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TA

WTA

女子網球聯合會(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簡稱WTA),是負責開展女子網球運動的最高國際組織。這個組織相當於男子網球界的職業網球聯合會(ATP)。1970年9月23日,女子網球聯合會設立於美國德克薩斯州休斯敦市。早期的負責人是比莉·珍·金。

基本信息

WTA

WTA LOGOWTA LOGO

WTA成立於1973年,球員總部設在佛羅里達聖彼得斯堡,其主要辦公機構目前在康乃狄克州,另外在歐洲還有一個小的分支機構。The WTA巡迴賽組織的總部設在美國康乃狄克州西南部的斯坦福德。體育科學部、醫學部、巡迴賽運作部和選手關係辦公室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聖彼得堡。巡迴賽還在倫敦設有歐洲總部的辦公室。WTA由一個主席和一個董事會來管理,他們多數是現役球員,另外還有一些是商業顧問。理事會為整個網球運動的核心機構即為女子網球職業協會提供建議。像男子網球運動一樣,WTA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所有球員的問題。球員們在女子網球協會中有各自的代理人,女子職業網球協會決定整個巡迴賽的所有規則,並資助一些表演賽,使球員們能參加一些這樣的比賽而不必擔心與真正的職業聯賽相衝突。

總部成立的歷史

WTA成立於1973年,球員總部設在佛羅里達的聖彼得斯堡,其主要辦公機構目前在康乃狄克州,另外在歐洲還有一個小的分支機構。The WTA巡迴賽組織的總部設在美國康乃狄克州西南部的斯坦福德。體育科學部、醫學部、巡迴賽運作部和選手關係辦公室設在美國佛羅里達州的聖彼得堡。巡迴賽還在倫敦設有歐洲總部的辦公室。WTA由一個主席和一個董事會來管理,他們多數是現役球員,另外還有一些是商業顧問。理事會為整個網球運動的核心機構即為女子網球職業協會提供建議。像男子網球運動一樣,WTA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所有球員的問題。球員們在女子網球協會中有各自的代理人,女子職業網球協會決定整個巡迴賽的所有規則,並資助一些表演賽,使球員們能參加一些這樣的比賽而不必擔心與真正的職業聯賽相衝突。
女子比賽同男子賽一樣,也走過了一條爭奪權利的道路。球員們希望得到網球運動的控制權,但她們沒有能力控制比賽-起碼不能控制重要的比賽,經過一番協商,WTA接受了董事們的建議,讓職業網球聯合會經營巡迴賽。
由於選手們只要在一些比賽中贏得超過25000美元的獎金即可獲得電腦積分,所以加入女子的電腦排名榜比加入男子的要容易一些。儘管球員們要在一年中打至少10場錦標賽來保持自己的排名優勢,她們參加一些小型的聯賽還是比較容易的。
女子網球巡迴賽為年輕的選手設立了學校,其教育目標重點是介紹巡迴賽的知識以及參加比賽應注意的事項。所以這么做是因為有些年輕球員如耶格,卡普里亞蒂和奧斯汀曾遇到過這樣的問題。

目的

WTA認為,這些年輕球員承受的壓力太大了,他們希望讓選手及其家長們了解職業網球運動潛在的危險性。老球員們還認為有必要讓青年選手了解網球運動的歷史。現在的年輕球員,即使在第一輪的比賽中輸了,也能賺數千美元,所以往日的球星想讓年輕人了解她們是如何才有了今天的地位。珍妮弗. 卡普里亞蒂,她經歷了許多艱難的時光,但是她現在回到了比賽中,盡力彌補失去的時光。
重要的是,有兩個組織關心球員的情況,尤其是女子網球。球員們可以幾乎沒有世界知名度,達到14歲即可加入職業球員排名。許多球員被利用和欺騙。例如斯蒂夫.格拉芙的遭遇,她的父親揮霍了她的獎金。這些少年球員被名譽和金錢所迷惑之前,ATP和WTA要教導他們。一些重要的聯賽設有家長討論會。如果讓一個家庭認識到他們將面臨的問題,我認為討論會還是有必要的。
最後,球員協會禁止增加新的聯賽。球員們現在可以舒服地休息一段時間而不必去擔心自己的電腦排名,由於ATP和WTA都禁止優秀選手參加只停留一夜的比賽,因此網球運動得到了健康的發展。兩大巡迴賽都有代表最高水平的優秀球員參加。所有的球員都應牢記為他們的今天鋪平道路的網球運動先驅們。我們要讓一個12歲的少年高手知道克雷默拉弗康納斯阿希和女子比賽方面的卡薩爾斯納夫拉蒂洛娃埃弗特,當他們是種子選手時,曾為網球運動做出過巨大的貢獻。

啟用新標誌

總決賽七仙女簇擁WTA新標誌總決賽七仙女簇擁WTA新標誌

台北時間2010年10月25日訊息,在年終多哈總決賽即將開打之際,擁有37年歷史的WTA也揭曉了全新的標誌。這一新標誌極具現代感,突出了女子職業網球運動日益全球化的特色,能讓球迷感受到運動和娛樂完美結合的魅力所在。

WTA巡迴賽大事紀

WTA創始人比利-簡-金WTA創始人比利-簡-金

20世紀七十年代,比利-簡-金和她另外8個志同道合的好朋友做出了在當時看來無疑是革命性的舉措。雖然當時距美國教育修正案第九條通過還有兩年的時候,但這些不凡的女性已經為女子網球設計了一個更加美好的未來。
1970年9月,9位球員與世界網球發行人格拉戴斯·赫爾德曼簽訂了價值1美元的契約,同意參加新設立的女子巡迴賽,從此女子職業網球運動正式誕生。這9位球員分別是比利-簡-金、羅西-卡薩爾斯、南希-瑞切、凱瑞-梅爾維爾、皮奇斯-巴特科維茨、克里斯蒂-皮琴、茱蒂-道爾頓、瓦萊麗-齊根福斯和朱莉-赫爾德曼。
赫爾德曼和她在菲利普-莫里斯菸草公司的朋友喬-卡爾曼以及其他幾個人對巡迴賽的投入給"網壇九佳人"以及之後的其他球員提供了參加巡迴賽比賽的機會,第一屆休斯頓維吉尼亞菸草巡迴賽創建於1970年9月23日,總獎金額為7500美元。比利-簡-金則成為了巡迴賽發展的奠基人。
1971年 -維吉尼亞菸草巡迴賽第一個賽季就舉辦了19站賽事,賽事總獎金達到了30.91萬美元。比利-簡-金成為了第一個在單個賽季里獎金數超過六位數的女運動員。
1973年 -溫網前一周,在格魯西斯特酒店的一個房間裡,比利-簡-金創立了女子網球協會(WTA,Women's Tennis Association),將所有女子職業網球比賽都融合到一個巡迴賽中。同年的美網公開賽,首次在獎金方面實現了男女平等。
1974年 - WTA簽訂了協會歷史上第一份電視廣播契約(跟CBS簽訂契約)。
1975年 - 維吉尼亞菸草巡迴賽縮減成了一個為期11周的美國本土賽事,到三月底整個巡迴賽就全部結束了。
1976年 - 巡迴賽時間變成了從4月開始到11月結束,高露潔與巡迴賽簽下了為期四年的贊助契約;在棕櫚泉賽上,克里斯-艾弗特成為了首個職業生涯獎金數超過百萬美元的女運動員。
1977年 - 紐約第一次舉辦年終總決賽。
1979年 - 雅芳取代了維吉尼亞菸草成為了冬季巡迴賽的贊助商,並且在以其名字冠名的年終總決賽上給冠軍提供的獎金破紀錄地達到了10萬美金。
1980年 - 截止至這一年,巡迴賽在全球共舉辦了47站比賽,有超過250位女球員參與了職業比賽,賽事總獎金額達到了720萬美元。
1982年 - 納芙拉蒂洛娃成為了第一個在單個賽季中獎金額超過100萬美元的女球員。

格拉芙格拉芙

1983 年 - 維吉尼亞菸草重回巡迴賽,他們取代了雅芳豐田成為了巡迴賽的統一贊助商,贊助資金超過了1000萬美元。
1984 年 - 納芙拉蒂洛娃在奪得法網女單冠軍後在一年裡實現了單打全滿貫,因此ITF獎勵了她100萬美元。之前她已經在1983年奪得了溫網美網澳網冠軍(格拉芙之後在1988和1993-94兩次完成全滿貫壯舉);納芙拉蒂洛娃該賽季獎金額超過了200萬美元,這個數字超過了當時男子排名第一的約翰-麥肯羅所掙的獎金數;澳網成為了繼美網之後第二個給男女選手提供相同數額獎金的大滿貫賽事(之後在1996年-2000年間男子獎金數額高於女子)。
1986 年 - 納芙拉蒂洛娃在奪得美國室內賽冠軍後職業生涯獎金數超過了1000萬美元。
1988 年 - 格拉芙成為了自公開賽時代以來第二位在一個賽季里包攬四大滿貫單打冠軍的女球員,而且同年在奪得了漢城奧運會女子單打網球比賽的金牌後她又實現了金滿貫。
1990 年 - 菲利普-莫里斯公司卡夫食品結束了維吉尼亞菸草與巡迴賽長達15年的贊助合作;巡迴賽總獎金額增加到了2300萬美元,該賽季最後一個比賽在紐約的麥迪遜廣場花園進行,是巡迴賽歷史上第一個賽事總獎金超過百萬美元的女子比賽;納芙拉蒂洛娃創紀錄地奪得了個人第九個溫網單打冠軍。
1991 年 - 莫妮卡-塞萊斯成為了繼納芙拉蒂洛娃之後第二個單個賽季所獲獎金數超過200萬美元的球員。她在91和92年所掙獎金數超過了當時男子排名第一的球員史蒂文-埃德博格

塞萊斯告別塞萊斯告別

1995 年 - WTA球員協會(WTA Players Association)和女子網球委員會(Women's Tennis Council)合併成立了WTA巡迴賽(WTA Tour)。由於塞萊斯在這一年的夏天復出職業網壇,在球星效應的推動下,加拿大Corel軟體公司年底成為了巡迴賽的冠名贊助商;年終總決賽總獎金額翻倍達到了200萬美元。
1997 年 - 3月30日,辛吉斯成為了巡迴賽歷史上在單個賽季里所掙獎金額超過百萬美元用時間最短的球員,一天之後,她又成為了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第一,結束了格拉芙對女子網壇長達377周的統治(當時也沒有一個男球員在世界第一這個位置所呆的周數能超過格拉芙)。
1998年 - 在奪得萊比錫站的冠軍後,格拉芙的獎金總數超過了納芙拉蒂洛娃。
1999年 - 在闖蕩職業網壇17年後,格拉芙帶著22個大滿貫單打冠軍獎盃和2189.5277萬美元的獎金告別了職業網壇。
2000 年-Sanex護膚品公司成為巡迴賽為期三年冠名贊助商;在連續舉辦22年巡迴賽年終總決賽後,麥迪遜花園廣場完成最後的巡迴賽總決賽謝幕。
2001年 - 澳網公開賽 實現男女球員同等獎金,包括首次在中東地區設立的賽事:多哈、卡達和杜拜,63項巡迴賽賽事總獎金高達5000萬美元;年終總決賽在慕尼黑舉辦;珍妮弗·卡普里亞蒂首次獲得兩項大滿貫女單冠軍,並在10月份就任世界第一,完成完美回歸。
2002 年- 威廉士姐妹實現其父親的預言,成為世界上首對榮登世界第一寶座的姐妹,先是維納斯.威廉士在2月登頂女子網壇,隨後塞雷娜,威廉士在7月就任世界第一。塞雷娜,威廉士贏得三座大滿貫頭銜,這三次決賽的對手均是姐姐大威;洛杉磯在1976年後首次舉辦巡迴賽年終總決賽。

群星閃耀群星閃耀

2003 年-保時捷公司成為巡迴賽南美市場的推廣贊助商;作為與歐洲體育台的至2007年電視合作項目的延伸,巡迴賽與Lotto(服裝品牌)和Luxilon(球弦品牌)開展合作;巡迴賽歷史上最重要的市場推廣活動 - "感受你的女性氣質"正式啟動;塞雷娜.威廉士贏得澳網公開賽的女單冠軍,颳起"塞雷娜鏇風",她與克里斯特爾斯一同成為一個賽季獎金突破400萬美元的球員。
2004 年- 迪拜免稅店成為巡迴賽在中東和太平洋地區的特約贊助商,惠而浦成為歐洲市場的首席贊助商;在維真集團主席理察.布蘭森的幫助下,巡迴賽最為成功的市場推廣項目之一"感受"進入第二階段,理察.布蘭森也是巡迴賽新成立的全球顧問團的顧問。
2005年 - 索尼愛立信成為巡迴賽全球冠名贊助商,此項長達6年的贊助項目總金額高達8800萬美元,無論是女子職業網球史還是整個網球歷史上,都屬最大最全面的商業贊助項目;美網系列賽的贏家克里斯特爾斯在贏得美網女單冠軍後,獲得原女單冠軍兩倍的獎金高達220萬美元,這項獎金在女子體育和整個網球運動中都屬數額最大的賽事獎金;本賽季的賽場被經過一段休賽重返賽場的球員統治,克里斯特爾斯賈斯汀.海寧、威廉士姐妹贏得四大滿貫的冠軍,毛瑞斯莫贏得年終總決賽的女單冠軍。
2006年 - 全球冠名贊助商索尼愛立信啟動一系列革新項目,通過引入鷹眼系統和賽場教練指導等舉措,旨在增強網球比賽的觀賞性和與球迷的互動;與世界著名營養品公司- USANA健康科學公司建立重要合作關係,與通濟隆公司的合作更加緊密,並將與歐洲體育的Eurosport合作關係(女子網球史上最大的電視合作項目)延長至2011年;與歐洲最大讚助商惠而浦的契約延長了三年;瑪蒂娜.納芙蒂洛娃在贏得美網混雙冠軍後宣布告別職業網壇;納芙蒂洛娃的職業網齡長達32年,她所獲得的冠軍頭銜數量超過巡迴賽歷史上任何一位男女網球選手;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開始全球範圍的合作,目的是促進性別平等,提高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領導地位;毛瑞斯莫、海寧和莎拉波娃對年終世界世界第一展開了激烈的爭奪,最終海寧獲勝。

海寧奪冠海寧奪冠

2007 年- 董事會通過路線圖的改革方案,新的路線圖下,從2009年開始,巡迴賽的賽季更短,賽事觀賞性更強,賽事總獎金增加了40%;法國網球公開賽 和溫布爾登公開賽首次實現男女同等獎金,這標誌著這項30年前由網壇名宿比利.簡,金髮起的征程終於取得了勝利;在西班牙馬德里成功舉辦兩年年終總決賽後,巡迴賽宣布索尼愛立信冠軍賽移師多哈。2008-2010年,該賽事將在伊斯坦堡舉行,而2011-2013年的賽事則由土耳其承辦;世界第一賈斯汀.海寧成為巡迴賽歷史上首位在一個賽季內獎金突破500萬美元的球員。
2008 年- 巡迴賽啟動了自成立以來最大的廣告推廣項目,名為"尋找你的英雄",這項計畫在當年的溫布爾登公開賽前夕正式啟動;幾乎在同時,巡迴賽駐北京的亞太代表處成立,成為繼佛羅里達聖彼得堡總部和英國倫敦代表處外,巡迴賽第三個分支機構;杜拜免稅店將其與巡迴賽的贊助關係延長至2011年;25歲賈斯汀.海寧宣布告別女子職業網壇,成為巡迴賽歷史上第一個在排名世界第一時退役的選手。

WTA年終總決賽歷屆冠軍

年份 姓名 國籍

1972

埃弗特
美國 美國
1973 埃弗特
美國 美國
1974 古拉貢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
1975 埃弗特
美國 美國
1976 古拉貢
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
1977 埃弗特
美國 美國
1978 納芙拉蒂諾娃
捷克 捷克
1979 納芙拉蒂諾娃
捷克 捷克
1980 奧斯汀
美國 美國
1981 納芙拉蒂諾娃
美國 美國
1982 漢妮卡
德國 德國
1983 納芙拉蒂諾娃
美國 美國
1984 納芙拉蒂諾娃
美國 美國
1985 納芙拉蒂諾娃
美國 美國
1986 納芙拉蒂諾娃
美國 美國
1987 格拉芙
德國 德國
1988 薩巴蒂尼
阿根廷 阿根廷
1989 格拉芙
德國 德國
1990 塞萊斯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
1991 塞萊斯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
1992 塞萊斯
南斯拉夫 南斯拉夫
1993 格拉芙
德國 德國
1994 薩巴蒂尼
阿根廷 阿根廷
1995 格拉芙
德國 德國
1996 格拉芙
德國 德國
1997 諾沃特娜
捷克 捷克
1998 辛吉斯
瑞士 瑞士
1999 達文波特
美國 美國
2000 辛吉斯
瑞士 瑞士
2001 小威廉士
美國 美國
2002 克里斯特爾斯
比利時 比利時
2003 克里斯特爾斯
比利時 比利時
2004 莎拉波娃
俄羅斯 俄羅斯
2005 毛瑞斯莫
法國 法國
2006 海寧
比利時 比利時
2007 海寧
比利時 比利時
2008 大威廉士
美國 美國

記錄

周排名第一次數

排名

姓名

周數

1

格拉芙

377

2

納芙拉蒂洛娃

332

3

埃弗特

260

4

辛吉斯

209

5

塞萊斯

178

6

海寧

177

7

達文波特

98

8

小威廉士

74

9

毛瑞斯莫

39

10

薩芬娜

26

收入

排名

姓名

收入(US$)

1

小威廉士

26,585,118

2

大威廉士

24,190,115

3

達文波特

22,144,735

4

格拉芙

21,895,277

5

納芙拉蒂洛娃

21,626,089

6

辛吉斯

20,130,657

7

海寧

19,461,375

8

桑切斯

16,942,640

9

克里斯蒂爾斯

16,396,856

10

毛瑞斯莫

15,022,476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