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喪亂帖》

《喪亂帖》

《喪亂帖》為唐摹王羲之尺牘,行草書。硬黃響拓,雙鉤廓填,白麻紙墨跡。《喪亂帖》筆法精妙,結體多欹側取姿,有奇宕瀟灑之致,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新體勢的典型作品。收藏於日本宮內廳三之丸尚藏館。8行62字,與《二謝帖》和《得示帖》連成一紙,縱28.7厘米,橫58.4厘米。在聖武天皇時期傳入日本。2006年3月於上海博物館舉辦的《中日書法珍品展》上展出。

基本信息

釋文

《喪亂帖》喪亂帖》

《喪亂帖》反映了喪亂時期痛苦不安的情緒,因無意於書,故書法越見自然。

釋文:“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號慕摧絕,痛貫心肝,痛當奈何奈何!雖即修復,未獲賓士,哀毒益深,奈何奈何!臨紙感哽,不知何言!羲之頓首頓首。”

歷史

布展中的晉帖布展中的晉帖

千年去國

此帖早在唐時就傳入日本,或謂鑒真和尚東渡時帶去。《喪亂帖》八行,同《二謝帖》五行、《得示帖》四行共摹於一紙。上有梁徐僧權、姚懷珍籤押和日本恆武天王延曆(782~805)年號三郎。此三帖內容均為書簡,摹填精良。《喪亂帖》反映了喪亂時期痛苦不安的情緒,因無意於書,故書法越見自然。用筆結字與《蘭亭序》比較,略帶古意,有些專家推斷此種體式的字應更近王羲之書法的本來面貌,所以成為研究王羲之書風的重要材料。

專家考證認為,在《喪亂帖》的右方紙縫間,有三方“延曆勅定”朱文印記,昭示了其作為延曆御府秘藏的文物地位。

正是這方印記奠定了它和《孔侍中帖》在王氏作品中最受推崇的地位。“延曆”為日本桓武帝的年號,日本學者曾考證它們曾被《東大寺獻物賬》著錄,而這本書是日本聖武皇帝駕崩後皇后將其遺物供佛的賬目。聖武皇帝卒於公元729年,由此可以判定,《喪亂帖》東渡日本的時間應該在公元729年以前。

百年翹首

由於《二謝帖》和《得示帖》與它同為一種紙(可能是白麻紙),有縱向條紋,流入日本的時間與《喪亂帖》相當,將這三個作品共裱一紙。

由於去日久遠,千餘年來國內書法家對此三帖一無所知。直到100年前,任駐日欽使隨員的楊守敬蒐集散出的書籍字畫並將《喪亂帖》摹成書跡,國內學界才大開眼界,沒想到世上還有勾摹如此精良的王氏墨跡。

三年斡鏇

為這個展覽在日本奔波協調的是東京國立博物館,該館副館長西岡康宏表示,早在2002年自己來參加“晉唐宋元書畫國寶展”的學術研討會時,上博就提出了借展《喪亂帖》等重要書法作品的建議。

原上海博物館副館長汪慶正從1984年到2003年間共到日本十次,雖都沒能一睹《喪亂帖》原貌,卻看到不少中國古代珍貴書法。

十日歸省

2006年年3月,《喪亂帖》在上海博物館與觀眾見面,漂泊日本1300多年的《喪亂帖》首次回到故鄉“省親”。

特點

《喪亂帖》 《喪亂帖》為行草墨跡(響拓本)白麻紙,縱28.7厘米,橫63厘米,藏日本皇宮。

《喪亂帖》筆法精妙,結體多欹側取姿。有奇宕瀟灑之致,是王羲之所創造的最新體勢的典型作品。

此帖有四大特點:

第一,字帖本身就是一篇優秀的雜文;

第二,此帖字勢雄強,是右軍(王羲之的字)真面目;

第三,《喪亂帖》兼備雄強和慘澹之美;

第四,此帖表現了中國書法由行入草的完整的過程。

因此,《喪亂帖》是一件難得的珍品,是王羲之最有代表性的末年之作,遠勝《神龍蘭亭》

真跡摹本之爭

《喪亂帖》全文共8行62字,反映了喪亂時期王羲之痛苦不安的情緒。因作者無意於書法,故字跡越見自然,有些專家推斷這種體式的字應更近王羲之書法的本來面貌。

現在學界普遍認為,此《喪亂帖》為唐代摹本,其依據是《喪亂帖》首行最後兩字“之極”二字右側有“僧權”二字的左半邊,一些中日書法界專家由此判定,此帖應是根據梁代徐僧權的押縫原樣摹本摹填。8行62字通篇筆法跌宕,氣勢雄奇,與《蘭亭序》有近似之處,其原作應是王羲之五十歲以後的作品。

相傳王羲之的字在唐朝時還有“三千紙”,但都已隨時代而消逝。在王氏的各種摹本中,臨摹時間與王羲之所處時代越接近的,就有更多機會看到原作,也就更接近原作風格。因為這件唐代摹本《喪亂帖》惟妙惟肖、最接近“書聖”風格,所以也被簡稱為王羲之《喪亂帖》。

“吾師徐森玉先生當時就極為讚美此帖,認為是王羲之至精至美的墨跡。我想,世間如果真要有王羲之墨本真跡的話,《喪亂帖》就應該是唯一的墨寶了。”原上博副館長汪慶正生前曾這樣表示。

文學記載

《倚天屠龍記》第四章:字作喪亂意彷徨

張翠山滿懷傷痛惱怒,難以發泄,在床上躺了一個多時辰,悄悄起身,決意去打都大錦一頓出口氣。他生怕大師兄、四師兄干預,不敢發出聲息,將到大廳時,只見大廳上一人背負著雙手,不停步地走來走去。

黑暗朦朧中見這人身長背厚,步履凝重,正是師父。張翠山藏身柱後,不敢走動,心知即令立刻回房,也必為師父知覺,他查問起來,自當實言相告,不免招一場訓斥。只見張三豐走了一會,仰視庭除,忽然伸出右手,在空中一筆一划的寫起字來。張三豐文武兼資,吟詩寫字,弟子們司空見慣,也不以為異。張翠山順著他手指的筆劃瞧去,原來寫的是“喪亂”兩字,連寫了幾遍,跟著又寫“荼毒”兩字。張翠山心中一動:“師父是在空臨‘喪亂帖’。”他外號叫做“銀鉤鐵劃”,原是因他左手使爛銀虎頭鉤、右手使鑌鐵判官筆而起,他自得了這外號後,深恐名不副實,為文士所笑,於是潛心學書,真草隸篆,一一遍習。這時師父指書的筆致無垂不收,無往不復,正是王羲之“喪亂帖”的筆意。這“喪亂帖”張翠山兩年前也曾臨過,雖覺其用筆縱逸,清剛峭拔,總覺不及“蘭亭詩序帖”、“十七帖”各帖的莊嚴肅穆,氣象萬千,這時他在柱後見師父以手指臨空連書“羲之頓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追惟酷甚”這十八個字,一筆一划之中充滿了拂郁悲憤之氣,登時領悟了王羲之當年書寫這“喪亂帖”時的心情。

王羲之是東晉時人,其時中原板蕩,淪於異族,王謝高門,南下避寇,於喪亂之餘,先人墳墓慘遭毒手,自是說不出滿腔傷痛,這股深沉的心情,盡數隱藏在“喪亂帖”中。張翠山翩翩年少,無牽無慮,從前怎能領略到帖中的深意?這時身遭師兄存亡莫測的大禍,方懂得了“喪亂”兩字、“荼毒”兩字、“追惟酷甚”四字。

評價

啟功先生在評價王羲之《喪亂貼》時,據貼首“喪亂之極,先墓再離荼毒”之語,便在詩中發出“大地將沉萬國魚”的感慨,而此時正值神州淪陷的抗戰之際,啟功先生的一片愛國之心便躍然紙上。

王羲之書法作品

108幅中國古代書法名品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它經過近三千年的發展和創新,已成為中國藝術寶庫中一項重要財富。其中不乏許多作品給人以書法藝術美之享受,它們是我國古代文明藝術的結晶,堪稱“國之瑰寶”。
《泰山刻石》
《雲夢睡虎秦簡》
《馬王堆帛書》
《西狹頌》
《埔閣頌》
《張遷碑》
《鮮于璜碑》
《禮器碑》
《曹全碑》
《史晨碑》
《乙瑛碑》
《石門頌》
《衡方碑》
《宣示表》
《薦季直表》
《樂毅論》
《黃庭經》
《蘭亭序》
《快雪時晴帖》
《孔侍中帖》
《喪亂帖》
《十七帖》
《洛神賦十三行》
《鴨頭丸帖》
《真草千字文》
《自敘帖》
《玄秘塔碑》
《韭花帖》
《神仙起居法帖》
《溫泉銘》
《晉祠銘》
《上陽台帖》
《蔡襄尺牘》
《郊燔帖》
《蒙惠帖》
《陶生帖》
《黃州寒食詩帖》
《羅池廟碑》
《赤壁賦》
《豐樂亭記碑》
《花氣熏人帖》
《黃州寒食詩卷跋》
《爨寶子碑》
《爨龍顏碑》
《鄭文公碑》
《始平公造像記》
《張猛龍碑》
《孔子廟堂碑》
《汝南公主墓誌》
《倪寬贊》
《雁塔聖教序》
《陰符經》
《伯遠帖》
《神策軍碑》
《李白憶舊遊詩卷》
《蜀素帖》
《紫金硯帖》
《多景樓詩冊》
《珊瑚帖》
《研山銘帖》
《向太后輓詞》
《寒光帖》
《米芾三帖卷》
《汲黯傳》
《洛神賦》
《福神觀記》
《蘭亭帖十三跋》
《草書尺牘》
《唐詩草書卷》
《龍藏寺碑》
《化度寺碑》
《九成宮醴泉銘》
《虞恭公碑》
《張翰思鱸帖》
《皇甫誕碑》
《夢奠帖》
《肚痛帖》
《郎官石拄記》
《古詩四貼》
《終年帖》
《中秋帖》
《臨神仙起居帖》
《白居易琵琶行》
《草書宋詞卷》
《煙江疊嶂圖跋》
《文徵明草書七絕》
《奉天殿早朝詩》
《大行書七言詩軸》
《唐寅落花詩》
《前後赤壁賦卷》
《行書七律詩軸》
《滕王閣序》
《送友生游茅山詩》
《後赤壁賦》
《唐宋詩卷》
《急就章》
《十五日帖》
《東方朔畫像贊》
《多寶塔感應碑》
《顏勤禮碑》
《祭侄文稿》
《中興頌》
《麻姑仙壇記》
《顏家廟碑》
《爭座位稿》
《自書告身》
《論書帖》
《聖母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