禾本科

禾本科

禾本科(學名:Poaceae),分為620多屬,10000多種。中國有190餘屬約1200種。地球陸地大約有20%覆蓋著草。禾本科包括多種俗稱作某某草的植物,但是必須指出,不是所有的草都是禾本科植物。同樣,並不是所有禾本科植物都是低矮的草,就如竹子,也可以高達十數米,連片成林。本科包含了許多重要的糧食作物。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禾本科禾本科

單子葉植物綱鴨跖草亞綱的1科。禾本科有660屬近10000種,居有花植物科中的第5位,種數在單子葉植物中僅次於蘭科。多年生、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在竹類中,其莖為木質,呈喬木灌木狀。根係為鬚根系,種子根早期消失,由莖基部發出多數纖維狀不定根,或從匍匐根狀莖節上生出纖維狀根。莖有節與節間,節間中空,稱為稈。稈圓筒形,基部數節之腋芽長出分枝,稱分櫱,有鞘內分櫱和鞘外分櫱,形成密叢生或疏叢生株叢。節部居間分生組織生長分化,使節間伸長。單葉互生成二列,由葉鞘、葉片和葉舌構成,有時具葉耳;葉鞘邊緣開放,彼此覆蓋,質地較韌,有保護節間基部柔嫩生長組織以及輸導和支持作用;葉片狹長線形,或披針形,具平行葉脈,中脈顯著,不具葉柄,通常不從葉鞘上脫落。在竹類中,葉具短柄,與葉鞘相連處具關節,易自葉鞘上脫落,稈籜與葉鞘有別,籜葉小而無中脈。花序頂生或側生,多為圓錐花序,或為總狀、穗狀花序。小穗是禾本科的典型特徵,由穎片,小花和小穗軸組成。穎片位於下方;小花著生於小穗軸上,通常兩性,或單性與中性,由外稃和內稃包被著,小花多有2枚微小的鱗被,雄蕊3或1~6枚,子房1室,含1胚珠;花柱通常2,稀1或3;柱頭多呈羽毛狀。果實為穎果,少數為囊果,漿果或堅果,含大量胚乳,胚小,種臍點狀或線形。

與適應風媒傳粉機制緊密連繫,花無色無味,雄蕊有細長花絲,花葯丁字形,花粉粒細小,圓而乾燥,壁薄光滑,具單萌發孔,適合於風媒飄揚。雌蕊羽狀或帚刷狀,能有效地從空氣中捕捉花粉粒,花粉粒落到柱頭上,迅速為柱頭上的乳突細胞所纏繞,有的立即萌發(如甘蔗高粱),有的經數分鐘(如玉米),有的需經幾小時,甚至幾天以後才萌發。玉米的小花柱頭甚為特化,極細長成絲狀伸出於鞘苞之外,不具羽毛,但系能接受花粉的柱頭面。雌蕊子房內胚珠數目減少到1個,並特化為果皮與種皮相結合的穎果,或有果皮厚而堅硬的堅果與多汁的漿果只出現在少數竹類中。穎果通常輕而不裂,細小,這也是適應借風傳播的生態習性;亦有借動物來傳播的。穎果長圓狀披針形,橢圓形或近圓形;穎果中最大的為栽培的穀物。胚乳占據果實的大部分,並分化為角質胚乳和粉狀胚乳,外層是充滿蛋白質粒的糊粉層,即角質胚乳,其他部分為主含澱粉的粉狀胚乳。的大小隨類群不同而異,在竹亞科,早熟禾超族,小麥超族和針茅超族中,胚占穎果的比例小,約為果體的1/4;黍亞科和畫眉草超族的胚較大,約為果體的1/2。竹亞科、早熟禾等超族的種臍多呈長線形,黍亞科和畫眉草超族的種臍為點狀。珠被在簡化過程中僅留下了痕跡,珠心部分也只有表皮(如),或由表皮變成的栓化層(如玉米)。在進化過程中,各部分有一系列減數,最明顯的是雄蕊由6枚減少為3枚,有時為2枚或1枚;柱頭3枚,減少為2枚或少數為1枚;鱗被由3減為2或完全退化,鱗被由較大、多脈簡化為微小而無脈,其功能是能借膨脹時產生壓力,使內稃與外稃張開,讓雄蕊柱頭伸出,達到傳粉授粉作用。

小穗

沿著兩條路線演變,由於禾本科中小穗的小花發育順序有兩種完全不同的方式,一為有限發育方式,小穗含1成熟花在上,下部花不孕,無小穗軸延伸,脫節於穎之下,背腹壓扁,是黍亞科的特徵。另一為無限生長方式,小穗含多數小花,由基部第一小花先發育,自上而下,向頂成熟,有小穗軸延伸,脫節於穎之上與各小花間,兩側壓扁,是竹亞科和早熟禾亞科的特徵。兩大類群分別沿著各自的方向路線演化。竹亞科與早熟禾亞科的小穗含花數目多,小花向頂不斷生長,多者達數十枚(如畫眉草下部花先熟,籽粒隨落,上部花仍繼續生長);小花數目由多數到少數,通常含3~5小花(早熟禾),小穗軸退化,演變成僅含1花的小穗,如剪股穎族與針茅超族。小穗各部結構相應發生變化,穎片由小到大,較外稃短(早熟禾屬)至長於其小花(剪股穎屬);芒頂生(羊茅屬)至外稃背部和基部著生(野青茅屬);芒細直(早熟禾族)至芒扭轉膝曲(燕麥族)。黍亞科的小穗僅有1枚成熟花在上,限制了小穗軸的繼續生長和小花數的增加,演化方向與早熟禾亞科、竹亞科減數的方向顯然不同,黍亞科的進化表現在保護和傳播穎果的器官特化上。位於該亞科起始階段的黍超族其外稃在成熟時增厚變大,無芒,穎片小而質薄;發展到須芒草超族,它的成熟花內,外稃簡化成微小膜質,延伸出發達的芒而利於種子傳播,穎片成為主要保護器官,變厚增大,分化出種種性狀,如溝、孔、毛被、疣突與糙澀等等;再進一步發展為玉蜀黍超族,其稃體退化,微小,無芒,第一穎發達,同時花序的穗軸節間增厚,成為嵌陷小穗的結構,它不僅完善地包藏籽粒,並隨同籽粒逐節斷落,成為傳播體。上述穎果由稃片(黍超族)到穎片(須芒草超族)和花序穗軸節間(玉蜀黍超族)保護和傳播的一系列發展,分別表現出從低級到高級的階段演化,進化順序反映出益趨完善的程度。演化階段上的最高級代表──玉米,為雌花序高度集中,由多數花序癒合而成的圓柱狀肉穗花序,著生大量籽實,外面還圍以鞘苞形成的佛焰苞所保護。花序

由假花序(小穗著生於枝稈各節,不具延續穗軸,營養枝與生殖枝未分化,如竹亞科箣竹超族),演變為具延續穗軸的真花序(見多數屬種)。花序的演化趨向,為小穗的集中與軸枝的簡化,小穗柄與分枝縮短,由開展圓錐花序變為緊縮的、或密聚的圓柱形圓錐花序(看麥娘)。發展到小穗柄短縮退化形成穗狀花序(小麥超族)。小穗集中生於穗軸一側形成穗狀花序再作指狀排列(狗牙根)或圓錐狀排列(千金子)。花序主軸伸長(五節芒),至短縮(雙藥芒屬)或退化成極短(金茅);穗軸延續(芒屬)演變為隨同小穗成熟而逐節斷落的傳播體(甘蔗);穗軸細長演變為扁平寬大(鈍葉草)或穗軸膨大增厚形成鑲嵌小穗

的凹穴(空軸茅屬);穗軸單生演變為多數花序穗軸合生(玉米)。小穗單生(黍超族)進化為孿生(須芒草超族),成對著生的小穗同形同性(甘蔗亞族)演變為異形小穗。無柄小穗兩性,有柄小穗簡化為單性或中性(高粱屬),由異型對小穗簡化到具有同型對小穗,即總狀花序下部的無柄小穗也簡化為不孕,與其不孕的有柄小穗形成苞片的形式(如扭黃茅、菅屬),小穗由兩性簡化為單性,雌雄小穗著生於同一花序的不同部分(薏苡)演變為異序,如玉米雄花序頂生,雌花序腋生。花序單純裸露,不具有附屬物發展到為各種總苞所包藏的雌花序,(薏苡總苞特化為硬骨質念珠狀)。
胚的結構
禾本科植物的胚是高度特化的,它的子葉成為有吸收營養成分功能的盾片,有保護胚芽的胚芽鞘,以及胚根鞘等。在不同的亞科和超族中,具有不同的特徵,主要分為兩大型,早熟禾型(F)和型(P),其區別為:①盾片與進入胚芽的維管束在中胚軸同一平面上(P),盾片與進入胚芽的維管束延伸到遠離中胚軸而有子葉節(F);②外胚葉:由存在(F)到不存在(P);③盾片基部與胚根鞘間,有溝隙(P)或無溝隙(F);④胚芽橫切面:胚葉維管束少、邊緣分離者(F),胚葉具多數維管束,邊緣相重疊者(P)。
幼苗
隨胚胎結構不同而異,在不同亞科和超族中有明顯差別。如黍亞科的穎果萌發時,中胚軸伸長,生有不定根,具1種子根,幼苗頂端原套由1層細胞構成,出土後第一葉寬,近橢圓形,多脈、平展。早熟禾超族的種子根多數,中胚軸不伸長,幼苗頂端原套細胞有2~3層,第一葉線形,狹窄而直立。
葉片表皮層產生各種特化細胞,由長細胞和兩種短細胞(矽細胞和栓細胞)組成,在上表皮(兩葉脈之間)有縱列的大型薄壁泡狀細胞,它在乾燥時萎縮使葉片內卷、摺疊,與減少蒸騰有關。位於葉脈間的上下表皮,有縱列的氣孔(器),兩個保衛細胞呈狹長啞鈴形,氣孔的開閉依賴於兩端的膨大或縮小,其兩旁各有一枚副衛細胞。葉肉細胞形成多樣,有的細胞壁常向內皺褶形成多環細胞。不同的類群在不同的生態地理條件下葉片結構有很大區別,例如熱濕條件下,居於較原始位置的竹亞科、原禾超族、蘆竹超族以及溫帶中濕生性的早熟禾超族、小麥超族,其葉肉組織細胞中葉綠體均勻分布,有細胞間隙,薄壁維管束鞘不發達,不含有特化的葉綠體,屬三碳植物,表皮常具單細胞微毛,矽質細胞呈橢圓形或新月形,副衛細胞近長方形。適應於熱帶乾燥地區的畫眉草超族和黍亞科成員,葉片維管束由大型的薄壁維管束鞘細胞所包圍,這類細胞內含大量特化的葉綠體,並充滿澱粉,外為1層或數層緊密排列呈放射狀的葉肉細胞所圍繞,演變成為四碳植物,表皮具雙細胞微毛或多細胞微毛,矽質細胞呈啞鈴形或馬鞍形,副衛細胞為三角形或拱形。

生理生態

居於原始地位的原禾超族、蘆竹超族和早熟禾超族的成員,在熱濕和溫濕生境中,為光呼吸的低光效呌植物,而適應於高溫乾旱環境中的黍亞科(尤其是須芒草超族)和畫眉草超族的成員已演變為非光呼吸的C4植物,C4植物在進化中產生了特殊的葉片結構和酶系統,與光合作用效能有密切關係,具有高光效固碳能力,在高溫、強光、乾旱的條件下,光合速率是呌植物的2倍,能有效地利用水分和短期內完成生育周期的特點,其淨生產率高,補償點低,為5~10ppm,或接近於零(如玉米、高粱、甘蔗),因此呌和C4植物的日乾物質生產率也有著明顯不同,如C4的玉米52克/平方毫米·日,呌的水稻只有36克/平方毫米·日。黍亞科許多種類在有0.5%滅草隆,或低氧壓時仍不妨礙萌發,而早熟禾族成員則不能萌發。

核型
本科細胞染色體數和結構比較複雜,各亞科和超族的染色體大小基數、組型是不同的。早熟禾超族和小麥超族的染色體大型,x=7;居於原始位置的竹亞科、早熟禾亞科中的原禾超族、蘆竹超族和畫眉草超族的染色體為小型;生在寒旱地帶的針茅超族,染色體為小型,多為非整倍體。禾本科的多倍體物種繁多,尤其在高海拔和北極地區,比例在80%以上,有些屬中的多倍體種達90%。

化學成分

本科穎果含大量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等多種營養成分。有的種類還含有生物鹼揮髮油皂苷。如大麥燕麥高粱玉米等屬中含有大麥芽鹼(hordenine);蘆竹、大麥中有禾草鹼(gramine);蘆竹屬含蘆竹靈;毒麥的穎果含有一種麻痹中樞神經的毒麥鹼(C7H12N2O);羊茅屬和毒麥屬含有呲咯類(pyrrolidines)生物鹼;黍屬、高粱的葉中,含有氰苷(dhurrin或phyllantin)。多元酚及黃酮類化合物在禾本科中普遍分布,小麥屬含小麥黃素(tricin);大麥屬含大麥黃素(lutonarin);鴨茅屬和梯牧草屬含鴨茅黃素(dactylin);玉米含槲皮黃素(quercetin)。香茅屬和香根草屬含有精油,是提取香精油的原料。

地理分布

在生態上,本科適應性廣,分布遍及全球,從熱帶寒帶,從平原高山湖泊沼澤沙漠地區均有它們的蹤跡,不少種類是草地、草甸和草原的建群種或優勢種,個體數量之多,居高等植物之冠。中國產230餘屬約1500種。禾本科是種子植物中最有經濟價值的大科。是人類糧食和牲畜飼料的主要來源,也是加工澱粉、製糖、釀酒、造紙、編織和建築方面的重要原料。較原始的類群主要出現在熱帶潮濕氣候下,如竹亞科分布於東南亞美洲熱帶雨量充沛的地區;早熟禾亞科中原禾超族、蘆竹超族的成員,生長在熱帶沼澤或林下。早熟禾超族的多數成員,在熱帶山地和溫寒地帶發展,其中早熟禾族、燕麥族、剪股穎族和小麥超族等,適應於冬寒夏涼氣候,常為溫帶草甸、草原或林下的主要種類;針茅超族適生於寒冷乾旱的大陸性氣候,通常為構成溫帶乾草原或荒漠草原的優勢種;畫眉草超族則是在熱帶乾旱區域發展,多為高溫乾燥草地或不規則降雨區的荒漠草原建群種。黍亞科成員主要分布於熱帶,各類群隨著降水量的不同而有區別,該亞科中居於原始位置的柳葉箬族,生長於熱帶潮濕林蔭下;黍超族在熱帶降水季節較長的地區很豐富,而須芒草超族則在熱帶亞熱帶季風雨條件下發展,是適應於有一定乾旱季節的稀樹幹草原的優勢種或建群種。各大類群有一定的生態地理區域,這與長期適應於一定的自然地理條件密切相關,並隨著氣候環境不斷旱化和寒冷而演化形成。

演化地位

禾本科在進化過程中,主要是沿著簡化方向前進的。它的花朵小而精簡,通常只有雄蕊和雌蕊,花被退化為極小的鱗被,由特化的稃片包藏著,小花連同其下穎片(即不孕苞片)共同組成小穗,每一小穗,實為一高度特化的穗狀花序。禾本科在營養和繁殖器官上的特化,尤其是花部在系統發育上適應風媒的高度簡化,一般認為它是進化中處於高級階段的一個科。但過去常將類似禾草的莎草科燈心草科同置於穎花目(Glumiflorae)中。實質上,它們並非來源於共同的祖先。禾本科的原始類群可能與鴨跖草目(Commlinales)的帚燈草科(Restiiona-ceae)、須葉藤科(Fagellariaceae)和刺鱗草科(Cen-trolepidaceae)等南半球的熱帶科有親緣。禾本科的祖先在中生代白堊紀時已出現,根據地史演變與有關化石資料推斷,岡瓦納古陸可能是本科的起源和分化中心。隨著大陸漂移,海陸變遷、氣候條件的改變,由原始的喜熱濕類群適生於變寒、變旱的環境下,不斷演化發展為現代遍布全球的式樣。

分類系統

禾本科禾本科
早在1814年R.布朗依據小穗的結構,將禾本科劃分為早熟禾兩大類群。G.邊沁(1881)在科下設立了黍亞科和早熟禾亞科。黍亞科下劃分為黍族等6族2亞族;在早熟禾亞科下分竹族,狐茅族等8族19亞族。H.F.林克(1827)、C.S.孔特(1833)及E.G.斯托伊德爾(1855)等均在科下劃分了許多族。1887年E.海克爾建立了較完整的屬以上的分類系統,這一系統在早熟禾亞科之下包括了竹族、原禾族、狐茅族、燕麥族、虎尾草族、大麥族、剪股穎族、結縷草族、草族、野古草族、和稻族等;黍亞科中包括糖蜜草族、黍族、須芒草族和玉蜀黍族。半個世紀以來,各國學者大體採用這一系統。
1931年,N.P.艾夫多洛夫根據禾本科葉片的解剖結構和染色體特徵,發現原來放置於早熟禾亞科中的畫眉草群與黍亞科相近,故將它放在甘蔗亞科中。羅謝維茨(1937)的系統在黍亞科下包括畫眉草系與黍系。近代的學者研究了禾本科葉片表皮結構(普拉特1932,布朗1957),胚胎形態(里德1957),澱粉粒類型(哈爾茲)以及細胞染色體、生理、生態、分布等,通過多學科的研究以及套用近代科學技術手段,獲得不少材料與證據,為建立禾本科系統奠定了基礎。一般稱50年代以後建立的系統為新系統。新、老兩類系統反映在對待亞科的劃分上是不一致的,新系統在科下劃分為5、6、7和9個亞科(皮爾格1954)。比較起來,兩大系統各有不足之處,老系統在兩亞科下包括數十個龐大的族,不易反映族間親緣的遠近及其進化關係。新系統在科下並列著多個亞科也難以顯示其共祖來源和系統演化的階層級次關係,為了能夠比較清晰地反映出各大類群間的演化順序及其發展的途徑,按照禾本科的進化序列,作者在亞科與族之間增立了超族一級。
各亞科、超族的特徵及其有經濟價值的種類如下:
竹亞科
含2超族,約70屬。分布於美洲熱帶與亞洲東南部的濕熱地區。營養器官特化,稈木質化,借根狀莖繁殖,有性生殖退化,花部保留著原始的3數花性狀。竹稈是建築、土木、交通用材,也是工藝用品、編織和造紙原料。筍供食用(竹類)。含2超族:①箣竹超族含箣竹族、梨竹族、牡竹族、倭竹族等。②青籬竹超族含青籬竹族、香竹族等。
早熟禾亞科

廣布於全球各種生境中,是最大的一個亞科。草本,小穗含多花至1花,向頂發育,根據花序、小穗、穎片、外稃脈紋、穎果和葉片結構、染色體、生理、生態分布等特徵,劃分為6超族:①原禾超族含原禾族、稻族、菰族等。熱帶濕地草本。包括栽培的茭白。②蘆竹超族含蘆竹族、棕葉蘆族、假淡竹葉族,為熱帶濕地或沼澤生境下的高大草本。蘆竹蘆葦是造紙的好原料。淡竹葉的根部膨大成紡錘形,可供藥用。③早熟禾超族含早熟禾族、燕麥族、剪股穎族等。分布於世界溫寒地帶和熱帶高海拔山地,是種類最多的超族,它代表著早熟禾亞科的典型特徵。染色體大型,x=7。包括重要的牧草,如早熟禾族的羊茅、鴨茅、早熟禾、雀麥和拂子茅屬等,許多種類是溫帶山地草原、草甸的主要成份。④小麥超族含短柄草族 、小麥族和野麥族,染色體大型,x=7。包含重要的麥類作物和溫寒地帶的優良牧草如鵝觀草屬、冰草、沙蘆草、羊草、披鹼草和新麥草等。⑤針茅超族含落芒草族和針茅族。芨芨草是西北乾旱地區常年可為家畜採食的牧草。針茅屬是適應寒冷乾燥氣候下的類群,不少種類是組成溫帶草原或高原荒漠草原的優勢種,為冬春的主要牧草。醉馬草是一種對牲畜有害的毒草。⑥畫眉草超族含畫眉草族、虎尾草族,結縷草族和三芒草族。染色體小型,x=9,10(5,4),為分布於熱帶乾旱地區的C4植物。台麩是非洲和印度的食用穀物。有價值的牧草有羅滋草狗牙根以及乾熱荒漠草原的三芒草等。常見的一年生雜草有畫眉草知風草牛筋草等。
黍亞科

分布世界熱帶地區。約 210屬,3000餘種。來源於小穗僅含1成熟花在上的共同祖先,根據外稃、穎片、花序穗軸的特徵與演化階段劃分3超族:①黍超族,主產熱帶美洲和非洲降水季節長的熱濕地帶。含8族,最大的黍族有8亞族,107屬,1000餘種。是起源於中國的穀類作物,也是優質飼草。本族含有眾多有價值的牧草,珍珠粟是高產牧草,也可作穀物。地毯草、馬唐、雀稗、毛花雀稗、兩耳草、狗尾草、象草、白草等。②須芒草超族,分布於熱帶亞熱帶乾濕季交替的季風雨區。含 5族90屬約1000種。不少種類是熱帶稀樹幹草原的建群成分。如黃茅、白茅。高大草類──南荻是優質造紙原料。高粱是重要的穀類作物。甘蔗 的莖貯藏糖分,為世界熱帶地區的製糖原料。香茅屬的香茅辣薄荷草等莖葉中均富有精油,是提取檸檬油,辣薄荷油等香料工業的主要原料。香根草屬根中含香根草油。具有不少耐旱、耐瘠的牧草資源,如須芒草屬鴨嘴草屬、野古草屬、雙花草、藍莖草,以及中生性的莠竹屬等。③玉蜀黍超族,含3族31屬。分布於熱帶亞熱帶季風雨氣候區域,生長在水濕較好的環境下。3族的演化趨勢為,異型對小穗中的有柄小穗存在(鞘尾草族Elionureae)演變為有柄小穗退化,無柄小穗發展到嵌陷於花序穗軸腔穴中(筒軸茅族 Rottboellieae)。無柄小穗兩性進而簡化為單性(玉蜀黍族Maydeae),雌雄小穗位於同一花序的不同部分(薏苡屬Coix),發展到分別形成不同的花序,如玉米,雄花序為頂生圓錐花序,雌花序為腋生肉穗花序並外具鞘苞。屬高光效C4植物,植株高大,體中糖分和蛋白質積累多,是重要的穀物(玉米、薏苡)和飼料來源,如高產的類蜀黍、優質的牛鞭草、空軸茅;薏苡是亞洲熱帶原產,具多種用途,穎果食用並有強壯利濕之藥效,葉作飼料,稈可造紙,堅硬總苞可作工藝品。

部分屬種

一、芨芨草屬
約20種,多分布於歐亞溫寒地帶,中國約13種,其中芨芨草中國北部至西北盛產之,且在鹼性草灘中自成群落,早春發芽,為該地牲畜的重要飼料之一,並可利用其莖葉製紙,又為一很好的固砂植物。多年生、粗壯草本;小穗有一朵兩性花,具短柄,排成尖塔形的圓錐花序;外稃頂部2齒裂,有芒,芒從齒間伸出,膝曲而宿存或勁直而易落,內稃成熟後背部多少裸露等特徵易與針茅屬區別。小,初時肉質,後變乾燥。
二、燕麥屬
約50種,分布於溫帶和熱帶高山上,中我國有8種,南北均有分布,其中最常見的為野燕麥常混生於麥田中,燕麥裸麥西南和西北有栽培,供食用,尤以後者栽培最多,前種的果實永為內外稃(即殼)所包被,後種的果實則易與外稃分離。通常為一年生草本;小穗有2-6小花,結成疏散的圓錐花序;穎大而膜質,近相等,多脈;外稃硬,頂部2齒裂,背部常有鏇扭狀的長芒(有時缺);果實與內外稃分離或為其所包藏。

三、地毯草屬
約40種,分布於熱帶美洲,中國引種有地毯草等2種,見於廣東台灣,可作牧草、鋪建草坪和保土之用。多年生,稀一年生草本,簇生或具匍匐莖;葉片扁平而卷折;穗狀總狀花序纖弱,指狀排列或沿總軸排列;小穗背腹壓扁,不膨脹,無柄,單生,2列於穗軸之一側;脫落於穎之下,有2小花;第一穎缺;第二穎與第一外稃等長;第一小花無內稃;第二小花外稃堅硬,邊緣厚,內卷。本屬和Paspalum L.相似,其不同處為小穗單生,第2小花腹面對軸,而後者是背面對軸。
四、箣竹屬
約100餘種,分布於亞洲非洲大洋洲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中國約60種以上,主產南部。本屬植物用途甚廣,大都可作造紙原料,而稈堅實粗大者,常用作建築材料以及家具、農具、漁具、運輸工具等,稈的節間長,節平、篾性柔韌者,宜編織竹蓆、竹帽、竹纜以及工藝品等各種竹器,有些種類的味鮮美,可供蔬食,少數種類可供藥用或觀賞。喬木狀或灌木狀竹,具短頸粗短型地下莖;稈叢生,直立,少數攀援狀,節具多數分枝,有些種類的小枝硬化成刺;稈籜的籜片常直立,籜耳常發達;假小穗簇生於花序軸各節上;小穗含數至多數小花,小穗軸於小花間具關節;各小花的外稃近等長,寬而具多脈,內稃具2脊;鱗被常3片;雄蕊6,花絲常分離;子房頂端被毛,花柱單—,柱頭1-3,被毛;果圓柱形,果皮與種子分離。
五、雀麥屬
約百餘種,廣布溫帶地區,中國近20種,多為優良飼料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葉鞘常關閉;葉狹,常扁平;小穗長橢圓形,有數至多數小花,兩側壓扁,生於開展的圓錐花序的纖枝上;小穗軸脫節於穎之上;穎不等,銳尖,短於外稃;外稃有2齒,齒之下有芒;內稃較短;雄蕊3;花柱基部擴大而冠於子房之頂;果長而有槽紋,與內稃合生。
六、蒺藜草屬
約25種。分布於熱帶及溫帶地區,其中蒺藜草亦見於中國台灣廣東海南島)。一年生或有時多年生草本;總狀花序頂生;小穗單生或少數聚生,無柄,外圍以多數由剛毛狀的不育小枝聯合形成的刺苞(刺狀硬殼),幾呈球形,著生在短而粗的總梗上,刺苞連同總梗極易脫落;穀粒通常腫脹,先端漸尖,種子在刺苞內萌發。
七、空竹屬
約10餘種,分布於印度緬甸錫金孟加拉中南半島以及馬達加斯加等地,中國約4-5種,產雲南。喬木或灌木狀竹,具短頸粗短型地下莖;稈叢生,直立,尾梢常下垂,稈壁稍薄,節間常光滑,節平,具多數分枝;稈籜通常薄,籜片直立或外反,籜耳常顯著;假小穗組成球形頭狀花序單生於葉枝之頂端或簇生於花序軸各節上;小穗含1小花,小穗軸延伸於小花之後;穎2-3片,膜質,頂端具長芒;外稃薄膜質,頂端具短芒,內稃具2脊,多脈,頂端具2短尖;鱗被3,宿存;雄蕊6,花絲分離;子房卵球形,具柄,花柱粗長,柱頭2-3,羽毛狀;果橢圓形,無毛,頂端具喙,果皮堅脆且與種子分離。

禾本科剛竹

八、方竹屬
約10餘種,產亞洲,中國有數種,產華東、華南及西南地區。方竹之竹稈呈四方形,可供庭園觀賞,金佛山方竹四川金佛山,筍味甚鮮美,為中國特產之優質用竹。小灌木至小喬木狀竹,具細長型地下莖;稈散生,直立,四方柱形或圓筒形,下部各節常具刺狀氣根,稈壁厚,每節具3分枝;稈籜早落,厚紙質,籜片微小,直立,三角形或錐形,其基部與籜鞘連線處無明顯之關節,籜耳常缺,籜舌膜質;假小穗簇生於枝腋內;小穗含數小花,上部小花不完全;小穗軸具關節;穎2片;外稃膜質兼厚紙質,頂端銳尖,內稃具2脊;鱗被3;雄蕊3,花絲分離;子房無毛,花柱2,柱頭2,羽毛狀;果橢圓形,具堅厚果皮。
九、香竹屬
10種,分布於印度緬甸,中國有8種,產雲南西藏,夏秋發筍,味美,供蔬食。小喬木至灌木狀竹,具短頸粗短型地下莖;稈叢生,直立,中上部各節均具一圈相互靠接或分離的氣生根刺,節隆起,具三分枝;稈籜早落,籜鞘背面常貼生棕色小刺毛,籜片狹長,直立或外反,籜耳不顯,籜舌常具流蘇狀毛;圓錐花序簡短,位於葉枝頂端,花序分枝基部常具小苞片;小穗具柄,含小花4-12朵,最頂一花常呈芒刺狀;穎2片;外稃具7-9脈,內稃具2脊;鱗被3;雄蕊3;子房無毛,花柱2,簡短,柱頭2,羽毛狀;果細長,紡錘形,光滑,具腹溝。
十、蘆竹屬
約有12種;分布於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常見有蘆竹台灣蘆竹2種,稈可為籬笆管、蕭簧、編織、造紙、建屋和釣竿等用。多年生、粗壯草本,稈高達6公尺;葉片闊;小穗有數小花,兩側壓扁,排成頂生、廣闊的圓錐花序;小穗軸禿淨,脫節於穎之上和小花間;穎稍不等,膜質、漸尖,約與小穗等長;外稃薄,3脈,被長毛,中脈延伸於外成一短而直的芒。
十一、馬唐屬
約100種,分布於全球熱帶至溫帶地區,中國約20種,南北各地均有,其中以馬唐最為常見,莖葉柔嫩,為很好的飼料。一年生或有時多年生草本;總狀花序指狀排列或聚生於莖的上部;小穗有2小花,近無兩或具短柄,2 行排列於總軸之一側;實性外稃骨質,邊平坦,透明。

禾本科細葉芒
十二、藤竹屬
約數種,分布於亞洲熱帶地區,中國約1-2種,產雲南廣西。攀援狀竹,具短頸粗短型地下莖;稈叢生,常呈之字形曲折,節膨大,中上部各節具多數分枝;稈籜近宿存,籜片直立,籜耳不發達;假小穗小,籜生於花序軸各節;小穗含一完全小花;小穗軸短,並不延伸於小花之後;穎1-4;外稃與穎相似,內稃不具脊;鱗被缺;雄蕊6,花絲短而分離;子房無毛;花柱粗短,柱頭2-3;果卵球形,頂端具短喙,果皮肥厚。
十三、芒屬
約20種,多分布於熱帶非洲至亞洲南部,中國有10種,分布甚廣,中南尤盛,其中稈可造紙,各地山野間常見。粗壯、多年生草本,有長的葉片和頂生的圓錐花序;小穗有2小花,成對,相似,一具長柄,一具短柄,其中之一或二者常有芒,基盤常有長絲毛;穎相等,膜質或稍革質;不實性和實性外稃均透明質,短於穎。
十四、稗屬
約80種,分布熱帶和溫帶地區,中國約5種(連栽培的),為稻田或濕地上的野草,其中最為常見,下轄數個變種。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葉片扁平,線形;圓錐花序由短密的總狀花序組成;小穗背腹壓扁,近無柄,單生或2-3個簇生於總狀花序上,脫落於穎之下,有2小花;第一穎短於第二穎;第二穎長約與第一外稃等長或略短,無芒;第一外稃草質或革質,頂端尖或有長芒;第二外稃平凸頭,草質,邊緣下部內卷,上部平坦。 十五、畫眉草屬
100種以上,分布於溫帶和熱帶地區,中國約30種,各地均產之,惟長江以南諸省最盛,大部可為飼料。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開展或緊縮的圓錐花序;小穗有數至多數小花,小花通常覆瓦狀排列;小穗軸脫節於穎之上或小花間,或貫連;穎稍不相等,短於第一外稃,短尖或漸尖,1脈或罕有第二穎為3脈的,外稃3脈,脫落,內稃2脈,宿存或遲落。
十六、娛蚣草屬
約10種,分布於東南亞,中國有4種,產東部至西南部,其中常見的有假儉草蜈蚣草,可供放牧、鋪建草皮及保土固堤之用。多年生草本;穗狀花序狹,單生於稈頂,壓扁;有柄小穗退化,常僅有柄的痕跡,無柄小穗有2小花,扁平,覆瓦狀排列於總軸之一側;第一穎近扁平,邊緣於脊處內摺,脊有篦齒狀的剛毛或齒;第一外稃透明質,內為雄花,第二外稃較小,1脈,有雌花或兩性花1朵。
十七、稻屬
約25種,分布於熱帶地區,中我國有等3種,到處有栽培,為中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一年生草本;葉長,扁平;小穗側向壓扁,有3小花,排成圓錐花序;穎極退化,僅在小穗柄端呈二半月形;不孕花的外稃極小,結實花的外稃硬,5脈,外脈靠近鏇卷的邊緣,有時有芒;內稃與外稃相似,但背無中肋;雄蕊6。稻為東南亞最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其品系可分為旱稻水稻兩大類,前者多植于山地或旱地,東亞一帶的山地居民常栽植之,其形態和水稻無甚差異,不過在栽植期間無須常浸水中,但仍須有足夠的雨量方能豐收,種子做飯較有香味,且略帶粘質,中國西南各地少數民族多有栽培;後者廣植於水田中,今亞洲各國均有大量栽培,品種甚多,主要分成(或作粇)、3系,前二者質不粘,後者質粘。在這些系中又有若干個品系,如早熟、中熟和遲熟等。農藝上栽培品種的名稱雖多,但原種仍為一種植物。稻除子實供食用外,稈可充燃料、編草鞋、草蓆和作製紙的原料,又可為的乾料;(即穀殼)可充燃料;為牲畜上好的飼料。
十八、黍屬
約500種廣布於全球熱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近20種(包括引種的),南北均有分布,其中為中國很早就栽培的糧食,與稻一樣亦有秈、糯品系及許多品種;此外有的種可為牛馬飼料,如引種的大黍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圓錐花序開展,稀為總狀花序,小穗背腹壓扁,含花2朵,脫節於穎下或第一穎先落,穎薄,草質或紙質,第一穎通常較小穗短或微小,有的種基部包卷小穗,第一小花雄性或中性,內稃存在或缺;第二小花外稃和內稃硬紙質,光亮;鱗被2,摺疊,花柱分離。 十九、蘆葦屬
不超過10種,分布於溫帶和熱帶地區,中國有2種及1變種,分布至廣,其中蘆葦到處可見,喜生於水邊。根莖四布,有固堤之效;莖粗而韌,可建茅屋和制箭稈用;莖皮的纖維可織蘆簾、織席和作製紙的原料;根入藥,名蘆根; 本屬中其他種類亦可用作防堤植物。多年生、粗壯草本,有長而闊的葉和頂生的大圓錐花序;小穗有3-7小花,最下的為雄花或中性花,余為兩性花;小穗軸被長絲毛,於穎之上和小花間每一節的基部脫落,故果於脫落後藉絲毛之助能隨風飛散。
二十、毛竹屬
約50種,產亞洲,中國為分布中心,約40種以上,產東部、中南部至西南部。毛竹為中國廣為栽培的著名材用竹,嫩筍供蔬食,尤以冬筍為佳,味極鮮美。喬木至灌木狀竹,具細長型地下莖;稈散生,直立,每節常具二分枝;稈籜早落,籜片常狹長,籜耳亦可發達;假小穗簇生於花序軸各節,其基部托以覆瓦狀排列之佛焰苞片,苞片頂端常具退化葉片;小穗含2-6小花,每一或二小穗則包藏於葉狀苞片內;小穗軸具關節,常可延伸至頂端小花之後而成一具稃片之小柄;穎1-3片,有時缺;外稃頂端銳尖,內稃具2脊,先端具2尖頭;鱗被3;雄蕊3,花絲分離而細長;子房無毛,具柄;花柱3,其基部連合甚長,柱頭延長,具小鋸齒兼呈羽毛狀; 果為穎果,有時果皮可增厚得頗堅硬。
二十一、早熟禾屬
約300種,分布於溫帶和寒帶地區,中國約100種以上,分布甚廣,西南和東北較盛其中很多可為飼料,如早熟禾等。一年生或多年生小草,有疏散或緊密的圓錐花序;小穗有2-6小花,最上部的小花常不發育;穎1-3脈,有脊外稃有5脈,無芒,基盤常有一束柔毛;內稃等於或稍短於外稃或上部小花的可稍長於其外稃,具2脊,脊常有纖毛;雄蕊3。
二十二、大麥屬
約20餘種,分布於溫帶地區,中國有大麥等6種,大麥為普遍栽培的糧食作物,也是制啤酒麥芽糖的原料。此外,大麥還有一個變種,名三叉大麥,其芒短而3叉狀,中國西南部間有栽培。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小穗有花1朵,3個聚生於有節的總軸的每一節上,其中一小穗或全部小穗結實,側生的有時不孕或退化為芒;倘全部小穗結實時則麥穗6列,倘全部結實而側面2小穗與相對的小穗覆疊時,則麥穗4列,倘只中央的小穗結實時,則麥穗2列;穎極狹,極似一總苞而承托著3個小穗;外稃有芒;果緊包於稃內。
二十三、苞茅屬
約60種,主產非洲熱帶和亞熱帶地區,少數分布至亞洲大洋洲與南美;中國有苞茅短梗苞茅2種,產華南地區。多年生草本,無香味;小穗成對如 Andropogon;總狀花序成對,一無柄,一有短柄,承托以狹鞘狀的苞片,最下1-2對小穗在1個或2個總狀花序上相似,不實,無芒;上部的無柄小穗兩性,與一銳尖的基盤一齊脫落;實性外稃有些學者主張將本屬置於Andropogon內,但其分別點為總狀花序短,成對,承托以明顯的佛焰苞,此等花序復結成一復生花序;最下1對至2對小穗相似。有一曲膝狀、鏇扭的芒。

二十四、箬竹屬
約30種,分布於印度斯里蘭卡以及菲律賓等地,中國約20種,產長江流域以南地區。灌木狀或小灌木狀竹,具細長型地下莖;稈散生或復叢生,直立,節不甚隆起,具一分枝,分枝粗度與主稈相若;稈籜宿存;圓錐花序生於核頂;小穗具柄,有數至多朵小花;小穗軸具關節;穎常2片;外稃近革質,內稃具2脊,頂端常2齒裂;鱗被3片;雄蕊3,花絲分離;子房無毛,花柱2,其基部分離或稍有連合,柱頭2,羽毛狀。
二十五、鵝觀草屬
約120種,大部產北溫帶,中國約有50種,大都分布北部,少數種類產西南部和中部,大都可為飼料。多年生草本,通常無地下莖;小穗無柄或近無柄,有2至數小花,頂生小穗正常發育,排列於總軸之兩側,為頂生、單生的穗狀花序;穎粗糙,常扁平;外稃扁平,大部有長芒;穎果腹面微凹陷或近扁平。
二十六、甘蔗屬
約12種,分布熱帶或亞熱帶地區,中國有5種,產東南部至西南部,其中甘蔗1種,台灣福建廣東廣西貴州雲南四川均有,供榨糖或生食用,有些可為牲畜的飼料。多年生、粗壯草本;有廣闊、多分枝、被絲毛的圓錐花序;小穗小,有1小花,無芒,成對,一無柄,一有柄,孿生於易逐節斷落的穗軸各節,均兩性或上部的稀為雌性,下承托以長柔毛;穎稍硬;雄蕊3;花柱長而羽毛狀;果離生。
二十七、狗尾草屬
約140種,分布溫帶和熱帶地區,中國約17種,分布甚廣,其中最常見的有狗尾草,金色狗尾草和粽葉狗尾草等,莖葉可作飼料;粟(小米)為中國很早就栽培的一種糧食作物,有很多品種和品系。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圓錐花序頂生,圓柱狀或疏展呈塔狀,小穗無芒,有1-2小花,全部或部分小穗托以1至數枚剛毛,脫落於極短而呈杯狀的小穗柄上,剛毛宿存,第一穎卵形或圓形,比小穗短1/4至1/2,第二穎約與小穗等長,第一小花雄性或中性,外稃與第二穎同質,第二小花兩性,外稃革質,平滑或有皺紋。

二十八、高粱屬
約30種,分布於溫帶和亞熱帶地區,中國約5種,分布甚廣,其中高粱各省多有栽培,品種甚多,穀粒供食用、制飴糖及釀酒,或榨取其稈汁以製糖,或取其莖葉為家畜的飼料。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有一頂生的圓錐花序;小穗成對或穗軸頂端1節有3小穗,一無柄而結實,一有柄而不實或為雄性;穗軸和小穗柄邊緣有毛;無柄小穗背向壓扁;穎硬革質,第一穎背部渾圓或扁平,邊內卷,成熟時變硬而光亮,第二穎稍呈舟狀;外稃膜質,上部的(即實性的)2裂而有芒或全緣而無芒。
二十九、玉蜀黍屬
只有玉蜀黍1種,原產地可能為美洲,現廣植於世界各地,為重要穀物之一,供食用,莖葉為牛馬的飼料,因栽培歷史悠久,變種甚多。一年生、高大草本;莖實心;葉大,闊而扁平;花單性同株;雄花序生於稈頂,為總狀花序式排列的穗狀花序;小穗成對,有2小花,一具柄,一無柄;穎有睫毛;內外稃均極薄;雄蕊3;雌花序單生於葉腋內,為粗厚、具葉狀苞片的穗狀花序,總軸厚,海綿質;小穗有1小花,無柄,密排於圓柱狀的總軸上而成多數的縱列;花柱絲狀,長突出花序外,頂端短2裂。
三十、菰屬
3種,2種產美洲,1種產東亞茭白(茭筍)中國各地多有栽培或野生,取其因真菌寄生而膨大鮮嫩的稈基供蔬食。水生草本;葉長大;花單性同株,排成頂生的大圓錐花序,雄小穗多生於花序下部的分枝上,早落,雌小穗生於花序的上部,遲落;小穗有1小花,由柄上脫落;雄小穗柔軟;第一穎缺,第二穎膜質,線狀,5脈,漸尖或芒尖;外稃約與穎等長,3脈;內稃缺;雄蕊6;雌小穗圓柱狀;穎缺;外稃紙質,3脈,有長芒;內稃2脈;果狹圓柱狀,長達2厘米,成熟時黑色。
三十一、菅屬
約20種,多分布於東半球的熱帶與亞熱帶地區,中國約6種,南北均產之,其中黃背草最為常見,莖葉可為飼料,根頗強韌,除供藥用外,並可作刷子等用。粗壯或細弱的多年生草本;總狀花序單生於舟狀佛焰苞內,通常排成碩大的圓錐花序,每一總狀花序有小穗6-11,最下的4小穗幾輪生如總苞,無柄,無芒,雄性或中性,穗軸頂節著生3枚小穗,其兩側2枚為雄性或中性,均有柄,無芒,中央1枚為兩性,無柄而有長芒,總軸脫節於下部無柄小穗之上,且於實性小穗下成一銳尖的基盤;實性小穗的穎等長,革質,外稃長橢圓形,透明質。

代表植物

玉米、大麥、水稻、高粱、甘蔗等

薏苡

科: 禾本科 屬: 薏苡屬
產地分布:起源於亞洲東南部的熱帶、亞熱帶地區,主產中國以南的廣大地區。河北陝西河南湖北湖南廣西等地產量較多。
形態特徵: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株高大,莖稈粗壯。鬚根黃白色,粗達3mm。稈直立叢生,高1~2m,基部節上生有不定根,分枝多。葉片線狀披針形,長10~30cm.,寬1~4cm,頂端漸尖,基部近心形,中脈粗厚,葉鞘光滑。小穗單性,雌雄同序;雌小穗位於花序下部,總苞卵形至橢圓形。
生長習性:性喜溫暖、潮濕,但能在易受旱澇的河谷、山谷、溪邊、池塘、屋旁等地生長,是一種適應性較強的植物,從海拔300~1300m的山地都可種植。
景觀用途:單叢孤植、多叢叢植效果好。成片大面積種植可以營造田園風光,可套用於我國園林水景區作綠化布置材料。藥用、食用、觀賞兼宜,水生、濕地、旱地栽培均可。
培育繁殖:以播種繁殖為主,播種前,用溫水(約60℃)將種子浸種10分鐘、置於冷水中浸泡2天,吸足水分後促進萌發。條播行距為40~60cm,待苗生長至3~4片葉時,按株距15cm定苗。

蒲葦

科: 禾本科 屬: 蒲葦屬
產地分布:華北、華中、華南、華東及東北地區。
形態特徵:宿根草本。高1-1.2m,莖叢生,雌雄異株,葉多聚生於基部,極狹,長約1m,寬約2m,下垂,邊緣具細齒,呈灰綠色,被短毛。圓錐花序大,雌花穗銀白色,具光澤,小穗軸節處密生絹絲狀毛,小穗由2-3花組成。雄穗為寬塔形,疏弱。花期9-10月。
生長習性:性強健,耐寒,喜溫暖、陽光充足及濕潤氣候,對土壤要求不嚴,易栽培,管理粗放,可露地越冬。春季可分株繁殖,秋季分株則死亡。
景觀用途:穗長而美麗,庭院栽培壯觀而雅致,或植於岸邊入秋賞其銀白色羽狀穗的圓錐花序。也可用作乾花。或花境觀賞草專類園內使用。 主要種植在花境內,如肇嘉浜路瑞金南路口的花境,肇嘉浜路小木橋路口中央隔離帶內的觀賞草專類園皆有種植,現生長勢良好,開花時花穗景觀迷人。

雀麥

科: 禾本科 屬: 雀麥屬
產地分布:分布於中國黃河長江流域各省區。朝鮮日本歐洲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葉鞘閉合,被有短柔毛。葉兩面或僅上面著生柔毛。圓錐花序開展下垂。小穗含7-14朵小花。花期初夏。
生長習性:喜光,耐乾旱。適應性強,在瘠薄的土壤中生長良好。植株早春萌發幼株,生長至夏初開花,夏末、秋初種子成熟後,植株枯死。有自播繁殖能力。
景觀用途:雀麥是夏綠型草坪植物,也可作為固土護坡及防止水土流失的地被植物。
培育繁殖:用播種繁殖。

箬竹

別名: 闊葉箬竹、箬葉竹
科: 禾本科 屬: 箬竹屬
產地分布:原產於中國,分布於華東關中地區及陝西南漢江流域。山東南部有栽培。
形態特徵:竹桿混生型,灌木狀,通直,近實心;
生長習性:喜光,亦耐蔭,林下,林緣生長良好。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稍耐寒,喜土壤濕潤,稍耐乾旱
景觀用途:闊葉箬竹植株低矮,葉色翠綠,是園林中常見的被植物。
培育繁殖:移植母竹繁殖。容易成活,栽後應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濕潤。生長過密時,應衣時疏除老稈。

結縷草

別名: 老虎皮草、錐子草
科: 禾本科 屬: 結縷草屬
產地分布:原產亞洲東部亞熱帶地區,中國山東遼寧河北安徽
形態特徵:結縷草具粗壯的根狀莖,頂端尖且硬。稈高14-18cm。葉片條狀披針形,通常扁平而較寬。總狀花序,小穗兩側壓扁,含1小花。
生長習性:喜空氣濕潤的海洋性氣候,要求疏鬆肥沃、排水良好、中性至微鹼性的砂質壤土。宜光照充足,不耐陰。抗旱、抗寒、耐高溫,與雜草競爭力強,耐踐踏,是良好的運動場草坪植物。
景觀用途:結縷草草坪,具有抗踩踏、彈性良好、再生力強、病蟲害少、養護管理容易、壽命長等優點,目前已普遍套用於中國各地的足球
培育繁殖:採用播種及營養繁殖。

畫眉草

別名: 星星草、蚊子草
科: 禾本科 屬: 畫眉草屬
產地分布:分布幾遍及中國各地,常見於路邊及荒蕪草地。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葉舌為一圈纖毛,葉片狹條形。圓錐花序略向外開展。小穗暗綠或略帶紫色,含3-4朵小花。
生長習性:喜光,抗乾旱。適應性強,對氣候土壤要求均不嚴。具自播繁衍能力。
景觀用途:畫眉草是優良飼料,可作保土固坡植物。
培育繁殖:種植容易,病蟲害少,養護管理粗放。

鵝觀草

別名: 彎穗鵝觀草、莓串草
科: 禾本科 屬: 鵝觀草屬
產地分布:原產於中國,除新疆青海西藏外,分布幾遍中國。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稈叢生。葉片扁平。穗狀花序,下垂。小穗綠色或帶紫色,含3-10朵小花。花期5-6月。
生長習性:抗寒力強。耐旱力較差。喜肥沃、濕潤的土壤,在含鹽量0.3%的海邊及瘠薄的廢棄地上亦能生長。
景觀用途:鵝觀草春季返青早,葉質柔軟,鮮綠色;穗狀花序彎曲下垂,姿態瀟灑別致,具有一定的觀賞價值。可作園林綠地上的觀賞禾草,也可作插花的陪襯材料。
培育繁殖:用播種或分株繁殖。

水禾

科: 禾本科 屬: 水禾屬
產地分布:原產於中國華南地區,東南亞各國均有分布。
形態特徵:多年生浮水草本。根莖細弱;節上生有不定的羽狀鬚根,稈常橫臥於水面上漂浮;葉呈卵狀披針形,頂端鈍,基部圓形且收縮為短柄,葉面有紫斑;葉鞘光滑無毛,腫脹,扁形,生於節問;葉舌甚短,薄膜質;圓錐花序,小穗披針形。7~11月為花果期。
生長習性:每年4月(華南地區2月中旬)開始萌發,經長時期營養生長後,7~9月開始抽穗開花;在22~32℃之間有利於植株的正常生長發育。
景觀用途:適合水體邊緣點綴,著生岸邊濕地,向水體中央延伸,具有較好的觀賞效果。也是小型水景良好的裝飾材料。
培育繁殖:以帶鬚根的莖節扦插進行無性繁殖。以7~8月扦插為宜,其成活率較高;適宜扦插的溫度為25~30℃;空氣相對濕度78%~85%,其水位應保持3~5cm;若過深或過淺都影響其成活率。

玉帶草

別名: 吉祥草、瑞草、觀音草、松壽蘭
科: 禾本科 屬: 蘆竹屬
產地分布:華北、華中、華南、華東東北地區。
形態特徵: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葉片寬條形,抱莖,邊緣淺黃色條或白色條紋,圓錐花序較密,30-50厘米。根部粗而多結。稈高1~3米,莖部粗壯近木質化。葉寬1~3.5厘米。圓錐花 序長10~40厘米,小穗通常含4~7個小花。花序形似毛帚。葉互生,排成兩列,彎垂,具白色條紋。地上莖挺直,有間節,
生長習性:喜光,喜溫暖濕潤氣候,濕潤肥沃土壤,耐
景觀用途:葉片色澤碧綠,密布銀白色條紋。是盆栽和製作小型盆景的材料,可陳列在室內書桌、陽台等處,植於路邊、池旁、庭院、林緣和假山之上亦好。用於水景園背景材料,也可點綴於橋、亭、榭四周,可盆栽用於庭院觀賞。花序可用作切花。
培育繁殖:花葉蘆竹可用播種、分株、扦插方法繁殖,一般用分株方法。早春用快揪沿植物四周切成有4~5個芽一叢,然後移植。 扦插可在春天將花葉蘆竹莖稈剪成20~30厘米一節,每個插穗都要有間節,扦入濕潤的泥土中,30天左右間節處會萌發白色嫩根,然後定植。

細葉芒

科: 禾本科 屬: 芒屬
產地分布:華北、華中、華南、華東及東北地區。
形態特徵:序以下疏生柔毛。葉鞘均長於節間,除鞘口及上部邊緣有長柔毛外余均無毛;葉舌質地稍厚,先端鈍圓,邊緣齧蝕狀,長1—2毫米;葉片線形,長20—70厘米,寬5—15毫米,除基部有長柔毛或瘤毛外余均無毛,或有時葉背疏生柔毛且呈粉白色。圓錐花序扇形,長15—40厘米,主軸無毛或被
生長習性:喜陰,耐半陰,耐旱,耐寒也耐澇,對氣候的適宜性強。
景觀用途:花色初為紅色,秋季轉為銀白色,可做假山、湖邊的背景材料。
蜈蚣草

科: 禾本科 屬: 蜈蚣草屬
產地分布:原產亞洲東南部。廣布於中國長江流域。
形態特徵:多年生草本。匍匐莖爬地生長。葉片線形,稍革質。秋末抽穗開花。總狀花序,基部直立,近頂端稍彎,綠色,經霜後轉變為棕紅色。種子入冬成熟。
生長習性:喜光,稍耐半陰濕。具有一定耐踏性。在排水良好、土層深厚、肥沃、濕潤地生長良好。根深,耐旱,耐修剪。種子能自播繁衍。一般在早春3月下旬返青,12月上旬枯黃,全年綠色期為250-280天。
景觀用途:蜈蚣草為中國南方主要的草坪植物。可作庭園、工廠、醫院、學校、居住區開放性草坪或護坡植物。它抗性強,能吸收工業排放出的二氧化硫,並有良好的滯塵作用,又宜作工業區域的環境保護植物。
培育繁殖:用播種繁殖或將根莖切斷在圃地培育。

蠟燭草

別名: 鬼蠟燭、假看麥娘
科: 禾本科 屬: 梯牧草屬
產地分布:原產歐洲。分布於中國長江流域和陝西
形態特徵:一年生草本。稈直立叢生。葉片扁平。圓錐花序緊密呈柱狀,形似蠟燭,幼時綠色,成熟後變黃色。小穗倒三角形,含1朵小花。花期4月。
生長習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抗旱能力較差。在潮濕的壤土或粘土中生長最為茂盛。耐窪地水濕,不耐鹽鹼。
景觀用途:蠟燭草在園林中可用作觀賞性禾草。也可作插花的陪襯材料。
培育繁殖:用播種繁殖。

羅漢竹

別名: 人面竹、壽星竹、布袋竹、邛竹、算盤竹、佛肚竹、虎山
科: 禾本科 屬: 剛竹屬
產地分布:分布於福建漸江江蘇等省區。長江流域以南各地多有栽培。日本也有栽培。
形態特徵:地下莖單軸散生型。稈高5~12米,徑2~5厘米,新稈綠色,老稈漸變灰綠色。稈基部或以下數節作不規則的短縮而使節間畸形,腫脹如人面,有的似老人臉,有的如小孩面,有的像羅漢腹肚,相向而笑,或節間與節下有長約1厘米的一段明顯膨大,蘀環與蘀鞘基部均有一圈白色纖毛。
生長習性:適應性強,喜濕潤的氣候條件,抗寒力強,能耐短時間-20℃絕對低溫,要求深厚的土層和肥沃的酸性土,不耐鹽鹼和乾旱。
景觀用途:為優良的園林風景樹和行道樹而普遍推廣套用。羅漢竹基部節間畸形膨大,外形奇特美觀,株形優美,是一種優良的觀賞竹類,適宜園林中栽培觀賞。
培育繁殖:採用分株繁殖。
補充資料:竹稈又是製作釣竿、手杖的好材料。味鮮美,供作菜餚。

剛竹

別名: 光竹,台竹、胖竹
科: 禾本科 屬: 剛竹屬
產地分布:分布廣泛。國內分布於長江流域,多生於平地緩坡。
形態特徵:喬木狀竹種,節間圓筒形,上部與中下部等長,分枝以下稈節僅環隆重起。
生長習性:喜光,變耐蔭,耐寒性較強。
景觀用途:是長江下游各省區重要的觀賞和和材竹種之一。
培育繁殖:移植母株或揪種繁殖培育實生苗。

瀕危植物

短穗竹

Brachystachyum densiflorum(Reudle)Keng

現狀:稀有種。產於江蘇浙江安徽等省部分地區,由於砍伐或開墾,加上短穗竹成片開花衰敗,面積日益縮小。
地理分布 主要分布於江蘇南部南京、江浦、江寧、句容、溧陽、宜興、無錫蘇州,浙江 北部昌化、杭州奉化,安徽南部青陽、黃山、黟縣、祁門、休寧等地的低山丘陵或平原地區。
保護價值 為中國特有的單種屬植物,形態上與日本的業平行屬Semiarundinaria相似,對研究竹類分類系統有一定科學意義。可作美化庭園的竹種。
保護措施 建設各有關植物園引種栽培,產地林業部門應注意保存、護育野生短穗竹竹林。 廣東江西湖北等省已引種栽培。
栽培要點 栽植地應選擇排水良好、坡度較緩的丘陵、低山坡或平原。冬季挖穴,翌年早春將截梢連鞭帶土和生長旺盛的母竹放入穴內,加蓋熟土或腐殖質土,加強管理。冬季不宜移植。

藥用野生稻Orgza officinalis Wall.ex Watt

禾本科藥用野生稻
現狀 漸危種。本種在中國南部有零星分布,染色體組為cc型,為二倍體植物,作為栽培稻的野生近緣種質基因而需加以保護。
地理分布 分布於廣東西部鬱南、新興、封開、羅定、懷集、四會、高要、雲浮、廣寧,海南陵水、保亭、樂東、臨高,廣西蒼梧、梧州、岑溪、藤縣,賀縣、武宣、平南、桂平、貴縣、昭平、容縣、北流、玉林、橫縣、靈山、邕寧,雲南永德、耿馬等縣。生長於海拔400-1100米的丘陵山地和山坡中下部的沖積地和溝邊。印度錫金緬甸泰國中南半島也有分布。
保護措施 在藥用野稻產地作適應保護。栽培要點 一般在9-10月抽穗結實,種子極易脫落,需要適時收集,隨熟隨采,曬乾,儲存至翌年4月初播種繁殖。
附錄 疣粒野生稻Oryzagramulata Nees et Arn.ex Hook.f. 在中國通常分布於北回歸線以內的熱帶地區,零散於海拔(200-)500 - 1 000米的丘陵櫟林下或林緣有蔭蔽之處,一般適應溫度不低於20℃,是濕潤生境下的短日照植物。為栽培稻同屬的野生近緣種,是培育水稻新品種的重要物質資源。

普通野生稻Oryza rufipogon Griff.

禾本科普通野生稻

現狀 瀕危種。本種是水稻的近緣祖先,它與栽培秈稻極為相似,均具AA型染色體組,親和性好,雜交結實率極高,是育種利用之親緣,普通野生稻在中國南方分布較廣,面積亦大,變異類型十分豐富,保護收集野生近緣植物基因,為遺傳育種研究所必須,具有重要時間意義和科學價值。
地理分布 在中國分布區內具體分布為廣東曲江、英德、清遠、龍門、花縣、新會、台山、開平、紫金、河源、德慶、羅定、雲浮、新興、海豐、惠東、惠州、博羅、東莞、增城、從化、三水、四會、高要、陽康、高明、鶴山、恩平、湛江、肇慶、海南崖縣、陵水、保亭、萬定、瓊中、瓊海、白沙、昌江、東方、臨高、澄邁、定安、文昌、瓊山、廣西北海、合浦、等地。生於海拔600米以下的江河流域、平原地區的池塘、溪溝、水澗與塘、稻田、沼澤等低濕地。印度緬甸泰國馬來西亞的亞洲熱帶季風地區也都廣泛分布。
保護價值 普通野生稻是栽培水稻的原始近緣種、近年來收集作物的野生近緣種質移入栽培稻中,育成一系列新品種。中國首次育成的水稻三系中的不育系,是利用"野敗"作為親緣突破的。中國是水稻起源和集中分布區之一,南方又擁有豐富的野生稻資源,,充分利用和保護原始種質基因,為水稻育種提供珍貴的遺傳研究資料,並為闡明水稻起源和演化提供理論基礎。
保護措施 在野生稻自然生長的地區作適當的產地保護、通過自繁而占有一定面積。對某些稀有而具有特殊種質的類型可及時採集種子,進行種子繁殖或作營養分株繁殖。
栽培要點 穎果成熟時容易脫落,要隨熟隨采,曬乾,淨種,儲存,約於翌年4月初播種繁殖。作為種質保存時需儲存在基因庫。

筇竹Qiongzhuea tumidinoda Hsueh et Yi

現狀 稀有種。筇竹為中國西南地區特有種。其稈節膨大,工藝價值很高。近年四川大量砍 伐製做手杖,暢銷各地。雲南則以筍用為主,每逢筍期大量采,並砍伐層林木用以烘烤, 破壞極大,已面臨毀滅的危險。
地理分布 分布於雲南高原東北緣向四川盆地過渡的中山地帶。即雲南東北部大關、綏江、永善、威信、彝良、鎮雄和四川敘永、筠連、長寧、雷波、馬邊縣。生於海拔1600-2100米 坡地林下,局部地段可達2600米。
保護價值 筇竹是中國珍貴的特有竹種,其稈節膨大,形態奇特,工藝和觀賞價值很高。早在晉代戴凱之《竹譜》中就有記載,遠在漢朝就已製成手杖遠銷西域。筍味鮮美,可供鮮食 或製成筍乾外銷。是中國最早的外銷經濟竹種。
保護措施 在雲南筇竹分布較集中的永善縣三江口,已籌劃建立自然保護點。其它產地應對 筇竹賴以生存的上層林木加以保護,打筍應有限制,竹杖生產也應在不破壞資源和水續利用的基礎上有計畫的進行。
栽培要點 造林地須擇夏無酷暑、空氣濕度較大的山區。秋季採用分生竹絲或埋鞭繁殖。如 在庭園栽培,應有蔽蔭和噴灌設備,以保證成活。

下級分類

蘆竹亞科ArundinoideaeTat.

竹亞科BambusoideaeNees

假淡竹葉亞科CentothecoideaeSoderstr.

畫眉草亞科EragrostoideaePILGER

稻亞科OryzoideaeCare

黍亞科PanicoideaeA.Br.

早熟禾亞科PooideaeMacf.etWats.

單子葉植物綱

單子葉植物種子的:具1片頂生子葉 ;內的纖維管束:為星散排列,無形成層和次生組織,只有初生組織。
葉脈:為平行脈或弧形脈;:基數常為3 ;:主根不發達,常為鬚根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