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

蕭,中國漢字。讀音xiāo,本義為“千針萬孔”,轉義為“孔眼密布”。亦是一個姓氏,蕭姓的古老,是世所共認的。根據歷來學者的考證,他們的起源,可以遠遠地追溯到3700年以前的殷商時代,正如《左傳》上所說的:“殷民六族,一為蕭氏”以及《姓氏考略》上所指的“蕭氏,殷舊姓也,望出蘭陵、廣陵”。

基本信息

基本字義

即“艾蒿”。
冷落,沒有生氣的樣子:~然。~瑟。~索。~颯。~森。~騷。~疏。~條。
〔~~〕a.象聲詞,形容馬叫聲或風聲,如“風~~兮易水寒”;b.頭髮花白稀疏的樣子,如“華發~~老遂良,一身萍掛海中央”。
〔~牆〕照壁,喻內部,如“禍起~~”。
姓,如南朝梁有蕭統。

詳細字義

〈名〉
蕭
(1)(形聲。從艸,從肅,肅亦聲。“肅”本義為“千針萬孔”,轉義為“孔眼密布”。“艹”與“肅”聯合起來表示“一種葉子正面密布小凹點、背面密布絨毛的植物”。本義:一種葉子正反面像刺繡作品的草本植物。特指:艾蒿。說明:刺繡作品的正面是密集的針眼和絲線,背面是絨毛狀的絲線。蕭即艾蒿,又名艾草。百度百科:“艾草:……葉厚紙質,上面被灰白色短柔毛,並有白色腺點與小凹點,背面密被灰白色蛛絲狀密絨毛。”)
(2)同本義[wormwood]
蕭,艾蒿也。——《說文》
蕭萩。——《爾雅》。註:“即蒿。”
共蕭茅。——《周禮·甸師》
彼采蕭兮。——《詩·王風·采葛》
(3)又如:蕭艾(臭草名。比喻不肖或平凡無才);蕭敷艾榮(比喻凡事委曲求全,以致飛黃騰達)
(4)古國名[Xiaostate]。春秋時宋的附庸,滅於楚。地在今安徽省蕭縣西北
楚子伐蕭。——《左傳》
(5)縣名[Xiaocounty]。在安徽省北端,東鄰江蘇省,西接河南省。秦置縣
(6)姓,如南朝梁有蕭統
蕭君圭君玉(蕭君圭,字君玉)。——宋·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詞性變化

蕭xiāo
〈形〉
(1)蕭條,冷落;荒涼[desolate;dreary]
天寒夜長,風氣蕭索,鴻雁於徵,草木黃落。——晉·陶潛《自祭文》
蚊蚋歸豐草,枯葉散蕭林。——晉·劉伶《北芒客舍》
滿目蕭然。——宋·范仲淹《岳陽樓記》
屋舍蕭然。——清·張廷玉《明史》
(2)又如:蕭屑(淒涼寂寞);蕭梢(草木凋落而蕭條的景象)
(3)稀疏[rare]
說到知音,自古無多,白髮蕭疏,青燈寂寞,老子婆娑。——元·張可久《折桂令·讀史有感》
(4)又如:蕭然;蕭瑟
(5)草木茂密的樣子[dense]。如:蕭森(草木茂密的樣子);蕭蔘(草木茂盛的樣子);蕭槮(草木茂盛貌)
(6)通“肅”(sù)。恭敬;嚴肅[respectful;severe]
吾恐季孫之憂,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也。——《論語·季氏》
此皆釁發蕭牆而禍延四海者也。——《後漢書·傅蘷傳》
(7)灑脫[freeandeasy]
下泊降茅仙,蕭閒隱洞天。——唐·顧況《山居即事》
(8)又如:蕭閒(灑脫悠閒);蕭放(蕭灑放浪);蕭遠(蕭灑遠逸)

常用詞組

蕭何XiāoHé
[XiaoHe](前257—前193)漢沛縣(今屬江蘇)人,與高祖於微時,從起兵,高祖為漢王,以何為丞相。楚、漢相拒,何留守關中,補兵饋餉,軍得不匱;高祖數亡山東而何常全關中以待之。高祖即帝位,論功第一,封蕭侯。漢之典制律令,多所手定。惠帝時卒,諡文終
蕭牆xiāoqiáng
[screenwallfacingthegateofaChinesehouse——interior]面對國君宮門的小牆。一名“塞門”,又稱“屏”。臣至此屏,便會肅然起敬。蕭通“肅”。比喻內部
而在蕭牆之內也。——《論語·季氏》
禍起蕭牆
蕭騷xiāosāo
(1)[rustling]∶形容風吹樹葉等的聲音
秋風蕭騷
(2)[desolate;bleak]∶形容景色冷落

蕭瑟xiāosè
(1)[rustleintheair]∶草木被秋風吹襲的聲音
秋風蕭瑟。——《樂府詩集·曹操·步出夏門行》
(2)[desolate]∶寂寞淒涼
蕭疏xiāoshū
(1)[desolate;besparsebutgraceful;bethinlyscattered]∶淒涼的,孤寂的
白雲飛雨過南山,碧落蕭疏春色閒。——《封神演義
(2)[thinlyscattered]∶清冷疏散;稀稀落落的
瓠葉轉蕭疏。——杜甫《除架
蕭索xiāosuǒ
[bleakandchilly;desolate]衰敗;冷落
蒼茫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村落
蕭條xiāotiáo
(1)[desolate;bleak]∶寂寥冷落;草木凋零
四顧蕭條。——宋·姜夔揚州慢
(2)[few]∶少
我這樣的行李蕭條,未免叫他瞧不起。——《負曝閒談
蕭條xiāotiáo
[depression]經濟成長退縮
經濟蕭條
蕭蕭xiāoxiāo
(1)[whinnyandneigh]∶形容馬嘶鳴聲
馬鳴蕭蕭
蕭蕭班馬鳴。——唐·李白送友人
車轔轔,馬蕭蕭。——唐·杜甫兵車行
(2)[sough;whistle]∶風聲
風蕭蕭兮易水寒。——《戰國策·燕策》
風蕭蕭
(3)[desolate]∶冷落淒清的樣子
(4)[thin]∶[頭髮]花白稀疏的樣子
祖父看見了鏡里的白髮蕭蕭

康熙字典

《唐韻》蘇雕切《集韻》先凋切,音簫。艾蒿也。《詩·王風》彼采蕭兮。《疏》今人所謂荻蒿者是也。《禮·郊特牲》蕭合黍稷,臭陽達於牆屋。又《詩·小雅》蕭蕭馬鳴。《注》聲也。又《前漢·食貨志》江淮之閒,蕭然煩費。《注》蕭然猶騷然,勞動之貌。又蕭條,寂寥貌。《宋玉·九辨》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注》隂令促,急風疾暴也。又《論語》不在顓臾,而在蕭牆之內。《何晏注》蕭之言肅也,牆謂屛也。君臣相見之禮,至屛而加肅敬。又斧名。《左思·魏都賦》蕭斧戢柯以柙刃。《說文注》蕭斧,芟艾之斧也。又國名。《左傳·文十四年》宋高哀為蕭封人。《注》蕭,宋附庸國。又關名。《前漢·武帝紀》北出蕭關。又姓。《潛夫論》蕭氏,殷舊姓也。又叶音修。《毛詩·古音考》冽彼下泉,浸彼苞蕭。葉下周。《屈原·九歌》風颯颯兮木蕭蕭。葉下憂。◎按《周禮·地官·甸師》蕭茅註:鄭讀所六反,至杜子春始讀為簫。

漢英互譯

◎蕭

desolate dreary
commonartemisia;dejected
TheCorrespondingEnglishName
1、Shaw2、Hsiao

方言集匯

◎粵語:siu
讀音:Xiao(內地)Hsiao(台灣)Siu(香港)

拼音是xiao的漢字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