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婆羅館清言》

《續婆羅館清言》

《續婆羅館清言》,1卷,明代屠隆著。

基本信息


《婆羅館清言》

屠隆
三九大老,紫綬貂冠,得意哉,黃粱公案;
二八佳人,翠眉蟬鬢,銷魂也,白骨生涯。
道上紅塵,江中白浪,饒他南面百城
花間明月,松下涼風,輸我北窗一枕。
淨幾明窗,好香苦茗,有時與高衲談禪;
豆棚菜圃,暖日和風,無事聽閒人說鬼。
老去自覺萬緣都盡,哪管人是人非;
春來尚有一事關心,只在花開花謝。
無物能牢,何況蠢茲皮囊;
有形皆壞,不聞爛卻虛空。
修淨土者,自淨其心,方寸居然蓮界;
學坐禪者,達禪之理,大地盡作蒲團。
角弓玉劍,桃花馬上春衫,猶憶少年俠氣;
癭瓢膽瓶,貝葉齋中夜衲,獨存老去禪心。
竹風一陣,飄揚茶灶疏煙;
梅月半彎,掩映書窗殘雪。
真使人心骨俱冷,體氣欲仙。
登華子崗,月夜犬聲若豹;
游赤壁磯,秋江鶴影如人。
但想前賢,神明開滌
 
棺則朽於木,裸則朽於土,土木何勞分別?
沉則化於水,焚則化於火,水火安用商量。
 
情塵既盡,心鏡遂明,外影何如內照?
幻泡一消,性珠自朗,世瑤原是家珍。
樓前桐葉,散為一院清蔭;
枕上鳥聲,喚起半窗紅日。
一泓濠上,便同莊周之觀;
片石林間,堪下米顛之拜。
魚蠹簡,食奇字於腹中;
黃鳥度枝,遺好音於世上。
翠微僧至,衲衣全染松雲;
斗室殘經,石罄半沉蕉雨。
 
峰巒窈窕,一拳便是名山;
花竹扶疏,半畝何如金谷。
凡情自縛,則摶沙捻土,一身纏為葛藤;
空觀一成,則割水吹毛,四大等於枯木。
吃菜而生美好揀擇,則吃菜不異吃葷;
作善而求自高勝人,則作善還同作惡。
人若知道,則隨境皆安;
人不知道,則蠲途成滯。
人不知道,則居鬧市生囂雜之心,將盪無定止;居深山起枯寂之想,或轉憶炎囂
人若知道,則履喧而靈台寂若,何有遷流;境寂而真性沖融,不生枯槁。
英雄服勁敵,未必能降一心;
大將調御諸將,未必能調六氣。
故姬亡楚帳,霸主未免情哀;疽發彭城,謀士終以憤死。
來鳴禽於嘉樹,音聞兩寂;
印朗月于澄波,色相俱空。
雨過天青,會妙用之無礙;
鳥飛雲白,得自性之真如。
雲長煙火,千載遍於華夏;
坡老姓名,至今口於婦孺。
意氣精神,不可消滅如此。
三徑竹間,日華澹澹,固野客之良辰;
一編窗下,風雨瀟瀟,亦幽人之好景。
據床嗒爾,聽豪士之談鋒;
把盞酲然,看酒人之醉態。
大臣赫赫,甫丘墓便已就荒;
文士沾沾,問姓名多雲不識。
名利至此,使人心灰。
若富貴貧窮,由我力取,則造物為無權;
若毀譽嗔喜,隨人腳跟,則讒夫愈得志。
方外偶過僧道,倒雙屣,急開竹戶迎來;
座中倘及市朝,掩兩耳,輒敕松風吹去。
樓窺睥睨,窗中隱隱江帆,家在半村半郭;
山依精廬,松下時時清梵,人稱非俗非僧。
華屋朱門,過王侯而掉臂;
黃頭歷齒,對兒孫而傷神。
高人之輕富貴也易,斷恩愛也難。
瞑目跏趺,落花飄而滿幾;
冥心入定,鼯鼠出而行階。
翔豹隱,大冶之鼓鑄由天;
雌伏雄飛,至人之柄權在我。


《續婆羅館清言》

屠隆
飢乃加餐,菜食美於珍味;
倦然後臥,草荐勝似重茵。
流水相忘游魚,游魚相忘流水,即此便是天機;
太空不礙浮雲,浮雲不礙太空,何處別有佛性。
常想病時,則塵心漸滅;
常防死日,則道念自生。
風流得意之事,一過輒生悲涼,
清真寂寞之鄉,久居愈增意味。
苦惱世上,意氣須溫;
嗜欲場中,肝腸要冷。
時來則建勳業於天地,玉食袞衣,是亦丈夫之事;
時失則守窮約于山林,藜羹卉服,是亦豪傑之常。
故子房封侯,不以富貴而驕商皓
嚴陵垂釣,不以貧賤而慕雲台。
人當溷擾,則心中之境界何堪;
稍爾清寧,則眼前之氣象自別。
昏散者凡夫之病根,
惺寂者對症之良藥。
寂而常惺,寂寂之境不擾;
惺而常寂,惺惺之念不弛。
居處必先精勤,乃能閒暇;
凡事務求停妥,然後逍遙。
平時只自悠然,遇境未免擾亂。
疾忙今日,轉盼已是明日;
才到明朝,今日已成陳跡。
算閻浮之壽,誰登百年;
生呼吸之間,勿作久計。


作者

屠隆(1542-1605),浙江人。萬曆五年進士。曾任穎上,青浦知縣禮部郎中。為人豪放不羈,袁宏道頗為激賞,曾說:“遊客中可語者,屠長卿一人,軒軒霞舉,吃力無些子酸俗氣。”屠隆生有異才,詩文“率不經意,一揮數紙。嘗戲命兩人對案,拈二題,各賦百韻,咄嗟之間,二章並就。”他對佛道也頗有研究,工詩,能文,通音律,善清言。著述甚豐,詩文集有《由拳集》,《白榆集》等。

明代筆記目錄(一)

明代筆記包括小說故事類的筆記、歷史瑣聞類的筆記、考據辨證類的筆記等多種。
《玉笑零音》
《春雨逸響》
《泉南雜誌》
《朱良叔猶及編》
《三餘贅筆》
《續婆羅館清言》
《婆羅館清言》
《見聞雜記》
《碧里雜存》
《珍珠船》
《江上雜疏》
《皇明紀略》
《淞故述》
《夷俗記》
《濟南紀政》
《雲間據目抄》
《願豐堂漫書》
《病榻寤言》
《長水日抄》
《耄餘雜識》
《召對錄》
《窺天外乘》
《野記》
《二酉委譚摘錄》
《奇聞類記》
《病榻遺言》
《嘉靖東南平倭通錄》
《皇明典故紀聞》
《方洲雜言》
《金台紀聞》
《都公譚纂》
《同異錄》
《機警》
《君子堂日詢手鏡》
《制府雜錄》
《西征日錄》
《賢識錄》
《沂陽日記》
《風月堂雜識》
《天潢玉牒》
《談輅》
《平濠錄》
《燕對錄》
《北窗瑣語》
《苹野纂聞》
《蘇談》
《醫閭漫記》
《枝山前聞》
《世緯》
《新倩籍》
《百可漫志》
《清暑筆談》
《滇載記》
《琅琊漫抄》
《病逸漫記》
《國琛集》
《今言》
《賢弈編》
《半村野人閒談》
《雲南機務抄黃》
《晏林子》
《炎徼紀聞》
《巳瘧編》
《鳳凰台記事》
《原李耳載》
《湖西遺事》
《石田雜記》
《玉堂漫筆》
《廣客談》
《縣笥瑣探摘抄》
《春雨堂隨筆》
《筆麈》
《秋涇筆乘》
《談氏筆乘》
《山左筆談》
《大駕北還錄》
《偶譚》
《桑榆漫志》
《倖存錄》
《木幾冗談》
《赤雅》
《停驂錄摘抄》
《西堂日記》
《吳乘竊筆》
《勝朝彤史拾遺記》
《寒夜錄》
《閩小記》
《兩粵夢遊記》
《玉堂薈記》
《守鄖紀略》
《蓬窗類記》
《先撥志始》
《耳新》
《東江始末》
《玉鏡新譚》
《酌中志》
《天變邸抄》
《南中紀聞》
《詔獄慘言》
《梅花草堂筆談》
《東谷贅言》
《庚申紀事》
《見只編》
《飛鳧語略》
《崔鳴吾紀事》
《益部談資》
《譯語》
《豫志》
《汝南遺事》
《狂夫之言》
《書蕉》
《讀書鏡》
《北虜紀略》
《雨航雜錄》
《花里活》
《西南夷風土記》
《大同平叛志》
《晉錄》
《東朝紀》
《民抄董宦事實》
《戲瑕》
《瓶花齋雜錄》
《涇林續記》
《革除逸史》
《星槎勝覽》
《殊域周咨錄》
《菽園雜記》
《水東日記》
《涌幢小品》
《老乞大》
《海槎餘錄》
《讀書止觀錄》
《涉異志》
《高坡異纂》
《雲中紀變》
《雲中事記》
《大同紀事》
《北平錄》
《舊京遺事》
《皇明本紀》
《畜德錄》
《謇齋瑣綴錄》
《震澤紀聞》
《庚巳編》
《林泉隨筆》
《繼世紀聞》
《治世余聞》
《西湖夢尋》
《平蠻錄》
《閒情偶寄》
《前聞紀》
《撫安東夷記》
《青溪暇筆》
《東征紀行錄》
《天順日錄》
《復辟錄》
《復齋日記》
《寓圃雜記》
《北使錄》
《瀛涯勝覽》
《北征後錄》
《北征錄》
《致身錄》
《姜氏秘史》
《北巡私記》
《新知錄摘抄》
《徐襄陽西園雜記》
《倭變事略》
《否泰錄》
《近峰紀略》
《武宗外紀》
《廣志繹》
《皇明異典述》
《皇明奇事述》
《皇明盛事述》
《元故宮遺錄》
《松窗夢語》
《翦勝野聞》
《烈皇小識》
《七修續稿》
《雲蕉館紀談》
《聽雨紀談》
《吳中故語》
《明朝小史》
《西軒客談》
《山行雜記》
《巫娥志》
《讀書偶見》
《秋園雜佩》
《彭文憲公筆記》
《後渠雜識》
《閒中今古錄摘抄》
《意見》
《客座贅語》
《金陵瑣事》
《馬氏日抄》
《備倭記》
《燕閒錄》
《溪山餘話》
《蜀都雜抄》
《閩部疏》
《蒹葭堂雜著摘抄》
《兩湖麈談錄》
《丘隅意見》
《觚不觚錄》
《堯山堂偶雋》
《堯山堂外紀》
《會仙女志》
《世說舊注》
《正統臨戎錄》
《說聽》
《北征事跡》
《佑山雜說》
《廣右戰功》
《文昌旅語》
《冥寥子游》
《餘冬序錄》
《筆記》
《宛署雜記》
《雙溪雜記》
《五雜俎》
《玉堂叢語》
《四友齋叢說》
《七修類稿》
《蓬窗日錄》
《古穰雜錄摘抄》
《投瓮隨筆》
《慎言》
《古今風謠》
《萬曆野獲編補遺》
《萬曆野獲編》
《谷山筆麈》
《陶庵夢憶》
《蜀碧》
《正統北狩事跡》
《古今諺》
《焚書》
《明夷待訪錄》
《畫禪室隨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