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座位稿》

《爭座位稿》亦稱《論座帖》、《與郭僕射書》。唐廣德二年顏真卿書。

此稿書風浪漫,絕去甜俗,中鋒用筆,信手拈來,靜動有態。《爭座位稿》同王羲之的《蘭亭序》世有“雙璧”之譽,又與《祭侄季明文稿》和《祭伯父文稿》,史稱“顏氏三稿”。

基本信息

簡介

《爭座位稿》爭座位稿

《爭座位稿》又稱《與郭僕射書》,晚於另二稿六年,即廣德二年(公元764年)作。

此稿書風浪漫,絕去甜俗,中鋒用筆,信手拈來,靜動有態。《爭座位稿》同王羲之《蘭亭序》世有“雙璧”之譽,又與《祭侄季明文稿》《祭伯父文稿》,史稱“顏氏三稿”。

《爭座位稿》得歷代藏家寶愛,儘管書史上對它的真偽存在質疑,但仍不失為學習顏真卿行書之優秀範本。

特點

《爭座位稿》以直筆為主,渾厚藏拙,質樸蒼勁,奇偉秀拔,筆勢縱橫,筆力矯健,筆鋒雄勁爽利,頓挫鬱勃。融北朝的雄渾遒逸,中唐的肥勁寬博於一爐,勁拔豪宕,姿態飛動。字字變化,方中見圓,橫豎對比強烈,力透紙背。屬生書系統,盡顯魯公敦厚耿直堅強的性格和正氣凜然的激情。通篇大小參差,充分顯示他深厚的書法功底,博得了歷代書家的齊聲喝彩。

流傳版本

《爭座位稿》一帖版本流傳下來的有七種,評價最高者為關中刻本

評價

蘇東坡雲此帖:“比公他書,尤為奇特,信平自然”。

米芾贊其“有篆籀氣”。

阮元說:“《爭座位稿》如熔爐出冶,隨地流出。元氣渾然,不復以姿媚為念者,其品乃高,所以此帖為行書之極。”

近人馬宗霍在《書林藻鑒》中指出:“惟唐初胎晉為息,終屬寄人籬下,未能自立,逮顏魯公出,納古法於新意中,生新法於古意之外,陶鑄萬象,隱括眾長,於是卓然成為唐代之書。”

關於作者

顏真卿(709年——785年),字清臣,京兆萬年人,祖籍唐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

他是中唐時期的書法創新代表人物,楷書端莊雄偉,氣勢開張。行書遒勁舒和,神彩飛動。他的書法,既有以往書風中了氣韻法度,又不為古法所束縛,突破了唐初的墨守成規,自成一幅,稱為“顫體”。

德宗詔文曰:“器質天資,公忠傑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在書法史上,他是繼二王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其書初學張旭,初唐四家,後廣收博取,一變古法,自成一種方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顏體”。

108幅中國古代書法名品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藝術,它經過近三千年的發展和創新,已成為中國藝術寶庫中一項重要財富。其中不乏許多作品給人以書法藝術美之享受,它們是我國古代文明藝術的結晶,堪稱“國之瑰寶”。
《泰山刻石》
《雲夢睡虎秦簡》
《馬王堆帛書》
《西狹頌》
《埔閣頌》
《張遷碑》
《鮮于璜碑》
《禮器碑》
《曹全碑》
《史晨碑》
《乙瑛碑》
《石門頌》
《衡方碑》
《宣示表》
《薦季直表》
《樂毅論》
《黃庭經》
《蘭亭序》
《快雪時晴帖》
《孔侍中帖》
《喪亂帖》
《十七帖》
《洛神賦十三行》
《鴨頭丸帖》
《真草千字文》
《自敘帖》
《玄秘塔碑》
《韭花帖》
《神仙起居法帖》
《溫泉銘》
《晉祠銘》
《上陽台帖》
《蔡襄尺牘》
《郊燔帖》
《蒙惠帖》
《陶生帖》
《黃州寒食詩帖》
《羅池廟碑》
《赤壁賦》
《豐樂亭記碑》
《花氣熏人帖》
《黃州寒食詩卷跋》
《爨寶子碑》
《爨龍顏碑》
《鄭文公碑》
《始平公造像記》
《張猛龍碑》
《孔子廟堂碑》
《汝南公主墓誌》
《倪寬贊》
《雁塔聖教序》
《陰符經》
《伯遠帖》
《神策軍碑》
《李白憶舊遊詩卷》
《蜀素帖》
《紫金硯帖》
《多景樓詩冊》
《珊瑚帖》
《研山銘帖》
《向太后輓詞》
《寒光帖》
《米芾三帖卷》
《汲黯傳》
《洛神賦》
《福神觀記》
《蘭亭帖十三跋》
《草書尺牘》
《唐詩草書卷》
《龍藏寺碑》
《化度寺碑》
《九成宮醴泉銘》
《虞恭公碑》
《張翰思鱸帖》
《皇甫誕碑》
《夢奠帖》
《肚痛帖》
《郎官石拄記》
《古詩四貼》
《終年帖》
《中秋帖》
《臨神仙起居帖》
《白居易琵琶行》
《草書宋詞卷》
《煙江疊嶂圖跋》
《文徵明草書七絕》
《奉天殿早朝詩》
《大行書七言詩軸》
《唐寅落花詩》
《前後赤壁賦卷》
《行書七律詩軸》
《滕王閣序》
《送友生游茅山詩》
《後赤壁賦》
《唐宋詩卷》
《急就章》
《十五日帖》
《東方朔畫像贊》
《多寶塔感應碑》
《顏勤禮碑》
《祭侄文稿》
《中興頌》
《麻姑仙壇記》
《顏家廟碑》
《爭座位稿》
《自書告身》
《論書帖》
《聖母帖》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