傣族燒魚

傣族燒魚

傣族燒魚即傣族烤魚,西雙版納的傣族村寨大多與大小河流為鄰。

簡介

燒烤魚燒烤魚

傣族燒魚即傣族烤魚,西雙版納的傣族村寨大多與大小河流為鄰。傣族無論男女,都喜歡抓魚、吃魚,有無魚不成席之說。

製作方法

傣族不但善抓魚,做魚的功夫也很獨到。魚打理好後,配上蔥、、蒜、辣椒麵及香茅草、檳榔青、野芫荽鹽巴果、小米辣,可煎、炸、蒸、煮、燒烤、醃、熏,尤以包燒魚和竹筒燒魚、烤魚、酸魚、魚剁生、“臭”魚的做法和味道最有特點。

燒魚、烤魚和魚剁生是傣族先民野外生活經驗的總結,最適合在河灘上野炊。包燒魚講香。把泥鰍、紅尾巴魚、蝦和小白魚與鹽、蔥、姜、辣椒、野芫荽和鹽巴果拌攏,如果就近有水蕨菜,也可以加進去,用芭蕉葉包起來,放到火上燒熟,魚香混合著佐料香,香氣四溢。竹筒燒魚講鮮。砍來竹筒,削去篾青,裝上水和油、鹽,靠在火上燒,待水開後,把新鮮的禿嘴魚放進去,再抓上一把酸藤子或野薺菜,不但湯色漂亮,竹子和野菜的清新,使魚的味道更加鮮美。魚“剁生”可以理解為鮮魚醬。大魚要去皮去骨,小魚要用竹片夾著烘一下,剁細。將小米辣燒熟,剁細,檳榔青燒熟,衝上涼開水,加鹽,再把剁細的魚肉和辣椒拌進去,魚“剁生”就做成了。用魚腥草、刺五加、薄荷、水香菜等野菜蘸魚“剁生”,別有一番風味。

酸魚和“臭”魚,都要有十幾、二十天的過程。酸魚在農貿市場有賣,買回來撕碎,拌上蒜泥、辣椒麵,就可以吃了。“臭”魚不是常有,全靠碰運氣,比臭豆腐香多了,還有一種難忘的鮮味。

雲南省特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