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信息大學

中國信息大學

中國信息大學是北京市教委批准設立的一所全日制綜合性高等學府,先後被國家信息化培訓認證管理辦公室指定為認證培訓合作院校,被信息產業部電子教育與考試中心指定為“全國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工程”項目合作單位,成為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創新能力培訓試驗基地”,成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信息化理事單位。學校創辦於1993年,學校位於北京市房山區,校園規劃面積300餘畝,第一期工程已建成建築面積100982.24平方米。學校現有信息工程、傳媒藝術、國際交流、經濟管理4個學院,36個主幹專業。

基本信息

簡介

中國信息大學

中國信息大學是北京市教委批准設立的一所全日制綜合性民辦高等學府,先後被國家信息化培訓認證管理辦公室指定為認證培訓合作院校,被信息產業部電子教育與考試中心指定為“全國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工程”項目合作單位,成為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創新能力培訓試驗基地”,成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信息化理事單位。學校創辦於1993年,學校位於北京市房山區,校園規劃面積300餘畝,第一期工程已建成建築面積 100982.24平方米。學校現有電子商務工程系、電子商務管理系、文化創意系、基礎教育系4個系別,36個主幹專業。

學校領導

王春正

中國信息大學名譽校長,曾任中央財政經濟工作領導小組副秘書長、辦公室主任,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

1
、國務院西部地區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執行副理事長。中共第十五屆中央候補委員。著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經濟論》一書、“運用兩種調節手段、促進市場經濟健康發展”一文,被評為陝西省經濟學會1989—1992年優秀研究成果;“對改革是動力的一點認識”一文,登載於省黨校《理論導刊》,獲陝西省黨校系統成果基金三等獎,還被轉載《跨世紀戰略叢書》;“對消費資料多種分配形式的探討”一文,選入全國高校《經濟理論與教學探索》論文集。傳略也被分別編入《中國專家大辭典》、《世界優秀專家人才名典》。

劉鶴

中國信息大學第一任校董會董事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黨組書記、副主任。曾任國家信息中心常務副主任、中國信息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理事長。1978到1982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獲學士學位;1983年到1986年,在中國人民大學工業經濟系獲管

1
理碩士學位;1992到1993年,在美國SetonHall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畢業;1994年到1995年,在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獲MPA學位,兼梅森項目研究員。發表了200餘篇論文,其中三篇獲得國家一等學術獎;專著四部,包括中國產業政策的理念和實踐、中國經濟高速度的增長、企業管理和質量管理、發展經濟理論的大勢研究“電子政務通過信息技術提高政府的工作水平,代表了先進生產力的水平;由此帶來的協作文化、為民服務文化、透明高效文化,代表了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這種以民眾需求為導向的高效運作體系,代表的就是最廣大人民民眾的利益。”——劉鶴

杜鏈

中國信息大學第一任校長,原國家信息化專家諮詢委員會委員、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亞洲PKI(公共安全密鑰)論壇副主席、中國PKI論壇主席,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曾先後主持國家經濟信息系統總體方案的研製,任方案組總負責人;主持“國家政務外網”總體方案的研製,國家發展改革委“縱向網”工程和中國人民解放軍“綠網”工程的方案研製和實施組織,參與我國電子政務工程方案,以及

1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信息化“十一五”專項規劃的研製工作。今天,面對信息化衝擊帶來的又一次變革,中國信息大學的學生將迅速融入這一事業,為正在進行的政務改革、商務改革、社區體制改革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應努力使中國信息大學成為我國信息化時代的“黃埔”,是信息化時代的“抗大”。——杜鏈

張良棟

中國信息大學第二任校董會董事長、原國務院港澳辦原香港經濟司司長。1982年分配到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工作。1985年起歷任國務院港澳辦副處長、處長、中英聯合聯絡小組中方代表處一等秘書兼綜合組組長。1991年至1992年在英國倫敦大學進修。1993年

1
起任國務院港澳辦副司長、司長。2003年自國務院港澳辦退休後,參與中國信息大學重組併兼任董事長。張良棟先生出任中國信息大學董事長的兩年半里日夜操勞,不斷探索,為學校的改制和快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張良棟先生長期從事港澳工作,堅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為實現香港、澳門回歸和維護港澳的繁榮穩定做了大量貢獻。他對港澳經濟、港澳與內地經濟合作等問題有較深入的研究,與港澳各界人士廣交朋友,結下了較為深厚的友誼和情誼。

王學珍

中國信息大學第二任校長。長期從事高等學校的領導管理工作。歷任北京大學教務處秘書,教務處處長,副教務長,副校長兼教務長,北京大學黨委組織部長、黨委書記。第八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十二、十三屆中央候補委員。

1

1947年在北京大學法律系學習並參加中國民主青年同盟,任北京大學法學院黨支部和文法學院黨支部支部委員、支部副書記,北京大學學生會副主席,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委員,北京大學黨總支部(後改為黨委)委員,北京大學學生會主席,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常委。1950年3月任北京大學黨委組織部副部長、部長,校黨委常委、黨委副書記。1953年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校教務處主任秘書。1956年任北京大學黨委常委、校教務處副處長、處長,校副教務長兼社會科學處處長,代理教務長。1966年-1972年“文化大革命”中受迫害,下放江西“五七”幹校、北京大學大興分校勞動。1972年在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改組工作。1978年任北京大學教務部副部長、部長,校教務長、校黨委常委、副校長。1984年3月-1990年11月
任北京大學黨委書記。1991年1月任北京大學校務委員會副主任,北京大校史黨史研究室主任、日本研究中心主任。

余曉芒

中國信息大學現任校董會董事長及校長,中國聯通發展戰略諮詢委員會委員(中國聯通前副總裁、前董事)

l1
,中社網盟信息技術有限公司董事長,北京郵電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客座教授,中國人民大學客座教授,挪威商學院信息通信管理碩士學位。是中國通訊及網際網路行業德高望重的資深專家。
余曉芒校長1983年起任中國鐵路通信信號公司(中國鐵通)副總經理,總經理。1994年~2002年任中國聯通副總裁,執行副總裁(朱容基總理任命),1999年~2003年9月任中國聯通董事。並於1996年創辦了聯通實華開(Sparkice)信息有限公司,任董事長;1997年創辦聯通黃頁信息有限公司,任董事長,余曉芒先生憑藉著敏銳的眼光和具有哲學思維的遠見為中國聯通的發展和成長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學校始終致力於推動高等教育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實現教育立國、教育興國的宏願。”——余曉芒

教改歷程

中國信息大學不斷探索高等教育發展規律,走有自己特色的辦學之路,積極進行教育教學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
2003年,中國信息大學改制重組,為學校長期發展打下基礎。
2004年,針對部分學生入學前學習基礎存在的明顯差異,學校實行分層教學。
2005年,基於對高自考局限性的分析和認識,學校推出校考專業,不但受到入學新生的歡迎,也得到用人單位的肯定。
2006年,學校開始實行以學分制、選課制為標誌的教學改革,學生可根據自己的能力和興趣自主選擇課程和任課教師。
2007年,學校提出改革專業體系和課程體系,強調設定社會需要的專業,設定適合學生特點和要求的課程,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中,學到最有用的知識,掌握受社會歡迎的技能。
2008年,學校提出在“教知識”的基礎上,把教學改革的重點轉到“教方法”上,摒棄“滿堂灌”、“照本宣科”等常規授課方式,推行互動式、啟發式、研究式的教學模式,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學會學習,進而為今後的終身學習打下基礎。
2009年,學校啟動畢業設計改革工作,將畢業設計擴展至兩學年內完成,畢業設計貫穿於專業課學習始終。用高質量的畢業作品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和良好素質,打造獲得滿意職位的通行證。
2010年,學校實行國際通行的三學期制。這種模式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為學生利用假期參與社會實踐及勤工儉學創造條件。
2011年,學校進行院系調整,進一步突出通識教育的重要地位,強化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實踐能力。
2012年,學校實行行業動態調研,跟蹤社會需求,調整培養定位。

教育制度

三學期制

中國信息大學實行三學期制,把以前的兩學期“16周+16周”變為“10周+10周+10周”的三個短學期。形成從每年3月底到11月中旬8個月的連續學習時間,以及從11月下旬到3月下旬之間的4個月的連續假期。

學分制

基本學分反映每門課程的教學時間,1學分10學時,1學時45分鐘。每門課程學習結束並通過考試,學生即可獲得該課程的基本學分。各門課程所獲得的基本學分累計達到畢業標準時,學生可申請畢業答辯。
附加學分反映教學成本的差異,包括設備成本不同、師資成本不同、教學班規模不同等。為最佳化配置教學資源,對成本高的課程增加附加學分,適應不同學生的不同需求。每學期學校按照學生選課總學分數收取學費。所選各門課程的基本學分與附加學分之和為選課總學分,每學分160元。

社會評價

幾年來,中國信息大學曾受到教育部教師發展基金委員會表彰,被評為全國民辦教育先進集體;成為中國民辦教育協會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單位;成為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信息化理事單位”;成為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中國就業培訓技術指導中心“創新能力培訓實驗基地”, 被信息產業部電子教育與考試中心指定為“全國信息技術人才培養工程”項目合作單位。
從2003年到2011年,學校接受了7次北京市教委組織的辦學狀況評估,在被評估的眾多高校中,每次都名列前茅。

院系設定

中國信息大學下屬五個系,分別為基礎教育系、信息工程系、媒體傳播系、藝術設計系、經濟管理系。基礎教育系下設:人文教研組、外語教研組、計算機教研組、文體教研組;負責對大一、大二年級學生進行通識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素質,使學生知識基礎深厚,社會適應面寬,在就業和生存競爭上長久處於優勢地位。
信息工程系、媒體傳播系、藝術設計系、經濟管理系,有10個專業,負責對大三、大四年級學生進行專業教育。學生可自主選擇專業,並通過兩年的專業課程學習,以過硬的專業知識和技能、高質量的畢業作品,找到滿意的工作崗位。

校園環境

中國信息大學規劃面積1000餘畝,現已投入使用300餘畝,一期工程已建成並投入使用的建築面積為10萬餘平方米。學校建有各類教學實驗室、影視演播室、動漫製作中心、大型圖書閱覽室、數字圖書館、大型計算機中心、多功能活動中心、高爾夫球練習場、網球場等教學設施。學生宿舍配備空調及電話、網路接口,並配備獨立衛生間、淋浴間和熱水器。學校管理嚴格,校警隊24小時執勤,校園數字可視監控系統實施全天候全方位動態監控。二期工程正在積極籌建中,啟動辦公大樓與教師公寓。

學生活動

中國信息大學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活動,目前有各類學生社團組織40餘個,包括音樂協會、舞蹈協會等文藝類社團,籃球隊、足球隊、健美操、信大街舞社,數位電視台、校廣播站、網站記者團、中國信息大學信風文學社、創業者協會、青年志願者協會等實踐類社團;計算機協會、航模協會等科技類社團。學校舉辦經常性的文藝演出、計算機競賽、英語競賽、書法比賽、演講比賽及各項體育比賽,受到學生歡迎。

北京市高校一覽

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郵電大學|北京師範大學|中國傳媒大學|北京語言大學|北京科技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北京林業大學|北京交通大學|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北京信息科技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化工大學|中國政法大學|對外經貿大學|中央民族大學|中國地質大學(北京)|中科院|北京中醫藥大學|首都經濟貿易大學|中央財經大學|北方工業大學|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外交學院|首都師範大學|中央戲劇學院|中國青年政治學院|北京外國語大學|華北電力大學(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北京協和醫學院|北京體育大學|北京工商大學|北京聯合大學|首都醫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中央美術學院|北京電子科技學院|中國勞動關係學院|中華女子學院|北京建築工程學院|北京印刷學院|北京石油化工學院|首鋼工學院|北京農學院|首都體育學院|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北京物資學院|北京警察學院|中央音樂學院|中國戲曲學院|北京舞蹈學院|北京城市學院|北京電影學院|北京服裝學院|北京工商大學嘉華學院|首都師範大學科德學院|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北京化工大學北方學院|北京聯合大學廣告學院|北京郵電大學世紀學院|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政法職業學院|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現代職業技術學院|北京現代音樂研修學院|北京戲曲藝術職業學院|北京錫華國際經貿職業學院|北京盛基藝術學校|北京培黎職業學院|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北京科技職業學院|北京科技經營管理學院|北京經貿職業學院|北京經濟技術職業學院|北京京北職業技術學院|北京交通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吉利大學|北京匯佳職業學院|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北京工商管理專修學院|北京電子科技職業學院|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北京北大方正軟體技術學院|北大資源美術學院|北京人文大學|北京高等秘書學院|北京套用技術大學|中國防衛科技學院|中國音樂學院|中國信息大學|北京青年政治學院|北京財經專修學院|北京經濟管理職業學院|北京美國英語語言學院|中國管理軟體學院|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北大資源學院|現代管理大學|北京民族大學|北京市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市建設職工大學|北京市房地產職工大學|北京市汽車工業總公司職工大學|北京市西城經濟科學大學|北京市豐臺區職工大學|北京廣播電視大學|北京教育學院|北京市東城區職工業餘大學|北京市總工會職工大學|北京市海淀區職工大學|北京市崇文區職工大學|北京宣武紅旗業餘大學|北京市石景山區業餘大學|北京市朝陽區職工大學|北京市機械工業局職工大學|北京醫藥集團職工大學|北京勞動保障職業學院|北京社會管理職業學院|北京演藝專修學院|北京興華大學|北京新園明職業學院|網路銷售大學|朝陽二外|中北國際演藝學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