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Beihang University)簡稱北航,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直屬、中央直管副部級建制的全國重點大學,世界一流大學建設高校,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入選珠峰計畫、2011計畫、111計畫、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中國政府獎學金來華留學生接收院校、國家建設高水平大學公派研究生項目、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為國際宇航聯合會、中歐精英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成員,是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80年代恢復學位制度後全國第一批設立研究生院的22所高校之一,也是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高等學府。截至2018年4月,學校學院路、沙河校區總占地3000多畝;學校下設30個二級學院;有20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23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40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60個本科專業;有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有教職工近4000人,全日制在校生30000餘人;2017年軟科世界一流學科排名中,航空航天工程學科為世界第二、中國第一。

基本信息

歷史沿革

建校初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創建於1952年,是由當時清華大學等八所院校的航空院系合併而成的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學。參與組建北京航空學院的八所院校的航空院系指的是:清華大學、北洋大學(今天津大學)、西北工學院(今西北工業大學)、廈門大學、華北大學工學院(今北京理工大學)、西南工業專科學校(今重慶建築大學)、四川大學、雲南大學的航空院系。
1952年10月25日,在清華大學航空工程學院和四川大學、北京工業學院航空系合併的基礎上,成立了新中國第一所航空航天科技大學——北京航空學院。
1953年5月,在西北郊海淀區柏彥莊選定校址後,6月1日就在四周沒有公路的一片農田及墳堆土窪上正式動工興建,數千名建築工人日夜奮戰,半年之內就完成了6萬平方米的建築。同年10月全體學生及部分教職工即遷居新校,開始正常的學習與工作。計畫中的基本建設任務到1957年基本完成,竣工面積135245平方米,修建道路64160平方米,完成投資3560餘萬元。
1954年6月,為適應航空工業建設的需要,北航增設飛機設備、航空材料兩個系以及航空儀表與自動器、飛機電氣設備、特種設備、金相熱處理、鑄造、壓力加工和焊接7個專業。

1956~1957年,根據中國12年科學規劃的要求,北航在中國國內率先設立飛彈類、管理類以及理科與工科相結合的空氣動力學等專業。增設了飛彈設計、液體火箭發動機、空氣動力學、無線電設備、航空工程經濟、儀表工藝等專業,成立了當時中國國內航空高等院校惟一的航空工程經濟系。這樣就開始有了不同於蘇聯模式而根據中國航空工業實際需要自行設定的新專業,並成立了空氣動力學、飛機結構力學及噴氣發動機原理3個研究室。
1958年,北航開展勤工儉學,提倡並實踐教學與科研、設計、生產的四結合,開展了航空型號研製工作。全校師生在100天內,完成了周恩來總理親自批准的“北京一號”輕型旅客機的研製,同年9月24日試飛成功,並進行了京滬間2500公里的航線試飛;研製成功了中國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號”,於同年9月22日在東北白城子靶場發射試驗成功;研製成功了中國第一架無人駕駛飛機——“北京五號”,即在安2型飛機上安裝了自行研製的無人駕駛控制系統,將該機改裝成無人駕駛飛機,於同年9月25日試飛成功,為中國無人駕駛飛機的發展開了先河。
1958年,新設立解算裝置、火箭地面機械與發射裝置專業。1959年又設立航空非金屬材料、腐 與表面保護、無線電導航、雷達、遙控遙測、航空原子能發動機設計等新專業,建立了火箭發動機、飛彈控制系統等研究室,連同前已建立的空氣動力學、飛機結構力學、噴氣發動機原理及陀螺儀研究室,形成了進一步開展科研工作的中心。
1959年5月,中共中央發布了《關於在高等學校中指定一批重點學校的決定》,北航成為全國第一批16所重點高校之一。
1960年,增設航空核動力、航空工藝和工程物理系,1961年又設立飛行器自動控制系。至此,北航已設立了10個系35 個專業。

改革發展

1977年,恢復全國高等學校統一招生;1978年,又恢復研究生招生。
1978年,北航按6大類21個專業組織本科生招生,它們是:飛行器設計類,含飛機設計、有翼飛彈設計、飛行器高空設備3個專業;航空工程數學力學類,含空氣動力學和飛行力學、航空結構力學與強度2個專業; 航空發動機設計類,含航空發動機設計、固體火箭發動機設計2個專業;航空材料及機械製造工程類,含航空金屬材料及熱處理、航空非金屬材料及成形工藝、金屬腐蝕與防護、航空焊接、飛行器製造工程5個專業;航空自動控制類,含航空陀螺儀表與慣性導航、航空儀表與感測器、航空液壓氣壓附屬檔案、航空電機電器、飛行器自動控制5個專業;航空電子及計算技術類,含遙控遙測、電子計算機、雷達與導航、微波技術4個專業。
1978年7月,成立計算機科學與工程系,11月恢複製造工程系的建制。
1988年4月,國家教委批准,北京航空學院改名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989年,學校成為國家八五期間全國14所重點建設的高校之一。
1997年,學校進入國家“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1年,學校進入國家“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行列。
2006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獲批籌建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成為學校航空航天特色和研究型大學的重要標誌。
2010年,學校成為國家首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
2011年,學校成為國家“珠峰計畫”(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畫)”院校之一。
2012年,學校入選首批“2011計畫”(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畫)。  
2013年12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榮獲北京高校“十佳美麗校園”稱號。
2017年,學校成為首批一流網路安全學院建設示範項目高校。
2017年9月,學校入選國家“雙一流”(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高校名單。
2018年1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 
2018年12月3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簽署全面戰略合作協定。

學術研究

研究概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學校科研實力雄厚。擁有包括“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實驗室”、“軟體開發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飛行器控制一體化實驗室”、“可靠性與環境工程實驗室”“虛擬現實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和“國家計算流體力學實驗室”6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和15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在內的一批實驗室。

十五”期間,學校取得一大批具有重大影響的科技成果,學術聲譽高,社會與經濟效益顯著。獲得國家級科技獎17項(其中國家科技進步獎一、二等獎15項,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國家發明獎1項),省部級科技獎勵175項,國防科技進步一等獎10項,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8篇。主持承擔“973計畫”項目5項,協作主持4項,承擔“863計畫”156項;主持國家和國防重大重點基金項目14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326項,國防預研項目260項,傑出青年基金項目7項;同時還承擔了多項國家重點工程項目。科研經費到款額總計26.45億元。學校堅持以人才培養、技術開發、成果轉化、產品製造為

紐帶,突出抓大型項目,共建校企聯合技術研發中心,推進產學研合作,擴大科研面向。

建校以來,先後獲得了40多項國內第一的科研成果,累計有1050項成果獲省部級以上嘉獎,在尖端技術研究領域始終居於國內高校前列。研製發射(試飛)成功的多種型號飛行器填補了國內多項空白,如中國第一架輕型旅客機“北京一號”、亞洲第一枚探空火箭“北京二號”、中國第一架無人駕駛飛機“北京五號”、“蜜蜂”系列飛機、共軸式雙鏇翼無人駕駛直升機等。此外,學校還在自動化領域的飛行模擬器研製、信息領域的海量信息多媒體實時互動工作環境、數位電視與多媒體平台、空天地一體化空中交通服務網關集群平台、套用於國家級大型會議的電子表決系統、材料領域的高性能非晶合金和高溫功能塗層材料、智慧型技術領域的多自由度機器人,乃至參與“神舟”飛船研製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研成果,為國民經濟發展、科技進步與武器裝備關鍵技術的突破做出了重要貢獻。

研究成果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航積極探索和構建適應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需求的人才培養新模式,明確提出了“強化基礎、突出實踐、重在素質、面向創新”的本科人才培養方針,先後建立了以校、院(系)三級核心課程為主體的課程體系、以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為代表的實驗與實踐教學體系、以大學生科研訓練計畫為標誌的科研實踐訓練體系等三位一體的本科人才培養模式。成立了高等工程學院和中法工程師學院,加強了優秀拔尖人才的培養。“十五”以來,有萬名學生參加多種國際、國內學科競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彰顯了學校的人才培養水平。學校教學改革和教學研究成績斐然。2000年以來,全校教改項目共有449項,其中,國家級9項,省部級18項,上千人次教師參與了這些項目。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10項,省部級教學成果獎43項。國家級精品課程8門,北京市精品課程21門。全國高校優秀教材一、二等獎3項,北京市高等教育精品教材獎17項。學校擁有1個國家級、3個北京市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並建有國家工科基礎課程力學教學基地、國家積體電路人才培養基地、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北京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基地等。“十五”期間,學生生源質量穩步提升,理工科生源質量基本保持在全國前十名。本科生一次就業率連續五年保持在98%,研究生100%。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幾十年來,北航在人才培養方面取得顯著成績,老校友中湧現出一大批科技精英和治國棟樑,年輕畢業生中出現一大批嶄露頭角的青年才俊,莘莘北航學子在校園裡也取得了驕人業績:該校本科生連續九屆獲得了“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勝杯”,是全國唯一九次捧杯的高校;在全國航空航天模型科技創新錦標賽油動載重項目中連續三年榮獲冠軍並保持紀錄;在國際程式設計大賽中獲全球諾基亞智慧型套用移動挑戰賽金獎;在ACM國際大學生程式設計大賽中獲亞洲賽區北京賽點金獎;獲中法scilab軟體開發大賽二等獎等。北航男排成為第一支打入全國男排甲級聯賽的大學生球隊。
傳承北航精神,永葆名校風采。為實現學校“十一五”規劃制定的奮鬥目標,面對新的機遇和挑戰,北航堅持以學科建設為龍頭,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師資隊伍建設為重點,努力建成國內一流、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

科研建設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截止2013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擁有1個國家實驗室、9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4個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42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3個省部級工程中心和3箇中關村開放實驗室。
國家實驗室
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
國家重點實驗室
虛擬現實新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軟體開發環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計算流體力學實驗室、航空發動機氣動熱力國家科技重點實驗室、“863”高技術CIMS設計自動化工程實驗室、慣性技術國家級重點實驗室、可靠性與環境工程實驗室、飛行器控制一體化技術實驗室、國家空管新航行系統技術重點實驗室。
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航空可靠性綜合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數位化設計與製造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網路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計算機新技術實驗室、材料力學實驗室、流體力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先進仿真技術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航空電子航空科技重點實驗室、特種功能材料與薄膜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聚合物基複合材料北京市高技術實驗室、“複雜系統分析與管理決策”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城市運行應急保障模擬技術”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等。
研究所  
航空探測研究所、 ATE技術研究所 、可靠性工程研究所 、外國語言研究所 、設備工程研究所 、管理系統工程研究所 、機器人研究所 、設計製造自動化研究所 、製造工程研究所 、軟體工程研究所 、計算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飛行器人機環境系統工程研究所 、固體力學研究所 、飛行設計研究所 、飛行控制與仿真研究所 、熱動力研究所 、電子綜合系統研究所、流體力學研究所 、 無人駕駛飛行器設計研究所 、高等教育研究所 、測控技術研究所 、光電技術研究所 、空間法研究所、電磁兼容技術研究所。
研究中心
BUAA-CAST研發中心、微感測器技術中心、 直升機研究中心 、微電子研究中心 、GPS工程研究中心 、隱身與反隱身研究中心 、 風切變技術研究中心 、石化工程高新技術開發中心 、 飛行器計算機輔助設計中心 、測探技術研究中心 、空中交通管制研究中心 、螺鏇槳研究與發展中心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中心 、 軟體科學研究中心 、無人駕駛飛行器研究中心 、 機器人研究中心 、複合材料研究中心 、微小型航行器研究中心 、計算機與信息研發中心、電磁兼容與電磁安全先進技術研究套用中心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國際交叉科學研究院
2012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國際交叉科學研究院”揭牌成立,四位國際頂尖科學家入駐北航。國際交叉科學研究院已成立五大研究中心,即由材料疲勞和斷裂領域國際頂級科學家、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羅伯特·里奇教授擔任中心主任的自然材料仿真研究中心;由世界核物理學界的領軍人物、被譽為“放射性核束之父”的谷畑勇夫教授擔任中心主任。
由國際著名資料庫專家、英國愛丁堡皇家學院、蘇格蘭皇家學院院士樊文飛教授擔任中心主任的大數據科學與工程國際研究中心;由清潔能源領域世界著名科學家約翰·溫德爾·福爾摩斯教授擔任中心主任的清潔能源系統與材料研究中心;由國際骨生物力學及骨科植入物領域的國際著名科學家鄭誠功教授擔任中心主任的國際介入醫療器械轉化研究中心。
學會
中國工程圖學學會、中國複合材料學會、中國系統仿真學會、中國航空學會動力專業分會、中國航空學會制導導航與控制分會、中國航空學會人體工程航醫救生專業分會、中國航空學會複合材料專業分會、中國航空學會可靠性專業分會、中國航空學會信號與信息處理分會、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基礎理論專業委員會、中國高等教育學會、高等工程教育研究會、中國機械工程學會失效分析分會、中國計算機用戶協會圖像分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生命專業委員會、中國航空教育學會外語教學專業委員會、中國系統仿真學會虛擬技術及套用專業委員會。

學術期刊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Propulsion and Power Research》
《Frontiers of Computer Science》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單片機與嵌入式系統套用》
《複合材料學報》
大學英語
《航空知識》

辦學規模

院系設定

截止2013年,學校設有7個學部、27個學院,涵蓋工、理、管、文、法、經、哲、教育、醫和藝術10個學科門類,在59個本科專業招生。

學部院系
航空基礎部 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
航天基礎部 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宇航學院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
信息基礎部 計算機學院軟體學院
電子基礎部 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
機械基礎部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交通科學與工程學院
理學基礎部 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物理科學與核能工程學院 高等工程學院、化學與環境學院
文管基礎部 經濟管理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法學院 新媒體與藝術設計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
其他 中法工程師學院、思想政治理論學院、飛行學院

學科建設 

截止2007年第三次國家級重點學科評選結束,北航共有8個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入選,覆蓋28個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此外,該校還擁有9個北京市重點學科,28個國防特色重點學科。學校在59個本科專業招生,擁有21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38個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點,17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一級碩士學位授權點:

1 哲學 哲學
2 經濟學 套用經濟學
3 法學 法學
4 馬克思主義理論
5 教育學 教育學
6 心理學
7 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
8 理學 數學
9 物理學
10 化學
11 地球物理學
12 統計學
13 工學 力學
14 機械工程
15 光學工程
16 儀器科學與技術
17 材料科學與工程
18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19 電氣工程
20 電子科學與技術
21 信息與通信工程
22 控制科學與工程
23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24 土木工程
25 測繪科學與技術
26 交通運輸工程
27 船舶與海洋工程
28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29 兵器科學與技術
30 環境科學與工程
31 軟體工程
32 生物醫學工程
33 醫學 基礎醫學
34 特種醫學
35 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36 工商管理
37 公共管理
38 藝術學 設計學

一級博士學位授權點:

1 法學 法學 一級學科
2 文學 外國語言文學 一級學科
3 理學 數學 一級學科
4 物理學 一級學科
5 統計學 一級學科
6 工學 力學 一級學科
7 機械工程 一級學科
8 光學工程 一級學科
9 儀器科學與技術 一級學科
10 材料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
11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一級學科
12 電子科學與技術 一級學科
13 信息與通信工程 一級學科
14 控制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
15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一級學科
16 交通運輸工程 一級學科
17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一級學科
18 生物醫學工程 一級學科
19 軟體工程 一級學科
20 管理學 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
21 公共管理 一級學科

國家重點學科: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總量位居全國第七)
管理科學與工程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控制科學與工程
材料科學與工程 儀器科學與技術 機械工程 力學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人機與環境工程 系統工程 測試計量技術及儀器 航空宇航製造工程
車輛工程 航空宇航推進理論與工程 飛行器設計 計算機套用技術
計算機軟體與理論 計算機系統結構 導航 制導與控制 模式識別與智慧型系統
檢測技術與自動化裝置 控制理論與控制工程 通信與信息系統 電磁場與微波技術
材料加工工程 材料學 材料物理與化學 精密儀器及機械
機械設計及理論 機械電子工程 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 工程力學
流體力學 固體力學 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 管理科學與工程

學科評估:

教育部第三輪全國高校學科評估結果發布,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共有18個學科參評,其中有6個學科排在全國前5位,有13個學科排在全國前10位,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儀器科學與技術兩個學科位居全國第一。

代碼 學科名稱 排名 代碼學科名稱排名
0825 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 1 0805材料科學與工程8
0804 儀器科學與技術 1 0807動力工程與工程熱物理9
0801 力學 2 0802機械工程10
0811 控制科學與工程 4 0810信息與通信工程10
0812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4 1204公共管理12
0835 軟體工程 4 0803光學工程15
0831 生物醫學工程 6 0809電子科學與技術15
1201 管理科學與工程 6 0502外國語言文學27
0823 交通運輸工程 7 0301法學29

師資力量 

截止2013年9月31日,學校在職教職工3799人,其中專任教師2111人,教授、副教授1644人,凝聚了17位全職院士、16位中組部“千人計畫”國聘專家、18位“973”計畫首席科學家、46位“長江學者獎勵計畫”教授、34位“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3位國家級教學名師。

兩院院士

北航現有兩院院士二十名(含雙聘):高鎮同、李未、劉大響、李椿萱、鍾群鵬、陳懋章、王浚、馮培德、姚駿恩、李伯虎、杜善義、張彥仲、戚發軔、江雷、懷進鵬、李天、徐惠彬、張軍、張廣軍、趙沁平。

國家突出貢獻專家

陳宗基、周盛、張其善、武哲、李未、李椿萱、高歌、傅惠民。

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蔡開元、傅惠民、徐惠彬、孫曉峰、孫茂、王田苗、 張廣軍、任章、楊嘉陵、高以天、張濤、武哲、王東明、賈英民、王華明、張軍、陶智、焦宗夏、苗俊剛、房建成、孟傑、黃海軍、蔡國飆、曹晉濱、江雷、向錦武、王晉軍、蔣成保、郭雷、李波、樊瑜波、郭林。

長江學者講座教授

楊威迦、湯濤、周敏、楊世和、葛樹志、秦洪、靳偉、張鐵龍、楊海。

國家級教學名師

李尚志、王琪、張曉林。

國家級教學團隊

團隊負責人
電子信息工程核心課程教學團隊張曉林
飛行器動力專業課程教學團隊陶智
計算機系統系列核心課程教學團隊馬殿富
數學基礎課程教學團隊李尚志
基礎力學課程教學團隊王琪

教學建設 

學校全面實施“基礎學科拔尖學生培養試驗計畫(珠峰計畫)”、“卓越工程師計畫”、“探索麵向基礎科學和重大工程技術套用的人才培養模式”、“推進大學內部治理結構改革,完善大學章程建設”及“試點學院”等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計畫,由北航牽頭16所高校成立“卓越工程師高校聯盟”,獲準首批開展工程博士專業學位教育。2009年底高質量通過了工業和信息化部組織的研究生教育優秀工程評估。截止2012年6月,共獲得全國百篇優秀博士論文18篇。

北航以培養“領軍領導型人才”為目標,打造了高等工程學院中法工程師學院、華羅庚數學班、知行文科實驗班四個創新人才培養示範區,開辦了大飛機班和發動機班等研究生教育項目。學校現有4個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創新研究群體,9個教育部創新團隊,6個國防科技創新團隊,還擁有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3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2個、特色專業建設點11個和精品課程17門。

國家級教學示範中心:2個

航空航天實驗教學中心、計算機學院教學實驗中心。

教學實驗中心:6個

物理基礎教學實驗中心、CAD教學實驗中心、機械基礎教學實驗中心、計算機專業教學實驗中心、計算機基礎教學實驗中心、電工電子教學實驗中心、自動控制與測試教學實驗中心、化學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精品課程:

飛機總體設計、電子電路(1)、數學實驗、線性代數、理論力學、工程圖學、空中交通管理。

省市級精品課程:

傳熱學、工程流體力學、空氣動力學、飛行力學、信號與系統、鄧小平理論概論、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光學工程、機械設計、機械設計基礎。

自主招生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聯合香港大學、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廈門大學、山東大學、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中山大學、四川大學、蘭州大學(“北約”),在2013年繼續在自主選拔錄取中聯合命題、統一組織筆試並共享考試成績。每位考生最多可報3所高校。所報考的高校互為平行關係,志願不分先後。各高校根據考生提交的申請材料獨立進行初審,合格者獲得參加綜合性大學自主選拔錄取聯合考試資格。

國防生

經國家教育部和總政治部批准,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從參加全國高校統一招生考試的普通中學應屆高中畢業生中,為軍隊定向招收培養北京飛行國防生。

飛行國防生享受提前批次錄取。未被錄取者,不影響其他志願的正常錄取。面向15個省(直轄市)招收飛行國防生,招收對象為男性、理科應屆生,培養專業為“飛行器動力工程”和“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國防生方向)。具體招生人數以各省公布的招生計畫為準。按照軍隊招收國防生規定的程式實行提前批次錄取,依據招生計畫和聯考成績由高到低依次錄取。錄取後,學校、軍隊與考生本人及其監護人須簽訂《飛行國防生培養協定書》。

對外交流 

學校面向國際,開放交融,通過實施“國際品牌計畫”,構建北航國際交流合作網路和平台,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對外開放格局,致力於提升學校的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該校大力推進“學生國際經歷計畫”,積極開展與歐洲、北美、日本、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著名高校的學生交換和學位互授、聯授。學校加入了國際宇航聯合會、“中歐精英大學聯盟”、“中國西班牙大學聯盟”、“中俄工科大學聯盟”、“歐洲頂尖工科大學聯盟(T.I.M.E)”等國際聯盟和學術組織,其中北航的“中法工程師學院”已成為開展中外合作辦學的成功典範。2011年,工業和信息化部批准學校設立外事自主審批權。

北航先後與世界近200所著名高等院校、一流研究機構和知名跨國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授予150餘名國際著名專家學者為名譽教授、客座教授和顧問教授,聘請長短期外國專家近千人,主辦了40餘次國際或雙邊學術會議,創設了“中德軟體聯合研究所”、“中英空間科學與技術聯合實驗室”、“中法材料聯合實驗室”和“法國研究中心”等一批高端國際合作平台。

社會評價 

北航在2013網大排行榜的排名:大學綜合排名全國第10,大學生源質量排名全國第5,大學聲譽排名全國第9,大學學術成果排名全國第7,大學物資資源排名全國第8,學術資源排名全國第14,大學教師資源排名全國第13。

北航在2013人大排行榜的排名:全國大學排名第11位。

北航在2013中國·兩岸四地大學的排名:在兩岸四地高校排第25位, 其中在大陸高校中排第12位。

北航在校友會的排名:綜合研究型;五星級;中國一流大學。

文化傳統

辦學理念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尚德務實、求真拓新

“尚德務實、求真拓新”是北航的辦學理念,反映了北航的辦學傳統和辦學特色,是學校今後辦學和發展的基本理念,也是全校師生員工建設北航的共同思想基礎。

校訓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德才兼備、知行合一
“德才兼備”即品學兼優,要求全校師生員工既要品行端正,為人正直,具有較高的道德水準;又要有豐富的文化知識、良好的綜合素質和較強的工作能力,善於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堂堂正正做人、認認真真做事、踏踏實實做學問,努力成為講道德、守法紀、有文化、能創新的高素質人才。
“知行合一”要求全校師生員工既要追求真理、善於學習,又要勇於實踐,敢於創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在實踐中不斷學習、不斷提高、不斷創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實問題。同時,也要篤行誠信,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校風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艱苦樸素、勤奮好學、全面發展、勇於創新
良好的校風是學校精神面貌的具體體現,也是學校綜合實力和學校凝聚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艱苦樸素、勤奮好學、全面發展、勇於創新”的校風是北航幾代人努力培育的結果。
“艱苦樸素”表現為艱苦創業,腳踏實地,樸實無華,扎紮實實,行勝於言;“勤奮好學”表現為勤奮努力,刻苦鑽研,熱愛科學,孜孜不倦,追求真理;“全面發展”表現為德才兼備,品學兼優,知行合一,突出素質,認真做人、做事、做學問;“勇於創新”表現為勇於探索、不斷攀登、敢為人先、百折不撓、止於至善。

校歌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仰望星空》(溫家寶詞、劉暉曲)
2010年5月,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歌正式確定為《仰望星空》。校歌選擇溫家寶總理的詩歌作品《仰望星空》為歌詞。校歌的確定標誌著北航的精神文化體系進一步完善,逐步形成了以北航精神、辦學理念、校訓、校風、校歌等為核心的文化傳統及創新特質。
歌詞: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寥廓而深邃;那無窮的真理,讓我苦苦地求索、追隨。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莊嚴而聖潔;那凜然的正義,讓我充滿熱愛、感到敬畏。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自由而寧靜;那博大的胸懷,讓我的心靈棲息、依偎。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樣壯麗而光輝;那永恆的熾熱,讓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響起春雷!

校徽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整個標誌的外部為內外兩層的同心圓形,和諧而自然,象徵宇宙的無限深遠、時空渾一而又參差多態的多層次結構。其核心圖案,昂揚向上的雙箭頭太空飛行器的抽象圖形,和展開的書卷、橢圓的衛星軌道以及星座閃爍的太空,共同組成了北航認同的一種精神文化,突出了北航的高新技術特色。標誌中的1952字樣,不僅是北航的建校年代,更從特殊的歷史角度突出了北航人肩負的歷史使命,那是國家的重託和一個千年民族的殷切希望。
趙朴初先生題寫的中文校名和英文校名形成了鮮明的比照體系:中國書法的文化意蘊,顯示了北航對中華民族悠久文化傳統的繼承和發揚;英文校名則展示了在新的歷史時期,北航走向國際化、現代化的決心。
標誌的基礎色調為科技藍,具有開放、嚴謹、穩重、進取的內涵,呈現出北航文化中獨有的志在藍天、勇於探索的特質,也是北航人傾注特殊感情的一種色彩。

學生組織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航校內活動豐富,有學生社團一百多個。
網球協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網球協會(下稱網球協會)始建於1998年,並於2003年發展成為具有會員650人的學生團體,並協助組建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校網球隊。網球協會於同年創辦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網球公開賽(BUAAOPEN),該項賽事每學年舉辦兩次,參賽者來自北京各大高校及中科院系所。此項賽事延續至今,已成為北京市大學生網球的一項重要賽事。

馮如杯

馮如杯”課外科技學術作品競賽”從1990年開始舉辦,每年舉辦一次。“馮如杯”意為紀念飛行英雄馮如。馮如杯參賽對象為本科生,2005年起增加論文形式的參賽作品。如果一個院系能夠連續三屆獲得總分第一名,那么可以永久保存馮如杯。
排球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航男排是全國高校排球隊中實力最強的,2004年北航男子排球隊成功晉級全國男子排球甲A聯賽並連續兩年保級成功,成為中國實行職業聯賽以來首支打入全國甲A排球聯賽的大學生隊,為全國2000多萬在校大學生贏得了榮譽,2006年在全國男子排球職業聯賽中獲第13名。 

大學生藝術團
北航大學生藝術團包括舞蹈團、合唱團、管樂團、室內樂團以及民樂團。北航大學生舞蹈團即北京大學生歌舞團,是北京大學生藝術團六個分團之一。該團自創建以來囊括了歷屆北京市高校舞蹈比賽所有一等獎,1996年、1999年、2005年在全國大學生文藝匯演及藝術節舞蹈比賽中均獲一等獎。北航大學生合唱團是中國合唱協會集體會員,曾連續六屆獲得北京市大學生合唱比賽一等獎,1999年獲得全國大學生合唱比賽一等獎,2006年榮獲第八屆中國國際合唱節銅獎。北航大學生藝術團曾先後赴奧地利、法國、德國、馬來西亞、香港等國家和地區進行友好訪問演出,得到了受訪國家觀眾的高度讚譽,使北航藝術團的的影響力擴展到國外。

北航凌峰社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凌峰社前身是北航攀岩俱樂部,成立於2001年6月22日,後更名為凌峰社。於2004年11月4日第一次組建登山隊,已成功攀登很多山峰,登頂過桑丹康桑峰(6590m,08年),念青唐古拉中央峰(7117m,07年),姜桑拉姆峰(6536m,06年),魯孜峰(6154m,06年),於2006年4月第一次組建科考隊。社團宗旨是提高同學們的身體素質和心理素質,豐富學校課餘生活,宣揚“在攀登中挑戰極限,在行走中探索未知,在自然中完善自我”。現已經成為北航最大最有影響力的社團。

學校領導

歷任領導

歷任黨委書記
姓名職務任期
周天行 黨委書記 1954.11-1956.08
武光 黨委第二書記 1956.08-1960.07
臧伯平 黨委第二書記 1958.04-1960.11
王恆 黨委第一書記 1960.07-1962.12
黨委書記 1962.12-1966.06
李世安 黨委書記 1971.06-1974.01
王振乾 黨委書記 1974.02-1977.11
陳達明 黨委書記 1977.11-1982.11
周天行 黨委第二書記 1979.08-1980.07
朱開軒 黨委書記 1982.11-1985.06
胡孝宣 黨委書記 1985.06-1988.04
陳忠 黨委書記 1988.05-1989.03
朱萬金 黨委書記 1989.03-1996.06
樓士禮 黨委書記 1996.06-2002.01
杜玉波 黨委書記 2002.01-2010.12
胡凌雲 黨委書記 2011.1至今

現任領導 

姓名 職務 職責
徐惠彬 校長 主持行政全面工作,負責發展規劃、國家實驗室工作。兼任航空科學與技術國家實驗室(籌建)主任。聯繫校學術委員會、電子信息工程學院、航空科學與工程學院。
胡凌雲 黨委書記 主持黨委全面工作,負責黨的建設、戰略規劃工作。聯繫經濟管理學院、飛行學院。
唐曉青 副校長 負責國際交流與合作工作,負責港澳台事務和留學生工作(履行北京市政協副主席和全國婦聯副主席的職責)。分管國際交流合作處、港澳台事務辦公室。聯繫可靠性與系統工程學院、儀器科學與光電工程學院、國際學院。
張維維 副書記 負責教職工思想政治教育、組織幹部、宣傳文化、統戰、離退休和信訪工作。分管黨政辦公室(黨務工作)、組織部、黨校(幹部培訓中心)、宣傳部(新聞中心)、統戰部、離退休黨委(工作處)、信訪辦公室。聯繫人文社會科學學院(公共管理學院)、法學院。
紀素菊 紀委書記、工會主席 主持紀委、校工會全面工作,負責監察、審計和教代會工作,協助黨委負責黨風廉政建設工作。分管紀委辦公室、監察處、審計處、校工會。聯繫生物與醫學工程學院、新媒體藝術與設計學院。
魏志敏 副校長 負責合作辦學、保密、繼續教育、檔案管理、教育基金會、校友會、醫療衛生和中國小教育工作。分管保密處、繼續教育學院、檔案館、教育基金會秘書處、校友工作辦公室、校醫院、附屬中學、附屬國小。聯繫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軟體學院、北航北海學院。
鄭志明 副校長 負責本科教學工作,負責本科招生、畢業生就業、圖書資料、語言文字工作。分管教務處、招生就業處(學生就業指導服務中心)、圖書館。聯繫校教學指導委員會、數學與系統科學學院、外國語學院、物理科學與核能工程學院、化學與環境學院、高等工程學院、中法工程師學院、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工程訓練中心、北大工程研究院。
張廣軍 副校長 負責學科建設、發展規劃的統籌與編制、研究生招生和培養工作,負責學位工作。兼任研究生院院長。分管發展規劃處、研究生院。聯繫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機械工程及自動化學院。
張軍 副校長 負責科研管理、實驗室建設、型號研製與生產、研製條件保障、環保技安工作,負責校辦產業、產學研合作、南方基地、北航大學科技園二期建設工作。分管科學技術研究院、實驗室及設備管理處、資產經營有限公司、深圳虛擬大學園北航深圳研究院、出版社、航空期刊雜誌社。協調與管理學會、學報、期刊、工作。聯繫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無人機研究所、學會、學報、科協。
王建中 副校長 負責校園規劃與基本建設工作、後勤保障、資產管理、人民防空、網路信息。分管發展規劃處(校園規劃工作)、基本建設處、後勤管理處、後勤集團、資產管理處、勞動服務管理中心、網路信息中心。聯繫計算機學院。
程基偉 副書記 負責學生教育和管理工作、沙河校區辦學工作,負責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保衛、安全穩定、共青團、人民武裝和體育工作。分管學生工作部(處)、武裝部、研究生工作部(處)、沙河校區管理委員會、保衛部(處)、校團委。聯繫思想政治理論學院、體育部。

校園環境

北航共有兩個校區,分別為學院路校區(海淀區)和沙河校區(昌平區),在兩校區間每天有免費的校車運行。北航本部占地面積在北京市的大學中排名第三位,僅次於清華和北大。學校占地總面積三千二百餘畝,總建築面積150餘萬平方米。2007年,北航決定回購北京大運村(第21屆世界大學生運動會運動員村)。2010年,北航沙河校區開始運行。

北航在校內均配備有有銀行、醫院、郵局、超市、心理諮詢中心、賓館等配套設施。在兩校區均建有標準的體育館、體育場、游泳館、藝術館(藝文空間)、圖書館。其中北航學院路體育館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專用體育館之一。

大美沙河 大美沙河

北航校園內建有科技創新館、航空航天博物館、晨興音樂廳、游泳館、攀岩設施、校史館;在學院路校區建有中國第一條國際標準的藍色橡膠跑道和全亞洲最大的單體智慧型化教學樓(北航新主樓)。北航(學院路)校內宿舍一般為四人間,大運村宿舍有三人間和四人間,獨立衛生間。北航(沙河)為四人間。宿舍24小時熱水,冬天集體供暖,北航有10個左右食堂。北航校內有保全巡邏,配備三道紅外對射安防系統、門禁系統和監控探頭,校園環境安全校園環境優美,有綠園、荷花池、南湖、櫻花園等園林設施,廣場、健身器械等活動設施,以及噴泉、雕塑、文化石等景觀。有捷運、公交、校車等出行設施,外出便利。

傑出校友

黨、政、科、教界:
戚發軔:空間技術專家,神舟號飛船總設計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永志: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獲得者 唐立:北京套用物理與計算數學研究所總工程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高鎮同:我國著名結構疲勞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劉大響:現任中航集團公司科技委副主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博導,兼任總裝備部科技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閆楚良:中國科學院院士,飛機壽命與結構可靠性專家,北京飛機強度研究所所長。國家國防科工局科技委委員,中央軍委裝備發展部重大安全項目專家組專家,空軍航空技術裝備可靠性專家組專家 羅陽:殲15艦載機工程總指揮,原瀋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金壯龍:現任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中央軍民融合辦常務副主任 賀軍科:現任共青團中央書記處常務書記,十二屆全國青聯主席 張慶偉:第十六屆、十七屆、十八屆、十九屆中央委員,現任黑龍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省軍區黨委第一書記 懷進鵬:現任中共第十九屆中央委員,中國科學技術協會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中國科學院院士 袁家軍:現任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委員,浙江省委副書記,省長 姜志剛:現任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兼區黨委黨校校長,銀川市委書記 程連元 :現任雲南省委常委、昆明市委書記,滇中新區黨工委書記 曹建國:現任中國航空發動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譚瑞松:現任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吳燕生:現任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黨組書記 陸曉春:曾任中國航天科技國際集團公司董事局主席、總裁、黨委書記,現任上海市經濟和信息化工作黨委書記 程福波:現任中國商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副總經理、黨委委員,曾任成都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李躍:現任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董事、總經理、黨組副書記 張軍:現任第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北京理工大學校長,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建中:現任中共北京市委組織部副部長 陳堅:現任貴州省政協副主席 吳忠瓊:現任江西省副省長、黨組成員 孟慶海:現任遼寧省副省長,九三學社中央常委 金興明 :現任上海市人民政府副秘書長,上海市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黨委書記、主任 雷毅:北京數碼大方(CAXA)董事長兼總裁 孔東梅:現任北京東潤菊香書屋有限公司董事長 於軍:北京市海淀區委書記,中關村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 中國探月工程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長三甲、長三乙、長三丙運載火箭的總設計師 賀祖明 天宮一號總體主任設計師 魏傳鋒 神七飛船副總設計師、空間實驗系統副總設計師 白明生 神舟飛船副總設計師和副總指揮、“長征2號J”/長征四號火箭總指揮、“風雲”衛星總指揮 施金苗 中國探月工程“嫦娥二號”運載火箭系統總指揮、長征三號甲系列火箭總指揮 岑拯 遠程運載火箭/長征二號/長征三號甲/長征二號捆綁式火箭總設計師、著名火箭技術專家 王德臣 航天動力事業的奠基者之一、著名衝壓發動機專家、國家“863計畫”航天領域專家組成員、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興洲 航空航天材料專家、航空航天高溫陶瓷及其複合材料研究帶頭人、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立同 中國航天推力矢量伺服控制技術主要開創者之一、飛行控制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曾廣商 某保密型號臨近空間飛行器的總設計師、 中國科學院院士 包為民 航天一院多個飛彈型號系列總設計師、飛彈總體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陳福田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永志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 沈力平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 王忠貴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副總設計師 鄭敏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統總設計師、長征二號F火箭總設計師 荊木春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火箭系統副總設計師 張智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兼副總指揮 湯蘭祥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副總設計師 孫金鏢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著陸場總設計師 趙軍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測控通信系統總設計師 於志堅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測控通信系統總設計師 孫寶升、朱民才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測控通信系統副總指揮 席政、簡仕龍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主任、航天專家 張啟平 、邸乃庸 下一代大火箭“長征五號”總設計師 李東 希望-1號衛星總指揮兼總設計師 張曉敏 鑫諾5號衛星、巴基斯坦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奈及利亞衛星副總設計師 魏強 白俄羅斯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中星1A衛星副總設計師 李楊 中星2A衛星、某型號衛星副總設計師 王世波 天鏈一號02衛星副總設計師、某型號衛星副總設計師 范子強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型號總工程師 張新貴 西安衛星測控中心型號總工程師 余培軍 原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 郭寶柱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主任 麻永平 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副總工程師 周建亮 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副總經理 吳燕生 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副總經理 承文 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副院長、某型號衛星總設計師兼總指揮 李明
軍界
姓名職務
楊國梁上將, 第2炮兵司令員、黨委副書記、書記,上將
王良旺中將, 空軍副司令,中將
楊東明中將, 空軍副司令,中將
尚宏中將, 戰略支援部隊副司令員兼航天系統部司令員
鄧小剛少將, 國防科學技術大學校長
甘曉華少將, 空軍裝備研究院總工程師
沈力平少將,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航天員系統總指揮
趙煦少將, 空軍某試驗訓練基地第二試驗站總工程師
簡仕龍少將 ,總裝備部某基地,司令員

2009中國大學教育學60強

教育學包括教育學、體育學等2個學科類,共有9個本科專業。 

2009年中國大學排行榜(一)

在《2009中國大學評價》中,清華大學以280.15分再列榜首,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分別以224.66分、219.14分獲得第2、第3名。至此,在《中國大學評價》中,清華大學已經連續13年位居榜首。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浙江大學已經連續10年保持中國大學前三名。2009中國大學評價顯示,浙江大學在科學研究領域以122.01分首次領先北京大學(120.74分)。 

2009中國大學工學100強

工學包括地礦、材料、機械、儀器儀表、能源動力、電氣信息、土建、水利、測繪、環境與安全、化工與製藥、交通運輸、海洋工程、輕工紡織食品、航空航天、武器、工程力學、生物工程、農業工程、林業工程、公安技術等21個學科類,共有79個本科專業。 
清華大學
浙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天津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西安交通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東南大學
華南理工大學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吉林大學
中南大學
武漢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同濟大學
四川大學
北京大學
山東大學
重慶大學
南京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湖南大學
東北大學
電子科技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復旦大學
南京理工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中國礦業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大學
中山大學
南開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江南大學
燕山大學
河海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福州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廈門大學
合肥工業大學
鄭州大學
北京師範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
江蘇大學
中國農業大學
蘇州大學
中國地質大學
河北工業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蘭州大學
南昌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青島科技大學
昆明理工大學
中國海洋大學
長安大學
暨南大學
西北大學
河北大學
寧波大學
揚州大學
廣西大學
華僑大學
湘潭大學
成都理工大學
天津工業大學
廣東工業大學
上海理工大學
深圳大學
安徽大學
山東科技大學
浙江理工大學
長沙理工大學
大連海事大學
陝西師範大學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瀋陽工業大學
蘭州理工大學
西南大學
華東師範大學
東北師範大學
山東理工大學
西南石油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天津科技大學

中國211工程大學

地區學校數量所處省市學校
華北地區
        
30所
            
北京:清華大學 | 北京大學 | 中國人民大學 | 北京交通大學 | 北京工業大學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 北京理工大學 | 北京科技大學 | 北京化工大學 | 北京郵電大學 | 中國農業大學 | 北京林業大學 | 中國傳媒大學 | 中央民族大學 | 北京師範大學 | 中央音樂學院 | 對外經濟貿易大學 | 北京中醫藥大學 | 北京外國語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北京) | 中國政法大學 | 中央財經大學 | 華北電力大學 | 北京體育大學
天津: 南開大學 | 天津大學 | 天津醫科大學
河北:河北工業大學
山西:太原理工大學
內蒙古:內蒙古大學
華東地區30所上海:上海外國語大學 | 復旦大學 | 華東師範大學 | 上海大學 | 東華大學 | 上海財經大學 | 華東理工大學 | 同濟大學 | 上海交通大學
江蘇省:南京大學 | 東南大學 | 蘇州大學 | 南京師範大學 | 中國礦業大學 | 中國藥科大學 | 河海大學 | 南京理工大學 | 江南大學 | 南京農業大學 |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山東省:山東大學 | 中國海洋大學 | 中國石油大學
浙江省:浙江大學
安徽省: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 安徽大學 | 合肥工業大學
福建省:廈門大學 | 福州大學
江西省:南昌大學
西南地區10所重慶市:重慶大學 | 西南大學
四川省:四川大學 | 西南交通大學 | 電子科技大學 | 四川農業大學 | 西南財經大學
雲南省:雲南大學
貴州省:貴州大學
西藏:西藏大學
東北地區11所遼寧省:大連理工大學 | 東北大學 | 遼寧大學 | 大連海事大學
吉林省:吉林大學 | 東北師範大學 | 延邊大學
黑龍江省:哈爾濱工業大學 | 哈爾濱工程大學 | 東北農業大學 | 東北林業大學
華中地區11所湖北省:武漢大學 | 華中科技大學 | 武漢理工大學 | 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 華中師範大學 | 華中農業大學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
河南省:鄭州大學
湖南省:湖南大學 | 中南大學 | 湖南師範大學
華南地區6所廣東省:中山大學 | 暨南大學 | 華南理工大學 | 華南師範大學
廣西:廣西大學
海南省:海南大學
西北地區12所陝西省:西北大學 | 西安交通大學 | 西北工業大學 | 長安大學 |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 陝西師範大學 |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甘肅省:蘭州大學
寧夏:寧夏大學
青海:青海大學
新疆:新疆大學 | 石河子大學
軍事系統3所第二軍醫大學 | 第四軍醫大學 | 國防科技大學

北京市高校一覽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科院|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方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外交學院|首都師範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聯合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中華女子學院|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北京印刷學院|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首鋼工學院|北京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物資學院|北京警察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北京聯合大學廣告學院|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北京錫華國際經貿職業學院|北京盛基藝術學校|北京培黎職業學院|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北京科技職業學院|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北京經貿職業學院|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吉利大學|北京匯佳職業學院|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工商管理專修學院|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北京北大方正軟體技術學院|北大資源美術學院|北京人文大學|北京高等秘書學院|北京套用技術大學|中國防衛科技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信息大學|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財經專修學院|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北京美國英語語言學院|中國管理軟體學院|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北大資源學院|現代管理大學|北京民族大學|北京市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市建設職工大學|北京市房地產職工大學|北京市汽車工業總公司職工大學|北京市西城經濟科學大學|北京市豐臺區職工大學|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北京教育學院|北京市東城區職工業餘大學|北京市總工會職工大學|北京市海淀區職工大學|北京市崇文區職工大學|北京宣武紅旗業餘大學|北京市石景山區業餘大學|北京市朝陽區職工大學|北京市機械工業局職工大學|北京醫藥集團職工大學|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北京演藝專修學院|北京興華大學|北京新園明職業學院|網路銷售大學|朝陽二外|中北國際演藝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