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里姓

東里姓,中國姓氏之一,東里 [東裏,讀音作dōng lǐ(ㄉㄨㄥㄌㄧˇ)]。

簡介

東里 [東裏,讀音作dōnglǐ(ㄉㄨㄥㄌㄧˇ)],姓氏。

姓氏淵源

單一淵源:源於姬姓,出自戰國時期鄭國都城東闋住民,屬於以居邑名稱為氏。

周宣王封庶弟姬友於鹹林,建鄭國,為伯爵諸侯國。

鄭國傳二十二世至鄭康公姬乙執政末期(公元前395~前375年在位),周烈王姬喜元年(公元前375年),一直積極窮兵黷武的韓哀侯發兵滅了鄭國,將韓國都城從陽翟(今河南許昌禹州)遷於鄭都新鄭(今河南鄭州新鄭),韓國疆域大擴,國境包括了今山西東南部和河南中部地區。

鄭國滅於韓國後,其國人後裔傳有單姓四十八氏,複姓三十六氏。

單姓為:鄭氏、藺氏、語氏、京氏、將氏、良氏、孤氏、尉氏、具氏、司氏、髡氏、燭氏、裨氏、堵氏、泄氏、洩氏、羽氏、渾氏、然氏、游氏、游氏、駟氏、國氏、渝氏、俞氏、喻氏、諭氏、會氏、雅氏、邃氏、繻氏、罕氏、豐氏、謄氏、氏、僑氏、參氏、販氏、畐氏、蠆氏、印氏、頡氏、梧氏、鯈氏、皇氏、蟜氏、佚氏、衛氏。

複姓為:田章氏、封具氏、東里氏、羌憲氏、彊梁氏、趙陽氏、史龜氏、去疾氏、大季氏、公文氏、公德氏、共叔氏、世叔氏、大叔氏、子人氏、子強氏、子駟氏、子罕氏、子孔氏、子皙氏、子國氏、子游氏、子寬氏、子然氏、子羽氏、子軒氏、子革氏、子旗氏、伯有氏、馬師氏、行人氏、西門氏、西宮氏、京城氏、俟伏氏、賀吐氏。

東里氏,即源於鄭國的姬姓分支之一,出自鄭國國都新鄭城的東闋住民。東闋,即城郭東門一帶地區,城郭與東門之間稱“東郭”,東門以內稱“東里”,其時居於東里之民,有以居邑名稱為姓氏者,稱東里氏。後多省文簡化為單姓東氏。

郡望

平原郡:始建於西漢高祖時期的西漢初年(公元前206年),治所在今山東省平原縣西南。轄境相當於今山東省平原、陵縣、禹城、齊河、臨邑、商河、惠民、陽信等地。東漢以後,或為國,或為郡。北魏時期廢黜。隋、唐兩朝時期曾以德州為平原郡,治安德,即今山東省陵縣。

百家姓之複姓

複姓的來歷有幾種情況: 一、由封邑而來。 二、因居地而來。 三、由官名、王父之字、爵系、族系而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