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式太極拳、劍、推手入門》

《吳式太極拳、劍、推手入門》

《吳式太極拳、劍、推手入門》 的作者是薛安日。

基本信息

內容提要

《吳式太極拳、劍、推手入門》《吳式太極拳、劍、推手入門》

築基一、吳式太極拳的特點吳式太極拳由吳鑒泉氏將家傳太極拳作了修改、變化,刪去發勁、蹦跳動作,發揚其父全佑獨擅柔化的功夫,形成柔和、連貫的中架子獨特風格,自成一派。吳式太極拳動作規行矩步,結構嚴謹,前後連貫,架勢大方灑脫,松靜自然,有鮮明的風格特點。邁步前進時保持中正之偏,身型偏中寓正;後退時始終穩定沉著,尾閭中正;“十三勢”的運動技術和聽、化、拿、發的技擊要素都在功架中表現和發揮。吳式太極拳在精神意念的活動方面與所有太極拳的鍛鍊要求一樣,都強調“靜”的修煉,“動中求靜”,即要求意念集中於拳勢的運動,使動作達致沉穩、輕靈和柔圓,不許有絲毫雜念。在呼吸的活動方面,強調呼吸自然、平穩、不促不滯,“氣沉丹田”;運動時要保持細、緩、均勻的呼吸節律,通過長期鍛鍊從自然呼吸漸進至深長的腹式呼吸。

在肢體的活動方面,要求虛靈頂勁,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松腰斂臀;走架動作力求輕靈、柔緩、圓勻,中正安舒,分清虛實。吳氏太極拳的嫡傳人吳英華、馬岳梁先生在他們一生的修為和教學中總結出吳式太極拳鍛鍊的“五字訣”靜、輕、靈、切、恆。所謂“切”,是認真練功的意思。走架中一招一式都力求準確,“無使有凹凸處,無使有缺陷處”。

練的過程中要精神專注,練後回想反思,將每趟走架過程的缺欠之處找出來,想想如何在下一趟練習中予以糾正。這就是“思”和“學”的關係,也是儒家所謂“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的學習、思考與實踐相結合的修養方法。而所謂“恆”,則是持之以恆,不受時間、氣候與空間的客觀條件限制,不輟練功,並且堅持一定的運動量——每天在一定的時間內走架一定的趟數。

在運動要求方面,吳式太極拳也有較明顯的技術特點。(一)身型要求總體要求仍是“中正安舒”,向前進弓腿時,由於特定的步型(川字步)要求,上體略為前傾,但仍以“尾閭正中”、松腰斂臀為準則,從頭頂百會穴至足跟,軀體成一平直的斜線。一般而言,眼應視向前下方,視線與地面成45度。

作者簡介

薛安日,男,廣州市人,1942年出生。現供職於廣州市體委,任廣州市體育工會主席。曾兼任廣州市武術館館長、廣州市武術專項組組長。是廣東省中醫學會氣功研究會顧問、廣州市武術協會副主席、廣州市太極拳研究會名譽會長;國家級社會體育指導員。早年從師全國武協委員、廣東南拳名家鄧錦濤先生習練內外家武藝;後又師事武術名家、全國武協副秘書長、太極拳泰斗李天驥先生;在上海鑒泉太極拳社兩位社長吳英華、馬岳梁老師的悉心訓練下,繼承了吳式太極拳械技法;並曾經得到了張登魁、顧留馨、楊振鐸等武林前輩名家的指導,習練各式拳技。70年代初開始為廣州市體委首批太極拳輔導站培訓業餘教練及輔導員;1978年執教廣東省首期全脫產的太極拳輔導員訓練班。歷年來多次被評為廣州市優秀業餘教練;982年被評為“全國職工體育先進工作者”;1983年入選“全國千名優秀武術輔導員”。曾於1984年任廣州市武術代表隊主教練,帶隊參加“武漢國際太極拳邀請賽”,全隊11人取得一等獎金牌10人,二等獎銀牌1人。本人兼運動員參加了男子太極劍單項比賽,成績為該項一等獎之冠。1985年曾作為“廣州武術團”成員出訪德、瑞、荷、比西歐四國表演、交流。1989年獲“中國體育科學學會先進工作者”稱號;1995年被評為“廣東省武林百傑”。

太極作品薈萃

太極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無極即道,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傳 繫辭上》。
《楊式太極拳述真》
《太極拳技理與訓練》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
《太極拳勢圖解》
《太極拳理傳真》
《怎樣教好練好簡化太極拳》
《太極推手二十六式》
《太極拳全書》
《太極拳學》
《太極拳術》
《太極拳使用法》
《吳圖南太極拳精髓》
《健身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發勁運氣練勢》
《楊式太極長拳》
《太極劍運動》
《中國陳氏太極》
《陳式太極拳拳法拳理》
《陳氏太極拳圖說》
《太極拳競賽套路全書》
《楊式太極拳用法解要》
《陳式太極拳推手技法》
《傳統楊式太極拳教程》
《楊式十八式圓形行功太極拳劍》
《武當趙堡太極拳小架》
《太極拳普及套路全書》
《簡化楊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太極劍》
《孫式太極拳快速提高捷徑》
《楊氏太極拳真傳》
《武派太極拳體用全書》
《陳濟生靜功纏絲太極拳》
《24式太極拳入門與提高》
《陳氏太極拳術》
《吳式太極拳拳械述真》
《陳式太極拳老架技擊秘訣》
《太極劍普及讀本》
《太極拳普及讀本》
《太極推手入門與提高》
《太極刀劍合編》
《太極拳內勁》
《太極拳走架推手問答》
《陳式太極拳拳理闡微》
《太極拳講義》
《健身養生太極拳》
《武當太極劍》
《輕鬆學練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拳照圖譜》
《陳式太極拳體用全書》
《陳式太極拳意氣勢練法》
《世傳陳式太極拳》
《太極拳研究》
《四十八式太極拳入門》
《楊式太極六十六式弓林拳》
《國術太極拳》
《太極推手絕技》
《太極拳譜》
《陳氏三十八式太極拳》
《陳微明太極拳遺著彙編》
《陳式太極拳養生功》
《武當趙堡和式太極拳》
《太極拳運動》
《傳統氣功站樁太極五行拳》
《武當趙堡大架太極拳》
《康復保健太極拳》
《吳氏太極拳37式行功圖解》
《楊式太極拳釋義》
《太極拳太極劍學練》
《吳式太極拳械精選》
《吳式方架太極拳》
《太極拳健身套路與內功》
《太極思維與太極拳》
《太極拳教與學系列叢書》
《楊式太極劍劍法精解》
《太極拳一百零八勢》
《楊式太極拳》
《24式太極拳快速入門不求人》
《32式太極劍快速入門不求人》
《太極拳論譚》
《陳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拳法精解》
《孫式太極拳》
《陳氏太極拳匯》
《太極拳的健身和技擊作用》
《張三豐太極拳》
《太極拳釋義》
《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教程》
《四式太極拳競賽套路》
《定位·方位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教法練法》
《楊家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圖解及太極論·決》
《太極劍全書》
《陳氏太極拳械匯宗》
《楊式太極刀》
《陳式簡化太極拳》
《武氏太極拳全書》
《楊禹廷太極拳系列秘要集錦》
《正宗吳式太極拳》
《武術競賽系列叢書》
《太極拳劍標準教程》
《陳式太極拳精選》
《養生太極推手》
《炮捶》
《孫式太極劍》
《吳式太極拳、劍、推手入門》
《太極拳選編》
《武當趙堡太極拳大全》
《四維太極》
《吳式簡化太極拳》
《中國太極推手》
《太極十三劍》
《吳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大架太極拳械推手》
《太極拳分解教學叢書》
《太極拳防身套用叢書》
《太極拳學堂叢書》
《原地太極拳系列叢書》
《武當趙堡傳統三合一太極拳》
《太極拳道》
《秘傳趙堡太極拳》
《楊式太極扇》
《原地十三式太極拳》
《24式太極拳提高捷徑》
《陳式太極拳快速入門不求人》
《陳式太極拳快速提高捷徑》
《常式太極拳》
《太極劍競賽套路》
《楊氏太極拳·劍·刀》
《武式太極拳》
《太極推手對練套路》
《太極拳解秘十三篇》
《武當三豐太極拳》
《看圖學太極叢書》
《太極拳掛圖系列》
《42式太極拳意氣勢練法》
《太極拳推手快速入門不求人》
《太極拳入門》
《太極劍入門》
《陳式太極拳入門》
《陳式二路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簡化練法》
《太極拳體用全書》
《42式太極拳·劍》
《陳式太極拳簡化練法》
《全佑老架太極拳》
《簡化太極拳練勢與運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