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部談資》

《益部談資》

《益部談資》,明代人何宇度撰寫的筆記小說。

基本信息

《益部談資》益部談資

選文賞析

王逸少生平最愛蜀之山川,渴欲一游,與周益州書云:“省足下別疏,具彼土山川諸奇,楊雄《蜀都》、左太沖《三都》,殊為不備悉,但言此,心已馳於彼矣。”又云:“吾有七兒,惟一小者未婚,過此,便得至彼,得果此緣,一段奇事。”又云:鹽井、火井皆有不?峨嵋山夏含霜雹,碑板之所聞,崑崙之伯仲也,其言不一而足,雖雅志未酬,千載之下,猶與此中山水爭勝。
逸少帖,游目汶領,即岷嶺,用古字也。與謝東山書,嘉州舊有石刻,今不復存。
宋陸務觀、范石湖,皆作記妙手。一有《入蜀記》,一有《吳船記》,載三峽風物,不異丹青圖畫,讀之躍然。
《益州耆舊傳》,漢陳壽作;《益州記》漢李膺作;《華陽國志》,晉常璩作;《成都記》,唐盧求作;《蜀檮杌》,宋張唐英作;《成都古今集記》,宋趙抃作;《續記》,宋王剛中作;《蜀鑒》,宋李文子作,《丙丁二記》宋范石湖、胡長文作;《夔記》,本朝郭檮作。諸書僅《華陽國志》、《蜀鑒》、《蜀檮杌》、《夔紀》有刻,余俱漫漶久矣。
玉壘、青城,俱在灌縣,雪山在茂州,峨嵋在嘉定,李白讀書匡山在彰明,劍閣在閬中,崌崍在眉州,瓦屋在榮經,俱海內名山,鼎峙珠聯,盈於境內。
全蜀藝文志》,楊用修所編也。網羅金石、鼎彝、秦漢之文幾盡,可謂博矣,然惜太繁。刻在藩司,已不存。《太平清話》云:《四川總志》,惟《藝文》一卷,乃用修所選,立例最古。似殊不然,豈俱未見二書乎?
蜀之山,大約近江源者皆謂之岷山。峰連岡屬,千里不絕,今俗謂青城為岷山者以此。又聞凡稱岷嶓者,該眾山言也;凡稱沱潛者,該眾水言也。蓋蜀山之居左者皆曰岷,居右者皆曰嶓,水出於岷者皆謂之江,出於嶓者皆謂之漢,或謂之漾,或謂之沔,出於江而別流、別而複合皆謂之沱,出於漢而別流、別而複合皆謂之潛。古今論岷、嶓、沱、潛者眾矣,參差不一,莫得其真,惟由不知左者皆得為岷,右者皆得為嶓,而獨指茂州之汶山為岷山,金牛之嶓冢為嶓山,隘矣。然今嶓冢又改隸陝西,非蜀可得並論也。
蜀之水,宋王象之言之頗悉。四瀆惟江最大,發於岷,逕夔荊而入于海。自蜀而言江之外,其水有七。出於綿州者綿水,出於什邡者洛水,分流於永康者湔水,三水皆合於雒。自雒逕懷安、簡、資、富、順至瀘,與江水會總曰內水。發源於江汭,逕綿、潼東至於合,曰涪水。發源於沔,逕大安、利閬、合於涪水,曰嘉陵水。發源於小巴嶺,逕巴蓬至於渠,曰巴水。出萬頃地,逕與巴水合,曰渠水。巴渠二水合,而與嘉陵涪水會,以達於渝,而江始大。若分流、出夷中入中國以附於江者有三,曰青衣,曰羊山,曰馬湖。青衣逕洪雅夾江而下,羊山逕漢源至嘉定,馬湖自夷都流至敘,俱與江合,而下夔峽。惟漢水出嶓冢,與江分流,由漢金趨襄,至江夏大別山始與江合,而達于海。
蜀之文人才士,每出,皆表儀一代,領袖百家。漢如楊雄、王褒、司馬相如;唐如陳子昂、李白;宋如蘇家父子;元如虞集,豈他方所能比擬?然不特此,香奩之彥,若花蕊、當壚、制箋,才情豈在人下?
火井,邛州、蓬溪、富順鹹有之。《蜀都賦》“火井熒於幽泉,高焰煽於天陲。”注曰:“欲出其火,先以家火投之,須臾焰出,以竹筒盛之。其火無灰,井有水火,取片火煮水一斛,得鹽五斗,家火然之,則鹽減。邛州南設有火井巡檢司。蓬溪者,地窪若池,以火引之,有聲隱隱出地中,少頃炎熾。夏月積雨停水,則焰生水上,水為之沸,而寒如故。秋冬水涸,則土上有焰,觀者至焚衣裾。”
油井,在嘉州、眉州、青神、井研、洪雅、犍為諸縣,居人皆用之然燈。官長夜行,則以竹筒貯而然之。一筒可行數里,價減常油之半,光明無異。
茶為蜀中郡邑常產。蒙嶺在名中,霧中在大義,俱擅古今名品。世又謂峨嵋之味,初苦而終甘。《茶經》又云:“瀘茶味佳,飲之療風。”若余所見,成都之灌縣,夔門之開縣,初春所采,不減江南。
鹽井,各州邑多有之。大小不一,深可數十丈,上孔僅杯盂大,用竹作長筒,垂下取水而煎曬,即成鹽。業此有成富者,亦有家為之累者,隨其所遇。然開井只憑堪輿家言,不知何術得此。
大禹,史稱生於西羌,《方輿志》謂今石泉縣之石紐村,是其發祥地也。山石紐結,題有“禹穴”二字,傳為李太白所書。塗山氏之塗山,今在重慶城外,即其後家耳。後因巡狩而南崩於會稽,會稽亦有禹穴者,乃其葬處。
元帝幻身,在今中江之雲台山。峰岫逶迤,殿宇宏麗,乞靈者踵接,另有志可考。
《文昌帝君傳》云:降生於越之西,雋之南,兩郡之間。今之梓潼縣是也。《志》稱祠中刻有帝親筆書、自作《紫府飛霞洞記》,落筆精妙,命詞簡遠,惜未得睹。
許真君名遜,洪州人也。嘗為德陽縣令,有仙術。歲歉,點石化金,以濟民。今縣治有煉丹井、煉丹台、遺蹟存焉,即豫章鐵柱宮所祀也。
大峨山者,普賢大士道場,西竺僧所稱高出五嶽、秀甲九州、震旦第一山也。有蘇稽渡,故子瞻讀書處,及魏鶴山、陳圖南諸墨跡。石下泉水,雲與楚玉泉寺通。郭景純《賦》“峨嵋為泉陽之揭”,殆是乎?歌鳳台,為昔楚狂棲隱處。中峰寺,有孫思邈藥鼎,小鳥如鸚鵒,鳴曰佛現,向人合掌取食,蒼鼠成群,了不避人。石徑寸者,常放光,日射如虹。入蜀不游此,何以稱奇?
宋祁有《益部方物贊》,曰海棕,曰橙,曰榿,曰竹柏,曰海芋,曰紅豆,曰紫竹,曰慈竹,曰棕竹,曰方竹,曰柑,曰赤鸇芋,曰綠蒲萄,曰天師栗,曰天仙果,曰隈支,曰錦被堆。曰錦帶花,曰石蟬花,曰長生草,曰瑞草,曰紅蕉花,曰重葉海棠,曰月季花,曰佛豆,曰添色拒霜花,曰黃荼蘼,曰艾子,曰鴛鴦草,曰娛美人草,曰仙人縚,曰羞寒花,曰瑞聖花,曰七寶花,曰旌節花,曰娑羅花,曰木蓮花,曰鵝毛玉鳳花,曰蒟,曰真珠菜,曰朝日蓮,曰蟬花。曰燖麻,曰水硫黃,曰附子,曰石瓜,曰芎,曰大黃,曰余甘子,曰金星草,曰桐花鳳,曰紅桐觜。曰荏雀,曰護花鳥,曰百舌鳥。曰狨,曰龍羊,曰玃。曰魶魚,曰嘉魚,曰鮇魚,曰黑頭魚,曰沙綠魚,曰石鱉魚,曰金蟲,凡六十五種。
武擔山在藩司右,《西蜀記》:蜀王開明妃死,遣五丁擔土為冢而成,以是得名。史稱昭烈即位於武擔山之南,即此。
楊妃池,在灌縣東。《太真外傳》云:妃父元炎為蜀州司戶,妃生蜀,嘗誤墜池中,故後世池以妃名。
文君井,在邛州。《采蘭雜誌》載,文君閨中一井,文君手汲則甘香,沐浴則滑澤鮮好。他人汲之,與常井等。今白鶴驛中之井是也。水尚清澈,州人釀酒必取之。
眉州象耳山,舊有李白題石云:“夜來月下臥醒,花影零落,滿人衣袖,疑如濯魄冰壺也。”真千古佳話。
播州,今改遵義府,即漢之牂牁,唐之夜郎也。李白貶於此,志載流寓,以白稱首。
簡州逍遙洞,有漢碑,止十二字,云:漢安元年四月十八日會仙友。旁書:東漢仙集留題,乃古隸。
資縣有唐顏魯公書《中興頌》刻於廢寺磨崖上,石理甚粗,字半漫滅。去碑五里,河名唐明渡,雲明皇駐驛之所。
資縣球溪,有僧化去,今九年矣,幻體如生,或稱曰活佛,或曰乾和尚。葉令為繪圖,作詩表之。
眉州有蘇長公水坻小像,李龍眠畫,子由贊。雖國初重刻,不失古意。又有長公馬券刻《黃魯直跋》及《醉翁亭記》、《永調歌頭》諸碑,皆近代效滁、黃鐫者。
潼川即古梓州,城外牛頭寺在焉。形如伏牛,竹樹迢遞,不負昔賢稱賞。問牛頭之稱,山僧指以路旁小石,而州之俗人,又刻龍於石,俱可笑也。山上俯視城郭,江流如畫,第青山意不盡之句,無一碑刻,不免是此邦缺事。
溪州,古廣漢也。新都即楊用修古里,宅第不甚宏麗,問之遺書,僅存一二。
杜宇亦曰杜鵑,蜀人稱為望帝魂所化,其說前人言之詳矣。《志》稱成都有望帝廟。
荔枝,敘、馬、瀘、涪、合俱出,嘉定富順亦有之。敘、瀘為上,涪、合為次。嘉州今止一、二株,屬之蜀藩。《華陽國志》載,漢宣帝時,荔枝開日,二千石張具其下,邀賓賞之。一騎紅塵妃子笑,蓋從棧道入關耳。涪舊有妃子園,顆最肥大。馬馳七日夜,即抵長安,其速如此,所謂無人知是荔枝來也。重慶、營昌諸處,又聞亦有龍眼。
白居易為木蓮、荔枝圖,各紀其狀,曰:“荔枝生巴峽門,樹形團團如帷蓋,葉如桂,冬青;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蒲桃,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潔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如酪,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昧變,四、五日外,香味盡去矣。”
邛竹,出邛州之邛崍山,即古臨邛地也。漢張騫奉使西域,得高節竹,還而植此,今人取以為杖,鶴膝者佳。又敘州亦出此竹,雅州復有一種,名羅漢竹,皆為杖之具。
海棠有色而無香,惟嘉州色香並勝。大足治中,舊有香霏閣,號曰海棠香國,謂杜子美諱母乳名,詩中不之及,恐亦宋人傅會。
諸葛菜,即古之蔓菁,今之紅蘿蔔也。武侯謂視諸蔬有六利,四時各食其根、莖、心、葉,令軍中所至鹹種,蜀故以是名之。
蒟醬見於相如、揚雄、左思諸《賦》中。注云,緣木而生,其子如桑椹。蓋僰道通越雋之地出蒟,僰人取以為醬,僰地即今敘州也。問之莫答,或雲今之雞鬃油,及滇中窶葉,皆相彷佛。晉灼註:拘音矩。徐廣註:拘亦作蒟,音窶。
《蜀檮杌》載,孟昶十月宴芳林園,賞紅梔花,乃青城山進三粒子種之而成者。其花六出而紅,清香如梅,今不可得見。
傳稱雷威作琴,不必皆桐,遇大風雪之日,酣飲,著蓑笠獨往峨嵋山深松中,聽其聲連延悠揚者伐之,斫以為琴。有最愛重者,以松雪名之,故世稱雷威琴
東川有夷一種,名曰僰人,鳥蒙即古崈地,漢為牂牁郡。鎮雄即古芒部地,天全即古氐羌地,黎州即古西南夷笮都地,漢為沈黎郡。龍安即古冉羌地,松潘亦古氐羌地,漢設護羌校尉居此。雪嶺在其境內,建昌即古越氐羌雋郡,又謂之■〈犭巢〉郡,其夷又謂之羅羅。
西番與蜀相近,貢道必由錦城。有三歲一至者,有一歲一至者。其貢則小鍍金銅佛,銅小寶塔,彩色小畫佛,銅鐵刀劍盔甲,及珊瑚、吹嘹香、舍利子、氆氌諸貨也。舍利子止小綠豆大,紅紫色,用香綿包里。問其俗,雲伊國人初生時,即能言前生功果者,國王拜為國師;借人老死,能前知死期,而以所余付後人者,國人即謂真佛。遂合眾同焚,從灰燼中得舍利,今來獻貢之。僧皆系中年,紅補衣,僧帽,束五彩軟帶,乃伊國之尊官法師,中朝之賜衣也。言語不通中華,食牛羊肉而飲酒。番物名不一,志載惟足力麻、鐵力麻、氆氌三種。而自蜀人言者,有曰細毯、工布毛毯、絨邊工毯、姜納大貨貼里綿,惟憑粗細顏色定價值。
川扇,不知起自何時,然李德裕有《畫桐華鳳扇賦》云:“未若繪茲禽於素扇,動涼風於羅薦”,則唐時此地已嘗制之矣。竹本蜀所富有,第不甚堅厚。紙則出嘉州彭縣,輕細柔薄,惟可制扇,是其來已非一日,欲不充貢得乎?
諸葛鼓,乃銅鑄者。其形圓,上寬而中束,下則敞口,大約若今楂斗之倒置也。面有四水獸,四周有細花紋,其色不甚碧綠,擊之彭彭有聲如鼓雲。置於水擊之,其聲更鉅。
長腰鼓,即古之蠟鼓也。長七、八尺,以木為桶,腰用篾束二、三道,塗以土泥,兩頭用皮之,三、四人橫抬扛擊。州郡獻春,及田間秧種時,農夫皆擊比,複雜以巴渝之曲。
熊之為物,多系獸形,諸深山中人跡罕到處皆有之。力能食虎,其皮色黑而大,勝於虎。掌味固佳,然聞身之味亦不減。
道書載中國名山,青城、峨嵋為西嶽佐理。又三佐命山及十大洞天,皆有青城。而福地七十二,則巫山、臨邛、平都在其列。
青城山,唐杜光庭記:“岷山連峰接岫,千里不絕,青城乃第一峰也。”山有七十二小洞,八大洞,道書以為第五洞天,神仙都會之處。
八陣圖有三處,一在新都牟彌鎮,一百二十有八,當頭陣法也。‘一在夔州,六十有四,方陣法也。一在棋盤市,二百五十有六,下營法也。
劍閣,兩崖峻拔,鑿石架閣而為棧道,秦司馬錯由此伐蜀。
籌筆驛,在廣元,武侯出師,嘗駐於此。唐李義山詩云:“魚鳥猶疑畏簡書,風雲長為護儲胥。徒令上將揮神筆,終見降王走傳車。”此其地也。
石傘,在安廣,石船在大竹,俱江中,皆以形名。
聖燈,蓬山者為最。初出三、四點,漸至數十點,高下相應,離合不常,未知何物。
虎豹,此邦常產,其鞟艾葉金錢為佳,然聞有銀邊金錢者。羊名蟠者,其角年久而蟠,皮可坐數人。羚羊皮毛色青,兵中臥之,有警則自動。天狗皮毛純白,嚴寒坐臥之處,雪為不積,皆出諸夷山中。
火浣布、不朽木,俱於出建昌夷中。其布即取此木之絲而成,焚之然而無灰,焰過仍還故物。
兔之白者,自是一種,安縣間有攜至會城者,予因憶向年家食,曾於沔洲費兵憲處,見有三小白鹿,雲自關中攜歸。身白而目紅,儼如圖書中所繪,豈凡物皆有白色,特未之多見乎?
鯢魚,一名魶,一名■〈魚帝〉,出榮經河中。大首長尾,而有四足,能援樹攀木,聲作兒啼,土人皆食之。
雪蛆,產於岷、峨深澗中,積雪春夏不消而成者。其形如猥,但無刺,肥白,長五、六寸。腹中惟水,身能申縮,取而食之,須在旦夕,否則化矣。
香豬、土犬,建昌、松潘俱出。香豬小而肥,肉頗香,入冬醃以饋人。土犬亦小而肥美,群游稻田,一犬登樹而望,如有捕者,則先鳴吠,令眾犬奔逸。
黃庭堅嘗謫涪州守,因自號曰涪翁;李白嘗避難過涪州,故今鎮名曰李渡。
中岩諸詎那尊者道場,離青神南五里。寺臨江乾,有水月閣,下更逼江水,喚魚池在岩石下,小魚百十頭,僧拍手始集。三石筍從地而起,石逕高峻宛曲,泉從兩山而下,頗盡林壑之美。
凌雲山與嘉州對岸,石壁鐫千佛。內彌勒像,首攢峰頂,趾齧江水,高三百六十尺,唐韋皋所造。寺之殿閣磴道,依山盤曲,前望峨嵋三峰,下俯眉雅諸水,真江山輻輳處也。寺左有蘇長公墨池、著書堂。長公云:天下山水在蜀,蜀之山水在嘉,嘉之山水在凌雲。
蜀中水陸舟車所經,凡有岩石,莫不鐫佛像。豈地近西番,前代風氣湔染如此?
保寧郡治,前對翠屏山,江流環繞其下,闤闠殷富,北川奧區也。張桓侯墓即在治旁,廟宇巍峨,郡人鹹嚴事之。出郭而西,經槐樹、施店、柏林、圓山、龍潭五驛,始抵廣元,重岡復嶺,道路綿邈,行者苦之。關曰二郎,曰柏,曰梅,皆極險峻,擅登青天之譽。
廣元,即利州,古之葭萌也。出郭數里,石壁臨江,鐫大小佛像幾滿,非近代物。車馬繞岸而行,下視深潭,毛為之豎,宛然又一巫峽也。
廣元而西,經河沙、神宣、黃壩三驛,始出蜀境。岩嶺斗削,四無人煙,行者如臨絕境,視之歸巫道路,僅讓一籌。
七盤嶺,乃秦、蜀分界處。一峰插天,萬石羅列。中開一線之道,而下俯絕澗。誦岑嘉州、杜工部之句,不覺七盤日月飛動。
蜀中諸郡,天氣不一。重、夔四面皆山,城基少土,冬雖不寒,夏則最熱,六、七月間,裸體終日,瞶瞶如醉夢中。夜寢,汗透枕簟。惟錦城,隆冬時或揮扇,夏夜間覆單衾,乃四時陰多晴少,數郡皆同。每誦子美“蜀星陰見少,江雨夜聞多”,感嘆此老信是詩史。
松潘去省不旬日,聞彼中最寒,臥室之內,冬必累火重裘,盛夏一雨,即擁絮炙炭,蓋近西北,地氣使然。
蜀江界兩山間,即風亦無波,舟且不篷,奈何禍常不測?予目擊之,始得其故。蓋灘急水駛,怪石林立,舟薄而載重,長年每倩客為之,突然遇石,鮮不齏粉,是以絕無顛覆,惟有沈溺。患生於頃刻無事時,非如大江風波,可以閃避也。誠能反是,安得有虞?
出師表》“五月渡瀘”,以水色黑得名,今之金沙江是也。滇、蜀之交,一在武定之南,一在姚安之左。

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玉笑零音》
《春雨逸響》
《泉南雜誌》
《朱良叔猶及編》
《三餘贅筆》
《續婆羅館清言》
《婆羅館清言》
《見聞雜記》
《碧里雜存》
《珍珠船》
《江上雜疏》
《皇明紀略》
《淞故述》
《夷俗記》
《濟南紀政》
《雲間據目抄》
《願豐堂漫書》
《病榻寤言》
《長水日抄》
《耄餘雜識》
《召對錄》
《窺天外乘》
《野記》
《二酉委譚摘錄》
《奇聞類記》
《病榻遺言》
《嘉靖東南平倭通錄》
《皇明典故紀聞》
《方洲雜言》
《金台紀聞》
《都公譚纂》
《同異錄》
《機警》
《君子堂日詢手鏡》
《制府雜錄》
《西征日錄》
《賢識錄》
《沂陽日記》
《風月堂雜識》
《天潢玉牒》
《談輅》
《平濠錄》
《燕對錄》
《北窗瑣語》
《苹野纂聞》
《蘇談》
《醫閭漫記》
《枝山前聞》
《世緯》
《新倩籍》
《百可漫志》
《清暑筆談》
《滇載記》
《琅琊漫抄》
《病逸漫記》
《國琛集》
《今言》
《賢弈編》
《半村野人閒談》
《雲南機務抄黃》
《晏林子》
《炎徼紀聞》
《巳瘧編》
《鳳凰台記事》
《原李耳載》
《湖西遺事》
《石田雜記》
《玉堂漫筆》
《廣客談》
《縣笥瑣探摘抄》
《春雨堂隨筆》
《筆麈》
《秋涇筆乘》
《談氏筆乘》
《山左筆談》
《大駕北還錄》
《偶譚》
《桑榆漫志》
《倖存錄》
《木幾冗談》
《赤雅》
《停驂錄摘抄》
《西堂日記》
《吳乘竊筆》
《勝朝彤史拾遺記》
《寒夜錄》
《閩小記》
《兩粵夢遊記》
《玉堂薈記》
《守鄖紀略》
《蓬窗類記》
《先撥志始》
《耳新》
《東江始末》
《玉鏡新譚》
《酌中志》
《天變邸抄》
《南中紀聞》
《詔獄慘言》
《梅花草堂筆談》
《東谷贅言》
《庚申紀事》
《見只編》
《飛鳧語略》
《崔鳴吾紀事》
《益部談資》
《譯語》
《豫志》
《汝南遺事》
《狂夫之言》
《書蕉》
《讀書鏡》
《北虜紀略》
《雨航雜錄》
《花里活》
《西南夷風土記》
《大同平叛志》
《晉錄》
《東朝紀》
《民抄董宦事實》
《戲瑕》
《瓶花齋雜錄》
《涇林續記》
《革除逸史》
《星槎勝覽》
《殊域周咨錄》
《菽園雜記》
《水東日記》
《涌幢小品》
《老乞大》
《海槎餘錄》
《讀書止觀錄》
《涉異志》
《高坡異纂》
《雲中紀變》
《雲中事記》
《大同紀事》
《北平錄》
《舊京遺事》
《皇明本紀》
《畜德錄》
《謇齋瑣綴錄》
《震澤紀聞》
《庚巳編》
《林泉隨筆》
《繼世紀聞》
《治世余聞》
《西湖夢尋》
《平蠻錄》
《閒情偶寄》
《前聞紀》
《撫安東夷記》
《青溪暇筆》
《東征紀行錄》
《天順日錄》
《復辟錄》
《復齋日記》
《寓圃雜記》
《北使錄》
《瀛涯勝覽》
《北征後錄》
《北征錄》
《致身錄》
《姜氏秘史》
《北巡私記》
《新知錄摘抄》
《徐襄陽西園雜記》
《倭變事略》
《否泰錄》
《近峰紀略》
《武宗外紀》
《廣志繹》
《皇明異典述》
《皇明奇事述》
《皇明盛事述》
《元故宮遺錄》
《松窗夢語》
《翦勝野聞》
《烈皇小識》
《七修續稿》
《雲蕉館紀談》
《聽雨紀談》
《吳中故語》
《明朝小史》
《西軒客談》
《山行雜記》
《巫娥志》
《讀書偶見》
《秋園雜佩》
《彭文憲公筆記》
《後渠雜識》
《閒中今古錄摘抄》
《意見》
《客座贅語》
《金陵瑣事》
《馬氏日抄》
《備倭記》
《燕閒錄》
《溪山餘話》
《蜀都雜抄》
《閩部疏》
《蒹葭堂雜著摘抄》
《兩湖麈談錄》
《丘隅意見》
《觚不觚錄》
《堯山堂偶雋》
《堯山堂外紀》
《會仙女志》
《世說舊注》
《正統臨戎錄》
《說聽》
《北征事跡》
《佑山雜說》
《廣右戰功》
《文昌旅語》
《冥寥子游》
《餘冬序錄》
《筆記》
《宛署雜記》
《雙溪雜記》
《五雜俎》
《玉堂叢語》
《四友齋叢說》
《七修類稿》
《蓬窗日錄》
《古穰雜錄摘抄》
《投瓮隨筆》
《慎言》
《古今風謠》
《萬曆野獲編補遺》
《萬曆野獲編》
《谷山筆麈》
《陶庵夢憶》
《蜀碧》
《正統北狩事跡》
《古今諺》
《焚書》
《明夷待訪錄》
《畫禪室隨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