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瓶花齋雜錄》

《瓶花齋雜錄》

《瓶花齋雜錄》, 明袁宏道撰。宏道有《觴政》,已著錄。此書多記聞見雜事,及經驗醫方,間及書傳,持論亦多偏駁。如孟子說性善,及儒與老、莊同異諸條,第喜逞才辨,不自知其言之過也。

基本信息

選文欣賞

王龍溪書多說血脈,羅近溪書多說光景,辟如有人於此,或按其十二經絡,或指其面目手足,總只一人耳。但初學者,不可認光景,當尋血脈。
東坡諸作,圓活精妙,千古無匹。惟說道理、評人物,脫不得宋人習氣。
某日,入主客署,遇南安貢使,所貢皆金銀瓶爐,雕鏤不甚精,此外則白檀及降真象牙而已。問使臣能書否?曰:能。以筆授之,草書一絕云:路繞石橋溪九折,雲藏竹塢宅三間。門扉半掩山花落,鳴鳥一聲春日閒。草幾不可識,命以真書注其旁,與中國無異。
小人行險以徼幸,非趨利也。只是所行不平易,好奇過高,故謂之險,謂之幸。
  孟子說性善,亦只說得情一邊,性安得有善之可名?且如以惻隱為仁之端,而舉乍見孺子入井以驗之。然今人乍見美色而心蕩,乍見金銀而心動,此亦非出於矯強,可俱謂之真心邪!
僚友中有言:某人患半身不遂,但用鳳仙花煮燒酒,去花飲之,逾月而可。又一方,乃醫女娘虛弱者,香附一斤,用醋浸一宿,當歸、蘄艾共一斤,合入醋煮之,搗為丸甚效。
客言熱鴨血能破堅。有貴家女吞螺殼不能咽,一草澤醫以鴨血點之,應手而愈。一客言用熱鴨血,先須絹帛裹齒,不然齒即時碎。一客言鴨血調冷水,可解砒霜毒。常德舊有庫役被毒,太守試之,立效。
經云:能平心地,則一切皆平。顧心地豈易平哉!曾子之絜矩,孔子之忠恕,是平心的樣子。故學問到透徹處,其言語都近情,不執定道理以律人。
問:儒與老莊同異?答:儒家之學順人情。老莊之學逆人情。然逆人情正是順處,故老莊嘗曰因,曰自然。如不尚賢,使民不爭。此語似逆而實因,思之可見儒者順人情。然有是非,有進退,卻似革。夫革者,革其不同以歸大同也,是亦因也。但俗儒不知,以因為革,故所之必務張皇,如耕田鑒井,飢食渴飲,豈不甚好。設有逞精明者,便創立科條,東約西禁,行防行革,生出種種事端,惡人未必治,而良民已不勝其擾。此等似順而實革,不可不知。曰:儒者亦尚自然乎?曰:然。曾子所言絜矩,正是因,正是自然。後儒將矩字看作理字,便不因、不自然。夫民之所好,好之;民之所惡,惡之。是以民之情為矩,安得不平。今人只從理上絜去,必至內欺己心,外拂人情,如何得平?夫非理之為害也,不知理在情內,而欲拂情以為理,故去治彌遠。
常見初學道人,每行人難行之事,謂修行當如是。及其後,即自己亦行不去,鮮克有終。可見順人情可久,逆人情難久。故孔子說:道不遠人,遠人不可為道。索隱行怪,吾弗為之。夫難堪處,能堪此,賢智之過也。賢智之人以,難事自律,又以難事責人,故修、齊、治、平,處處有礙,其為天下國家之禍不小矣!
夏日與諸友集城西張園,園甚敞,有荷池水亭。每暇日,攜具往。諸友以飲戶相角謬,謂余不飲者,以評屬余。余略為之定,曰:劉元定如雨後鳴泉,一往可觀,苦其易竟。陶孝若如俊鷹獵兔,擊搏有時。方子公如游魚呷浪,喁喁終日。邱長孺如吳牛齧草,不大利快,容受頗多。劉元質如蜀後主,思鄉非其本情。胡仲修如徐娘風情,當追念其盛時。袁平子如五陵少年,說舞劍未識戰場。龍君超如德山擔青,龍鈔高自期許。數日後小修自漁陽來,復與諸公校飲元定邸中。而黃季主適至,是日去杯杓,取元定齋頭淨水碗行酒,一碗傾二壺許。微風倏至,波浪鱗鱗,然不三行皆醉。孝若曰:是二公者不可無評。余應聲曰:黃季主如狄武襄,奪崑崙關巧於乘敝。袁小修如破浪之船,得風乃濟,否則反為漁刀所笑。
羅近溪有一門人,與諸友言我有好色之病,請諸公一言之下,除我此病。時諸友有言好色從心不從境者,有言此不淨物無可好者,如此種種解譬,俱不能破除。最後問近溪,近溪厲聲曰:窮秀才家只有個醜婆娘,有甚么色可好!其友羞慚無地,自雲除矣。
學道人,須是韜光斂跡,勿露鋒芒,故曰潛曰密。若逞才華,求名譽,此正道之所忌。夫龍不隱鱗,鳳不藏羽,網羅高張,去將安所,此才士之通患,學者尤宜痛戒。

作者簡介

袁宏道(1568~1610)明代文學家,字中郎,又字無學,號石公,又號六休。漢族,荊州公安(今屬湖北公安)人。宏道在文學上反對“文必秦漢,詩必盛唐”的風氣,提出“獨抒性靈,不拘格套”的性靈說。與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並有才名,合稱“公安三袁”。

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玉笑零音》
《春雨逸響》
《泉南雜誌》
《朱良叔猶及編》
《三餘贅筆》
《續婆羅館清言》
《婆羅館清言》
《見聞雜記》
《碧里雜存》
《珍珠船》
《江上雜疏》
《皇明紀略》
《淞故述》
《夷俗記》
《濟南紀政》
《雲間據目抄》
《願豐堂漫書》
《病榻寤言》
《長水日抄》
《耄餘雜識》
《召對錄》
《窺天外乘》
《野記》
《二酉委譚摘錄》
《奇聞類記》
《病榻遺言》
《嘉靖東南平倭通錄》
《皇明典故紀聞》
《方洲雜言》
《金台紀聞》
《都公譚纂》
《同異錄》
《機警》
《君子堂日詢手鏡》
《制府雜錄》
《西征日錄》
《賢識錄》
《沂陽日記》
《風月堂雜識》
《天潢玉牒》
《談輅》
《平濠錄》
《燕對錄》
《北窗瑣語》
《苹野纂聞》
《蘇談》
《醫閭漫記》
《枝山前聞》
《世緯》
《新倩籍》
《百可漫志》
《清暑筆談》
《滇載記》
《琅琊漫抄》
《病逸漫記》
《國琛集》
《今言》
《賢弈編》
《半村野人閒談》
《雲南機務抄黃》
《晏林子》
《炎徼紀聞》
《巳瘧編》
《鳳凰台記事》
《原李耳載》
《湖西遺事》
《石田雜記》
《玉堂漫筆》
《廣客談》
《縣笥瑣探摘抄》
《春雨堂隨筆》
《筆麈》
《秋涇筆乘》
《談氏筆乘》
《山左筆談》
《大駕北還錄》
《偶譚》
《桑榆漫志》
《倖存錄》
《木幾冗談》
《赤雅》
《停驂錄摘抄》
《西堂日記》
《吳乘竊筆》
《勝朝彤史拾遺記》
《寒夜錄》
《閩小記》
《兩粵夢遊記》
《玉堂薈記》
《守鄖紀略》
《蓬窗類記》
《先撥志始》
《耳新》
《東江始末》
《玉鏡新譚》
《酌中志》
《天變邸抄》
《南中紀聞》
《詔獄慘言》
《梅花草堂筆談》
《東谷贅言》
《庚申紀事》
《見只編》
《飛鳧語略》
《崔鳴吾紀事》
《益部談資》
《譯語》
《豫志》
《汝南遺事》
《狂夫之言》
《書蕉》
《讀書鏡》
《北虜紀略》
《雨航雜錄》
《花里活》
《西南夷風土記》
《大同平叛志》
《晉錄》
《東朝紀》
《民抄董宦事實》
《戲瑕》
《瓶花齋雜錄》
《涇林續記》
《革除逸史》
《星槎勝覽》
《殊域周咨錄》
《菽園雜記》
《水東日記》
《涌幢小品》
《老乞大》
《海槎餘錄》
《讀書止觀錄》
《涉異志》
《高坡異纂》
《雲中紀變》
《雲中事記》
《大同紀事》
《北平錄》
《舊京遺事》
《皇明本紀》
《畜德錄》
《謇齋瑣綴錄》
《震澤紀聞》
《庚巳編》
《林泉隨筆》
《繼世紀聞》
《治世余聞》
《西湖夢尋》
《平蠻錄》
《閒情偶寄》
《前聞紀》
《撫安東夷記》
《青溪暇筆》
《東征紀行錄》
《天順日錄》
《復辟錄》
《復齋日記》
《寓圃雜記》
《北使錄》
《瀛涯勝覽》
《北征後錄》
《北征錄》
《致身錄》
《姜氏秘史》
《北巡私記》
《新知錄摘抄》
《徐襄陽西園雜記》
《倭變事略》
《否泰錄》
《近峰紀略》
《武宗外紀》
《廣志繹》
《皇明異典述》
《皇明奇事述》
《皇明盛事述》
《元故宮遺錄》
《松窗夢語》
《翦勝野聞》
《烈皇小識》
《七修續稿》
《雲蕉館紀談》
《聽雨紀談》
《吳中故語》
《明朝小史》
《西軒客談》
《山行雜記》
《巫娥志》
《讀書偶見》
《秋園雜佩》
《彭文憲公筆記》
《後渠雜識》
《閒中今古錄摘抄》
《意見》
《客座贅語》
《金陵瑣事》
《馬氏日抄》
《備倭記》
《燕閒錄》
《溪山餘話》
《蜀都雜抄》
《閩部疏》
《蒹葭堂雜著摘抄》
《兩湖麈談錄》
《丘隅意見》
《觚不觚錄》
《堯山堂偶雋》
《堯山堂外紀》
《會仙女志》
《世說舊注》
《正統臨戎錄》
《說聽》
《北征事跡》
《佑山雜說》
《廣右戰功》
《文昌旅語》
《冥寥子游》
《餘冬序錄》
《筆記》
《宛署雜記》
《雙溪雜記》
《五雜俎》
《玉堂叢語》
《四友齋叢說》
《七修類稿》
《蓬窗日錄》
《古穰雜錄摘抄》
《投瓮隨筆》
《慎言》
《古今風謠》
《萬曆野獲編補遺》
《萬曆野獲編》
《谷山筆麈》
《陶庵夢憶》
《蜀碧》
《正統北狩事跡》
《古今諺》
《焚書》
《明夷待訪錄》
《畫禪室隨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