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

姜夔

南宋文學家,音樂家。字堯章,人稱白石道人。饒州鄱陽(今江西鄱陽縣)人。終身布衣。往來鄂、贛、皖、蘇、浙間,與詩人詞家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交遊。姜夔多才多藝,擅長書法,精通音律。工詩,詞尤有名。有詞中之聖之稱,與辛棄疾、吳文英分鼎南宋詞壇。其詞內容豐富,有詠嘆時事,感念舊遊,描寫旅況,眷懷戀人,詠物寄情等,如〔揚州慢〕“淮左名都”、〔探春慢〕“衰草愁煙”、〔長亭怨慢〕“漸吹盡”以及傳世名作〔暗香〕、〔疏影〕兩首詠梅詞。姜詞風神瀟灑,格調高曠,素淡幽遠,簡潔醇雅,以清冷剛健的筆力開創了風雅詞派,即格律派,對史達祖、吳文英亦有影響。他有17首詞自注工尺旁譜,是研究宋代詞樂的珍貴資料。琴曲《古怨》註明指法,可彈奏,是詞和樂的合集。

基本信息

簡介

姜夔姜夔畫像

姜夔所居鄰於吳興(今浙江湖州)苕溪白石洞天潘檉因稱之為白石道人。他少年孤貧,屢試不第,終生未仕,一生轉徙江湖。終生布衣,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夔上承周邦彥,下開吳文英張炎一派,是格律派的代表作家,對後世影響較大。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等。

在他所處的時代,南宋王朝和金朝南北對峙,民族矛盾和階級矛盾都十分尖銳複雜。戰爭的災難和人民的痛苦使姜夔感到痛心,但他由於幕僚清客生涯的局限,雖然為此也發出或流露過激昂的呼聲,而淒涼的心情卻表現在一生的大部分文學和音樂創作里。

早有文名,且交友多為名人,頗受楊萬里范成大辛棄疾等人推賞,以清客身份與張鎡等名公臣卿往來。今存詞八十多首,多為記游、詠物和抒寫個人身世、離別相思之作,偶然也流露出對於時事的感慨。其詞情意真摯,格律嚴密,語言華美,風格清幽冷雋,有以瘦硬清剛之筆調矯婉約詞媚無力之意。
姜詩初學黃庭堅,後學晚唐陸龜蒙,雖精心刻意詞句,但較少纖巧之痕,詩風清炒秀遠,如《除夜自石湖歸苕溪》十首等。所著《詩說》頗有獨到見解。

生平詳見夏承燾《姜白石編年箋校》等。

作品

有《白石道人歌曲》、《白石道人詩集》、《詩說》、《絳帖平》、《續書譜》和琴曲《古怨》。

代表作《暗香》、《疏影》,借詠嘆梅花,感傷身世,抒發鬱鬱不平之情。王國維《人間詞話》說:“古今詞人格調之高,無如白石,惜不於意境上用力,故黨無言外之味弦外之響。”

其《揚州慢》(淮左名都)是較有現實內容工作,它通過描繪金兵洗劫後揚州的殘破景象,表現對南宋衰亡局面的傷悼和對金兵暴行的憎恨。詞中“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幾句頗受人們稱道。

他晚年受辛棄疾影響,詞風有所轉變,如《永遇樂》(雲隔迷樓)、《漢宮春》(雲日歸歟)等,呈現出豪放風格。

《白石道人歌曲》中有十七首自度曲,並注有旁譜,是流傳至今的唯一完整的宋詞樂譜資料。

貢獻

姜夔應當是江湖詩風的奠基人之一,《江湖集》收其詩。所作《詩說》多精至之論,嚴羽以前,無以為過。他有意為詞,將詞的音律、創作風格和審美理想納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將原來並無必然聯繫的清空、騷雅聯成一體,形成一種新的詞風。

生平

夔父名祖籍饒州所轄的德興縣。紹興三十年進士,以新喻丞擢知湖北漢陽縣。因生計和應試之便,舉家遷鄱陽縣入籍。鄱陽是贛東北的門戶,扼水陸交通的要衝,物產富饒,商賈雲集。宋室南遷後,人口激增,鉅子顯達,來往此間,更日見其繁榮。夔出生於書宦門第,幼年隨父受教,擅長詩詞,熟諳音樂;復得父輩文墨交往的感染,城市歌舞的薰陶,為其愛好和學識的長進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姜夔少年喪父,曾隨姊生活。得親友介紹,就學於詩詞名流千岩老人蕭德藻,得其賞識,並娶其侄女為妻。夔為人清高,不汲汲於功名,一生困頓。終其身為布衣;但以音樂書法與人交往,藉此謀取生計。自青年時期起,他就廣為交遊,往反羈滯於江淮湖杭之間;結識了當時宿儒名士如范成大、楊萬里辛棄疾等人,豐富了學識,提高了詩詞和音樂的創作水平。

詞至南宋已發展到高峰,詞家輩出,取材廣泛,筆調不一,斑爛繽紛。但一般詞人所作,多依傳統詞格填制;有的已拗口,不易歌唱。姜夔因嫻通音律,於通用詞調外,每自創詞牌,自製新調曲譜,並能吹彈伴和;舊的詞調經他的手筆,有因詞意和演唱所需而破格出新者-如平韻《滿江紅》。這在當時確屬難能可貴。只有北宋的周邦彥在自作詞曲方面,能與他相提並論,世人因稱“前有美成,後有堯章”。

姜夔的詩,風格高秀,繼承和發展了江西詩派的風韻,有《白石詩集》傳世。清代詩人朱彝尊在《重鋟裘司直詩集序》中論江西詩派時說:“繼蕭東夫(即蕭德藻)起者,姜堯章其尤也。”他的詞曲更為後世所推崇。姜夔和吳文英等成為南宋前期詞家婉約派主要代表,上繼“花間”(《花間集》),強調音樂性,被認為是詞家的正宗。姜夔詞的風格是:清新峻拔,立意幽遠,鍊字琢句,倚聲協律。
《白石道人歌曲》收詞八十首,其中十七首帶有曲譜。《揚州慢》、《杏花天影》、《姜涼犯》、《暗香》《疏影》、《徵招》、《角招》等十四首是他自創的詞調和樂曲;三首是填詞配曲的,內有一首填的是范成大的《玉梅令》。這十七首,每首定有宮調,並以宋代工尺字譜(與今流行的工尺譜有所不同)斜行注節,扣於字旁。這些有譜的詞調是他一生中文藝創作的精髓,為後人留下了可資研考演唱的豐厚遺產,對南宋後期詞壇創新和詞式上的格律變化有很大的影響。白石創製的詞調《揚州慢》,是他成熟時期的代表作。孝宗淳熙三年(1176)冬,他二十二歲,自漢陽出遊,途經金人兩次蹂躪、慘遭兵燹的揚州,看到昔日繁華的商業都城,已是“市塵盡薺麥,號角吹宵寒”,更顯得空蕩淒涼。眼前的景象和愛國的情思,激起他強烈的感情,用警辟對比的詞藻度成此曲,傳為佳作。

光宗紹熙二年(1191),他在名詩人楊萬里家,得聆一琵琶藝彈奏久已失傳的《醉吟商朝渭州》古調,他虛心學習了該曲的品弦法,填詞編成了清新的《醉吟商小品》。後到合肥,目睹邊城一片離索,感懷古英雄之偉烈,創作了寓意深遠的犯曲(中有轉調變化之曲)《淒涼犯》。同年,范成大已告老還鄉,姜夔應范的邀請,往訪范於吳縣(今蘇州)的范村。他賞梅遊覽後,創製了《暗香》、《疏影》兩曲獻給范。范令其婢-歌女小紅“肄習之”。音節清婉美妙,范讚賞不已,後來就將小紅贈給了姜夔。夔詩《過垂虹》云:“自琢新詞韻最嬌,小紅低唱我吹簫;曲終過盡松陵路,回首煙波廿四橋。”即詠此事。

姜夔在吳興寄居時間較長,後期還寫了《鬲溪梅令》和擬古樂調的《角招》、《徵招》等歌曲。這些擬古樂調對我國古樂歌曲的研究,也有一定的參考價值。從白石歌曲的《詞引》中,可知姜夔曾對《楚辭》的“九歌”皆注律呂,琴曲亦注指法,這說明他除對古曲音律有研究外,古琴的彈奏也是精通的。他晚年曾參考浙江民間風俗歌曲,創作了“越九歌”;又曾按七弦琴演奏伴唱的風格,寫下了騷體《古怨》琴歌,抒發他對山河破碎、身世淒涼、世道坎坷的怨恨和悲嘆。姜夔以他多方面的才華,不斷地交遊和研究,卓然成家,贏得了極大的聲譽

慶元三年(1197),姜夔將多年來對音樂的研究和意見寫出了《大樂議和《琴瑟考古圖》各一卷,呈獻給朝廷,用以議正樂典。他十分注重琴學,在《七弦琴圖說》中闡述了南宋時代的古琴宮調,提出了分琴為三準(自一徽至四徽為上準,四徽至七徽為中準,七徽至龍齦為下準),三準各具十二律。各述了轉弦合調圖,總述了取琴“應聲”之法等。這些撰著對我們研究中古音樂和古琴等樂器的演奏是有很高價值的。兩年後,姜夔又向朝廷呈上了《聖宋饒歌十二章》,再次希望獲得朝廷採納和提拔任用,但未成功。這些樂議和樂章直到姜夔死後十年,理宗才“詔以夔所進樂議、樂章付太常(掌管宗廟禮儀音樂之官)”。

夔為人清高,犖犖不羈。曾與抗金主戰的大臣名將張浚之孫張鑒結為至交,並長期得其資助。鑒死後,夔生計日絀,但仍清貧自守,不肯屈節以求官祿。晚年多旅食抗嘉湖之間。當寓居武康時,與白石洞天為鄰,有潘轉翁者號之曰:“白石道人”。夔答以詩云:“南山仙人何所食,夜夜山中煮白石,世人喚作白石仙,一生費齒不費錢。”用以自解其清苦。他在飽經顛沛轉徙的困顧生活後,病卒於臨安(今杭州)水磨方氏館旅邸。幸得友人捐助,始獲就近安葬。姜白石一生困蹇,懷才不遇,但卻給我們留下了豐富而寶貴的文學藝術遺產。對他的詞調音樂,我國民族音樂史學家楊蔭瀏著有《白石道人歌曲研究》一書,論證澤注極詳,可資參考。

詞曲節選

本節選其詞若干:《點絳唇》(第四橋邊)、《鷓鴣天》(肥水東流無盡期)、《齊天樂》(庚郎先自吟愁賦)、《揚州慢》(淮左名都)、《暗香》(舊時月色)等。

姜夔

姜夔詞作

《點絳唇》
第四橋邊,擬共天隨住。
今何許?憑欄懷古,殘柳參差舞。

《杏花天影》
綠絲低拂鴛鴦浦,想桃葉當時喚渡。又將愁眼與春風,待去,倚蘭橈更少駐。
金陵路、鶯吟燕舞,算潮水知人最苦。滿汀芳草不成歸,日暮,更移舟向甚處?

《玉梅令》
石湖家自製此聲,未有語實之,命予作。石湖宅南,隔河有圃曰
苑村,梅開雪落,竹院深靜,而石湖畏寒不出,故戲及之。
疏疏雪片,散入溪南苑。春寒鎖、舊家亭館。
有玉梅幾樹,背立怨東風,高花未吐,暗香已遠。
公來領略,梅花能勸,花長好、願公更健。
便揉春為酒,翦雪作新詩,拚一日、繞花千轉。

《踏莎行》
燕燕輕盈,鶯鶯嬌軟,分明又向華胥見。夜長爭得薄情知?春初早被相思染。
別後書辭,別時針線,離魂暗逐郎行遠。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
《浣溪沙》
雁怯重雲不肯啼,畫船愁過石塘西,打頭風浪惡禁持。
春浦漸生迎棹綠,小梅應長亞門枝;一年燈火要人歸。

《霓裳中序第一》
亭皋正望極,亂落江蓮歸未得,多病卻無氣力。況紈扇漸疏,羅衣初索。
流光過隙,嘆杏梁雙燕如客。人何在?一簾淡月,仿佛照顏色。
幽寂,亂蛩吟壁,動庾信清愁似織。沉思年少浪跡,笛里關山,柳下坊陌
墜紅無信息,漫暗水涓涓溜碧。漂零久,而今何意,醉臥酒壚側!

《慶宮春》
雙漿蓴波,一蓑松雨,暮愁漸滿空闊。呼我盟鷗,翩翩欲下,背人還過木末。
那回歸去,盪雲雪,孤舟夜發。傷心重見,依約眉山,黛痕低壓。
采香徑里春寒,老子婆娑,自歌誰答。垂虹西望,飄然引去,此興平生難遏。
酒醒波遠,政凝想、明②素襪。如今安在,唯有欄桿,伴人一霎。

《齊天樂》
庾郎先自吟愁賦,淒淒更聞私語。露濕銅鋪,苔侵石井,都是曾聽伊處。
哀音似訴,正思婦無眠,起尋機杼。曲曲屏山,夜涼獨自甚情緒?
西窗又吹夜雨,為誰頻斷續,相和砧杵?候館迎秋,離宮吊月,別有傷心無數。
豳詩漫輿,笑籬落呼燈,世間兒女。寫入琴絲,一聲聲更苦!

《滿江紅》
仙姥來時,正一望千頃翠瀾。旌旗共亂雲俱下,依約前山。
命駕群龍金作軛,相從諸娣玉為冠。向夜深、風定悄無人,聞佩環。
神奇處,君試看。奠淮右,阻江南。遣六丁雷電,別守東關。
卻笑英雄無好手,一篙春水走曹瞞。又怎知、人在小紅樓,簾影間。

《一萼紅》
古城陰,有官梅幾許,紅萼未宜簪。池面冰膠,牆腰雪老,雲意還又沉沉。
翠藤共閒穿徑竹,漸笑語驚起臥沙禽。野老林泉,故王台榭,呼喚登臨。
南去北來何事?盪湘雲楚水,目極傷心。朱戶黏雞,金盤簇燕,空嘆時序侵尋。
記曾共西樓雅集,想垂楊還裊萬絲金。待得歸鞍到時,只怕春深。

《法曲獻仙音》
虛閣籠寒,小簾通月,暮色偏憐高處。樹隔離宮,水平馳道,湖山盡入尊俎。
奈楚客,淹留久,砧聲帶愁去。
屢回顧,過秋風未成歸計。誰念我、重見冷楓紅舞。
喚起淡妝人,問逋仙今在何許?象筆鸞箋,甚而今、不道秀句。
怕平生幽恨,化作沙邊煙雨。

《玲瓏四犯》
壘鼓夜寒,垂燈春淺,匆匆時事如許!倦遊歡意少,俯仰悲今古。
江淹又吟恨賦,記當時、送君南浦。萬里乾坤,百年身世,唯有此情苦。
揚州柳垂官路,有輕盈換馬,端正窺戶。酒醒明月下,夢逐潮聲去。
文章信美知何用,漫贏得天涯羈旅。教說與,春來要、尋花伴侶。

《探春慢》
衰草愁煙,亂鴉送日,風沙迴旋平野。拂雪金鞭,欺寒茸帽,還記章台走馬
誰念漂零久,漫贏得幽懷難寫。故人清沔相逢,小窗間共情話。
長恨離多會少,重訪問竹西,珠淚盈把。雁磧波平,漁汀人散,老去不堪遊冶。
無奈苕溪月,又照我扁舟東下。甚日歸來,梅花零亂春夜。

《八歸》
芳蓮墜紛,疏桐吹綠,庭院暗雨乍歇。無端抱影銷魂處,還見①牆螢暗,蘚階蛩切。
送客重尋西去路,問水面琵琶誰撥。最可惜一片江山,總付與啼②。
長恨相從未款,而今何事,又對西風離別。渚寒煙淡,棹移人遠,縹緲行舟如葉。
想文君望久,倚竹愁生步羅襪。歸來後,翠尊雙飲,下了珠簾,玲瓏閒看月。

《揚州慢》
淮左名都,竹西佳處,解鞍少駐初程。過春風十里,盡薺麥青青。
自胡馬窺江去後,廢池喬木,猶厭言兵。漸黃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杜郎俊賞,算而今重到須驚。縱豆蔻詞工,青樓夢好,難賦深情。
二十四橋仍在,波心蕩冷月無聲。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
《長亭怨慢》
漸吹盡、枝頭香絮,是處人家,綠深門戶。遠浦縈迴,暮帆零亂向何許。
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
日暮,望高城不見,只見亂山無數。韋郎去也,怎忘得玉簫分付。
第一是早早歸來,怕紅萼無人為主!算空有並刀,難翦離愁千縷。
《淡黃柳》
空城曉角,吹入垂楊陌。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強摧酒、小橋宅。怕梨花落盡成秋色。燕燕飛來,問春何在,唯有池塘自碧。

《暗香》
舊時月色,算幾番照我,梅邊吹笛。喚起玉人,不管清寒與攀摘。
何遜而今漸老,都忘卻春風詞筆。但怪得竹外疏花,香冷入瑤席。
江國,正寂寂。嘆寄與路遙,夜雪初積。翠尊易泣,紅萼無言耿相憶。

《疏影》
苔枝綴玉,有翠禽小小,枝上同宿。客里相逢,籬角黃昏,無言自倚修竹。
昭君不慣胡沙遠,但暗憶、江南江北。想佩環、月夜歸來,化作此花幽獨。
猶記深宮舊事,那人正睡里,飛近蛾綠。莫似春風,不管盈盈,早與安排金屋。
還教一片隨波去,又卻怨、玉龍哀曲。等恁時、重覓幽香,已入小窗橫幅。
《惜紅衣》
吳興號水晶宮,荷花盛麗。陳簡齋云:「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
荷花相送到青墩。」亦可見矣。丁末之夏,予游千岩,數往來紅
香中,自度此曲,以無射宮歌之。
簟枕邀涼,琴書換日,睡餘無力。細灑冰泉,並刀破甘碧。
牆頭換酒,誰問訊城南詩客。岑寂,高柳晚蟬,說西風訊息。
虹梁水陌,魚浪吹香,紅衣半狼藉。維舟試望,故國眇天北。
可惜渚邊沙外,不共美人遊歷。問甚時同賦,三十六陂秋色。
《淒涼犯》
綠楊巷陌秋風起,邊城一片離索。馬嘶漸遠,人歸甚處,戍樓吹角。
情懷正惡,更蓑草寒煙淡薄。似當時、將軍部曲,迤邐度沙漠。
追念西湖上,小舫攜歌,晚花行樂。舊遊在否,想如今、翠凋紅落。
漫寫羊裙,等新雁來時系著。怕匆匆、不肯寄與誤後約。
《翠樓吟》
淳熙丙午冬,武昌安遠樓成,與劉去非諸友落之,度曲見志。予
去武昌十年,故人有泊舟鸚鵡洲者,聞小姬歌此詞,問之,頗能
道其事,還吳為予言之。興懷昔游,且傷今之離索也。
月冷龍沙,塵清虎落,今年漢①初賜。新翻胡部曲,聽氈幕元戎歌吹。
層樓高峙。看欄曲縈紅,檐牙飛翠。人姝麗,粉香吹下,夜寒風細。
此地,宜有詞仙,擁素雲黃鶴,與君遊戲。玉梯凝望久,嘆芳草萋萋千里。
天涯情味,仗酒祓清愁,花銷英氣。西山外,晚來還卷、一簾秋霽。
《湘月》
五湖舊約,問經年底事,長負清景。暝入西山,漸喚我一葉夷猶乘興。
倦網都收,歸禽時度,月上汀洲冷。中流容與,畫橈不點清鏡。
誰解喚起湘靈,煙鬟霧鬢,理哀弦鴻陣玉麈談玄,嘆坐客多少風流名勝。
暗柳蕭蕭,飛星冉冉,夜久知秋信。鱸魚應好,舊家樂事誰省。
《永遇樂》
雲隔迷樓,苔封很石,人向何處?數騎秋煙,一篙寒汐,千古空來去。
使君心在,蒼崖綠嶂,苦被北門留住。有尊中酒差可飲,大旗盡繡熊虎。
前身諸葛,來游此地,數語便酬三顧。樓外冥冥,江皋隱隱,認得征西路。
中原生聚,神州耆老,南望長淮金鼓。問當時依依種柳,至今在否?

詞作欣賞

《琵琶仙》

《吳都賦》云:“戶藏煙浦,家具畫船。”惟吳興為然,春遊之盛,西湖未能過也。己酉歲,余與蕭時父載酒南郭,感遇成歌。

【原文】

姜夔

姜夔作品圖文

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桃葉。歌扇輕約飛花,蛾眉正奇絕。春漸遠,汀洲自綠,更添了幾聲啼鴂。十里揚州,三生杜牧,前事休說。
又還是宮燭分煙,奈愁里匆匆換時節。都把一襟芳思,與空階榆莢。千萬縷、藏鴉細柳,為玉尊、起舞回雪。想見西出陽關,故人初別。
【賞析】
此詞寫遊春感遇。詞的開頭寫遠處來了一隻漁船,載一對麗人,乍看好像舊目坊曲相戀的兩位歌女,漸近則見她拿歌扇接著飛落的花瓣,一雙蛾眉秀目真是奇艷無比。因而觸發起對昔日情人的綿綿懷思。“春漸遠”,轉筆寫眼前景,春光漸漸遠離,水邊平展的沙洲一片濃綠,幾聲伯勞鳥的悲啼更增添了幾分傷感。詞人想起了許多往事。在“煙花三月下揚州”的那時候,曾有過多少生生死死的誓約,如今一切都不存在了。回到眼前的春景,正是清明禁火的寒食節氣,宮廷里點燃了蠟燭給群臣分送薪火,一路輕煙散去。無奈在離愁里,時節已匆匆變換。滿懷惜春的情思已落空,都付與飄落空階的榆錢樹,美緣難再,遺恨空留。眼前千萬縷楊柳濃蔭,濃蔭里烏鴉藏掩,遂想起當年玉尊別筵,柳絲千縷舞翩翩,柳絲似雪漫天鏇。由柳絲追憶初別情景,情致綿綿不盡。

《念奴嬌》

余客武陵,湖北憲治在焉。古城野水,喬木參天。余與二三友,日蕩舟其間,薄荷花而飲,意象幽閒,不類人境。秋水且涸,荷葉出地尋丈,因列坐其下,上不見日,清風徐來,綠雲自動;間於疏處,窺見遊人畫船,亦一樂也。朅來吳興,數得相羊荷花中,又夜泛西湖,光景奇絕,故以此句寫之。
【原文】
鬧紅一舸,記來時嘗與鴛鴦為侶。三十六陂人未到,水佩風裳無數。翠葉吹涼,玉容消酒,更灑菰蒲雨。嫣然搖動,冷香飛上詩句。
日暮,青蓋亭亭,情人不見,爭忍凌波去?只恐舞衣寒易落,愁入西風南浦。高柳垂陰,老魚吹浪,留我花間住。田田多少,幾回沙際歸路。
【賞析】
作者於淳熙十五、十六年來往於杭州湖州,本篇為他泛舟杭州西湖賞荷花而作。起筆蕩舟觀荷,小船攪鬧了艷紅的荷花叢,記得來時曾與水面鴛鴦結成伴侶,意境美不勝收。放眼望三十六處荷塘連綿一氣,許多遊人不曾到過的荷花澱,有更多艷美的荷花。那種“三十六陂”卻“人未到”的清幽絕俗,那種“風為裳,水為佩”的瀟灑古樸,這才是真正“令人挹之無盡”的“幽韻冷香”。荷塘深處,翠碧的荷葉間吹過涼風,花容粉艷仿佛帶著殘餘的酒意,更有水草叢中灑下一陣密雨。荷花嫣然微笑輕搖倩影,幽冷的清香飛上詞人讚美荷花的詞句。下片寫擔心荷花遲暮、西風摧折的無限眷念。日暮之際,荷葉如青翠的傘蓋亭亭玉立,情人艷姿已隱然不見,“我怎忍心乘舟盪波而去?只恐怕寒秋時節,為愁情籠罩。“爭忍”寫荷之情,“只恐”寫愛花人之憂慮。“高柳”、“老魚”,多情挽留,更使詞人依戀難捨。全詞寫出荷花美妙之形和高潔之神,體現出詞人惜香愛美的詞情,將讀者引入一個純潔的童心世界。

《鷓鴣天》

【原文】
肥水東流無盡期,當初不合種相思。夢中未比丹青見,暗裡忽驚山鳥啼。
春未綠,鬢先絲,人間別久不成悲。誰教歲歲紅蓮夜,兩處沉吟各自知。
【賞析】
這首詞記元宵之夜的夢中情事。時光往往能把一切沖淡。當初痛不欲生,以為今生休矣之事,待到多年以後回想起來也許只有淡淡的傷感了。姜夔在此詞中展現出來的情感卻不同。這首詞是寧宗慶元三年(1197)姜夔在杭州所寫“合肥情詞”之一。二十多年前,詞人曾逗留淮南合肥,於勾欄坊曲間結識善彈箏琶的姐妹,此後雖天各一方,詞人舊情難以自抑,歲歲紅蓮夜,依舊是兩處沉吟,這是一份何等濃烈的情感!本詞首句以流水起興,肥水滾滾東流,永遠沒有終止的時期。當時真不該一見你就埋下相思的情思。詞人被流光拋擲,當初輕狂多情的少年如今已是鬢髮如絲的中年人,不知心上人的下落,更不能相見,悲傷沉入心底,不堪重負。“別久不成悲”,不是不悲,而是悲痛已沁入心骨。結語“兩處沉吟各自知”,出之以淡語,是怕觸動更多的心思,還是以淡雅寫深摯?白石自有匠心。

書法大師

姜夔善書法、精音樂、能自度曲。詩詞俱工,詞尤負盛名。詞多紀游、詠物、感嘆身世飄零與情場失意,亦有寄寓憂國傷時之作。詞風清勁騷雅,空靈高曠,自成一家。有《白石道人詩集》、《白石道人歌曲》、《白石詩說》。 會上書乞正太常雅樂,得免解,訖不第,以布衣終。有詞集傳世。傳世墨跡不多。

從《小楷跋王獻之保母帖》中可以看出他的書法出於二王一路,用筆精到,典雅俊潤,且受初唐諸家書風影響,不隨時俗,清新脫俗。他所著的《續書譜》和《絳帖平》以及他保留下來的墨跡《跋王羲之蘭亭序》、《跋王獻之保母志》等,歷來為我國書法界和書法愛好者所看重。他的書法著作倡言書法美感基於人的品格修養與創作時的客觀條件,把“人品高、師法古”做為追求書法神韻氣格的首要條件。他反對唐人的千篇一律與刻意求工,力求靈活變化,自然灑脫。這些得自他的書法實踐經驗的甘苦之談,對於今天的我們,依然很有學習和借鑑意義。

他一生好學好客,史書上說他“家無立錐,而一飯未嘗無食客。圖史翰墨之藏,汗牛充棟。”他在金石方面也很有研究,曾著有《集古印譜》二卷。由於年代久遠,資料散失現在都難以查證了。

貢獻

南宋江湖詞派的清空騷雅來源於姜夔。而姜夔的清空、騷雅分別源於蘇軾、辛棄疾。蘇辛都是無意為詞的,他們的清空、騷雅都是通過詩歌化的途徑實現的。姜夔在引詩濟詞方面和蘇辛是相同的,但他有意為詞,將詞的音律、創作風格和審美理想納入一定的法度之中,將原來並無必然聯繫的清空、騷雅聯成一體,形成一種新的詞風。南宋江湖詞派理論和創作就是闡釋和普及這種清空騷雅詞風的。

(一)清空

清空是宋詞的一種創作風格張炎《詞源》中談到了兩種類型的清空,一種以蘇軾為代表,另一種以姜夔為代表。他們的共同點在於以詩為詞,指出宋詞向上的一路。但在具體的方法上還有顯著的差異。蘇軾蔑棄一切法度,把詞變成一種長短句的新體詩。陳師道說他“以詩為詞”,李清照則批評東坡詞是“句讀不葺之詩爾”。這種不夠本色的詞風在南宋國中期成為詞壇的主流。其時詞品迅速的提高,而詞卻朝著非本色化的方向越走越遠。直到姜夔登上詞壇,這種風氣才有所改變。姜夔以有意的心態從事詞的創作,認真探討詞的各種法度。姜夔論詞的資料不多,涉及到詞的字面、句法和章法,還有超越這些具體法度的活法。此後,吳文英沈義父又提出了一種質實的詞法,即選曲填詞、遣詞造句和布局謀篇的基本法度。質實與清空都是一種化用才學的法度,程度上有高低之分,但沒有根本性的對立。張炎就是以沈義父的質實為基礎構建清空的。他把這種淺易平實的詞法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從極要用工,旬鍛月煉中,看到了法度背後的自然而然;從不蹈襲前人語意中,發現了清空中的意趣;從簸弄風月、陶寫性情中,悟出了風月之外的騷雅。後來陸輔之《詞旨》傳張炎詞法,說《詞源》指迷之要,盡在清空。而這種清空詞法包括清真詞的典麗、白石詞的騷雅、夢窗詞的字面和梅溪詞的句法,類似江西詩派的“一祖三宗”。從詞法的取去上融通了江湖詞派內部的兩種創作風格。

(二)騷雅

宋詞以“騷雅”為審美理想,這是由詞體的特質決定的。詞原名曲子詞,所謂的曲子就是從西域各國傳入的燕樂。這種胡夷里巷的俗樂,以其娛人娛己,導欲助淫的獨特魅力流行極廣。但是燕樂並不是專為詞體而專設的,它也不需要藉助詞體而流傳。隋唐時代的曲子和詞之間多有齟齬,有些詞就是當時的歌詩,如李益、李賀的歌詩,教坊樂人以賂求取,唱為供奉歌詞,甚或天下以為歌詞;而絕大部分詞是各行各業的人歌唱他們的生活,敦煌曲子詞內容龐雜,題材豐富,涉及到現實社會的方方面面,“宏開境域,凡百涵容,無所不至。”(任二北《敦煌曲子初探》)這些所謂的“詞”,只不過借用曲子的調便於記誦而已。《花間集》是我國最早的一部文人雅詞選集,它無疑具有規範詞體的作用。《花間集》所選體裁多為小令;內容以言情為主,其他題材也是從言情派生出來的。這些“名高白雪,聲聲而自和鸞歌;響遏行雲,字字而偏諧鳳律”(歐陽炯《花間集序》)的詩客曲子詞,不僅適合於歌唱,還具有主題專一情感豐富、言情小詞歸諸雅正的特點。遺憾的是入宋以後,縱慾享樂,不思進取之風大熾。盪子思婦變成了狎客妓女,狂嫖豪賭取代了春閨秋怨。柳永的閨門淫褻、羈旅狎妓之詞風靡天下,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這些文人士大夫詞也和民間俗詞一樣的品位低下。究其緣由,主要是由詞樂淫靡所致。柳永以後的詞人,往往舍詞樂而論詞。蘇軾引詩而濟詞,豐富了詞的表現形式,充實了詞的情感內容,指出宋詞詩化的道路。這種以詩為詞之風到南宋辛棄疾時達到高潮。辛棄疾詞器大聲宏,藉助詩歌的手法達到了情感的騷雅。姜夔恪守法度,用言情詠物、節序風物等近俗的題材,通過比興寄託、詠物吟志等常用的抒情方式,也達到了詞意的騷雅。
根據張炎《詞源》對清空、騷雅的描述,姜夔的清空出自蘇軾,騷雅脫胎於辛棄疾。和蘇辛不同的是姜夔把詞的創作納入一定的法度。他根據自己對音樂精神的理解,改造唐宋樂譜,使市井俗樂與傳統雅樂的精神相通;他總結化用才學的法度,從眾多的典故中汲取其共同意義,把具體的情感升華為空靈模糊的意趣;他用近俗的題材,表現出雅正的情感。他從詞體的特徵出發,因勢而利導,隨俗而雅化,使清空與騷雅連成一體,形成一種新的詞風。宋人以才學為詞,抒發的情感比較空泛。淪落江湖,遠離政治風波,使江湖詞人抒發的情感多是一種清雅的意趣。姜夔詞的情感是孤雲野飛、去留無跡的意趣,由於它無所定指,以致《暗香》《疏影》的主題千餘年來尚無定論。史達祖、吳文英、周密等風塵小吏的詞作雖然有一定的現實感受,但主要還是以抒情為主,並具有結體為虛的特點。張炎、王沂孫等人抒發的是宋社既屋的亡國之痛、遺民故老的黍離之悲,這種情感很難落實到具體的事件之上。散處江湖,與社會現實比較隔膜,促成了空靈情感與騷雅人品的結合。
任何一種藝術形式都是創作風格和思想內容的完美結合,並且二者之間還存在著一種天然的聯繫。張炎認為宋代詞學的創作風格是趨向“清空”的,而審美理想是趨向“騷雅”的。到了姜夔的筆下,才把它們綰結起來。姜夔恪守本色,一切從法度出發,這使清空和騷雅的結合成為一種必然。姜夔對詞體進行了全面的雅化,南宋中後期詞人極工極變,皆不出姜夔的劃域,並且各具姜夔的某種風格特徵。後來這些相近的風格匯集起來,就形成了一個詞學流派。這就是以姜夔為典範的南宋江湖詞派。而江湖詞派的三部詞法,兩部詞選,還有頻繁的詞社聚會,都是在實踐和傳遞姜夔的清空騷雅詞法。像這樣同時具備詞人、詞作、詞選、詞論、詞社等五種因素比較典型的詞學流派,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還是不多見的。

人物評價

(一) 清客

姜夔在《自敘》中寫道:“嗟呼!四海之內,知己者不為少矣,而未有能振之於窶困無聊之地者。”他一生四海奔走,卻沒有一個功名。生活中的他定然是處處碰壁的,所以,晚年的他才會哀嘆:“象筆鸞箋,甚而今、不道秀句。怕平生幽恨,化作沙邊煙雨。”

姜夔姜夔

其實,他是有機會擺脫寄人籬下的尷尬身份的,但他放棄了。他曾依傍的張鑒是南宋大將張俊的諸孫,曾想出錢為他買個頂戴,為他所拒絕。他當然不是清高到無意於名利,他43歲時就向朝廷上《大樂議》、《琴瑟古今談》,希望能夠得個飯碗,45歲時又上《聖宋鐃歌鼓吹十二章》,得到進士考試的機會後又名落孫山,可見,他是渴望戴上烏紗帽的,而他之所以拒絕張鑒的一腔好意,也許是因為他講究程式正義罷?他一無所有,他之所以能面無愧色地立於天地間,是因為他做人的正直,滿腹的才學。在儒教中國,“只可直中取,不向曲中求”是每個讀書人獲得尊嚴的唯一選擇。無論哪個朝代,通過科舉進入仕途的官員都看不起那些採用非正常手段的機取巧者。
後來張鑒又想割讓錫山給姜夔,但不知道為什麼,這件事沒有成功。看斯陀夫人的《湯姆叔叔的小屋》,曾一次次為湯姆叔叔扼腕,他本來是有機會擺脫奴隸身份的,但因為那個英俊的奴隸主生性懶惰,一直拖延而不曾辦成。這個奴隸主若泉下有知,是否也會為自己由於一時的疏忽,而幾乎毀掉了他人的整個人生而慨嘆不已呢?姜夔喟嘆道:“惜乎平甫(張鑒的字)下世,今惘惘然若有所失。人生百年有幾,賓主如某與平甫者復有幾,撫事感慨,不能為懷。”文里的“失”,除了感慨子期不再外,也許還有一點是因為那交臂失之的錫山罷?張鑒死後,姜夔貧無所依,浪跡於浙東、嘉興、金陵,大約1221年死於杭州,貧不能殯,在吳潛等人的資助下,才得葬於杭州錢塘門外西馬塍外。如他這種一生以布衣始,以布衣終的文人,歷史上是罕見的。
假如以功名事業作為評價標準,那么姜夔可算是一個徹底的失敗者。他傑出的才華不能給他帶來一官半職,他為人的正直也只能讓他衣食無著。他實在是夠辛酸了。而像他這樣一個落魄者,卻還要說什麼“越只青山,吳惟芳草,萬古皆沉滅”,則更令人心寒。他不是蘇軾,有過很高的地位 ,蘇軾說“一蓑風雨任平生”,那是瀟灑,可以贏得如雷掌聲;而他說“諳世味,楚人弓,莫忡忡”,只能換得諷刺與冷笑。而他也確實不曾吃到過葡萄,對於酸葡萄這樣的質問,他除了長嘆外,又還能說什麼呢?
也許正是他這種老莊式的虛無思想,才使他未曾得到魯迅的注意。魯迅是主張反抗絕望的。在《從幫忙到扯淡》一文中,魯迅寫道:“就是權門的清客,他也得會下幾盤棋,寫一筆字,畫畫兒,識古董,懂得些猜拳行令,打趣插科,這才能不失其為清客。也就是說,清客,還要有清客的本領的,雖然是有骨氣者所不屑為,卻又非搭空架者所能企及。”注意,魯迅說有骨氣的人是不做清客的,而這個結論,驗諸姜夔,卻未必成立。我想,魯迅在寫下這段話時,定然不曾想到姜夔罷?像姜夔這種失意文人,也許注定是不能家喻戶曉,成為明星的。

(二)情人

姜夔三十餘歲的時候,在湖南結識了千岩老人蕭德藻。蕭極愛其才,認為“四十年作詩始得此友”,於是妻之以侄女。我不知道姜夔是因為飢不擇食,還是因為盛情難卻,娶了這個女子,但有一點可以肯定,他們之間是沒有多少感情可言的,否則,以姜夔之才華,之多情,何以在他現存的80餘首詞里,不曾找到一篇是詠嘆夫妻情深的呢?要知道,僅僅是一個萍水相逢的歌女,姜夔就曾經填詞一首:“京洛風流絕代人,因何風絮落溪津。籠鞋淺出鴉頭襪,知是凌波縹緲身。//紅乍笑,綠長顰,與誰同度可憐春。鴛鴦獨宿何曾慣,化作西樓一縷雲。”而他那首關於小紅的詩就更廣為傳誦了。
這是可以理解的。姜夔瀚海漂泊,沒有功名,沒有穩定的收入來源,這就意味著做妻子的沒有人可以滿足性慾,沒有可以誇耀的地位,有時候還要喝西北風,這怎能叫人不心生怨恨呢?我前幾天還在《廈門晚報》上看到一個報導,道是妻子逼迫下崗的丈夫去做鴨,古人雖不如此(是否與古代沒有鴨店有關?),但那冷眼,想來是少不了的。
姜夔一生定然十分缺乏可以傾訴的異性,因為他窮,窮就沒了吸引力,雖說腹有詩書氣自華,但沒了錢,滿肚子的墨水也只能化為苦水,也因此,那僅有的艷遇,也就彌足珍貴。我粗略地做過統計,在姜夔現有的84首詞里,關乎這段往事的就有16首之多,接近總數的五分之一。姜夔在22歲到32歲期間,年少浪跡,往來江淮,曾在合肥有過一段終身難忘的情遇。這段故事裡的女主角應該是兩個人,而且是青樓女子,因為在《琵琶仙》里,姜夔曾這樣寫道:“雙槳來時,有人似、舊曲桃根逃葉。”鄭文焯《清真集校》有言:“倡家謂之曲,其選入教坊者,居處則曰坊。”而桃葉是王獻之的妾,桃根她的妹妹。
姜夔的這部分詞大多都是廣為流傳的名篇,如《踏莎行/燕燕輕盈》、《琵琶仙/雙槳來時》、《淡黃柳》、《長亭怨慢》、《摸魚兒》、《鷓鴣天/元夕有所夢》、《江梅引》、《秋宵吟》等。對姜夔一直挑剔有加的王國維,說他唯一欣賞的一句白石詞,便是《踏莎行/燕燕輕盈》里的“淮南皓月冷千山,冥冥歸去無人管”,而清朝著名的評論家陳廷焯則說,白石詞里最沉痛的,是“閱人多矣,誰得似長亭樹。樹若有情時,不會得青青如此”,這一句出自《長亭怨慢》。其他各篇也都有傳世名句:
春漸遠,汀洲自綠,更添了、幾聲啼鴂。(《琵琶仙/雙槳來時》)
馬上單衣寒惻惻。看盡鵝黃嫩綠,都是江南舊相識。(《淡黃柳》)
無人與問,但濁酒相呼,疏簾自卷,微月照清飲。《摸魚兒》
誰教歲歲紅蓮月,兩處沉吟各自知。《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俊游巷陌,算空有、古木斜暉。舊約扁舟,心事已成非。《江梅引》
但盈盈、淚灑單衣,今夕何夕恨未了。《秋宵吟》
讀這些,你會發現,姜夔是以一種克制的語言來表達自己的悲歡的。他不像李清照說得那么露骨:“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李清照訴說自己的思念是肆無忌憚的,也因此,才會被一些道學家看成是。那么這種方式哪個好呢?我想,如果是北方人,可能更喜歡李清照,如果是南方人,可能更欣賞姜夔,而我們知道,李清照的山東濟南人,一生大起大落,姜夔是江西鄱陽人,一直沉淪下僚。後來的張炎(張鑒的孫子,宋詞的最後一位大家)之所以對姜夔推崇有加,

中國著名書法家(古代及近代)

秦·漢
李斯|趙高| 胡毋 | 敬程邈 | 史游 | 曹喜 | 杜度 | 崔瑗 | 崔實 | 張芝
張超 | 羅暉 | 趙襲 |張昶 |韋誕| 姜詡 |梁宣| 田彥 | 韋少季 | 蔡邕
陳遵 | 王次仲 | 師宜官 |梁鵠
三國
兩晉
南北朝
皇象 | 邯鄲淳 | 劉德升 | 鍾繇 | 鍾會 | 索靖 | 衛覬 | 衛瓘 |衛恆| 杜畿
杜恕 | 杜預 | 陳暢 | 司馬攸 | 羊忱 | 李式 | 李定 | 王廙 |衛夫人| 李廞
羊固 | 王導 | 王恬 | 王洽 | 王珉 |王羲之|王獻之|王玄之| 王徽之
王淳之 |王允之|王濛| 王修 | 王綏 | 王珣 | 郗愔 | 郗超 | 庾亮 | 庾翼
謝安 | 許靜民 | 張翼 | 謝敷 | 康昕 | 張弘 | 羊欣 |范曄| 王僧虔 | 王慈
蕭子云 |蕭衍| 陶弘景| 王長孺 |趙文淵| 鄭道昭 | 崔浩
隋·唐
五代十國
智永 | 虞世南 | 歐陽詢 |褚遂良|薛稷| 李世民 | 歐陽通 | 孫過庭
張旭 | 陸柬之 | 李邕 | 李隆基 | 李陽冰 | 賀知章 |李白|顏真卿
柳公權| 徐浩 | 裴休 |懷素| 高閒 | 楊凝式 | 李煜 | 徐鉉
宋·元 歐陽修|范仲淹| 李建中 |蔡襄|蘇軾|黃庭堅|蔡京|米芾| 薛紹彭
趙佶 | 趙構 | 岳飛 | 秦檜 | 陸游|范成大| 張孝祥 | 朱熹 | 張即之 | 姜夔
吳琚 |趙孟堅|方回|文天祥| 趙孟頫 | 鮮于樞
明·清 董其昌|文徵明| 李東陽 | 王鐸 | 詹景風 | 鄧石如 |吳讓之
民國 董作賓|吳昌碩|齊白石

中國古代名人

中國古代名人例如:詩人、學者、官員等,他們推動了社會的發展,推動了人類的進步,我們要向他們學習.。

姜氏名人盤點

姜姓始自炎帝。《元和姓纂》中就有記載,炎帝神農氏,因生於姜水(今陝西岐山縣西),而以姜為姓。神農氏的後裔姜太公,即呂尚,齊國的創建者,因輔佐周王朝得天下而被封於呂,所以才從封地為姓。戰國時,齊國被田和所滅,呂尚的後代分散各地,有姓呂的,也有姓姜的。

宋代名人(三)

宋代是中國歷史的一個很重要的時期,讓我們來通過這些名人更好的了解一下那個時代吧。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