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是唐代碑刻,公元632年鐫立於麟遊縣。《九成宮醴泉銘》碑原碑現藏於碑亭國家4A級景區(今陝西寶雞麟遊縣)。魏徵撰文,歐陽詢正書,記述唐太宗在九成宮避暑時發現醴泉之事。全碑共24行,行滿50字。碑高2.44米,寬1.18米。宋代碑帖拓本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九成宮醴泉銘》碑被稱為“三絕”碑,即唐太宗的事兒,魏徵的詞兒,歐陽詢的字兒。《九成宮醴泉銘》筆法剛勁婉潤,兼有隸意,是歐陽詢晚年經意之作,歷來為學書者推崇,是歐體楷書的典範,被譽為“天下第一銘”。

基本信息

書法內容

九成宮醴泉銘 九成宮醴泉銘
秘書監檢校侍中鉅鹿郡公臣魏徵奉敕撰,維貞觀六年孟夏之月,皇帝避暑乎九成之宮,此則隋之仁壽宮也。冠山抗殿,絕壑為池,跨水架楹,分岩聳闕,高閣周建,長廊四起,棟宇膠葛,台榭參差。仰視則迢遞百尋,下臨則崢嶸千仞,珠璧交映,金碧相暉,照灼雲霞,蔽虧日月。觀其移山回澗,窮泰極侈,以人從欲,良足深尤。至於炎景流金,無鬱蒸之氣,微風徐動,有淒清之涼,信安體之佳所,誠養神之勝地,漢之甘泉不能尚也。皇帝爰在弱冠,經營四方,逮乎立年,撫臨億兆,始以武功壹海內,終以文德懷遠人。東越青丘,南逾丹徼,皆獻琛奉贄,重譯來王,西暨輪台,北拒玄闕,並地列州縣,人充編戶。氣淑年和,邇安遠肅,群生鹹遂,靈貺畢臻,雖藉二儀之功,終資一人之慮。遺身利物,櫛風沐雨,百姓為心,憂勞成疾,同堯肌之如臘,甚禹足之胼胝,針石屢加,腠理猶滯。爰居京室,每弊炎暑,群下請建離宮,庶可怡神養性。聖上愛一夫之力,惜十家之產,深閉固拒,未肯俯從。以為隨氏舊宮,營於曩代,棄之則可惜,毀之則重勞,事貴因循,何必改作。於是斫雕為樸,損之又損,去其泰甚,葺其頹壞,雜丹墀以沙礫,間粉壁以塗泥,玉砌接於土階,茅茨續於瓊室。仰觀壯麗,可作鑒於既往,俯察卑儉,足垂訓於後昆。此所謂至人無為,大聖不作,彼竭其力,我享其功者也。然昔之池沼,鹹引谷澗,宮城之內,本乏水源,求而無之,在乎一物,既非人力所致,聖心懷之不忘。粵以四月甲申朔旬有六日己亥,上及中宮,歷覽台觀,閒步西城之陰,躊躇高閣之下,俯察厥土,微覺有潤,因而以杖導之,有泉隨而湧出,乃承以石檻,引為一渠。其清若鏡,味甘如醴,南注丹霄之右,東流度於雙闕,貫穿青瑣,縈帶紫房,激揚清波,滌盪瑕穢,可以導養正性,可以澄瑩心神。鑒映群形,潤生萬物,同湛恩之不竭,將玄澤於常流,匪唯乾象之精,蓋亦坤靈之寶。謹案:《禮緯》云:王者刑殺當罪,賞錫當功,得禮之宜,則醴泉出於闕庭。《 鶡冠子》曰:聖人之德,上及太清,下及太寧,中及萬靈,則醴泉出。《瑞應圖》曰:王者純和,飲食不貢獻,則醴泉出,飲之令人壽。《 東觀漢記》曰:光武中元元年,醴泉出京師,飲之者痼疾皆愈。然則神物之來,寔扶明聖,既可蠲茲沉痼,又將延彼遐齡。是以百辟卿士,相趨動色,我後固懷撝挹,推而弗有,雖休勿休,不徒聞於往昔,以祥為懼,實取驗於當今。斯乃上帝玄符,天子令德,豈臣之末學所能丕顯。但職在記言,屬茲書事,不可使國之盛美,有遺典策,敢陳實錄,爰勒斯銘。其詞曰:
唯皇撫運,奄壹寰宇,千載膺期,萬物斯睹,功高大舜,勤深伯禹,絕後承前,登三邁五。握機蹈矩,乃聖乃神,武克禍亂,文懷遠人,書契未紀,開闢不臣,冠冕並襲,琛贄鹹陳。大道無名,上德不德,玄功潛運,幾深莫測,鑿井而飲,耕田而食,靡謝天功,安知帝力。上天之載,無臭無聲,萬類資始,品物流形,隨感變質,應德效靈,介焉如響,赫赫明明。雜沓景福,葳蕤繁祉,雲氏龍官,龜圖鳳紀,日含五色,烏呈三趾,頌不輟工,筆無停史。上善降祥,上智斯悅,流謙潤下,潺湲皎潔,萍旨醴甘,冰凝鏡澈,用之日新,挹之無竭。道隨時泰,慶與泉流,我後夕惕,雖休弗休,居崇茅宇,樂不般游,黃屋非貴,天下為憂。人玩其華,我取其實,還淳反本,代文以質,居高思墜,持滿戒溢,念茲在茲,永保貞吉。
兼太子率更令勃海男臣歐陽詢奉敕書。

創作背景

九成宮醴泉銘碑亭 九成宮醴泉銘碑亭
“九成宮”遺址,在今陝西 麟遊縣城西2.5公里,原為隋之“仁壽宮”,唐貞觀五年(631)加以擴建,更名“九成宮”,並置禁苑、武庫及宮寺。 “九成”之意:“成”訓“重”,“九”訓“多”,“九成”形容多層,高峻。“銘”,文體之一,多用韻語,如作山川、宮室、器物之銘前面多用散文敘述,然後是韻語銘文。《九成宮醴泉銘》撰作和書寫於唐貞觀六年(632)夏曆四月,全文敘述了“九成宮”的來歷和其建築的雄偉壯觀,歌頌了唐太宗的武功文治和節儉精神,介紹了宮城內發現醴泉的經過,並刊引典籍說明醴泉的出現是由於“天子令德”所致,最後提出“居高思墜, 持滿戒盈”的諫諍之言。宋曾鞏在《九成宮醴泉銘·跋》中稱:“九成宮乃隋之仁壽宮也,魏為此銘,亦欲太宗以隋為戒,可以見魏之志也”。

藝術鑑賞

造型

九成宮醴泉銘局部九成宮醴泉銘局部
隸法

在造型方面,《九成宮》有不少字明顯受到隸書的影響,如“亥”字,只是將隸書起筆的橫改成點,撇改成豎鉤。在用筆方面,以橫、豎代點也是保持了隸書的寫法。“首點”大都用橫,如“戶、充”等;寶蓋兒的左“點”則用短短的一“豎”,如“官、帶(帶)”等;帶有豎彎鉤筆畫的字,其豎彎鉤則幾乎完全照搬隸書的特點,如“光、克、元、也”等。
碑法
《九成宮》中的許多字又取法於魏碑,某些點畫,如“戈”字的右上“點”,“必”中間的一“點”,三點水的中間一“點”等,都以“短撇”來代替。這些筆畫是北魏楷書的寫法。可以說,像《九成宮》這樣的歐體字與魏碑書體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尤其是方筆特徵明顯的魏碑,如《張猛龍碑》《龍門二十品》等。
行法
《九成宮》中以點代橫、豎、撇、捺等筆畫,體現了行書的特點,如“甘、色、無(無)、流”等。

結字

1.字形窄長。歐字主要通過壓縮橫畫、伸展豎畫、戈鉤長伸、撇捺舒展等方法達到字形窄長的目的。如“佳、成、未、奉、夏”等字。
2.主筆突出。主筆就是每個字當中最主要也是最突出的一筆,主筆寫好了,這個字就平衡、就重心穩定、就美觀。如“善”字第四橫寫得特別長,“氏”字斜鉤寫得特別長,畢字中豎寫得粗壯得有力等。
3.同字異構。此碑中許多相同的字結體上都有微妙的差異,同中求變,增加意趣。需要臨習者細心觀察、揣摩、體會、咀嚼。如“而、之、出”等字。
九成宮醴泉銘原碑 九成宮醴泉銘原碑
4.連筆增減。楷書中若加入適當的行書筆意,會使字更顯得靈動活潑。如:“每”字兩點以豎替代,“無”字下部四點寫成了連三點,“勝”字右部採取了行書的寫法。在書法結字中,為了破機械重複,常常根據結字的需求,對字進行增減筆畫以達到“變化美”的目的。如“辟”字右部辛增加了一橫,“建”字左上添了一點。“京”字口裡加了一橫,“氏”字右上加了一點,“拒”字右下方加了一個小豎點,“土”字右邊加了一點;“流’字右上省略點、“極”字木字旁省略點、“皆”字下部白字省略撇等。
5.左收右放。左右結構的字,一般左邊筆畫寫得緊湊,右邊筆畫適當放開。如“地、停、德”等字。
6.移位增險。通過調整字的部件,以增加字的險峻之勢。如“盛”字下部的皿字調到了左下,“感”字下部的心字調到了左下,“舊”字下部的臼字調到了右下,“墜”字下部的土字調到了右下,“瑞”字右上山字側臥,“紫”字上部豎彎鉤移位下伸等。
7.內緊外放。歐字一般中宮緊收,四圍放縱。如“武、奉、葳、蕤、睹”等字。
8.滿而不虛。此類字周圍有邊欄包圍,書寫時中間部分要寫得飽滿、緊湊,不可散漫。同時,在書寫這類字時,框線要適當往裡靠,以求視覺上的平衡。如“聞、園、圖、闕、間、閉、閣”等字。
9.附麗貼零。附麗就是依附、貼近,不要疏離的意思。字的各個組成部分要相互依附,不可離散,要以小附大,以少附多。如“起、瀑、垂、靈”等字。貼零就是說寫“零”字和與之相類似的字的最後一點要點得妥帖。這類字中的點畫零碎,要寫得貼緊,排列有序,以免顯得雜亂無章。如“今、令、乏、於、景”等字。

名家點評

歷代品評《九成宮醴泉銘碑》:
宋-朱長文:然觀其少時,筆勢尚弱,今廬山有《西林道場碑》
是也;及晚益壯,體力完備,奇巧間發,蓋由學以致之,《九成宮碑》、《溫大雅墓銘》是也。(《續書斷》)
元 趙孟頫:“清和秀健,古今一人”
明-陳繼儒:此帖如深山至人,瘦硬清寒,而神氣充腴,能令王者屈膝,非他刻可方駕也。
明-趙涵:“正書第一”。(《石墨鐫華》)
清-郭尚先:《醴泉銘》高華渾樸,法方筆圓,此漢之分隸,魏晉之楷合併醞釀而成者,伯施以外,誰可抗衡。(《芳堅館題跋》)
清-周星蓮:字有九宮,分行布白是也。右軍《黃庭經》、《樂毅論》,歐陽率更《醴泉銘》、《千字文》,皆九宮之最準者。其要不外斗筍接縫,八面皆滿,字內無短缺處,字外無長出處,總歸平直中正,無他謬巧也。(《臨池管見》)
清-梁巘“人不能到而我到之,其力險;人不敢放而我放之,其筆險。歐書凡險筆必力破餘地,而又通體嚴重,安頓照應,不偏不支,故其險也勁而穩。”(《評書帖》)
現代 劉正成:中國漢字數萬單字,最難在結構各異,其視覺造型的魅力亦在此,而又施以筆法,得其“險勁”,尤難。縱觀古往今來書法,其結字準確無誤而得“險勁”之美者,歐陽詢堪稱冠絕。歐陽詢來源於王羲之,而實際胎息於匯聚南北書風的隋碑,並集其大成,其《九成宮醴泉銘》也成為具有館閣體書法傾向的楷書典則。(《書法藝術概論》)
總評:歐陽詢所書的《九成宮醴泉銘碑》被後世喻為“天下第一楷書”或“天下第一正書”,享有“楷書之極則”的美譽,被歷代書家奉為“歐體”的楷模。

後世影響

圖書

圖書 圖書
書 名: 九成宮醴泉銘
作 者:何海林
出版社:上海辭書出版社
出版時間: 2010年02月
開本: 16開
定價: 16.00 元

郵票

《中國古代書法》郵票中的《九成宮》 《中國古代書法》郵票中的《九成宮》
中國郵政2007年11月5日發行《中國古代書法》特種郵票第3組“楷書”,一套6枚,其中6-3為“九成宮醴泉銘”。

作者簡介

歐陽詢

歐陽詢 歐陽詢
歐陽詢(557—641),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人,字信本,唐代書法家、文學家,“楷書四大家”之一,與 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為“唐初四大家”,與虞世南並稱“歐虞”。歐陽詢的書法造詣極高,其楷書法度嚴謹,正中見險,骨氣勁峭,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後世稱為“歐體”。其傳世碑刻有《 房彥謙碑》、《九成宮醴泉銘》、《 皇甫誕碑》、《 虞恭公碑》、《 化度寺邕禪師塔銘》等;存世墨跡有《 夢奠帖》、《 卜商帖》、《張翰帖》等;編著《藝文類聚》一百卷。

魏徵

魏徵 魏徵
魏徵(公元580—643年),唐初政治家。字玄成,館陶(今屬河北)人。少年出家。曾參加隋末農民起義。後入唐為太子洗馬。太宗即位後,被擢為議諫大夫,歷任秘書監、侍中等職。參預朝政,先後向太宗陳諫二百餘事,是歷史上有名的敢諫之臣。後以修史功,進位 光祿大夫,封 鄭國公。曾提出“兼聽則明,偏聽則暗”,“居安思危,戒奢以儉”,主張“ 薄賦斂”,“輕租稅”,“息末敦本”,“寬仁治天下”等,對太宗的行動及政策措施給以極有益的影響。其言論見於《 貞觀政要》。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