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斑珍燈魚

細斑珍燈魚

又稱為鰭光魚,屬燈籠魚目燈籠魚科珍燈魚屬,體延長,側扁,頭中等大。棲息于海洋的的中層水域,分布於中國東海、南海;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北緯45度~南緯40度)熱帶海區里。

基本信息

文獻描述

細斑珍燈魚細斑珍燈魚

文獻信息:GoodeetBean1896
命名人:GoodeetBean
命名年代:1896年
別名:星光珍燈魚(黃增岳等,1983)。
LampanyctusalatusGoodeetBean,1896,Butt.U.S.natn.Mus.Spec.,2:79,fig.92(墨西哥灣28。43’N,87。14’W);Fraser-Brunner,1949,Proc.Zool.Soc.London,118(4):1090,fig.(inkey);Nafpaktifiseta1.,1969,Bull.LosAng.Co.Mus.Nat.Hist.Sci.,5:53—54,figs.67—68(印度洋);Nafpaktitiseta1.,1977,Mem.SearsFdnMar.Res.,1(7):223,figs.156—157(大西洋);黃增岳等,1983,南海海洋生物研究論文集,1:249,圖17(南海);陳素芝,1987,中國魚類系統檢索(成慶泰等主編)(上冊):93,(下冊):圖346(南海);莫顯蕎,1993,台灣魚類志(沈世傑主編):163,圖版36—6(台灣);楊家駒等,1996,大洋性深海魚類:122,圖86(南海)。
LampanyctuspunctatissimusGilbert,1913,Mem.Carneg.Mus.,6(2):103—104(日本駿河灣);楊家駒,陳素芝等,1980,南海海洋科學集刊,1:104,圖27(南海)。

形態特徵

基本形態

發育史發育史
體細長,側扁,以背鰭前為體的最高處。體長為體高的4.75-5.74倍;為頭長的3.57-4.00倍。頭長為吻長的6.33-7.12倍;為眼徑的5.00-5.91倍;為眼間距的4.04-4.76倍。尾柄長為尾柄高的2.23-2.51倍。頭、鰓蓋、頰部和體均被圓鱗,鱗片極易脫落。側線完全,側線上的鱗片較大。肛門位於臀鰭前方。尾柄細長,側扁。

頭部

頭較大,頭長大於頭高。吻短,前端突出,其長小於眼徑。鼻器圓形,位於眼的前方。口大,口裂略為傾斜。下頜略長於上頜。上頜骨細長,後端微擴大,向後延伸自眼後緣起相當於眼徑的1.5倍。兩頜具銳利絨毛狀小齒;下頜後端有數個較大鐮狀齒。犁骨、齶骨和中翼骨具齒叢。鰓孔大。鰓耙長,邊緣帶小鋸齒。鰓蓋膜不與峽部相連。

背鰭位於腹鰭的後上方,起點距吻端較距尾鰭基為近。脂鰭位於臀鰭末端的後上方。臀鰭位於背鰭基底末端的後下方,其鰭基底比背鰭基底長。胸鰭細長,其長可達最後AOa處。腹鰭腹位,中等大小,末端可達肛門處。尾鰭分叉狀,上下副鰭條堅硬、呈棘狀。

發光器

細斑珍燈魚細斑珍燈魚
鼻部腹側發光器(Vn),小圓形,位於眼前緣與鼻器腹側間,周圍具黑色素。頰部發光器(CP)1個,位於頰部中央。肩部發光器(Ce)1個,明顯位於鰓蓋的背上緣。鰓蓋發光器(Op)2個,Opl小而不明顯。鰓膜條發光器(Br)3個,三者依次位於口的腹面。胸鰭下方發光器(PVO)2個,幾乎互相垂直,PV01在PV02的後下方;PV02在胸鰭基的上半部的前面。胸鰭上方發光器(PLO),與側線較為接近。胸部發光器(PO)5個,P01—P02間的距離大於其他間的距離,P04升高,其高度約等於PV02的高度。腹部發光器(VO)4個,呈凸出的小弧形。腹鰭上方發光器(VLO),緊鄰側線的下緣。肛門上方發光器(SAO)3個,三者彎曲成鈍角,SA01位於V02與V03之間的上方;SA02在V04和SA03連線的中間;SA03在臀鰭起點垂直線的上方,緊鄰側線的下緣。體後側發光器(P01)2個,二者與最後AOa成一斜行直線;Pol2在脂鰭基的稍前的下方,緊鄰側線的下緣。臀前部發光器(AOa)5—6個,除AOa1稍向下凹以外,其他沿臀鰭基呈水平狀。臀後部發光器(AOp)6—7個,均於臀鰭基末端後上方,沿尾柄腹側排列。尾前部發光器(Prc)4個,通常與AOp列相連;Prc4在Prc3的前上方,緊鄰側線的下緣。成體雄魚和雌魚均的尾上腺(SUGL)具2—4塊小的覆瓦狀發光鱗;尾下腺(INGL)具4—5塊小的覆瓦狀發光鱗,位於AOp4以後的尾柄腹側,發光鱗周圍邊緣黑色素不深。此外,在脂鰭基前有一大的發光腺。在頭、體的鱗片上具有微小第二發光器。

分布地帶

分布於中國東海、南海;廣泛分布於大西洋印度洋和西太平洋(北緯45度~南緯40度)熱帶海區里。棲息于海洋的的中層水域。棲息深度40~1500米。

生活習性

具大洋性。大約11.2厘米性成熟。卵生,卵與仔魚為浮游性。白天發現於275~1000米水層;夜晚在40~275米處覓食(集中於50~100米處)。據蘇聯魚類學者Kulikova,E.B.(1960)所指出,雌魚體長在40-49mm間通常可成熟。在西太平洋北部的細斑珍燈魚(Lampanyctusalatus)有兩類型,雌魚吻部尖長,眼睛較小;雄魚吻部較鈍,眼睛較大。他們夜間可在100mm深的海區進行活動。

盤點海洋中的魚類之二十

海洋魚類從兩極到赤道海域,從海岸到大洋,從表層到萬米左右的深淵都有分布。生活環境的多樣性,促成了海洋魚類的多樣性。但由於生活方式相同,產生一系列共同的特點:具有呼吸水中溶解氧的鰓,鰭狀的便於水中運動的肢體,能分泌粘液以減少水中運動阻力的皮膚。

魚類,燈籠魚目

燈籠魚目 Myctophiformes, 硬骨魚綱的1目,許多種類體上具各種形狀的發光器,在夜間或幽暗的深水中發出各種不同顏色的光澤,鮮艷奪目,因形似燈籠而得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