鈍吻燈籠魚

鈍吻燈籠魚

鈍吻燈籠魚(學名:Myctophum obtusirostris)為燈籠魚科燈籠魚屬的魚類。體長形,側扁,前部較粗壯,背鰭前為體的最高處。分布於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以及南海等海域,主要棲息於熱帶海區。

基本信息

文獻描述

鈍吻燈籠魚鈍吻燈籠魚
鈍吻燈籠魚鈍吻燈籠魚
文獻信息:Taning1928
命名人:WuetWang
命名年代:1931年
MyctophumpristilepisobtusirostreTaning,1928,Vidensk.Meddrdansknaturh.Foren.,86:54(北大西洋)。
MyctophumobtusirostrisFraser-Brunner,1949,Proc.Zoo1.Soc.London,118(4):1058,fig.(北大西洋)。
MyctophumobtusirostrumKawaguchietAiol,1972,J.oceanogr.Soc.Japan,28(4):172—173,figs.11—12(太平洋和印度洋);Wisner,1976,(U.S.)NavyOceanRes.Dev.Act.Ret.,3:65—66,figs.59—60(東太平洋);陳真然,1983,南海海洋生物研究論文集,1:206,圖9(南海);楊家駒,陳素芝等,1996,大洋性深海魚類:82,圖57(南海)。
MyctophumobtusirostreNafpaktitiseta1.,1977,Mem.SearsFdnMar.Res.,1(7):70,figs.32—33(北大西洋);陳素芝,1987,中國魚類系統檢索(成慶泰等主編)(上冊):90,(下冊):圖320(南海);陳素芝等,1991,動物學集刊,8:150—151,圖6(東沙群島);莫顯蕎,1993,台灣魚類志(沈世傑,主編):162,圖版35—10(台灣)。

形態特徵

鈍吻燈籠魚鈍吻燈籠魚
體長為體高的3.89—4.41倍;為頭長的3.89—3.93倍。頭長為吻長的8.63—9.36倍;為眼徑的2.35—2.50倍;為眼間距的2.61—2.83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1.85—2.20倍。體延長,側扁,後部略細。頭中等大。吻短,前端鈍。眼大。口大,上頜骨狹長而延伸至前鰓蓋後緣,末端略擴大;上下頜呈絨毛狀齒帶。鰓蓋後上緣圓角,具鋸齒狀突起。體被大櫛鱗,臀鰭基部的一列鱗棘特別長;側線平直。背鰭單一,位於體中部,具軟條12-14,後部另具一脂鰭;臀鰭基底略等於背鰭基底,具軟條18-20;胸鰭軟條12-15,尾鰭叉形,尾鰭副鰭條柔軟。各部位之發光器位置於下:鼻部背位發光器(Dn)及鼻部腹位發光器(Vn)皆小而圓形;鰓蓋位發光器(Op)2個,位於前鰓蓋後緣下方,Op1較Op2小,均在眼眶下緣縱線之下;鰓被架位發光器(Br)3個;胸鰭上方發光器(PLO),距側線比距胸鰭基部遠;胸鰭下方發光器(PVO)2個,兩者互為斜線排列;胸部發光器(PO)5個,PO5位置略升高;腹部發光器(VO)4個,水平排列;腹鰭上位發光器(VLO)位於腹鰭和側線之中間;臀鰭上方發光器(SAO)3個,三者排列略呈鈍角,SAO1在VO4的稍前上方,SAO3緊臨在側線下緣約1/2直徑處;體後側位發光器(Pol)1個,在脂鰭前下方,緊臨側線下緣;臀鰭前部發光器(AOa)7個,水平排列;臀鰭後部發光器(AOp)6-7個;尾鰭前位發光器(Prc)2個。尾部發光腺,雄魚的SUGL具4-6個,雌魚的INGL具1-3個發光鱗。

地理分布

分布於世界三大洋溫暖海域。中國台灣則發現於西南部、東部及東沙群島等周邊水域。

棲所生態

大洋性中層巡遊魚類,具日夜垂直分布習性,白天一般棲息深度可達325-700公尺左右,晚上則上游至水深0-125公尺附近處覓食,以浮游生物為食。

漁業利用

一般以底拖網捕獲,不具食用經濟價值,通常做為下雜魚用。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燈籠魚目百科

燈籠魚目 Myctophiformes 硬骨魚綱的1目,本目有14~15科70餘屬400多種。本目中許多種類體上具各種形狀的發光器,在夜間或幽暗的深水中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澤,鮮艷奪目,因形似燈籠而得名。

魚類,燈籠魚目

燈籠魚目 Myctophiformes, 硬骨魚綱的1目,許多種類體上具各種形狀的發光器,在夜間或幽暗的深水中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澤,鮮艷奪目,因形似燈籠而得名。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