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法工程師學院

中法工程師學院

理工大學集團(由法國4所中央理工大學組成)於2004年11月2日在北京簽署了共同創建北航中法工程師學院的協定。

學院概況

在中法兩國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與法國巴黎中央

中法工程師學院標誌中法工程師學院標誌
理工大學集團(由法國4所中央理工大學組成)於2004年11月2日在北京簽署了共同創建北航中法工程師學院的協定。這是一所利用法國優質教育資源,結合北航在教學、科研、管理方面的經驗培養高水平國際化通用工程師的國際工程學院。她隸屬於北航,同時也是法國中央理工大學集團中的一員。中法工程師學院作為中法兩國教育合作的典範,深得社會關注。2009年12月22日法國總理菲永訪問北航,專門參觀了中法工程師學院並看望了全體師生。2010年6月,作為北航唯一試點專業,學院獲準首批進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並於10月順利通過法國教育部工程師職銜委員會認證(CTI)和歐洲工程師教育認證(EUR-ACE),成為我國首個獲得國際工程師資質認證的學院。

學院領導

中方院長:熊彰 法方院長:張多雷
副院長:於黎明
副院長:哈克
書記:田原

培養模式

法國中央理工大學的通用工程師培養模式在國際上享有盛譽。這種模式以預科教育為基礎。在預科教育階段,學生受到非常紮實的科學基礎教育;在預科教育之後的工程師教育中,學生受到涉獵領域非常寬廣的工程基礎教育,目的是使未來的工程師具有各方面的工程基本知識。相對比例較小的專業教育起引導學生向某一專業領域發展的入門作用,而且這種專業教育是通過與企業各界以及與科研單位密切合作實現的。中央理工大學培養的學生以適應性強、綜合能力高、潛力大著稱。中法工程師學院採用法國中央理工大學的通用工程師培養模式,學生將受到具有兩國文化教育特色的工程師教育。和法國4所中央理工大學培養的學生一樣,從北航中法工程師學院走出的學生,多數將成為中法兩國企業各界及科研單位的中堅。
中法工程師學院的完全學制為6.5-7年,分為預科教育階段和工程師教育階段。在第四學年初對應屆學生進行嚴格、全面的評估,不合格者可以繼續第四年的學習,但是不能進入工程師教育階段。在第四學年完成本科畢業論文且各門課程成績合格者可獲得北航數學與套用數學、信息與計算科學、套用物理或工程力學四個專業之一的學士學位;在工程師教育階段結束時,取得所要求全部學分的學生可獲得北航碩士學位及法國工程師職銜委員會認定的北航中法工程師學院工程師文憑。
北航中法工程師學院的學生在第一年將接受法語強化教育。在後續課程的教學中法語講授的比例不少於50%。將有來自法國的大學教授、企業的工程師、專家、科研單位的研究員以及可用法語授課的中國教師、學者為學生授課。1/3以上的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可獲得到法國進行文化、體育、文藝、社會活動等方面的短期交流機會以及工業實習的機會;其中成績優秀的學生還可獲得逐年遞增的到法國中央理工大學的學習機會。
中法工程師學院的畢業生具有中法兩國高等教育文憑、掌握兩門外語(法語、英語)、具有很高的適應能力。法國中央理工大學的畢業生已被證明,不僅因較高的科學研究能力與技術開發能力受到法國企業界和科研單位的歡迎,同時也由於他們的基礎雄厚、知識廣泛而受到金融部門以及各類政府管理部門的青睞。可以預見,按法國中央理工大學通用工程師培養模式培養、又吸取了北航50多年教學管理經驗的中法工程師學院的畢業生也將受到各界歡迎。他們既可以到企業、科研單位從事研究及技術開發性的工作或從事企業運作與管理方面的工作,也完全可以適應金融部門(如銀行、保險公司等)、公共事業管理部門以及政府部門的工作。當然如果他們願意,也可以在中國或到法國繼續學業,攻讀博士學位,實現今後在科學院、高等學校工作的人生計畫。
除法語課程外,學院還開設包括數學分析、理論力學、基礎物理實驗、程式設計、英語、大學化學、大學語文、思想政治理論、航空航天概論等中文基礎課程,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理論基礎。

中法基礎物理實驗室

課程體系和管理模式

中法基礎物理實驗室借鑑法國預科學院的模式進行運行和管理。

中法基礎物理實驗室中法基礎物理實驗室
實驗項目的設定、教學內容的安排以及教學要求,均參照法國著名的路易大帝預科學校的模式進行。目前已經建立起了一套具有法國特色的基礎物理實驗課程教學體系,以加強學生物理基礎和自主實踐能力的培養,使學生接受法國模式的基礎物理實驗教育,與法國工程師教育的培養模式接軌。授課和輔導方式

中法基礎物理實驗室的實驗教師由中法雙方共同委派,共同承擔授課任務。授課和輔導方式充分結合了中法雙方在實驗教學中的先進經驗,鼓勵和引導學生獨立思考,提高學生的實驗素質。學生在實驗過程中,根據教材內容要求,自己在儀器區選取相關實驗組件,自己完成實驗內容,教師只是在出現問題時進行針對性的個別輔導;只有出現共性問題時,才在課堂上進行全面講解。

教材

實驗教材由法方教師負責編寫,中、法雙方教師共同商定。根據教學需要,學生的實驗教材採用法文版,教師的參考教材採用法文或英文版。

實驗儀器和設備

除了基本電子測量儀器外,實驗設備和組件均由物理實驗中心的教師和法方教師合作開發設計,以滿足法國工程師培養模式物理實驗課程教學需要。光學實驗設備大部分都從法國進口。

法國教育部的評估

2010年6月,法國教育部工程師職銜委員會(CTI)來我校中法工程師學院評估考察,對學院工程師資質進行評價和認證。法國工程師職銜委員會(CTI)是法國教育部下設的專門負責工程師學歷認證的機構。
6月14日,CTI認證專家組認真聽取了中法工程師學院中方院長熊璋和法方院長張多雷的總體工作匯報,並就預科階段教學、工程師階段教學和法語教學等方面分別與學院相關負責教師進行了座談,詳細了解了學院教學目標、教學計畫、進度及相關成果。隨後,專家組觀看了工程師階段教學演示,隨堂聽取了法語科技物理等課程,並參觀了學院基礎物理教學實驗中心和法語圖書館。
6月15日上午,CTI專家組與我校研究生院常務副院長黃海軍教授、教務處處長陳強教授等就中法高等教育融合、畢業設計創新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細緻的座談。下午,校長懷進鵬院士親切會見了CTI認證專家組一行。懷校長對CTI專家組兩天來的辛勤工作和提出的寶貴意見表示感謝,對中法兩國政府、北航和法國中央理工大學的合作辦學前景充滿信心。專家組成員紛紛表示此次評估收穫很大,認為中法工程師學院是中法兩國教育合作的典範,對中國工程師教育具有重大推動作用和示範意義,學院五年來取得的成績與國家和北航的支持密不可分,真切的希望學院未來大放異彩。

最新動態

2010年,中法工程師學院的第一屆學生(2005級)中已有5人赴法國讀博,同時,第二屆學生中已有更多的學生獲得了批准,將於2011年年底赴法國攻讀博士學位。
2012年年初,中法工程師學院的第一屆學生即將畢業,屆時將拿到北航工學碩士學位及由北航中法工程師學院頒發,法國承認的法國工程師文憑。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