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瓮隨筆》

《投瓮隨筆》

《投瓮隨筆》,本書作者是姜南,1991年1月1日由中華書局出版,作者字明叔,號蓉塘、半村野人等,仁和(今浙江杭州)人。本書主要是一本散文,收錄了《瓠里子筆談》 《蓉塘記聞》 《投瓮隨筆》《 抱璞簡記》集錦卷首有陸深《題引》,卷末附張秉壺、洪楩跋文。

基本信息

基本資料

封面封面

書籍作者:姜南篡
圖書出版社:中華書局
圖書品相:九品
圖書售價:15.00元
圖書類別:文學
圖書標籤:中華書局叢書集成新版隨筆筆談
上書時間:2009-09-11
出版時間:1991-01印刷時間:1991-01-01
開本:32開頁數:40頁
裝訂:平裝 

目錄及介紹

貧富不愛錢

錢昕字景寅,蘇州常熟人。正統乙丑進士,歷官湖廣布政使,以廉慎著稱。同時有魚侃者,亦常熟人。永樂二十二年進士,歷官開封知府,亦有廉名。然昕故富家,而侃則貧士,人尤以為難。鹽山王文肅公翱為吏部尚書,常稱之曰:“富不愛錢錢昕,貧不愛錢魚侃。”

不受雲布

湘陰宋端,成化間知華亭縣,以雲布一端,獻其師華容黎侍郎淳。淳題其外封曰:“昔之縣令拔茶種桑,今之縣令錦上添花。”不受而還之。華亭之雲布,不始於端,黎雖誤責之,然充其言,豈有病吾民者乎?

表語用事

王德用,號黑王相公,年十九從父討西賊,威名大震。西人兒啼,即呼黑大王來以懼之。德用在朝,屢引年,仁宗惜其去,兩為減年。一日,除樞密使孔道輔,上言德用貌類藝祖,宅枕乾岡,即出知隨州。謝表云:“狀類藝祖,父母所生。宅枕乾岡,先朝所賜。”時人莫不多其言。又趙葵理宗朝拜右相,言者論葵非由科目進,且曰宰相須用讀書人。葵因力辭,其表有云:“霍光不學無術,每思張詠之語以自慚。后稷所讀何書,敢以趙汴之言而自解。”乃出判潭州,人亦服其用事之切。

神宗論溫公詩

神宗一日在講筵,既講罷賜茶,甚從容,因謂講筵官曰:“數日前見司馬光《王昭君古風詩》甚佳,如‘宮門銅環雙獸面,回首何如復未見。自嗟不若住巫山,布袖蒿簪嫁鄉縣。’讀之使人愴然。”時君實病足,在告已數日矣。呂惠卿曰:“陛下深居九重之中,何從而得此詩?”上曰:“亦偶然見之。”惠卿曰:“此詩不無深意!”上曰:“卿亦嘗見此詩耶?”惠卿曰:“未嘗見此詩,適但聞陛下舉此四句耳。”上曰:“此四句有甚深意!”吁!奸人類皆以言語文字激怒人主,以陷入於罪。既以此陷蘇子瞻,而惠卿復欲以此中傷司馬公。苟非神宗之明,幾何而不墮其萋斐之中耶。

逐日表語

丁晉公謂文字雖老不衰,在朱崖答胡則侍御書曰:“夢幻泡影,知既往之本無。地水火風,悟本來之不有。”在海外十四年,及北遷道州,謝表云:“心若傾葵,漸暖長安之日。身同旅雁,乍浮楚澤之春。”又謝復秘書監表云:“炎荒萬里,歲律一周,傷禽無振羽之期,病樹絕沾春之望。”人亦哀之。初盧丞相多遜謫海外,國史載其謝表末云:“流星已遠,拱北極以無由。海日空懸,望長安而不見。”又其孫載作《范陽家志》,附其臨終自作遺表。略云:“昔日位居黃閤,眾口爍金。此時身謝朱崖,蔓草縈骨。”亦可哀也。國朝陳學士循,釋罪謝恩,表云:“幽壑春生於腐草,廢爐暖於寒灰。系鳥出籠,復山遂林之素性。涸魚得水,遂逃鼎俎之橫災。”語亦工而有味也。

盧杞奏食官豕

唐盧杞為虢州刺史,奏言虢有官豕三千為民患。德宗曰:“徙之沙苑。”杞曰:“同州亦陛下百姓,臣謂食之便。”帝曰:“守虢而憂他州,宰相才也。”詔以豕賜貧民,遂有意柄任矣。然則杞固奸邪,其為州郡,蓋亦有可觀者。吁!始之取寵也,以愛一州之民,終之售奸也,卒以遺天下之患。孔子曰:“小人不可大受而可小知也。”信夫。

雜種

今人詈人之桀猾不循理者曰“雜種”。按《晉書·前燕載記·贊》曰:“蠢茲雜種,奕世彌昌。”“雜種”二字見此。○吳城感舊“城苑秋風蔓草深,豪華都向此銷沉。趙佗空有稱尊計,劉表初無弭亂心。半夜危樓俄縱火,十年高塢謾藏金。廢興一夢誰能問,回首青山落日陰。”此高侍郎季迪吳城感舊之作也。使張士誠而聞此,當含愧入地矣。然以本朝續《綱目》之例論之,亦不必深責也。

與帶獎忠

正統己已,大駕北狩,虜情莫測,邊警日嚴。選使虜者,得中書舍人趙榮,升大理寺少卿以行。高文懿公轂,時在內閣,嘉榮之奮忠,解所束金帶與之。

著作保存

今存嘉靖二十六年(1547)洪楩刊本,北京大學圖書館、天一閣藏。又有抄本多種,國圖、中科院、清華、復旦圖書館藏,國圖藏本有清人王士禛批語。又有明抄六卷本、鈕氏世學樓抄一卷本(上圖藏)、《說郛續》一卷本,均為刪節本。

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玉笑零音》
《春雨逸響》
《泉南雜誌》
《朱良叔猶及編》
《三餘贅筆》
《續婆羅館清言》
《婆羅館清言》
《見聞雜記》
《碧里雜存》
《珍珠船》
《江上雜疏》
《皇明紀略》
《淞故述》
《夷俗記》
《濟南紀政》
《雲間據目抄》
《願豐堂漫書》
《病榻寤言》
《長水日抄》
《耄餘雜識》
《召對錄》
《窺天外乘》
《野記》
《二酉委譚摘錄》
《奇聞類記》
《病榻遺言》
《嘉靖東南平倭通錄》
《皇明典故紀聞》
《方洲雜言》
《金台紀聞》
《都公譚纂》
《同異錄》
《機警》
《君子堂日詢手鏡》
《制府雜錄》
《西征日錄》
《賢識錄》
《沂陽日記》
《風月堂雜識》
《天潢玉牒》
《談輅》
《平濠錄》
《燕對錄》
《北窗瑣語》
《苹野纂聞》
《蘇談》
《醫閭漫記》
《枝山前聞》
《世緯》
《新倩籍》
《百可漫志》
《清暑筆談》
《滇載記》
《琅琊漫抄》
《病逸漫記》
《國琛集》
《今言》
《賢弈編》
《半村野人閒談》
《雲南機務抄黃》
《晏林子》
《炎徼紀聞》
《巳瘧編》
《鳳凰台記事》
《原李耳載》
《湖西遺事》
《石田雜記》
《玉堂漫筆》
《廣客談》
《縣笥瑣探摘抄》
《春雨堂隨筆》
《筆麈》
《秋涇筆乘》
《談氏筆乘》
《山左筆談》
《大駕北還錄》
《偶譚》
《桑榆漫志》
《倖存錄》
《木幾冗談》
《赤雅》
《停驂錄摘抄》
《西堂日記》
《吳乘竊筆》
《勝朝彤史拾遺記》
《寒夜錄》
《閩小記》
《兩粵夢遊記》
《玉堂薈記》
《守鄖紀略》
《蓬窗類記》
《先撥志始》
《耳新》
《東江始末》
《玉鏡新譚》
《酌中志》
《天變邸抄》
《南中紀聞》
《詔獄慘言》
《梅花草堂筆談》
《東谷贅言》
《庚申紀事》
《見只編》
《飛鳧語略》
《崔鳴吾紀事》
《益部談資》
《譯語》
《豫志》
《汝南遺事》
《狂夫之言》
《書蕉》
《讀書鏡》
《北虜紀略》
《雨航雜錄》
《花里活》
《西南夷風土記》
《大同平叛志》
《晉錄》
《東朝紀》
《民抄董宦事實》
《戲瑕》
《瓶花齋雜錄》
《涇林續記》
《革除逸史》
《星槎勝覽》
《殊域周咨錄》
《菽園雜記》
《水東日記》
《涌幢小品》
《老乞大》
《海槎餘錄》
《讀書止觀錄》
《涉異志》
《高坡異纂》
《雲中紀變》
《雲中事記》
《大同紀事》
《北平錄》
《舊京遺事》
《皇明本紀》
《畜德錄》
《謇齋瑣綴錄》
《震澤紀聞》
《庚巳編》
《林泉隨筆》
《繼世紀聞》
《治世余聞》
《西湖夢尋》
《平蠻錄》
《閒情偶寄》
《前聞紀》
《撫安東夷記》
《青溪暇筆》
《東征紀行錄》
《天順日錄》
《復辟錄》
《復齋日記》
《寓圃雜記》
《北使錄》
《瀛涯勝覽》
《北征後錄》
《北征錄》
《致身錄》
《姜氏秘史》
《北巡私記》
《新知錄摘抄》
《徐襄陽西園雜記》
《倭變事略》
《否泰錄》
《近峰紀略》
《武宗外紀》
《廣志繹》
《皇明異典述》
《皇明奇事述》
《皇明盛事述》
《元故宮遺錄》
《松窗夢語》
《翦勝野聞》
《烈皇小識》
《七修續稿》
《雲蕉館紀談》
《聽雨紀談》
《吳中故語》
《明朝小史》
《西軒客談》
《山行雜記》
《巫娥志》
《讀書偶見》
《秋園雜佩》
《彭文憲公筆記》
《後渠雜識》
《閒中今古錄摘抄》
《意見》
《客座贅語》
《金陵瑣事》
《馬氏日抄》
《備倭記》
《燕閒錄》
《溪山餘話》
《蜀都雜抄》
《閩部疏》
《蒹葭堂雜著摘抄》
《兩湖麈談錄》
《丘隅意見》
《觚不觚錄》
《堯山堂偶雋》
《堯山堂外紀》
《會仙女志》
《世說舊注》
《正統臨戎錄》
《說聽》
《北征事跡》
《佑山雜說》
《廣右戰功》
《文昌旅語》
《冥寥子游》
《餘冬序錄》
《筆記》
《宛署雜記》
《雙溪雜記》
《五雜俎》
《玉堂叢語》
《四友齋叢說》
《七修類稿》
《蓬窗日錄》
《古穰雜錄摘抄》
《投瓮隨筆》
《慎言》
《古今風謠》
《萬曆野獲編補遺》
《萬曆野獲編》
《谷山筆麈》
《陶庵夢憶》
《蜀碧》
《正統北狩事跡》
《古今諺》
《焚書》
《明夷待訪錄》
《畫禪室隨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