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姓

即墨[即墨,讀音作jí mò(ㄐㄧˊㄇㄛˋ)] 單一淵源:源於媯姓,出自戰國時期齊國大將田單守邑,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


姓氏淵源

據史籍《晏子春秋·內篇問》記載:“即墨氏,據齊將田單守即墨,支孫氏焉。”在史籍《風俗通義·佚文》中引《姓解》記載:“即墨氏,漢有即墨威為鹹陽令……漢有單父令即費,其先食采即墨,因以命氏。”在史籍《漢書·儒林傳》也記載:“戰國城陽相即墨成,齊國人。”
田單是齊國王族田氏的遠房親屬,臨淄人,齊湣王田地(公元前323~前283年)時出任齊都臨淄的市掾。是一位資歷淺、爵位低、名氣微的小官吏。但是,田單善於學習,頗愛兵法,對戰略戰術有過精心研究,後率軍駐守即墨(今山東青島即墨)。在燕軍伐齊的戰爭中,以奇計制勝燕軍,表現了一位軍事家的非凡才能,被襄王法章封為安平君,是齊國軍家的後起之秀。
戰國時期,列國爭雄,頻繁的掠奪戰爭,給人民造成了無窮的災難。
公元前318年,燕王姬噲將王位禪讓給姬子之,實行政治改革。姬子之行王事三年,與反對改革的勢力發生矛盾,燕國大將市被與太子姬平起兵反叛,雙方激戰數月,死者數萬,燕國大亂,市被及太子姬平被姬子之攻殺。這時,齊宣王田辟疆在孟柯的勸說下,乘燕國危機之時出兵伐燕,僅五十天即攻破燕都,燕王姬噲和姬子之皆被齊軍所殺。中山國也趁機奪占了燕國大片土地,燕几乎亡國。

周郝王三年(公元前312年),秦、魏、韓三國聯軍救燕,敗齊軍於濮水之上。第二年,趙武靈王派兵將流亡在韓國的燕公子姬職護送回燕國,立為燕昭王。燕昭王立志報仇雪恨,卑身厚幣,高築黃金台,招聚天下賢士,得樂毅等人相助,勵精圖治,燕國從此強大起來。這一時期,燕國北破東胡,將領土擴大到遼東,設上古、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疆域有今滹沱以北的河北中部、遼寧大部、山西一部,成為一方強國。
周郝王三十一年(齊湣王十七年,公元前284年),燕昭王以樂毅為上將軍,聯合秦、楚、趙、魏、韓五國伐齊,齊湣王因國力不足,毫無應戰的力量,只得棄都南逃莒城偏安一時。因此,燕軍長驅直入,連下齊國七十餘城,殺死齊湣王,齊國只剩下莒(今山東日照莒縣)和即墨(今山東平度)二城,使齊國處在危亡的關鍵時刻。
燕軍攻破臨淄後,又東渡淄河進取安平,安平城(又名酃城皇城、石槽城)位於淄水東岸,今皇城鄉皇城村東南部。這時,早從臨淄退守安平城的田單,正在積極籌劃拒敵方略。為使戰車進退方便,避免撞擊,他命令宗人部下疾速斷去車軸長頭,並固上鐵籠,當時許多齊兵都笑話他。但當安平城失守時,許多齊軍兵將在撤退時因車軸相撞,戰車被毀,紛紛落入燕軍之手做了俘虜,唯獨田單宗人及部下安然退居即墨,在即墨大夫戰死疆場後,田單被宗族及部下推為拒燕統帥。
足智多謀的田單,並沒有因暫時的失利而氣餒,他不負眾托,決心復國,從而細心分析戰爭發展變化的形勢,窺測出戰良機。就在這個時候,傳來了燕昭王病死,燕惠王即位的訊息,田單利用燕惠王與樂毅有隙的裂痕,派人去燕惠王面前讒言挑撥,進一步激化君臣間的矛盾,致使燕惠王猜忌樂毅,改用騎劫為統帥,使齊國在未動一兵一卒的情況卜擊敗了智勇雙全的樂毅,樂毅後來怒而赴趙國。
車軸的改革和巧勝樂毅的謀略,使田單在田氏宗人中名聲大振,威望更高。
在燕軍變更將領之時,田單抓住燕將驕傲弱點,用以金錢賄賂,渙散燕軍軍紀,進一步使燕軍放鬆戒備。而自己卻忙於作應戰計畫和出擊準備。他還集田氏宗人登城目睹燕軍對齊人燒掠、削鼻屠殺和掘墳辱屍的殘無人道的暴行,從而激發了齊兵同仇敵愾、收復失地的士氣。
之後,田單組織老弱女子乘城,以示降燕,同時組織甲卒精兵埋伏於城內四周,又將城內千餘頭牛,雙角裝上鋒利的匕首,身著畫有龍紋圖案的五彩繒衣,尾束灌足脂油的蘆葦,後隨精甲壯士五千餘人,布下了火牛陣。當夜深人靜燕軍酣睡之時,城頭鑼鼓齊嗚,火燒牛尾,千條火龍四面奔出,直指燕營,齊軍壯士在吶喊聲中,隨牛衝殺,頓時燕軍大亂,統帥騎劫一命鳴乎。齊軍乘勝直追,取得了敗燕復齊的全部勝利。田單返回營城,於周郝王三十二年(田齊襄王元年,公元前283年)迎齊襄王田法章還都臨淄。
“火牛那可問,風雨夜燒青,巌巌七十城,一夜息金刁”,田單因復國之功,被齊襄王封任為相國,安平君。田單逝世後葬於安平城內。那座封土高大的安平君之墓,至今為世人所憑弔。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以邑為姓氏者有崔氏盧氏鮑氏來氏即墨氏棠氏檀氏晏氏梁邱氏等二十三氏。即墨氏族人後有省文簡化為單姓即氏、墨氏者。

各支始祖

資料有待補充。

郡望堂號

1.郡望:
膠東郡:西漢時期設定膠東郡,之後有時是國,治所在即墨(今山東平度)。
即墨縣:春秋戰國時屬齊國。秦朝時期設即墨縣,屬齊郡。西漢時期,即墨縣城同時為膠東王國都城。東漢及兩晉時期,屬青州。隋、唐、明、清時期均屬萊州。1943年分設即東、即墨兩縣,1944年4月,即東縣併入即墨縣,1945年7月,恢復即東縣。建國初期,屬膠州專區。1956年3月,即東縣併入即墨縣,改屬萊陽專區。1958年10月,改屬青島市。1961年3月,改屬煙臺專區。1978年12月,改屬青島市。1989年9月,撤縣設市。
2.堂號:
資料有待補充。

歷史名人

即墨威:(生卒年待考),山東即墨人。著名漢朝鹹陽令。

百家姓之複姓

複姓的來歷有幾種情況: 一、由封邑而來。 二、因居地而來。 三、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