茶中花型最大者;花期1月-3月。寺廟中多古樹。
5、‘松子鱗’:喬木,高9米。在昆明、晉寧、通海等地,現還有松子鱗茶花古樹。葉長橢圓形,葉片平伸,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楔形,長5.5-7.5厘米、寬3.5-4.5厘米。花深桃紅色,漸開漸淡,花瓣較少,8-10輪,花徑10一14厘米,花期1月一3月,因其花初開之時,花冠宛如松球張鱗,故得名。
6、‘牡丹茶’:喬木,樹型擴散,枝條較軟。葉片橢圓卵圓形,先端具長漸尖頭,基部楔形,邊緣有細鋸齒,葉脈清晰凹陷,長7-11厘米、寬3.5-5.5厘米,平展。花淡桃紅色,初開時較深,逐漸變淺,形成飽滿的圓球狀,如牡丹形花冠。雄蕊多數分2-3輪,圍繞在雌蕊周圍,雌蕊退化成扁平狀;花碩大艷麗,花徑11一16厘米或更大。花期2月一3月,是雲南山茶中的晚花型品種。本品種植株豐滿擴展,葉片較多葉脈凹陷,枝葉優美,花蕾較少而精,為其特點;花朵大而復瓣加牡丹狀,因而得名,為雲南山茶之珍貴品種。
7、‘大瑪瑙’('Damaonao'):喬木葉片長橢圓形波浪狀,內曲;先端尖,基部寬楔形或鈍圓,邊緣有細鋸齒,長6-10厘米、寬3-5厘米,枝葉與獅子頭相似,是雲南山茶中既美麗又普及的良種,花重瓣,4-5輪,外輪花瓣平伸,內輪花瓣曲折;雄蕊多數,分多組混生於曲折花瓣中,雌蕊多數退化;花期1月-3月;本品種花色為艷紅與白色相間,又有紅、白瑪瑙之分,紅色多者稱紅瑪瑙,俗稱‘豬血拌豆腐’;白色多的稱白瑪瑙,俗稱‘豆腐拌豬血’等變異。
8、‘通草片’:又稱菊瓣。小喬木。葉片內曲呈“V”字形,葉面光亮淨潔,橢圓形至橢圓卵圓形,先端圓尖,基部鈍圓至寬楔形,長7.5-8.5厘米、寬4-5厘米。花多,粉紅色,重瓣,呈規則的覆瓦狀排列;6-8輪,外輪花瓣較大,內輪漸小,雄蕊少或無,雌蕊退化,花徑7-10厘米;花期12月至翌年3月,是雲南山茶中開花較早者。本品種適應性較強,枝葉繁茂花繁,盛開之時滿樹紅花,為雲南廣為栽培的品種之一。
雲南山茶茶花類

9、‘麻葉銀紅’;株型擴展。葉片窄而尖,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表面深綠,具深凹脈絡,背面亮黃綠色,長7-11厘米、寬2.5-3.5厘米。花深銀紅色,瓣上具細紅色條紋,重瓣,3-4輪,花徑9-10厘米,雄蕊多數,雌蕊變為扁平狀;花期2月一4月。
10、‘厚葉蝶翅’:又名少渺蝶翅。葉片平伸,大而厚實,兩側不等大;長橢圓形或橢圓狀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長6-11厘米、寬4-5厘米。花淡紅色,重瓣.3-4輪,外二輪平伸排列,內二輪起伏曲折;雄蕊多數,分7-8組,混生於曲折的花瓣中,雌蕊發育或退化;花徑12-14厘米,花瓣雖少,但卷鏇直立,花型美麗,有如蝴蝶展翅,故名;花期1月~4月。昆明金殿旁,原有此古樹一株,高達15米左右,1981年枯死。
11、‘軟枝繡球’:又名鳳山茶。葉寬披針形至長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略向下彎勾;基部楔形,長7-10厘米、寬4-5厘米,葉面深綠光亮。花深玫瑰紅色,重瓣,4-5輪,花瓣平伸,盛開時微向內曲。雄蕊多數,花心分多組,雌蕊退化;花徑10-13厘米;花期2月-3月。本品種原產雲南鳳慶縣,現昆明己引種栽培(1981),枝條細軟,故有‘軟枝繡球’之稱。
12、‘國媚茶’:喬木,樹形高大。葉橢圓形,尖端短尾尖,略反卷;長6.5-11厘米、寬3.5-6厘米;葉片平展,主側脈凹陷明顯,鋸齒細密。花桃紅色,半重瓣型,花瓣30-50枚;花瓣倒卵形,瓣先端具寬凹缺,裂成兩個明顯的圓形瓣端,內輪花瓣瓣端,有明顯的白色斑塊,紅白相間,花朵奇碩;中花期,能結實。滇西存有古樹,高9米,胸徑49厘米,樹齡300-400年。該品種名是為表彰中國著名的植物學家、國際著名的山茶花和杜鵑花專家馮國媚教授,在雲南山茶花研究方面所作出的卓越貢獻,而用其名字命名的。
雲南山茶茶花郵票

13、‘獅子頭’:俗稱‘九心十八’瓣,主產大理。喬木,生長迅速。葉片長橢圓形至長橢圓倒卵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微向內曲,長7-8厘米、寬4-5厘米。花鮮紅色,重瓣,4-5輪,外輪花瓣平伸,內輪曲折起伏,構成球狀;雄蕊多數,分為5-9組,混生於曲折的花瓣中,雌蕊多數退化,少數結實;花期l月-3月。
較易栽培,大理昆明、楚雄、保山、騰衝等地廣為栽培,並多古茶樹,有些為實生。寺廟、庵堂院內尤多。
本品種的變異甚多,有獨心獅子頭,瑪瑙獅子頭等變種。
14、‘早桃紅’:樹勢高大而強健。葉為橢圓形至橢圓卵形,先端長漸尖,基部楔形或鈍圓,長7-12厘米、寬4-5厘米。花桃紅色,重瓣3-4輪,外輪花瓣微波,內輪起伏;雄蕊多數,分8-10組,混生於曲折的花瓣中,雌蕊發育,能結實;l2月始花,翌年3月終花,是花期最早的雲南山茶品種。昆明黑龍潭內,現存早桃紅古茶一株,樹高9.12米,胸徑近30厘米,樹旁立有石刻的“明茶”字樣。著名詩人郭沫若《游黑龍潭詩》中有“茶花一樹早桃紅,百朵彤雲嘯傲中。驚醒唐梅睜眼倦,襯陪宋柏陪姿雄”的詩句。
15、‘牡丹魁’:喬木。樹形優美,枝條脆,幼樹葉平展,老樹葉呈“泡泡”狀(葉肉從中脈間凸起)。葉卵圓形或卵狀披針形,葉片“V”形內折。花桃紅色,外層花瓣平展而大,內輪瓣漸次縮小,似“托桂型”小瓣,但內輪小瓣蝶翅狀、直立;花徑8-12厘米,花瓣可達60-100枚,為雲南山茶中花瓣數量最多者;雄蕊較多,分成數簇,夾生於花瓣中,形成明顯的多心花;雌蕊退化變異,花柱片狀扭曲敗育不結實;花期特別早而長,自10月下旬至翌年2月上旬。為陳曉沈大權先生1987年從騰衝紅花油茶的自然雜交群中分選出的珍品種,應重點繁育。
16、‘麻葉蝶翅’:葉片長橢圓形,先端長漸尖頭,基部鈍圓或寬楔形,表面暗綠,葉脈深,長7-9厘米、寬3-4厘米。花淡紅色,重瓣5-6輪,外輪花瓣呈倒卵形,平展,內輪花瓣呈匙形,波浪起伏;雄蕊多數變為花瓣,雌蕊退化為扁平狀;花徑7-11厘米,花期2月-4月。本品種枝條柔軟外展,花枝垂曲,翩翩成起舞狀,另具一姿。其葉近似厚葉蝶翅,唯葉脈深凹,花色較淺,雄蕊數少,是其不同之點,產於大理地區。
雲南山茶茶樹

17、‘寶珠茶’:喬木,老品種。葉長卵形至長橢圓形,長7-11厘米、寬4-6厘米,先端急尖,葉脈深凹,葉片“V”形上折。性狀與‘大紅桃’相似,但花瓣較多。花大艷紅色,寶珠狀托桂型,花徑12-14厘米,花瓣20-30枚,4-5輪,外輪平瓣或微曲而大,內輪瓣多數為瓣化雄蕊混生,組合成托桂狀半球形,多束雄蕊雜生其中,雌蕊退化,柱頭半扁平,不易結實;花期2月上旬至3月下旬。該品種為雲南山茶中的古老名種,多產於昆明。花供藥用最佳。
18、‘柳葉銀紅’:葉片平伸,長橢圓形至卵圓狀披針形,先端漸尖,基部楔形,背面中筋有細毛,嫩葉更明顯,長7-10厘米、寬3-3.5厘米。花淡銀紅色,半重瓣類型,3-4,輪雄蕊多數,約分5組,圍生於雌蕊四周,雌蕊綠色,子房具毛;花徑12-15厘米;花期1月-3月。本品種葉片窄長,脈紋較淺,先端尖頭較短,為其特點。
19、‘大桂葉’:本品種葉似桂花,故有桂葉之名。葉片與‘柳葉銀紅’最相似,唯先端漸尖下彎明顯,葉片內曲,卵圓披針形,基部楔形至鈍圓,長6-8厘米、寬2.5-4厘米。花深銀紅色,花瓣4-5輪,雄蕊少數,分2-4組與內輪花瓣連合。雌蕊退化為扁平狀,花徑9-10厘米,花期2月-3月。本品種花色比‘柳葉銀紅’深,花期較‘柳葉銀紅’晚。
20、‘小桂葉’:枝條直立性強,樹勢如掃帚形。葉狹小披針形,先端長漸尖頭,基部楔形,長6.5-8厘米、寬1.5-2.5厘米,為雲南山茶花中葉片最小的一種。花色銀紅,久開微帶藍暈,花瓣狹長5-6輪,外輪平伸,內輪花瓣常具白條;雄蕊多數,圍生於雌蕊四周,其中一部分變為狹長花瓣,雌蕊發育不良;花徑9-10厘米;花期2月-4月。

山茶花葉斑病

雲南山茶雲南山茶

症狀:山茶花葉斑病(Pestalotiaguepini)的病斑近圓形,合併後可成不規則的大型病斑,銀灰色,其上著生許多小黑點,即是分生孢子。嚴重時常引起落葉
病源:病原菌是茶褐斑盤多毛孢
發生特點:病原菌以分生孢子或分生孢子盤、或以菌絲體在病枯枝落葉上越冬。分生孢子由風雨傳播;分生孢子自傷口侵入寄主組織,潛育期10天左右。溫室栽培可以周年發病。
防治方法:
(1)加強養管:摘除病葉,集中燒毀。
(2)藥物防治:噴施0.5%~1%劑1000倍液,每隔15日噴1次,連續噴3~4次。

套用價值

可孤植、群植於公園、庭院及風景區,是優良的觀賞樹種。

山茶花屬茶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葉草質,呈卵形或橢圓形,上面光亮,邊緣有細齒。冬春開花,花型大,呈大紅色。園藝上品種很多,有單瓣、重瓣,花色紅、白不一,久經栽培,為著名植物。
木材供雕刻和制農具用。種子榨出的,供食用和工業用。
中醫學上以花入藥,主治吐血衄血便血等症。

養護要點

雲南山茶茶樹林
喜半陰,忌日曬、乾燥,氣溫18~24℃、相對濕度60%~80%為最適宜氣候。喜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酸性(pH4~5)土壤。不耐鹽鹼,根系淺,忌強風,不耐修剪。長壽樹種,樹齡可達數百年。

雲南山茶花是雲南特有種。葉光亮革質,花大而艷麗,有極高的觀賞價值。是本油料植物和培育茶花新品種有用的種質資源。而古老的雲南山茶花大樹反映中國的古老文明,應加以保護。雲南山茶花的古老大樹無論栽植或野生,均應從速採取保護措施,嚴禁採摘破壞。各產地的野生居群亦應採取保護措施。西南地區各植物學及園林機構應積極加以擴大繁殖。

參考文獻

1.昆明植物研究所:《雲南山茶花》,雲南美術出版社,1981年版
2.馮國楣:《中國茶花的育種探討》,《中國山茶花第三屆學術研討會論文版集》,第16頁-19頁
3.林鴻鑫等:《中國溫州茶花鑑賞》,上海科學普及出版社1984版

不為人熟知的植物

植物(Plants)是生物界中的一大類。一般有葉綠素,沒有神經,沒有感覺。分藻類、菌類、蕨類和種子植物,種子植物又分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有30多萬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