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仁[植物]

砂仁[植物]
砂仁[植物]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砂仁(學名:Lour.)是姜科,豆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可達3米,莖散生;根莖匍匐地面,中部葉片長披針形,上部葉片線形,頂端尾尖,兩面光滑無毛,葉舌半圓形,穗狀花序橢圓形,總花梗被褐色短絨毛;鱗片膜質,橢圓形,苞片披針形,膜質;小苞片管狀,花萼頂端具三淺齒,白色,裂片倒卵狀長圓形,唇瓣圓匙形,白色,子房被白色柔毛。蒴果橢圓形,成熟時紫紅色,乾後褐色,種子多角形,有濃郁的香氣,味苦涼。5-6月開花;8-9月結果。 分布於中國福建、廣東、廣西和雲南;栽培或野生於山地蔭濕之處。 果實供藥用,以廣東陽春的品質最佳,主治脾胃氣滯,宿食不消,腹痛痞脹,噎膈嘔吐,寒瀉冷痢。砂仁觀賞價值較高,初夏可賞花,盛夏可觀果。 (概述圖參考來源:中國自然標本館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砂仁 砂仁

多年生草本。 株高1.5-3米,莖散生;根莖匍匐地面,節上被褐色膜質鱗片。中部葉片長披針形,長37厘米,寬7厘米,上部葉片線形,長25厘米,寬3厘米,頂端尾尖,基部近圓形,兩面光滑無毛,無柄或近無柄;葉舌半圓形,長3-5毫米;葉鞘上有略凹陷的方格狀網紋。

穗狀花序橢圓形,總花梗長4-8厘米,被褐色短絨毛;鱗片膜質,橢圓形,褐色或綠色;苞片披針形,長1.8毫米,寬0.5毫米,膜質;小苞片管狀,長10毫米,一側有一斜口,膜質,無毛;花萼管長1.7厘米,頂端具三淺齒,白色,基部被稀疏柔毛;花冠管長1.8厘米;裂片倒卵狀長圓形,長1.6-2厘米,寬0.5-0.7厘米,白色;唇瓣圓匙形,長寬約1.6-2厘米,白色,頂端具二裂、反卷、黃色的小尖頭,中脈凸起,黃色而染紫紅,基部具二個紫色的痂狀斑,具瓣柄;花絲長5-6毫米,花葯長約6毫米;藥隔附屬體三裂,頂端裂片半圓形,高約3毫米,寬約4毫米,兩側耳狀,寬約2毫米;腺體2枚,圓柱形,長3.5毫米;子房被白色柔毛。

蒴果橢圓形,長1.5-2厘米,寬1.2-2厘米,成熟時呈紫紅色,乾後呈褐色,表面被不分裂或分裂的柔刺;種子為多角形,有濃郁的香氣,味苦涼。花期:5-6月;果期:8-9月。

主要變種

中文名、拉丁名描述圖片
矮砂仁 Amomumv illosumLour.var. nanum H.T.Tsai et S.W.Zhao 該變種與正種的區別是:植株矮小,株高1-1.5米,花序較小,總花梗較纖細。蒴果熟時綠色或略帶棕色。 分布於中國雲南富寧;生於林下蔭濕處,海拔200米。模式標本采自富寧。 果實供藥用,功效與砂仁近似。主治脾胃氣滯,宿食不消,腹痛痞脹,噎膈嘔吐,寒瀉冷痢。
砂仁[植物] 砂仁[植物]
縮砂密 Amomumv illosumLour. var.x anthioides(Wall. ex Bak.) T.L.Wu et S.J.Chen 蒴果成熟時綠色,果皮上的柔刺較扁。花期:5-6月;果期:8-9月。 分布於中國雲南南部(勐臘、滄源等地);生於林下潮濕處,海拔600-800米。寮國、越南、高棉、泰國、印度亦有分布。 果實供藥用,主治脾胃氣滯,宿食不消,腹痛痞脹,噎膈嘔吐,寒瀉冷痢。
砂仁[植物] 砂仁[植物]

產地生境

分布於中國福建、廣東、廣西和雲南。栽培或野生於山地蔭濕之處。

生長習性

喜熱帶南亞熱帶季雨林溫暖濕潤氣候,不耐寒,能耐暫短低溫,-3℃受凍死亡。生產區年平均氣溫19-22℃;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空氣相對溫度在90℃以上,怕乾旱,忌水澇。需適當蔭蔽,喜漫射光。宜選森林保持完整的山區溝谷林,有長流水的溪溝兩旁,傳粉昆蟲資源豐富的環境,以上層深厚、疏鬆、保水保肥力強的壤土和砂壤上栽培,不宜在粘土、沙土栽種。

繁殖方法

分種子繁殖和分株繁殖兩種。

種子

砂仁[植物] 砂仁[植物]

選擇飽滿健壯的果實,播前曬果兩次,曬後進行漚果,保持漚果溫度(30-35℃之間)和一定濕度,3-4天即可洗擦果皮晾乾待播。育苗之苗圃地要選擇背風、排灌方便的地方,進行深耕細耙作畦,畦高15厘米、寬1-1.2米。施足基肥,每畝施過磷酸鈣15-25千克,與牛糞或堆肥混合漚制的有機肥料1000-1500千克。春播3月,秋播8月下旬至9月上旬,開溝條播或點播。播前先搭好棚架,開始出苗時,即加覆蓋遮蔭,蔭蔽度達80%-90%為宜。有7-8片葉時,可適當減少蔭蔽,但蔭蔽度不能低於70%。

施肥要掌握薄施、勤施的原則。第一次在幼苗2片葉時進行,每畝用硫酸銨氮肥1.5-2千克兌水1500千克。第二次在幼苗5片葉時進行,每畝用氮肥3千克兌水1500千克。第三次在幼苗8-10片葉時進行,10片葉以後每半個月或每月追肥1次,每畝用氮肥3千克兌水1000千克。要經常淋水,保持土壤濕潤。冬季和早春可增施腐熟牛糞和草木灰,以增強幼苗抗寒能力。有寒潮來時,在畦北面設風障和在田頭熏煙防寒。苗高10-15厘米進行間苗,苗高50厘米即可出圃定植。

分株

選生長健壯的植株,截取具有芽1-2個以上的幼苗和壯苗為種苗。春栽3月底至4月初,秋栽9月,以春栽為好,選陰雨天進行。株行距65厘米X65厘米或1.3米Xl.5米,種後蓋土,淋水,隨即用草覆蓋,以後勤淋水,細緻管理。

栽培技術

選地整地

砂仁 砂仁

砂仁應選擇肥沃、疏鬆保水、保肥力強的砂壤土或輕黏壤土為好。濕度大有水源的闊葉常綠林地和排灌方便的山坡、山谷、平地,均可種植。砂土和重黏土不適合選用。山區種植,種植前進行開荒,除淨雜草和砍除過多蔭蔽樹;而蔭蔽樹不夠的地方應注意補種。在開荒同時開挖環山排灌水溝,以防旱排澇。

在砂仁地附近多種植果樹,以擴大蜜源,引誘更多的昆蟲傳粉。在平原地區種植,應開溝作畦,畦寬2.6-3米,長24-30米,溝寬35厘米,深1.5-35厘米。畦面造成龜背形,以防積水,還要注意營造蔭蔽樹。先種芭蕉、山毛豆等生長快的作物作臨時蔭蔽,後種高大白飯樹、楹樹及果樹作永久蔭蔽樹。

田間管理

⑴新種植未達開花結果年限之前,要求有較大蔭蔽度,以保持70%-80%為宜。每年須除草5-8次;雨季每月1次。施肥除施磷鉀肥外,要適當增施氮肥,每年2-10月施肥3-4次。要經常注意澆水,保持土壤濕潤。

⑵進入開花結果年限後,在花芽分化期,需要較多的陽光,平均保持50%-60%蔭蔽度較適宜。但是在保水力差的砂質土壤,或缺乏水源,不能灌溉的砂地,應保持70%左右的蔭蔽度。每年主要除草兩次。

病蟲防治

砂仁植物形態 砂仁植物形態

莖枯病:在7-8月雨季發生,幼苗受害後,莖稈乾枯,倒伏死亡。 防治方法:可用1:1:1404160倍波爾多液噴灑。

葉斑病:在苗期或大田均有發生。 防治方法:可清除病株;用1:1:120倍波爾多液或代森銨水溶液1000倍液噴灑。

果腐病:平原地區高溫多雨,如植株過密,通風透光和排水不良時,易發生此病。 防治方法:要注意通風透光,排出積水;幼果期用1%甲醛液噴灑,每畝用量50千克;收果後撒施1:243的石灰草木灰,每畝15-20千克,以增強植株抗病能力。

幼苗鑽心蟲:為害幼苗。 防治方法:要加強水肥管理;成蟲產卵盛期可用40%樂果乳劑1000倍液或90%敵百蟲原粉800倍液噴灑。

主要價值

食用

砂仁[植物] 砂仁[植物]

一般將乾果用布包好,然後用錘子之類的東西把它們砸成碎末,然後就可以用來做調味料了。如果用在煲湯上一般不用砸成碎末,成顆放進去煲就可以。或者也可以去皮炒一下這個乾果。

砂仁食療作用: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芳香行散,降中有升。

常見砂仁膳食:⑴砂仁燜排骨、⑵砂仁鯽魚湯、⑶砂仁蒸鯽魚、⑷砂仁蒸雞、⑸砂仁蒸豬腰、⑹砂仁肚條、⑺砂仁粥、⑻砂仁酒、⑼砂仁鯽魚羹

不宜人群:陰虛有熱之人及婦女產後不宜食用。患有肺結核、支氣管擴張、乾燥綜合症等病症者不宜服用。

藥用

砂仁 砂仁

【藥性】味辛,性溫;歸脾、胃、腎經。

①《藥性論》:味苦、辛。

②《本草拾遺》:味酸。

③《海藥本草》:味辛、平、鹹。

④《開寶本草》:溫,無毒。

⑤《湯液本草》:入手、足太陰經、陽明經、太陽經,足少陰經。

⑥《本草品匯精要》:氣之摩者,陽也。具香。

⑦《綱目》:辛,溫,澀,無毒。

⑧《本草經疏》:味辛,氣溫,無毒;入足太陰、陽明、少男、厥陰、亦入手太陰,陽明、厥陰。可升可降,降多於升,陽業。

⑨《本草求真》:專入脾,胃,兼入肺、腎,大小腸、膀胱。

【功能主治】行氣調中,和胃,醒脾。治腹痛痞脹,胃呆食滯,噎膈嘔吐,寒瀉冷痢,妊娠胎動。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不宜久煎),0.5-2錢;或入丸、散。

【注意】陰虛有熱者忌服。

【炮製】炮製方法的不同分為砂仁、鹽砂仁、姜砂仁,炮製後貯乾燥容器內,密閉,置陰涼乾燥處。

化學成分

砂仁種子含揮髮油, 油中含乙酸龍腦酯、樟腦、樟烯、檸檬烯、β-蒎烯、苦橙油醇(nerolidol)及α-蒎烯、莰烯、桉油精、芳樟醇、α-胡椒烯、愈創木醇(guaiaol)等。另含黃酮類成分。

種子含揮髮油約1.7-3%。油的主要成分為右鏇樟腦、龍腦、乙酸、龍腦脂、芳樟醇(L nalool)、橙花叔醇(Nerolidol,CHO)等。

縮砂種子含揮髮油1.7%-3%,主要成分為d-樟腦(d-Camphor)、d-龍腦(d-Borneol)、乙酸龍腦酯(Bornyl acetate),芳樟醇(Linalool),橙花椒醇(Nerolidol)及一種萜烯。陽春砂,葉的揮髮油與種子的揮髮油相似,含龍腦、乙酸龍腦酯、樟腦、檸檬烯(Limonene)等成分,亦含皂甙 0.69%。

陽含有揮髮油,其成分十分複雜,主要有檸檬烯(Limonene)、芳樟醇(Linalool)、乙酸龍腦酯(Bornylacetate)等。除有濃烈芳香氣味和強烈辛辣外,還對腸道有抑制作用。有化濕醒脾、行氣和胃、消食的作用。

姜科植物

姜科為多年生(少有一年生)、陸生(少有附生)草本,通常具有芳香、匍匐或塊狀的根狀莖,或有時根的末端膨大呈塊狀。本科分為2亞科、3族,約49屬,1,500種,分布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主產地為熱帶亞洲。中國有19屬,150餘種,5變種,產東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區。

姜目百科

阿寬蕉
阿希蕉
矮山姜
矮砂仁
凹唇姜
凹唇姜屬
矮姜花
閉鞘姜屬
斑葉竹芋
芭蕉屬
芭蕉
白朮
波翅豆蔻
白豆蔻
閉鞘姜
碧江姜花
白花山柰
白象牙參
長柄山姜
垂花山姜
脆果山姜
草豆蔻
草冠
長柄豆蔻
長序砂仁
草果藥
長果砂仁
長花豆蔻
長穗姜花
長柄象牙參
藏象牙參
長果姜屬
長果姜
川東姜
匙苞姜
短柄直唇姜
大花美人蕉
大蕉
島山芭蕉
地涌金蓮屬
地涌金蓮
大頭山姜
短穗山姜
大花山姜
敦六山姜
多花山姜
德保豆蔻
豆蔻屬
大苞姜
大苞姜屬
多花距藥姜
滇姜花
大豆蔻屬
大豆蔻
大葉山柰
大象牙參
大花象牙參
滇象牙參
多穗姜
莪術
耳葉象牙參
鄂川姜
粉美人蕉
腐花豆蔻
革葉山姜
高雄山姜
高良姜
光葉山姜
光葉雲南草蔻
光葉球穗山姜
廣西豆蔻
光葉閉鞘姜
廣西莪術
廣西姜花
高山象牙參
高雄姜
桂姜
骨碎補
鶴望蘭科
花葉竹芋
海南柊葉
海南蘭花蕉
黃花美人蕉
紅蕉
茴香砂仁
紅茴砂
茴香砂仁屬
花葉山姜
紅豆蔻
紅豆冠
海南山姜
華山姜
滑葉山姜
黑果山姜
紅草果
紅花砂仁
海南砂仁
紅殼砂仁
海南假砂仁
黃花大苞姜
紅苞距藥姜
黃姜花
紅姜花
海南三七
喙花姜屬
喙花姜
華象牙參
紅球姜
紅冠姜
姜目
尖苞柊葉

芋[植物]
蕉芋
蕉麻
距花山姜
靖西山姜
假益智
節鞭山姜
九翅豆蔻
距藥姜
距藥姜屬
薑黃屬
薑黃
姜花
姜花屬
姜屬

開南山姜
寬唇山姜
旅人蕉科
蘭花蕉屬
蘭花蕉
蘭花美人蕉
綠苞山姜
菱唇山姜
美人蕉
美人蕉屬
密穗山姜
毛瓣山姜
馬藺
美山姜
密苞山姜
密毛山姜
蒙自砂仁
麥氏舞花姜
毛舞花姜
毛薑花
密花姜花
偏穗姜
偏穗姜屬
球穗山姜
全唇姜
絨葉肖竹芋
柔瓣美人蕉
日比野山姜
少花柊葉
樹頭芭蕉
山姜屬
疏花山姜
扇狀山姜
水山姜
縮砂密
砂仁
疏花草果藥
雙翅舞花姜
山柰
山柰屬
雙唇象牙參
梭穗姜
珊瑚姜
台灣芭蕉
田林姜花
頭花象牙參
土田七屬
土田七
台灣姜
蘘荷
萵筍花
溫鬱金
舞花姜屬
舞花姜
無絲姜花
烏姜
蠍尾蕉
肖竹芋
肖竹芋屬
象腿蕉
香蕉
小果野蕉
象腿蕉屬
蠍尾蕉屬
香姜
小草蔻
小花山姜
狹葉山姜
細砂仁
香豆蔻
心葉凹唇姜
小珠舞花姜
小花姜花
小苞姜花
小毛薑花
西藏大豆蔻
象牙參
象牙參屬
襄荷
雲南柊葉
野蕉
益智
艷山姜
雲南草蔻
銀葉砂仁
野草果
疣果豆蔻
鬱金
圓瓣姜花
陽荷
直唇姜屬
直唇姜
竹葉蕉屬
竹葉蕉
竹芋屬
竹芋
紫葉美人蕉
紫紋山姜
柱穗山姜
竹葉山姜
爪哇白豆蔻
紫花山柰
早花象牙參

雲南省特產

姜科

界: 植物界 | 門: 被子植物門 | 綱: 單子葉植物綱 | 目: 姜目 | 科: 姜科
姜科(學名Zingiberaceae)是單子葉植物姜目的一科。本科約有47屬,700種,主要分布在熱帶地區。本科植物很多種類是重要的調味料和藥用植物。本科重要的成員有姜,砂仁薑黃蘘荷小豆蔻高良姜
非洲豆蔻屬天堂椒
山姜屬大高良姜 | 高良姜 | 艷山姜 | 草豆蔻
豆蔻屬白豆蔻 | 砂仁 | 草果
小豆蔻屬小豆蔻
薑黃屬薑黃 | 姜荷花
姜花屬野薑花
山柰屬山柰
姜屬 | 蘘荷 | 球姜

單子葉植物綱

單子葉植物種子的:具1片頂生子葉 ;內的纖維管束:為星散排列,無形成層和次生組織,只有初生組織。
葉脈:為平行脈或弧形脈;:基數常為3 ;:主根不發達,常為鬚根系。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