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襄陽西園雜記》

《徐襄陽西園雜記》

《徐襄陽西園雜記》是明徐鹹撰。

基本信息

選文

予登第之八月,授沔陽知州,九峰孫先生時為戶部尚書,即來訪。予出見,",
"坐定,先生曰:“閣下釋褐,初授即為大夫,專理一郡,榮矣。慎毋懷歉。”予",
"曰:“豈敢?但恐弗能勝任耳。願聞教。”先生曰:“初蒞官,不可便望升,望",
"升則無心做好官矣。”又曰:“初要嚴,不可寬縱。一年後,法立令行,民不敢",
"犯,然後漸寬,則民知感。若下車就從寬,則事馳民玩,後欲復嚴,無及矣。”",
"又曰:“吾弟某在家,專於鄰近州縣有所求為,閣下到任,彼必來見,幸峻拒之,",
"勿以吾故縱令壞事也。”領檄後,與趙漸齋同舟行,至臨清,適二泉邵先生督餉",
"駐此。予二人鄉舉時,二泉以右轄提調,甚見愛。造謁,二泉曰:“昨見高中,",
"甚喜。今又做官矣。進士初做官外任,更歷民事,後來大有受用。吾亦初授許州,",
"八年始得遷轉。不可便望升也。”又曰:“慎毋以土宜饋人。”明年二月,予至",
"沔,沔去華容,隔江耳。予以少儀遣吏侯問東山劉先生,先生出見吏,與之坐而",
"問,賜之酒食。瀕行,出謝牘,授吏曰:“吾老不能書,命小孫代筆,歸語爾主,",
"居官之道,潔已愛民,勤政事,敬上司,四者兼盡,賢譽出矣。不要好名,好名",
"最大壞事。”三先生引掖後進,言皆諄切,至今可想。愧予疏庸不學,無所成就,",
"有負教愛多矣。林泉無事,偶一錄之,以識不忘。",
"予觀政大理時,以八月得選,同年太倉何壁,相與甚厚。一日,謂予曰:",
"“聞吏部取選,止於年兄,例得作州。吾太倉缺守,且與鄉密邇,可計而得。”",
"予謝之。他日復以為言,予又謝之。乃拉施西亭聘之,以強予。予曰:“榮辱有",
"命,食祿有方,況筮仕之初,決不為此。”聘之深然之,已而得沔陽。",
"同年何文征壁,容貌後偉,詞藻清麗,嘗以翰林自許。及選庶吉士不得,心",
"已怏怏。繼聞選科道,自謂以貌以年,可必得矣。及選,復不得。以名在二甲,",
"部屬之選,其所不屑者。及選部屬,又不得,遂出知開州。州當流賊擾攘用兵之",
"際,文征抵任十餘日,以糧草不繼,為巡撫都憲寧杲所責。憤怒遂得心疾。家人",
"環守終日,僚佐百方療治,越兩月稍知人事。乃命家人回取家眷。時母年幾八十,",
"繼室方二十餘,且無子。既至任,出見,母妻悲泣,慰問如平時。家人不復虞有",
"他故,至晚膳罷乃自縊於一室。噫,文征氣豪自負,既登第即欲躋華履要,一拂",
"意遂恚憤以死,不足悲也。獨其母妻無托,予在沔時,亦嘗周之。此可為妄意不",
"知命者之戒!",
"襄陽撫民憲副王佩,字朝鳴,四川南兗人。正德戊辰進士,舊為南道御史,",
"恃才負氣,城府凜然。與襄守撫州吳華不相能。予至襄,頗為降意,有大事必商",
"榷而後行,每稱予直諒可與。乙酉秋九月,往安陸回,中途值風雨,又以久不調,",
"心甚怏怏。十九日至司,是晚,予夢王深衣幅巾造予廨舍,再拜言曰:“將歸故",
"鄉,特來別君,幸終愛之。”予覺而驚異。黎明,吏報王公已中風矣。予亟入視,",
"已不能言。即為經紀後事,棺斂之具,悉從厚。越六日,遂卒。王為人深刻,不",
"悅者眾,率謂其愛錢。錢實無所有也。其母妻出拜,泣曰:“使遇前守吳公,豈",
"得送終如此之厚?是兒不幸中之大幸也。”予復聞諸當道,厚賻以歸。其喪子台",
"舉人,亦早世。",
"襄陽守判周全,貴溪人,監司檄署棗陽縣事。去兩月,子婦笄年甚美,有一",
"少年,日夕來調戲,婦輒昏亂與合。每夜分即至,如是者半月。夫固同寢不知,",
"後亦微覺。及欲拘執,則不見矣。婦面色漸黃痿,姑詰其故,婦漢有隱。姑曰:",
"“妖也。”乃召術者,百方驅之,無驗。敏夕姑率家人婦女入伴,妖略不畏避,",
"至見形作聲云:“何物微術,乃欲驅我乎?”兩月余,婦益■D7羸。家人驚惶而",
"無措。一夕,其始夢其先翁曰:“此事須告太府方有處。”翼旦,令家人來見,",
"述夢,懇乞,予亦不知所謂。是日,偶出鐵佛寺訪客,左右言寺中有張道士者,",
"北京人,能驅妖怪。予亟召見之,修髯白面,年已七十,如壯夫然。予語之故,",
"道士曰:“去之不難。”即延入周廨,書符設法,仗劍入房,久之出,曰:“是",
"妖當在城西五里外,今除之矣。”後果不復來。過半月,姑率其婦來謝。先室見",
"之,婦顏色如舊。只此一事,其姑之夢之異,道士之術之神,皆可紀雲。"

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玉笑零音》
《春雨逸響》
《泉南雜誌》
《朱良叔猶及編》
《三餘贅筆》
《續婆羅館清言》
《婆羅館清言》
《見聞雜記》
《碧里雜存》
《珍珠船》
《江上雜疏》
《皇明紀略》
《淞故述》
《夷俗記》
《濟南紀政》
《雲間據目抄》
《願豐堂漫書》
《病榻寤言》
《長水日抄》
《耄餘雜識》
《召對錄》
《窺天外乘》
《野記》
《二酉委譚摘錄》
《奇聞類記》
《病榻遺言》
《嘉靖東南平倭通錄》
《皇明典故紀聞》
《方洲雜言》
《金台紀聞》
《都公譚纂》
《同異錄》
《機警》
《君子堂日詢手鏡》
《制府雜錄》
《西征日錄》
《賢識錄》
《沂陽日記》
《風月堂雜識》
《天潢玉牒》
《談輅》
《平濠錄》
《燕對錄》
《北窗瑣語》
《苹野纂聞》
《蘇談》
《醫閭漫記》
《枝山前聞》
《世緯》
《新倩籍》
《百可漫志》
《清暑筆談》
《滇載記》
《琅琊漫抄》
《病逸漫記》
《國琛集》
《今言》
《賢弈編》
《半村野人閒談》
《雲南機務抄黃》
《晏林子》
《炎徼紀聞》
《巳瘧編》
《鳳凰台記事》
《原李耳載》
《湖西遺事》
《石田雜記》
《玉堂漫筆》
《廣客談》
《縣笥瑣探摘抄》
《春雨堂隨筆》
《筆麈》
《秋涇筆乘》
《談氏筆乘》
《山左筆談》
《大駕北還錄》
《偶譚》
《桑榆漫志》
《倖存錄》
《木幾冗談》
《赤雅》
《停驂錄摘抄》
《西堂日記》
《吳乘竊筆》
《勝朝彤史拾遺記》
《寒夜錄》
《閩小記》
《兩粵夢遊記》
《玉堂薈記》
《守鄖紀略》
《蓬窗類記》
《先撥志始》
《耳新》
《東江始末》
《玉鏡新譚》
《酌中志》
《天變邸抄》
《南中紀聞》
《詔獄慘言》
《梅花草堂筆談》
《東谷贅言》
《庚申紀事》
《見只編》
《飛鳧語略》
《崔鳴吾紀事》
《益部談資》
《譯語》
《豫志》
《汝南遺事》
《狂夫之言》
《書蕉》
《讀書鏡》
《北虜紀略》
《雨航雜錄》
《花里活》
《西南夷風土記》
《大同平叛志》
《晉錄》
《東朝紀》
《民抄董宦事實》
《戲瑕》
《瓶花齋雜錄》
《涇林續記》
《革除逸史》
《星槎勝覽》
《殊域周咨錄》
《菽園雜記》
《水東日記》
《涌幢小品》
《老乞大》
《海槎餘錄》
《讀書止觀錄》
《涉異志》
《高坡異纂》
《雲中紀變》
《雲中事記》
《大同紀事》
《北平錄》
《舊京遺事》
《皇明本紀》
《畜德錄》
《謇齋瑣綴錄》
《震澤紀聞》
《庚巳編》
《林泉隨筆》
《繼世紀聞》
《治世余聞》
《西湖夢尋》
《平蠻錄》
《閒情偶寄》
《前聞紀》
《撫安東夷記》
《青溪暇筆》
《東征紀行錄》
《天順日錄》
《復辟錄》
《復齋日記》
《寓圃雜記》
《北使錄》
《瀛涯勝覽》
《北征後錄》
《北征錄》
《致身錄》
《姜氏秘史》
《北巡私記》
《新知錄摘抄》
《徐襄陽西園雜記》
《倭變事略》
《否泰錄》
《近峰紀略》
《武宗外紀》
《廣志繹》
《皇明異典述》
《皇明奇事述》
《皇明盛事述》
《元故宮遺錄》
《松窗夢語》
《翦勝野聞》
《烈皇小識》
《七修續稿》
《雲蕉館紀談》
《聽雨紀談》
《吳中故語》
《明朝小史》
《西軒客談》
《山行雜記》
《巫娥志》
《讀書偶見》
《秋園雜佩》
《彭文憲公筆記》
《後渠雜識》
《閒中今古錄摘抄》
《意見》
《客座贅語》
《金陵瑣事》
《馬氏日抄》
《備倭記》
《燕閒錄》
《溪山餘話》
《蜀都雜抄》
《閩部疏》
《蒹葭堂雜著摘抄》
《兩湖麈談錄》
《丘隅意見》
《觚不觚錄》
《堯山堂偶雋》
《堯山堂外紀》
《會仙女志》
《世說舊注》
《正統臨戎錄》
《說聽》
《北征事跡》
《佑山雜說》
《廣右戰功》
《文昌旅語》
《冥寥子游》
《餘冬序錄》
《筆記》
《宛署雜記》
《雙溪雜記》
《五雜俎》
《玉堂叢語》
《四友齋叢說》
《七修類稿》
《蓬窗日錄》
《古穰雜錄摘抄》
《投瓮隨筆》
《慎言》
《古今風謠》
《萬曆野獲編補遺》
《萬曆野獲編》
《谷山筆麈》
《陶庵夢憶》
《蜀碧》
《正統北狩事跡》
《古今諺》
《焚書》
《明夷待訪錄》
《畫禪室隨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