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眼青眼魚

大眼青眼魚

別名北青眼魚(沈世傑,1984;莫顯蕎,1993),俗稱奇士魚,系海洋近海小型魚類。體長形,略側扁,背鰭前方的背緣稍圓凸,無聳脊。體長150mm。分布於中國東海、南海;國外見於日本、菲律賓。

基本信息

大眼青眼魚 - 體態特徵

大眼青眼魚
體延長而呈亞圓筒形,後部稍側扁;背緣自頭後部開始至背鰭起點隆起。頭中長,稍側扁,頭長為標準體長之26.2-29.7﹪;吻長短於眼徑,約為標準體長之10.7-13.0﹪。眼大而圓,上側位。眼間隔較窄。口前位,下頜突出;上頜骨末端達瞳孔前緣。齒小,圓錐形,兩頜具齒帶,下頜前方露出部左右各有一四邊形齒叢,最外側齒向下翻出;鋤骨兩端突出,各具一小齒叢,齒叢間具一列齒連結;齶骨前方二列,後方單列齒;舌上具散有小齒。體被梳狀鱗,體背後部、頰部和鰓蓋具鱗;側線平直。背鰭始於腹鰭前上方;脂鰭小,位於臀鰭基部上方;胸鰭中側位,末端不及腹鰭鰭端;尾鰭叉形。體呈褐色,腹部淡褐色。背部具5-7褐色斑點,側線8-9褐色斑點。除臀鰭淡色外,各鰭皆為暗色。

大眼青眼魚 - 生存環境

主要棲息於大陸棚緣之深水域,為中小型底棲魚類。棲息深度約在250-620公尺間。主要以魚類及甲殼類為食。

大眼青眼魚 - 分布地帶

分布於中國東海、南海;印度-西太平洋區,由日本南部至菲律賓海域,以及印度尼西亞印度洋海域。眼青眼魚該物種的模式產地在相模灘。

大眼青眼魚 - 文獻記錄

大眼青眼魚
文獻信息:Jordan et Starks 1904
命名人:Jordan et Starks
命名年代:1904年
Chlorophthalmus albatrossis.Jordan et Starks,1904,Bull.U.S.Fish Commn,1902,22:579,p1.1,fig.1(相模灘);王文濱,1963,東海魚類志:134—135,圖107(東海中部);,1969,台灣脊椎動物志:164(台灣東港);沈世傑,1984,台灣魚類檢索:140(台灣東港);,1987,中國魚類系統檢索(主編)(上冊):85,(下冊):圖309(南海、東海);許成玉等,1988,東海深海魚類:117—118,圖92(東海)。
Chlorophthalmus borealis 沈世傑,1984,台灣近海魚類圖鑑:17(台灣);莫顯養,1993,台灣魚類志(沈世傑主編):156—157,圖版34—4(台灣)。
別名:北青眼魚(沈世傑,1984;莫顯蕎,1993)。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燈籠魚目百科

燈籠魚目 Myctophiformes 硬骨魚綱的1目,本目有14~15科70餘屬400多種。本目中許多種類體上具各種形狀的發光器,在夜間或幽暗的深水中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澤,鮮艷奪目,因形似燈籠而得名。

魚類,燈籠魚目

燈籠魚目 Myctophiformes, 硬骨魚綱的1目,許多種類體上具各種形狀的發光器,在夜間或幽暗的深水中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澤,鮮艷奪目,因形似燈籠而得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