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孫杵臼

公孫杵臼

公孫杵臼,春秋時晉國人,趙盾、趙朔父子的門客。生卒年俱不詳,主要活動在晉景公時期(前599-前581年)。中國古代著名忠義故事《趙氏孤兒》的主角。晉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和程嬰合謀,藏匿趙氏孤兒趙武,自己獻出了生命。後世廣為傳頌,並且編成戲劇,出現在舞台上,甚至流傳到海外異邦。公孫杵臼大罵屠岸賈后觸階而死。先說邯鄲,邯鄲所謂是趙氏孤兒藏身地的說法很不靠譜,但來源簡單,其根據是來自叢台邊的七賢祠,其中因有程嬰、公孫杵臼像,就附會說邯鄲是趙氏孤兒的藏身地,這種附會不見於歷史記載,其荒謬性不值一駁,我們主要看石家莊井陘、山西盂縣、邢台趙孤莊所說的那個更有道理,眾所周知趙氏孤兒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那先看爭奪趙氏孤兒的地方當時屬於晉國嗎。公孫杵臼祠堂,神台木閣內有公孫杵臼夫婦塑像。

基本信息

人物事跡

趙氏孤兒中張豐毅飾演公孫杵臼趙氏孤兒中張豐毅飾演公孫杵臼

晉襄公死後,趙盾謀立公子雍,狐射姑則謀立公子樂(都是晉文公之子),並將其從陳國迎回,想與趙盾爭權。趙盾派公孫杵

臼等人將公子樂截殺。最後狐射姑被迫出奔。晉景公三年(公元前597年)和程嬰合謀,藏匿趙氏孤兒趙武,自己獻出了生命。

生平經歷

晉靈公時,武臣屠岸賈與文臣趙盾不和,設計陷害趙盾,在靈公面前指責趙盾為奸臣。趙盾全家三百餘口因此被滿門抄斬,僅有其子駙馬趙朔與公主得以倖免。後屠岸賈又假傳靈公之命,迫使趙朔自殺。公主被囚禁於府內,生下一子後託付於趙家門客程嬰,亦自縊而死。程嬰將嬰兒放在藥箱裡,負責看守的將軍同情趙家,放走程嬰與趙氏孤兒後亦自刎。程嬰攜嬰兒投奔趙盾老友公孫杵臼。此時屠岸賈急欲斬草除根,為搜出孤兒便假傳靈公之命,要將全國半歲以下一月以上的嬰兒殺絕。程嬰與公孫杵臼商議,決定獻出自己親生兒子以保全趙家血脈。後程嬰便向屠岸賈告發公孫杵臼私藏趙氏孤兒,屠岸賈信以為真,派人搜出嬰兒,擲在地上,又刺了幾劍,程嬰見親子慘死,忍痛不語。公孫杵臼大罵屠岸賈后觸階而死。屠岸賈心事已了,便收程嬰為門客,將其子程勃(實為趙氏孤兒)當作義子,又取名屠成。十五年後,趙氏孤兒長大成人,程嬰告訴實情。趙氏孤兒悲憤不已,決意報仇。此時靈公已死,悼公在位,程勃將屠岸賈專權橫行,殘害忠良之事稟明,悼公便命他捉拿屠岸賈並處死。趙家大仇得報,趙氏孤兒恢複本姓,被賜名趙武。

程嬰和公孫杵臼的事跡,後世廣為傳頌,並且編成戲劇,出現在舞台上,甚至流傳到海外異邦。

以上為雜劇《趙氏孤兒》改編史記後版本

在《史記》中程嬰帶孤兒藏匿到山中。15歲時,在年高望重的晉大夫韓厥等人的努力下,晉景公為趙氏昭雪,平反了冤獄,發兵攻滅屠岸賈,並盡滅其族,立趙武為大夫,恢復了趙氏的土地封邑。

《趙氏孤兒》故事發生在邢台,歷代《順德府志》和《邢台縣誌》都有記載:“趙孤莊在城西北二十五里,為程嬰匿趙武處。”趙孤莊村原名是單羊村,因趙氏孤兒這段故事而改名為趙孤莊村,並一直沿用。當今對邢台趙氏孤兒文化的搶掠集中在石家莊井陘、山西盂縣和邯鄲,井陘弄了個感恩文化節,盂縣弄了個藏山風景區,邯鄲弄有七賢祠,唯有邢台不重視歷史文化,甚至還有把趙孤莊錯寫成趙古莊的,並且把解放前的和趙氏孤兒有關的遺蹟破壞殆盡,然而歷史畢竟是歷史,雖然其他地方都弄得轟轟烈烈,但都掩蓋不了他們本身的荒謬性。下面試分析之。

先說邯鄲,邯鄲所謂是趙氏孤兒藏身地的說法很不靠譜,但來源簡單,其根據是來自叢台邊的七賢祠,其中因有程嬰、公孫杵臼像,就附會說邯鄲是趙氏孤兒的藏身地,這種附會不見於歷史記載,其荒謬性不值一駁,我們主要看石家莊井陘、山西盂縣、邢台趙孤莊所說的那個更有道理,眾所周知趙氏孤兒的故事發生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晉國,那先看爭奪趙氏孤兒的地方當時屬於晉國嗎。

盂縣---盂縣,俗名原仇。亦名仇猶,戎翟之國也。周定王十四年(公年前455年),智伯滅仇猶。趙襄子五年(公元前453年),智伯又為趙氏所滅,仇猶屬趙。

井陘---春秋時屬鮮虞國。戰國時屬中山國。

邢台-----春秋末期(約前629年)為晉國領地。戰國為趙國信都

以上可知盂縣和井陘當時都不屬於晉國,盂縣當時屬於戎翟之國(中山國前身),後來被智伯占,趙氏孤兒(趙武,前598年-前541年),而智伯滅仇猶是前455年,說明趙氏孤兒的故事發生在智伯滅仇猶時的前100年,盂縣當時既不屬於晉國,時間又相差100年,趙氏孤兒的故事是不可能發生在盂縣的。井陘春秋時屬鮮虞國。戰國時屬中山國,自始至終就沒屬於過晉國,而只有邢台是屬於晉國的,並且從時間上也符合,說明晉國的趙氏孤兒故事只可能發生在邢台,下面說明故事發生在邢台的合情合理性。

趙氏孤兒藏匿處本在邢台趙孤莊,如今石、邯等市惘顧歷史拚命宣傳是在他們那裡,其實想想常識都不可能,石家莊井陘和山西的藏山在戰國時期都屬於狄人所建的中山國內,並不在晉國國境內,而晉國和中山國是宿敵,戰爭時有發生,且不說趙氏孤兒如何輕易穿越兩軍嚴密封鎖把守的國界線,就算能輕易穿過,他又如何能保證藏在一個世代為敵的中山國比藏在晉國內更安全,而程嬰的責任不僅僅在於把孤兒撫養成人,還有更大的責任,即要教給趙氏孤兒文化,又要和韓厥等大夫保持聯絡,假如趙氏孤兒是在井陘或者山西盂縣的藏山,試問其藏在中山國的深山老林中與野獸為伍與狼蟲為伴,有多危險,中山國可能抓住把他們殺掉,狼蟲虎豹可能把他們吃掉、衣食不全疾病食物中毒隨時可能奪取他們的命,趙氏孤兒這樣重要的人物,有程嬰和韓厥一部分晉國重臣的暗助,焉能將其放在一個隨時可能喪命的地方?況且韓厥又如何能輕易越過邊防重軍把守的邊界線到宿敵中山國境內去聯繫程嬰呢?藏在這種艱苦的地方十幾年,能活下來的幾率於多大,趙武在深山幾十年如果不認字像個狼孩似的,如何能在回朝後馬上當上卿大夫啊。

所以趙氏孤兒不可能藏在深山難以生存的地方,藏在井陘和盂縣的可能性為零,反觀邢台當時的情況,比較符合趙氏孤兒的藏身之地,邢台當時處於晉國東陽之地,屬於分封的邢大夫(巫臣,原為楚人,後奔於晉,封邢大夫,理邢國地,後升為邢侯)所管轄的地方,類似一個封國,有自己的獨立性,晉國君主一般不會干擾邢地事務,又與晉國君主隔著太行山的障礙,邢台既屬於晉國,晉國對其統治力又比較弱,所以有一定的安全性,對於趙氏孤兒此類宮廷醜聞,恐怕晉王是不想讓他的封國臣子知道了來議論自己而失去自威信的,況且晉王本已經以為趙武被火燒死了,所以程嬰大可不必藏於深山老林九死一生的境地,完全可以隱姓埋名藏於鄉野,這才是最佳選擇,趙孤莊此地屬於丘陵邊緣,西走二十多里就能入山,處於邢城郊野,離城有二十多里,如果事情緊急,快馬加鞭眨眼就能消失於茫茫山林不見影蹤,如果日子太平,程嬰大可以在村中置一院落,並做些營生,一方面教育趙氏孤兒認字學點文化,一方面去城中打探些訊息或者和韓厥等保持聯繫,十幾年的藏匿為的什麼,不就是為了報仇雪冤恢復大夫的地位嗎,那不學認字怎么行啊,趙氏孤兒後來因為韓厥的幫助得以恢復上卿身份,這至少說明韓厥是可以聯繫到程嬰的,而單羊村這個地方時相對固定也好打探的,“邢城西北二十五里單羊村”,聯繫也比較方便,否則藏身深山老林,像盂縣的藏孤洞,井陘的趙孤台,都是後來起的名字,就是韓厥要找程嬰,恐怕也是“只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吧,總而言之,邢台趙孤莊是不僅被歷史所記載,而且有其當時的古名“單羊村”,並且也是合乎情理的,而盂縣和井陘之說都與情不合、與理不通,相關遺蹟名稱又都是附會的,說趙氏孤兒藏於他們那裡是講不通的.

其他相關

公孫杵臼夫婦塑像公孫杵臼夫婦塑像

公孫杵臼墓位於忻州市城西的逯家莊,墓區現存祠堂與墓。祠堂為長方形院落,占地約7畝,現存房舍殿堂20多間,正殿5間,中為

公孫杵臼祠堂,神台木閣內有公孫杵臼夫婦塑像。墓區在祠堂正南200米處,墓丘高2.3米,墓前有明清代正德11年“晉義士公孫杵臼墓”碑通。另有記載在襄汾縣。

史料記載

《史記趙世家》

趙盾代成季任國政二年而晉襄公卒,太子夷皋年少。盾為國多難,欲立襄公弟雍。雍時在秦,使使迎之。太子母日夜啼泣,頓首謂趙盾曰:“先君何罪,釋其適子而更求君?”趙盾患之,恐其宗與大夫襲誅之,乃遂立太子,是為靈公,發兵距所迎襄公弟於秦者。靈公既立,趙盾益專國政。

靈公立十四年,益驕。趙盾驟諫,靈公弗聽。及食熊蹯,胹不熟,殺宰人,持其屍出,趙盾見之。靈公由此懼,欲殺盾。盾素仁愛人,嘗所食桑下餓人反扞救盾,盾以得亡。未出境,而趙穿弒靈公而立襄公弟黑臀,是為成公。趙盾復反,任國政。君子譏盾“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討賊”,故太史書曰“趙盾弒其君”。晉景公時而趙盾卒,謚為宣孟,子朔嗣。

趙朔,晉景公之三年,朔為晉將下軍救鄭,與楚莊王戰河上。朔娶晉成公姊為夫人。

晉景公之三年,大夫屠岸賈欲誅趙氏。初,趙盾在時,夢見叔帶持要而哭,甚悲;已而笑,拊手且歌。盾卜之,兆絕而後好。趙史援占之,曰:“此夢甚惡,非君之身,乃君之子,然亦君之咎。至孫,趙將世益衰。”屠岸賈者,始有寵於靈公,及至於景公而賈為司寇,將作難,乃治靈公之賊以致趙盾,遍告諸將曰:“盾雖不知,猶為賊首。以臣弒君,子孫在朝,何以懲罪?請誅之。”韓厥曰:“靈公遇賊,趙盾在外,吾先君以為無罪,故不誅。今諸君將誅其後,是非先君之意而今妄誅。妄誅謂之亂。臣有大事而君不聞,是無君也。”屠岸賈不聽。韓厥告趙朔趣亡。朔不肯,曰:“子必不絕趙祀,朔死不恨。”韓厥許諾,稱疾不出。賈不請而擅與諸將攻趙氏於下宮,殺趙朔、趙同、趙括、趙嬰齊,皆滅其族。

趙朔妻成公姊,有遺腹,走公宮匿。趙朔客曰公孫杵臼,杵臼謂朔友人程嬰曰:“胡不死?”程嬰曰:“朔之婦有遺腹,若幸而男,吾奉之;即女也,吾徐死耳。”居無何,而朔婦免身,生男。屠岸賈聞之,索於宮中。夫人置兒絝中,祝曰:“趙宗滅乎,若號;即不滅,若無聲。”及索,兒竟無聲。已脫,程嬰謂公孫杵臼曰:“今一索不得,後必且復索之,柰何?”公孫杵臼曰:“立孤與死孰難?”程嬰曰:“死易,立孤難耳。”公孫杵臼曰:“趙氏先君遇子厚,子彊為其難者,吾為其易者,請先死。”乃二人謀取他人嬰兒負之,衣以文葆,匿山中。程嬰出,謬謂諸將軍曰:“嬰不肖,不能立趙孤。誰能與我千金,吾告趙氏孤處。”諸將皆喜,許之,發師隨程嬰攻公孫杵臼。杵臼謬曰:“小人哉程嬰!昔下宮之難不能死,與我謀匿趙氏孤兒,今又賣我。縱不能立,而忍賣之乎!”抱兒呼曰:“天乎天乎!趙氏孤兒何罪?請活之,獨殺杵臼可也。”諸將不許,遂殺杵臼與孤兒。諸將以為趙氏孤兒良已死,皆喜。然趙氏真孤乃反在,程嬰卒與俱匿山中。

居十五年,晉景公疾,卜之,大業之後不遂者為祟。景公問韓厥,厥知趙孤在,乃曰:“大業之後在晉絕祀者,其趙氏乎?夫自中衍者皆嬴姓也。中衍人面鳥噣,降佐殷帝大戊,及周天子,皆有明德。下及幽厲無道,而叔帶去周適晉,事先君文侯,至於成公,世有立功,未嘗絕祀。今吾君獨滅趙宗,國人哀之,故見龜策。唯君圖之。”景公問:“趙尚有後子孫乎?”韓厥具以實告。於是景公乃與韓厥謀立趙孤兒,召而匿之宮中。諸將入問疾,景公因韓厥之眾以脅諸將而見趙孤。趙孤名曰武。諸將不得已,乃曰:“昔下宮之難,屠岸賈為之,矯以君命,並命群臣。非然,孰敢作難!微君之疾,群臣固且請立趙後。今君有命,群臣之原也。”於是召趙武、程嬰遍拜諸將,遂反與程嬰、趙武攻屠岸賈,滅其族。復與趙武田邑如故。

及趙武冠,為成人,程嬰乃辭諸大夫,謂趙武曰:“昔下宮之難,皆能死。我非不能死,我思立趙氏之後。今趙武既立,為成人,復故位,我將下報趙宣孟與公孫杵臼。”趙武啼泣頓首固請,曰:“武原苦筋骨以報子至死,而子忍去我死乎!”程嬰曰:“不可。彼以我為能成事,故先我死;今我不報,是以我事為不成。”遂自殺。趙武服齊衰三年,為之祭邑,春秋祠之,世世勿絕。

現代演員

公孫杵臼公孫杵臼

在閻建鋼2013年導演的電視劇《趙氏孤兒案》中,由張譯文飾演公孫杵臼。

在陳凱歌2010年導演的電影《趙氏孤兒》中,由張豐毅飾演公孫杵臼。

公孫杵臼公孫杵臼

在1996年電視劇《東周列國·春秋篇》中,由封錫鈞飾演公孫杵臼。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