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姓

公孫姓

公孫姓,為中國一複姓。公孫一姓來源相當的久,據說,黃帝軒轅氏原姓公孫,他的後代便以公孫為姓,然而,並不是所有姓公孫的都是黃帝的後裔,春秋時期,人們稱貴族子弟為“公孫”,這些貴族子弟的後代便以公孫為姓。在今日,公孫姓仍然是中國複姓中的一個大姓。

簡介

公孫姓公孫姓

公孫(Gōngsūn公孫)姓,中國複姓,據傳源於中國5000年前的上古時期華夏時代,是中國最古老的一個姓氏之一。春秋時期,各國諸侯不論爵位大小,多喜歡稱公。按照周朝制度,國君一般由嫡長子繼位,即位前稱為太子,其他的兒子便稱為公子,公子的兒子則稱公孫。他們的後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孫為,因此,公孫並非一族一姓的後人。《通志》載:"公孫氏,春秋時諸侯之孫,亦以為氏者,曰公孫氏,皆貴族之稱。或跟黃帝姓公孫,因以為氏。”

姓氏淵源

公孫姓公孫姓

公孫(Gōng sūn 公孫)姓源流較廣,源出大類有二:
淵源一,出自春秋時各國諸侯的後裔,以爵號為氏。
春秋時,各國諸侯不論爵位大小,多喜歡稱公。按照周朝制度,國君一般由嫡長子繼位,即位前稱為太子 ,其他的兒子便稱為公子,公子的兒子則稱公孫。他們的後代便有不少人便以公孫為姓,因此,公孫並非一族一姓的後人。
據《廣韻》載 :“古封公之後,皆自稱公孫,故其姓多,非一族也。”又據《通志》載:“公孫氏,春秋時諸侯之孫,亦以為氏者,曰公孫氏,皆貴族之稱。或眼黃帝姓公孫,因以為氏。”公孫姓望族居扶風(今陝西省鹹陽東)、高陽。

淵源二,出自姬姓,黃帝軒轅的後裔有公孫氏。
最初出現的公孫氏是在上古時期。據《路史》載:“神農同母弟勖,嗣少典國君,世為諸侯,後以公孫為姓。軒轅帝初名公孫,後改。”所有他的後代里,有部分姓公孫,稱公孫氏。
得姓始祖:黃帝軒轅。黃帝是少典的兒子,姓公孫氏,名叫軒轅。傳說神農的異父同母的弟弟,“嗣少典國君,世為諸侯”,在他的後代中,就有人以公孫為姓。黃帝軒轅帝曾姓過“公孫”,後來改成姬姓。所有他的後代里,有部分姓公孫,另有部分姓姬,再有少數以軒轅為姓。
在春秋時,各國各地的諸侯,大多喜歡被稱為“公”。以當時的制度,國君將由國君的嫡系長子繼承。正式登基前,應先立為太子,此時其他的兒子將稱為公子,同時諸侯的兒子也是公子,而公子的兒子就是公孫。這些公孫們的後代為突出祖出祖先曾有過的皇室血統,就改姓為公孫。這樣,公孫作為一種姓氏的榮譽而流傳甚廣。此時它的姓氏來源就五花八門,不一而足了。故公孫氏的始祖是黃帝軒轅。

遷徙分布

公孫姓公孫姓

公孫一姓源遠流長,據《路史》上記載,軒轅氏初姓公孫,後改姓姬。由此看來,“公孫”一詞,自古以來本身的意義便十分尊榮也就不足為奇了。從《廣韻》上記載:“封公之後,自皆稱公孫。”可知,春秋時期列國諸侯的子孫,被尊稱為公孫。從《通志·氏族略》記載“公孫氏,皆貴者之稱。”可見,後來“公孫”的意義延伸了,一般人也尊稱貴胄的子弟為公孫。如近來的對人的“公子”稱謂。據說春秋時代出身於諸侯之家的公孫,乾脆以“公孫”為姓,也稱為公孫氏了。由此可見,公孫為姓的中國人中,並不完全是一脈相承自黃帝,其中有一部分是春秋貴族的後裔。
公孫姓在大陸台灣百家姓中名列一百位之後。在古代,孫字可泛指後代人,而公孫兩字,也可用來泛指王公貴族的後代。有些王公貴族的後代以公孫的稱呼為榮,便相延世代成為姓。古書《通志》說,相傳遠古時黃帝姓公孫,於是便有這一姓的廣泛流傳。

郡望堂號

公孫姓公孫姓祠堂

歷史郡望

扶風郡:漢武帝置右扶風,為三輔之一。三國魏時改為扶風郡。在今陝西省長安縣以西。
高陽郡:古有高陽鄉,在今河南杞縣西北。秦末酈食其自稱“高陽酒徒”,高陽即指此路。又漢桓帝高陽郡,治高陽(今河北省高陽東)。晉曾置高陽國,治博陸(今蠡縣南)。北魏只有高陽郡,仍治高陽。隋廢。

古代名堂

白馬堂:後漢公孫瓚被封為討虜 將軍,屢次打敗胡虜,除遼東屬國長史。常乘白馬,烏桓怕他,互相告語:“我們要避開白馬長史。”
忠義堂:春秋時公孫杵臼程嬰都是趙朔的門客。趙朔為屠岸賈所殺,朔妻遺腹生一子。杵臼和程嬰設計保存趙氏孤兒:杵臼把自己的兒子藏在山中,派程嬰向屠岸賈回報說是趙氏孤兒。屠岸賈就把公孫杵臼的兒子當成趙氏孤兒和公孫杵臼一起殺了。程嬰保護著趙氏孤兒長大成人,終於報了趙朔被殺之仇。人稱公孫杵臼舍掉自己的兒子和自己的命存主人之孤,既忠且義。

歷史人物

公孫姓公孫姓

黃帝
商鞅,戰國時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公孫龍,戰國時代趙國的名家學者。
公孫衍,戰國人。
公孫瓚,東漢人。
公孫度,東漢人。
公孫康,公孫度的兒子。
公孫恭,公孫度的兒子。
公孫晃,公孫康的長子。
公孫淵,公孫康的次子。
公孫修,公孫淵的兒子。

公孫軒轅

黃帝姓公孫(一說為姬姓),名軒轅,號軒轅氏、有熊氏和歸藏氏,被尊奉為“中華始祖”。據《史記·五帝本記》記載:“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軒轅。……黃帝居軒轅之丘”。華夏族的締造者,五帝之首,有些說法被列為三皇之一,是公認的中華民族的祖先。
公孫僑
公孫僑複姓公孫,名僑,字子產,又字子美,鄭稱公孫。春秋時期鄭國的政治家思想家。子產具有人本主義的思想,強調人事,但也不否認鬼神。提出“天道遠,人道邇,非所及也”。在子產看來,人道先於天道,天道可以存而不論,人道則不能不察。被清朝的王源推許為“春秋第一人”。
公孫鞅
商鞅,衛國國君的後裔,姬姓公孫氏,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後封於商,後人稱之商鞅。在秦國執政十九年,秦國大治,史稱商鞅變法。戰國時期政治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

虛構人物

公孫策,《包青天》人物。
公孫止,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人物。
公孫綠萼,公孫止的女兒。
公孫勝,《水滸傳》人物。

百家姓之複姓

複姓的來歷有幾種情況: 一、由封邑而來。 二、因居地而來。 三、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