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拳技理與訓練》

《太極拳技理與訓練》

《太極拳技理與訓練》是著名太極拳家羅基宏先生第三子羅紅元編寫的習練太極拳的書籍,本書修訂版增闢了“開卷篇”,內容有二:一是“太極光”和“羅基宏先生札記書信摘錄”,這兩個專章介紹作者父親羅基宏先生習拳的經歷及其有關太極拳技理的獨到見解。二是詳細介紹了作者羅紅元的習拳經歷。

基本信息

作者簡介

羅紅元,著名太極拳家羅基宏先生第三子,從小隨父習拳,深獲父親真傳,並得顧留馨、雷慕尼等太極拳名家的悉心指導。1982年畢業於廣州體育學院武術專業,曾任華南師大體育系武術專業講師。1984年榮獲武漢國際太極拳(劍)邀請賽金牌。發表有《淺析太極拳內勁產生的有關機理》論文,在“全國首屆太極拳論文研討會”和“全國首屆武術研討會”獲獎。 
1988年羅紅元應美國Newberry College邀請開設太極拳、氣功講座,同年應邀到加拿大卡爾加里市教學。1991年與古岱娟在加拿大埃德蒙頓市共創“基宏太極拳學院”。十幾年於太極拳的研究、推廣上,所有心力至深,不以依隨舊說為足,而另闢蹊徑,採取現代科學知識及現代語言,深入理解,闡述太極拳之本質及科學依據,培養出一大批太極拳、推手精英,在北美州以及中國的大型國際比賽中獲得優異成績。
羅紅元曾出任加拿大國術總會會長、加拿大武術聯合會全國會長、發起籌備全加武術團體聯合總會並當選為第一副會長。1997年及1999年在世界武術綿標賽上,分別出任加拿大國家武術隊教練及加拿大國家散打隊領隊。2001年考獲國際武術裁判資格,1996年榮獲埃德蒙頓市市長頒發的傑出貢獻獎。

內容簡介

《太極拳技理與訓練》太極拳技理與訓練

《太極拳技理與訓練》修訂版增闢了“開卷篇”,內容有二:一是“太極”和“羅基宏先生札記書信摘錄”,這兩個專章介紹作者父親羅基宏先生習拳的經歷及其有關太極拳技理的獨到見解。由於幾年前得到顧留馨先生後人的饋贈,羅基宏先生與顧留馨先生生前交往的百多封書信失而復得,反映羅基宏先生太極拳底蘊的珍貴資料得以保存,使這兩個專章內容因而得到豐富與充實,二是詳細介紹了作者羅紅元的習拳經歷。讀者通過這兩代人對太極拳的熱愛、對真理的執著與追求,對於如何學好太極拳將會得到一些啟示與借鑑。修訂版保留了初版“理論篇”和“訓練篇”的框架。“理論篇”中有關“太極拳陰陽範疇的幾對關係”一章只做了少量的修改。但在自製功夫的理論部分,則引入了全新的“氣囊式彈性體”、“太極氣勢”和“太極預應狀態”的理論,在更高層次上介紹了太極拳自製功夫功成之時的狀態,介紹了在這一狀態基礎上發展太極拳運動素質的機理。在制人功夫理論部分,則著重介紹了在“太極預應狀態”的基礎上,如何有效地運用太極拳運動素質的優勢,通過精妙的技術、戰術運用和心理調節,以達到制人的最終目的。“訓練篇”則是在相應的理論指導下,講術了一系列的訓練內容,著重介紹簡單實用的訓練方法和有效的檢驗手段,使練習者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可以迅速達到提高自製和制人功夫的水平。

《太極拳技理與訓練》參照教科書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特點進行編寫,既可作為太極拳自學指導書,也可作為太極拳訓練的教材。作者還計畫根據《太極拳技理與訓練》的內容拍攝相應影像教材,以求達到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書籍介紹

初版至今已有15個春秋。承蒙讀者的錯愛,它在圖書市場早已脫銷。為滿足讀者的需求,最近又應約對本書進行修訂再版。15年來,我們以此書為基礎,在加拿大開辦了太極拳學院,深入系統地進行了教學實踐和研究,並多次率隊參加各種國際性的太極拳交流和比賽,取得了較好的成績。

修訂版增闢了“開卷篇”,內容有二:一是“太極光”和“羅基宏先生札記書信摘錄”,這兩個專章介紹作者父親羅基宏先生習拳的經歷及其有關太極拳技理的獨到見解。由於幾年前得到顧留馨先生後人的饋贈,羅基宏先生與顧留馨先生生前交往的百多封書信失而復得,反映羅基宏先生太極拳底蘊的珍貴資料得以保存,使這兩個專章內容因而得到豐富與充實。二是詳細介紹了作者羅紅元的習拳經歷。讀者通過這兩代人對太極拳的熱愛、對真理的執著與追求,對於如何學好太極拳將會得到一些啟示與借鑑。[1]

書籍目錄開卷篇
第一章 太極之——記我的父親羅基宏先生的太極奇緣
第二章 羅基宏先生札記書信摘錄
第一節 學習太極拳的指導思想
第二節 太極拳的身法調節
第三節 內勁與運勁
第四節 虛實與雙重
第五節 太極拳的技巧運用
第六節 太極拳的纏絲勁
第三章 我所走過的太極路
理論篇
第四章 太極拳陰陽範疇的幾對關係
第一節 虛實關係
第二節 強弱關係
第三節 剛柔關係
第四節 快慢關係
第五節 動靜關係
第五章 太極拳的自製功夫
第一節 “氣囊式彈性體”模式和“太極氣勢”學說
第二節 “太極預應狀態”
第三節 “太極預應狀態”與太極拳運動素質的關係
第六章 太極拳的制人功夫
第一節 太極拳的制人技術
第二節 太極拳的制人戰術
第三節 太極拳運動的心理要求
訓練篇
第七章 太極拳自製功夫的訓練
第一節 “太極預應狀態”形成與運動調節的訓練
第二節 陳式太極拳套路訓練
第三節 楊式太極拳套路訓練
第四節 太極拳器械功法訓練示例
第八章 太極拳制人功夫的訓練
第一節 太極拳推手訓練示例
第二節 控制“勁路”技法訓練示例
第三節 踢、打技法訓練示例
第四節 摔法訓練示例 

太極作品薈萃

太極是闡明宇宙從無極而太極,以至萬物化生的過程。無極即道,是比太極更加原始更加終極的狀態,兩儀即為太極的陰、陽二儀。太極一詞最早見於《易傳 繫辭上》。
《楊式太極拳述真》
《太極拳技理與訓練》
《陳式太極拳實用拳法》
《太極拳勢圖解》
《太極拳理傳真》
《怎樣教好練好簡化太極拳》
《太極推手二十六式》
《太極拳全書》
《太極拳學》
《太極拳術》
《太極拳使用法》
《吳圖南太極拳精髓》
《健身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發勁運氣練勢》
《楊式太極長拳》
《太極劍運動》
《中國陳氏太極》
《陳式太極拳拳法拳理》
《陳氏太極拳圖說》
《太極拳競賽套路全書》
《楊式太極拳用法解要》
《陳式太極拳推手技法》
《傳統楊式太極拳教程》
《楊式十八式圓形行功太極拳劍》
《武當趙堡太極拳小架》
《太極拳普及套路全書》
《簡化楊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太極劍》
《孫式太極拳快速提高捷徑》
《楊氏太極拳真傳》
《武派太極拳體用全書》
《陳濟生靜功纏絲太極拳》
《24式太極拳入門與提高》
《陳氏太極拳術》
《吳式太極拳拳械述真》
《陳式太極拳老架技擊秘訣》
《太極劍普及讀本》
《太極拳普及讀本》
《太極推手入門與提高》
《太極刀劍合編》
《太極拳內勁》
《太極拳走架推手問答》
《陳式太極拳拳理闡微》
《太極拳講義》
《健身養生太極拳》
《武當太極劍》
《輕鬆學練太極拳》
《陳式太極拳拳照圖譜》
《陳式太極拳體用全書》
《陳式太極拳意氣勢練法》
《世傳陳式太極拳》
《太極拳研究》
《四十八式太極拳入門》
《楊式太極六十六式弓林拳》
《國術太極拳》
《太極推手絕技》
《太極拳譜》
《陳氏三十八式太極拳》
《陳微明太極拳遺著彙編》
《陳式太極拳養生功》
《武當趙堡和式太極拳》
《太極拳運動》
《傳統氣功站樁太極五行拳》
《武當趙堡大架太極拳》
《康復保健太極拳》
《吳氏太極拳37式行功圖解》
《楊式太極拳釋義》
《太極拳太極劍學練》
《吳式太極拳械精選》
《吳式方架太極拳》
《太極拳健身套路與內功》
《太極思維與太極拳》
《太極拳教與學系列叢書》
《楊式太極劍劍法精解》
《太極拳一百零八勢》
《楊式太極拳》
《24式太極拳快速入門不求人》
《32式太極劍快速入門不求人》
《太極拳論譚》
《陳式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拳法精解》
《孫式太極拳》
《陳氏太極拳匯》
《太極拳的健身和技擊作用》
《張三豐太極拳》
《太極拳釋義》
《陳式心意混元太極拳教程》
《四式太極拳競賽套路》
《定位·方位太極拳》
《楊式太極拳教法練法》
《楊家太極拳》
《武式太極拳圖解及太極論·決》
《太極劍全書》
《陳氏太極拳械匯宗》
《楊式太極刀》
《陳式簡化太極拳》
《武氏太極拳全書》
《楊禹廷太極拳系列秘要集錦》
《正宗吳式太極拳》
《武術競賽系列叢書》
《太極拳劍標準教程》
《陳式太極拳精選》
《養生太極推手》
《炮捶》
《孫式太極劍》
《吳式太極拳、劍、推手入門》
《太極拳選編》
《武當趙堡太極拳大全》
《四維太極》
《吳式簡化太極拳》
《中國太極推手》
《太極十三劍》
《吳式太極拳》
《傳統楊式大架太極拳械推手》
《太極拳分解教學叢書》
《太極拳防身套用叢書》
《太極拳學堂叢書》
《原地太極拳系列叢書》
《武當趙堡傳統三合一太極拳》
《太極拳道》
《秘傳趙堡太極拳》
《楊式太極扇》
《原地十三式太極拳》
《24式太極拳提高捷徑》
《陳式太極拳快速入門不求人》
《陳式太極拳快速提高捷徑》
《常式太極拳》
《太極劍競賽套路》
《楊氏太極拳·劍·刀》
《武式太極拳》
《太極推手對練套路》
《太極拳解秘十三篇》
《武當三豐太極拳》
《看圖學太極叢書》
《太極拳掛圖系列》
《42式太極拳意氣勢練法》
《太極拳推手快速入門不求人》
《太極拳入門》
《太極劍入門》
《陳式太極拳入門》
《陳式二路太極拳》
《吳式太極拳簡化練法》
《太極拳體用全書》
《42式太極拳·劍》
《陳式太極拳簡化練法》
《全佑老架太極拳》
《簡化太極拳練勢與運氣》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