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三豐太極拳》

《張三豐太極拳》

《張三豐太極拳》是由金盾出版社出版的書籍,作者為陳占奎,系統地介紹了我國最古老的太極拳——張三豐太極拳,也就是已流傳六七個世紀的武當派太極拳。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張三豐太極拳 [平裝]張三豐太極拳 [平裝]
本書全面、系統地介紹了我國最古老的太極拳——張三豐太極拳,也就是已流傳六七個世紀的武當派太極拳。全書內容包括:張三豐太極拳的健身養生作用,張三豐太極拳十八式,張三豐太極功——其中包括能築基壯元氣的無極樁,能增長浩然之氣和掤勁的混元樁,能增長功力並提高技擊性的立圓功、平圓功等。同時還介紹了內修養生真訣及運用周身經脈訣。本書內容豐富,視角獨特,圖文並茂,示教直觀,是一本極具特色的實用太極拳讀物,適合太極拳愛好者學習,也可供太極拳老師和教練員教學參考。

作者簡介

陳占奎,體育副教授、武術家。八歲起習武,青少年時期在北海武術學校和北京體院學習多種拳術和器械。又從師常振芳馮志強孫劍雲楊振鐸、劉興漢等名師,習譚腿、查拳、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通背拳等。1973年至今在北京大學執教,從事武術、散打、體操等教學、訓練和科研工作。作為武術專家曾赴原蘇聯和匈牙利講學,並長期教授北大留學生和南洋國際學校太極拳、散打課程。現任北京大學體育部副教授,兼任技巧國際裁判,俄羅斯武術氣功中心、烏茲別克斯坦功夫中心顧問,中國書法藝術學院氣功研究所教授、北京大學武術技擊研究會會長兼主教練、北京市武術協會委員、北京武術技擊研究會常務委員、北京僑聯東方武術氣功館顧問。曾出版《中國武術實用腿法》、《中國太極拳》、《散打》、《48式太極拳及其技擊套用》、《中華傳統健身功精粹》籌著作。

書評

這本《張三豐太極拳》介紹給廣大讀者的,當然首先是張三豐太極拳的拳法套路。同時又介紹了作為張三豐太極可分割的部分——太極功,包括樁功與功力功。秘傳的張三豐太極拳原來只有十三式,現由本書作者擴展為十八式。這是作者經過多年習練體會和教學實踐,查閱了大量文獻資料,進行反覆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它既保持了秘傳太極拳原貌的傳統性,又有所改進與提高,更加適合今天學習推廣的需要。要學好太極拳的拳法套路,還必須學好太極功。張三豐把功和拳視為一個有機的整體。他認為,學功與學拳不可偏廢,若只得太極拳法而“不知行功之妙”,那就不可能得其“大道”。因此,在本書的“太極功”這一部分,為大家介紹了有益於養生壯元氣的無極樁功,可增長浩然之氣和掤勁的混元樁功,能增長功力和提高技擊性的立圓功和平圓功。為了示教直觀,便於讀者學習掌握,拳法與功法的每一動作都配了動作圖解照片。

讀後感

張三豐太極拳,是在道家養生功的基礎上和道家理論學說的指導下形成的,同時它又吸取了道家長期積累的養生經驗。經過幾個世紀的長期檢驗,充分證明,這一獨具特色的太極拳的拳法與功法,只要能夠長期堅持鍛鍊,確實可以從多方面改善和增強人們的健康狀況。它的獨特價值與良好的鍛鍊效果,是許多其他體育鍛鍊活動所難以取代的。
道家的經典著作《老子》第七十六章,在論述“柔”與“強”的關係時,曾強調指出“柔”的價值。其中說道:“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以動作的柔韌舒緩為其基本特徵的太極拳,正是體現著“柔弱處上”這一思想的產物。太極拳不像某些體操那樣只注重肌肉群的運動,而是更注重於經絡和氣血的運行及疏通。它的動作自然柔和,如行雲流水,正是與這一點相適應的。太極拳的整個套路,它的一招一式,看起來總是那么從容不迫,舒展自如,安詳沉穩,雖貌似柔弱,但在柔弱中卻蘊含著一種蓄而不發、源源不絕的內在活力。這樣一種力是十分可貴的。
《老子》第十五章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孰能濁以止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它們的意思是說:誰能懂得怎樣讓奔流激盪的濁水靜下來,使它逐漸地澄清?誰能知道怎樣讓安於靜寂沉悶狀態的生命動起來,使其能夠穩步地健康成長?知道這樣去做的人,總是不把這一動或一靜,極力推向它的最高極限,而是始終讓它保持一個合適的度。因為只有保持在適當的水平上,才能使事物發展的良好勢頭得以長久保持,並且不斷地獲得新的更佳效果。《老子》一書在這裡所作的闡述,恰恰正是太極拳所要追求的精神風貌與境界。
俗話說:“藥補不如食補,食補不如神補。” 《內經》則說:“得神者昌,失神者亡。”而太極拳運動恰恰注重了“神補”這一根本問題。練習太極拳首先要求排除雜念,心靜體松,表情恬淡自然,爾後再按功法與拳的套路去做。人們練習太極拳時平靜自然的心態,能緩解精神緊張造成的不良刺激;而練習中全身的舒適感、心情的暢快和形體美的藝術享受等精神狀態的最佳化,會使人在生理上產生一系列的良性反應。
當代醫學研究證明,一個人如果長期受不良精神影響,會減弱體質,乃至引發疾病。據有關資料顯示,有80%的疾病均與不良的精神因素有關。因此,經常打太極拳,不僅能調節人的情緒,使心理平衡,而且能調節人的生理機能,從而提高健康水平。
練習太極功、太極拳時的呼吸,一般採用“自然呼吸”法,也就是動作與呼吸自然配合。當套路熟練後的提高階段,要用“腹式呼吸”。腹式呼吸使胸腔和腹腔之間的橫膈膜上下鼓動,牽動腹背運動,對五臟六腑起按摩作用,能改善消化系統的功能,對消化不良、糖尿病、二便失常等病,有明顯的體療作用;腹式呼吸還能使呼吸加深,增大肺活量,提高肺部換氣能力,增加肺組織的彈性,提高呼吸器官的功能。

太極作品薈萃

太極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無極即道,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傳 繫辭上》。
《楊式太極拳述真》
《太極拳技理與訓練》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
《太極拳勢圖解》
《太極拳理傳真》
《怎樣教好練好簡化太極拳》
《太極推手二十六式》
《太極拳全書》
《太極拳學》
《太極拳術》
《太極拳使用法》
《吳圖南太極拳精髓》
《健身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發勁運氣練勢》
《楊式太極長拳》
《太極劍運動》
《中國陳氏太極》
《陳式太極拳拳法拳理》
《陳氏太極拳圖說》
《太極拳競賽套路全書》
《楊式太極拳用法解要》
《陳式太極拳推手技法》
《傳統楊式太極拳教程》
《楊式十八式圓形行功太極拳劍》
《武當趙堡太極拳小架》
《太極拳普及套路全書》
《簡化楊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太極劍》
《孫式太極拳快速提高捷徑》
《楊氏太極拳真傳》
《武派太極拳體用全書》
《陳濟生靜功纏絲太極拳》
《24式太極拳入門與提高》
《陳氏太極拳術》
《吳式太極拳拳械述真》
《陳式太極拳老架技擊秘訣》
《太極劍普及讀本》
《太極拳普及讀本》
《太極推手入門與提高》
《太極刀劍合編》
《太極拳內勁》
《太極拳走架推手問答》
《陳式太極拳拳理闡微》
《太極拳講義》
《健身養生太極拳》
《武當太極劍》
《輕鬆學練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拳照圖譜》
《陳式太極拳體用全書》
《陳式太極拳意氣勢練法》
《世傳陳式太極拳》
《太極拳研究》
《四十八式太極拳入門》
《楊式太極六十六式弓林拳》
《國術太極拳》
《太極推手絕技》
《太極拳譜》
《陳氏三十八式太極拳》
《陳微明太極拳遺著彙編》
《陳式太極拳養生功》
《武當趙堡和式太極拳》
《太極拳運動》
《傳統氣功站樁太極五行拳》
《武當趙堡大架太極拳》
《康復保健太極拳》
《吳氏太極拳37式行功圖解》
《楊式太極拳釋義》
《太極拳太極劍學練》
《吳式太極拳械精選》
《吳式方架太極拳》
《太極拳健身套路與內功》
《太極思維與太極拳》
《太極拳教與學系列叢書》
《楊式太極劍劍法精解》
《太極拳一百零八勢》
《楊式太極拳》
《24式太極拳快速入門不求人》
《32式太極劍快速入門不求人》
《太極拳論譚》
《陳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拳法精解》
《孫式太極拳》
《陳氏太極拳匯》
《太極拳的健身和技擊作用》
《張三豐太極拳》
《太極拳釋義》
《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教程》
《四式太極拳競賽套路》
《定位·方位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教法練法》
《楊家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圖解及太極論·決》
《太極劍全書》
《陳氏太極拳械匯宗》
《楊式太極刀》
《陳式簡化太極拳》
《武氏太極拳全書》
《楊禹廷太極拳系列秘要集錦》
《正宗吳式太極拳》
《武術競賽系列叢書》
《太極拳劍標準教程》
《陳式太極拳精選》
《養生太極推手》
《炮捶》
《孫式太極劍》
《吳式太極拳、劍、推手入門》
《太極拳選編》
《武當趙堡太極拳大全》
《四維太極》
《吳式簡化太極拳》
《中國太極推手》
《太極十三劍》
《吳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大架太極拳械推手》
《太極拳分解教學叢書》
《太極拳防身套用叢書》
《太極拳學堂叢書》
《原地太極拳系列叢書》
《武當趙堡傳統三合一太極拳》
《太極拳道》
《秘傳趙堡太極拳》
《楊式太極扇》
《原地十三式太極拳》
《24式太極拳提高捷徑》
《陳式太極拳快速入門不求人》
《陳式太極拳快速提高捷徑》
《常式太極拳》
《太極劍競賽套路》
《楊氏太極拳·劍·刀》
《武式太極拳》
《太極推手對練套路》
《太極拳解秘十三篇》
《武當三豐太極拳》
《看圖學太極叢書》
《太極拳掛圖系列》
《42式太極拳意氣勢練法》
《太極拳推手快速入門不求人》
《太極拳入門》
《太極劍入門》
《陳式太極拳入門》
《陳式二路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簡化練法》
《太極拳體用全書》
《42式太極拳·劍》
《陳式太極拳簡化練法》
《全佑老架太極拳》
《簡化太極拳練勢與運氣》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