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奠帖

《夢奠帖》全稱《仲尼夢奠帖》,七十八字,無款,但流傳有序,曾入南宋內府收藏,鈐有南宋"御府法書"朱文印記兩方,"紹""興"朱文連珠印記,後經南宋賈似道,元郭天錫、喬簣成,明楊士奇、項元汴,清高士奇、清內府等遞藏。郭天錫在跋中曰:“此本勁險刻歷,森森然如武庫之戈戟,向背轉折深得二王風氣,世之歐行第一書也。”

法帖簡介

歐陽詢《夢奠帖》,全稱《仲尼夢奠帖》,紙本,25.5×33.6CM ,行書,七十八字,無款,但流傳有序,曾入南宋內府收藏,鈐有南宋御府法書朱文印記兩方,紹興朱文連珠印記,後經南宋賈似道,元郭天錫喬簣成,明楊士奇項元汴,清高士奇、清內府等遞藏。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書家簡介

歐陽詢(557一641年),字信本,公元557年出生於衡州(今衡陽),祖籍潭州臨湘(今湖南長沙),楷書四大家(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之一。隋時官太常博士,唐時封為太子率更令,也稱“歐陽率更”。與同代另三位(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歐陽詢楷書法度之嚴謹,筆力之險峻,世無所匹,被稱之為唐人楷書第一。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初學,號為“歐體”。

法帖內容

仲尼夢奠,七十有二。周王九齡,具不滿百。彭祖資以導養,樊重任性,裁過盈數,終歸寂滅。無有得停住者。未有生而不老,老而不死。形歸丘墓,神還所受,痛毒辛酸,何可熟念。善惡報應,如影隨形,必不差二。

法帖釋析

“夢奠”一事,語出《戴記-檀弓》:孔子蚤作,負手曳杖,消搖於門,歌曰:“泰山其頹乎,梁木其壞乎,哲人其萎乎。”子貢聞之,趨而入。子曰:“予疇昔之夜,夢坐奠於兩楹之間,予殆將死也。”蓋寢疾七日而歿。帖中語頗有佛教無常、報應之意,《六祖壇經-付囑品第十》中記載慧能圓寂時的情景:師說偈已,端坐至三更,忽謂門人曰:“吾行矣!”奄然遷化。於時,異香滿室,白虹屬地,林木變白,禽獸哀鳴。其中“白虹屬地,林木變白”兩句,真有天地為之同悲的境界,讀來一度心旌神搖、不能自持。澹然赴死,還有兩則典故也有異曲同工之妙,一併附錄於下:秦相李斯趙高所害,腰斬於鹹陽市,臨刑時“顧謂其中子曰:‘吾欲與若復牽黃犬,俱出上蔡東門逐狡兔,豈可得乎!’遂父子相哭,而夷三族。”(《史記-李斯列傳》) 明末清初金聖歎因哭廟案被捕殺頭,“當棄市之日,作家書付獄卒寄妻子。獄卒疑其有謗語,呈之官。官啟緘視之,則見其上書曰:‘字付大兒看,鹽菜與黃豆同吃,大有胡桃滋味。此法一傳,吾無遺憾矣!’”(《清稗類鈔-譏諷》)

特色影響

歐陽洵以楷書名,他的行書也很出色,其中以《夢奠帖》為最佳。是歐陽現存流傳的四件墨跡中的一種。歐書此帖與《卜商帖》、《張翰帖》其內容皆涉史事,故統稱為“史事帖”。三帖風格相近。《夢奠帖》結體富於變化,集中代表了歐體勁險而姿妍的特色。《夢奠帖》墨色淺淡,結構嚴謹,修長挺拔,鋒芒勁厲,硬筆急書,轉折自如,無一筆凝滯,氣韻流暢,嫵媚而剛勁。《夢奠帖》是歐陽詢墨跡真品,王鴻緒於帖後題跋云:“暮年所書,紛披老筆,殆不可攀。”認為此是歐陽詢晚年之作。但明代中後期有人提出疑問。詹景鳳《東圖玄覽編》認為它是“響拓之極精者”,都穆《寓意編》認為是臨本,而陳繼儒在《妮古錄》中則認為是宋人書。楊仁愷斷為真跡,並把年代限定在貞觀初(627—641),為歐陽詢晚年成熟之作。郭天錫在跋中曰:“此本勁險刻歷,森森然如武庫之戈戟,向背轉折深得二王風氣,世之歐行第一書也。” 帖後又有趙孟頫、楊士奇、高士奇、王鴻緒諸人題跋。唐張懷瓘書斷》中說:“詢八體盡能,筆力險勁,篆體尤精,飛白冠絕,峻於古人,猶龍蛇戰鬥之象,雲霧輕寵之勢,風鏇雷激,操舉若神。真行之朽出於大令,別成一體,森森然若武庫矛戟,風神嚴於智水,潤色寡於虞世南。其草書迭盪流通,視之二王,可為動色,然驚其跳駿,不避危險,傷於清雅之致。”

碑帖作品

化度寺塔銘

歐陽詢《夢奠帖》歐陽詢《夢奠帖》

九成宮醴泉銘
虞恭公溫彥博碑
皇甫誕碑
黃帝陰符經》(現藏於徐州市博物館
薦福寺碑》(已佚)
張翰思鱸帖
夢奠帖
卜商帖
正草千字文
行書千字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