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繒

基本信息

紅繒(zēng)
繒:泛指絲織品
出自:白居易《荔枝圖序》——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
荔枝生巴峽②間,樹形團團如帷蓋③。葉如桂,冬青④;華如橘,春榮;實如丹,夏熟。朵如葡萄,核如枇杷,殼如紅繒,膜如紫綃,瓤肉瑩白如冰雪,漿液甘酸如醴酪。大略如彼,其實過之。若離本枝,一日而色變,二日而香變,三日而味變,四五日外,色香味盡去矣。
元和十五年夏,南賓守樂天命工吏圖而書之,蓋為不識者與識而不及一二三日者雲。
譯文:荔枝生於四川湖北一帶,樹的形狀團團像車上的帷幕和篷蓋;葉子像桂樹葉,冬天還是青色的;花像菊花,春天開放;果實像丹砂一般地紅,夏天成熟;眾多果實聚在一起像葡萄;核像枇杷核;殼如紅色絲綢;膜如紫色的綢緞;瓤肉瑩白像冰雪;漿液甜酸像甜酒和乳酪。大致就是那樣,它的實際情況比它還要詳細。如果果實離開樹枝,一天變顏色,兩天香變了,三天味變了,四五天外,色香味全部離去了。
公元820年,南賓(四川省忠縣)太守白樂天讓工吏作畫並且親自寫下了這篇序,那是給那些不了解荔枝以及了解荔枝的樣子、味道但不知道摘下後過了一天、兩天、三天后的變化的人看的。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