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光炬燈魚

發光炬燈魚

發光炬燈魚(學名:Lampadena luminosa)為燈籠魚科炬燈魚屬的魚類,別名七星魚、高星嵌燈魚,體延長,側扁。分布於中國南海;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北緯20°和南緯20°之間的熱帶海洋中。

基本信息

文獻描述

發光炬燈魚簡圖發光炬燈魚簡圖
文獻信息:Garman1899
命名人:Garman
命名年代:1899年
別名:七星魚(王以康,1958),高星嵌燈魚(黃增岳等,1983;許成玉等,1988)。
測量標本:3尾。體長21.6—172mm。采自南海北緯20。00’,東經118。00’,水深1485m和東海北緯28°57’—29°03’,東經128°11’一128°19’,水深1080m處。
MyctophumluminosumGarman,1899,Mem.Mus.Comp.Zoo1.Harv.,24:263,p1.55,fig.2(0°57'S,89°03’W東太平洋)。
LampadenaluminosaNafpaktitisetal.,1968,LosAng.Co.Mus..Nat.Hist.Contrib.Sci.,138:4,fig.1;Nafpaktitisetal.,1969,LosAng.Co.Mus.Nat.Hist.Contrib.Sci.,5:33,figs.39—40(印度洋);Clarke,1973,FisheryBull.,71(2):415(夏威夷);Wisner,1976,(U.S.)NavyOceanRes.Dev.Act.Rep.,3:151,fig.138(東太平洋);王以康,1958,魚類分類學:106(中國海);黃增岳等;1983,南海海洋生物研究論文集,1:246—247,圖14(南海);陳素芝,1987,中國魚類系統檢索(成慶泰等主編)(上冊):92,(下冊):圖343(中國海);許成玉等,1988,東海深海魚類:118—119,圖83(東海);楊家駒等,1996,大洋性深海魚類:118—119,圖83(南海)。

形態特徵

七星魚七星魚
體長為體高的4.59倍;為頭長的3.17倍。頭長為吻長的5.23倍;為眼徑的4.85倍;為眼間距的3.23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23倍。體被圓鱗,極易晚落,側線完整,尾柄長,側扁。

頭長形,較大,約為體長的1/3強,其長大於體高。吻短,前端陡峭,其長短於眼徑。眼較中等大,水晶體圓形,位於眼球的中央;眼後緣垂直線約位於上頜骨長度的1/2處。眼間隔較寬,其寬大於眼徑,兩眼之間圓滑,無骨質突起。鼻器圓形,呈玫瑰花狀,位於眼前方。口裂長。上頜骨長度為頭長的2/3強,向後延伸大於1個眼徑,其末端不擴大。兩頜具絨毛狀小齒。鰓耙數多,長,側扁。具假鰓

背鰭15;臀鰭14;胸鰭16;腹鰭8;尾鰭8—19—8。側線鱗37。鰓耙4+1+10。背鰭起點位於體背中央;在腹鰭起點稍前的上方;其基底長約等於臀鰭基底長。臀鰭起點在背鰭基底末端的後下方;在成魚個體中,臀鰭基部末端的後方至尾下腺間的距離,等於或略大於尾下腺的長度。脂鰭位於臀鰭末端的上方。胸鰭細長,其長度可超過腹鰭基部的後方。腹鰭腹位。尾鰭叉狀,背、腹側具堅硬的副鰭條。

發光器

(AO)發光器6+2。鼻部背側發光器(Dn)不出現。鼻部腹側發光器(Vn)很小,圓形,位於鼻器腹後部與眼之間,周圍具黑色組織。鰓蓋發光器(Op)2個,位於前鰓蓋骨後下方,Op1很小。胸鰭下方發光器(PVO)2個,二者互為垂直排列,PV02位於胸鰭外緣前方。胸鰭上方發光器(PLO),位於胸鰭與側線間而接近側線。胸部發光器(P0)列5個,P04突然升高,位置移至P03稍後的上方,其高度稍微比PV01高些。腹部發光器(VO)4個,水平狀排列。腹鰭上方發光器(VLO),在腹鰭與側線間而接近側線。肛門上方發光器(SAO)3個,三者略成角排列;SA01位於VO4的後上方;SAO1與SAO2間的距離明顯短於SA02至SAO3的距離。體後側發光器(Po1)1個,位於脂鰭基的下方,它和SA03一樣,均在側線下緣,與側線的距離約為它們直徑的1/2。臀前部發光器(A0a)5—6個,水平狀沿臀鰭基排列。臀後部發光器(AOp)2個,均在尾下腺前上方,兩者間的距離約為其直徑1.5倍。尾前部發光器(Prc)3個,前兩個水平狀,互為接近;Prc3位置升高至側線上,與前者距離較大。另外,成魚在尾柄背、腹緣具有透明的、銀白色、不分節的發光腺,尾上腺(SUGL)和尾下腺(INGL)幾乎相等,其周圍被深黑色素組織。

分布地帶

分布於中國南海;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北緯20°和南緯20°之間的熱帶海洋中。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燈籠魚目百科

燈籠魚目 Myctophiformes 硬骨魚綱的1目,本目有14~15科70餘屬400多種。本目中許多種類體上具各種形狀的發光器,在夜間或幽暗的深水中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澤,鮮艷奪目,因形似燈籠而得名。

魚類,燈籠魚目

燈籠魚目 Myctophiformes, 硬骨魚綱的1目,許多種類體上具各種形狀的發光器,在夜間或幽暗的深水中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澤,鮮艷奪目,因形似燈籠而得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