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豆蔻

香豆蔻屬於豆蔻亞屬,粗壯草本,株高1-2米,果期:6-9月。果實可藥用,亦作甜品和糕點的調料。中國境內分布於西藏(墨脫)、雲南、廣西等省區。

基本信息

植物信息

香豆蔻AmomumsubulatumRoxb.
來源:中國植物志第16(2)卷姜科ZINGIBERACEAE豆蔻亞屬subgen.Amomum
20.香豆蔻(植物分類學報)嘎哥拉(土名譯音)圖版46:1-7
AmomumsubulatumRoxb.,Cor.Pl.t.277.1817,etFl.Ind.ed.1.44.1820;Bak.inHook.f.,Fl.Brit.Ind.6:240.1892;K.Schum.inEngl.Pflanzenr.20(IV.46):253.fig.31.1904;吳德鄰等,植物分類學報16(3):38.1978.

形態特徵

粗壯草本,株高1-2米。葉片長圓狀披針形,長27-60厘米,寬3.5-11厘米,頂端具長尾尖,基部圓形或楔形,兩面均無毛;植株下部葉無柄或近無柄,上部葉柄長1-3厘米;葉舌膜質,長約3-4毫米,微凹,無毛,頂端渾圓。總花梗長0.5-4.5厘米,鱗片褐色,穗狀花序近陀螺形,直徑約5厘米;苞片卵形,長約3厘米,淡紅色,頂端鑽狀;小苞片管狀,長3厘米,裂至中部,裂片頂端急尖而微凹;花萼管狀,無毛,三裂至中部,裂片鑽狀;花冠管與萼管等長,裂片黃色,近等長,後方的一枚裂片頂端鑽狀;唇瓣長圓形,長3厘米,頂端向內卷折,有明顯的脈紋,中脈黃色,被白色柔毛;側生退化雄蕊鑽狀,長2毫米,紅色;花絲長5毫米,寬3毫米;花葯長10毫米;藥隔附屬體橢圓形,全緣,長4毫米。蒴果球形,直徑2-2.5厘米,紫色或紅褐色,不開裂,具10餘條波狀狹翅,頂具宿萼,無梗或近無梗。花期:5-6月;果期:6-9月。

地區分布

產西藏(墨脫)、雲南、廣西等省區;生於海拔300-1300米蔭濕林中。孟加拉、尼泊爾亦有分布。

植物用途

果實可藥用,治喉痛、肺結核、眼瞼炎、消化不良;亦作甜品和糕點的調料。

中醫中藥

【藥 名】:香豆蔻

【拼 音】:XIANGDOUKOU

【來 源】:為雙子葉植物藥姜科植物香豆蔻的種子。

【功 效】:化痰止咳、行氣止痛。

【主 治】:用於風寒咳嗽、脾胃寒濕。

【性味歸經】:辛,溫。入肺、肝、胃、大腸四經。

使用方法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一6克。

【別 名】:尼泊爾豆蔻 (Nepal cardamom)

【動植物資源分布】:分布廣西雲南西藏(墨脫)。

【拉丁名】:Amo-mum subulatum Roxb.

【考 證】:始載於《植物分類學報》。

【中藥化學成分】:種子含黃酮類成分。

藥材認識

【來源】
藥材基源:為蓋子科植物香豆蔻的種子。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momumsubulatumRoxb.
採收和儲藏:林果實將成熟時採收,剪下果序,除去雜質,曬乾。
【性狀】
性狀鑑別,果實呈長卵形,稍彎財,一側平坦,長1.5-2.5cm,直徑0.8-1.5cm。表面灰棕色,有明顯縱棱和不規則突起,先端有長形管狀花萼。果實3室,每室有種子6-12粒,灰棕色,呈不規則多面體。果皮厚,不易撕裂。氣微,味微辛。
顯微鑑別,種子橫切面:種皮表皮細胞1列,呈長圓形或類圓形,壁稍厚。下皮細胞1列,長方形,切向排列,充滿紅棕色色素。油細胞類長方形,色素層細胞數列,內含淡黃色色素。內種皮細胞1列,長方形,壁厚,含矽質塊。外胚乳為薄壁細胞,含眾多草酸鈣結晶。
【化學成份】種子含香豆蔻素(subulin),小豆蔻查耳酮(cardamonin),山姜素(alpinetin),矮牽牛素-3,5-二葡萄糖甙(petunidin-3,5-diglucoside),無色矢車菊素-3-O-β-D-吡喃葡萄糖甙(leucocyanidin-3-O-β-D-glucopyranoside)。果實含α和β-蒎烯(pinene),月桂烯(myrcene),α-松油烯(α-terpinene),對-聚傘花素(p-cymene),松油烯-4-醇(4-terpineol),δ-松油醇(δ-terpineol),橙花叔醇(nerolidol),檸檬烯(limonene),香檜烯(sabinene),桉葉素(1,8-cineole),γ-松油烯(γ-terpinene),α-松油醇(α-terpineol),α-甜沒藥烯(α-bisabolene),β-松油醇(β-terpineol),乙酸-α-松油醇酯(α-terpinylacetate)。
【性味】味辛;性溫
【歸經】肺;肝;胃;大腸經
【功能主治】散寒行氣,健胃消食。主脘腹脹痛;食積不化;肺寒咳嗽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3-6g。
【各家論述】《新華本草綱要》:有驅風、消腫、止痛的功能。用於胃腸氣脹、食滯、咽喉腫痛、咳嗽、肺結核等症。
【摘錄】《中華本草》

姜科植物

姜科為多年生(少有一年生)、陸生(少有附生)草本,通常具有芳香、匍匐或塊狀的根狀莖,或有時根的末端膨大呈塊狀。本科分為2亞科、3族,約49屬,1,500種,分布於全世界熱帶、亞熱帶地區,主產地為熱帶亞洲。中國有19屬,150餘種,5變種,產東南部至西南部各省區。

姜目百科

阿寬蕉
阿希蕉
矮山姜
矮砂仁
凹唇姜
凹唇姜屬
矮姜花
閉鞘姜屬
斑葉竹芋
芭蕉屬
芭蕉
白朮
波翅豆蔻
白豆蔻
閉鞘姜
碧江姜花
白花山柰
白象牙參
長柄山姜
垂花山姜
脆果山姜
草豆蔻
草冠
長柄豆蔻
長序砂仁
草果藥
長果砂仁
長花豆蔻
長穗姜花
長柄象牙參
藏象牙參
長果姜屬
長果姜
川東姜
匙苞姜
短柄直唇姜
大花美人蕉
大蕉
島山芭蕉
地涌金蓮屬
地涌金蓮
大頭山姜
短穗山姜
大花山姜
敦六山姜
多花山姜
德保豆蔻
豆蔻屬
大苞姜
大苞姜屬
多花距藥姜
滇姜花
大豆蔻屬
大豆蔻
大葉山柰
大象牙參
大花象牙參
滇象牙參
多穗姜
莪術
耳葉象牙參
鄂川姜
粉美人蕉
腐花豆蔻
革葉山姜
高雄山姜
高良姜
光葉山姜
光葉雲南草蔻
光葉球穗山姜
廣西豆蔻
光葉閉鞘姜
廣西莪術
廣西姜花
高山象牙參
高雄姜
桂姜
骨碎補
鶴望蘭科
花葉竹芋
海南柊葉
海南蘭花蕉
黃花美人蕉
紅蕉
茴香砂仁
紅茴砂
茴香砂仁屬
花葉山姜
紅豆蔻
紅豆冠
海南山姜
華山姜
滑葉山姜
黑果山姜
紅草果
紅花砂仁
海南砂仁
紅殼砂仁
海南假砂仁
黃花大苞姜
紅苞距藥姜
黃姜花
紅姜花
海南三七
喙花姜屬
喙花姜
華象牙參
紅球姜
紅冠姜
姜目
尖苞柊葉

芋[植物]
蕉芋
蕉麻
距花山姜
靖西山姜
假益智
節鞭山姜
九翅豆蔻
距藥姜
距藥姜屬
薑黃屬
薑黃
姜花
姜花屬
姜屬

開南山姜
寬唇山姜
旅人蕉科
蘭花蕉屬
蘭花蕉
蘭花美人蕉
綠苞山姜
菱唇山姜
美人蕉
美人蕉屬
密穗山姜
毛瓣山姜
馬藺
美山姜
密苞山姜
密毛山姜
蒙自砂仁
麥氏舞花姜
毛舞花姜
毛薑花
密花姜花
偏穗姜
偏穗姜屬
球穗山姜
全唇姜
絨葉肖竹芋
柔瓣美人蕉
日比野山姜
少花柊葉
樹頭芭蕉
山姜屬
疏花山姜
扇狀山姜
水山姜
縮砂密
砂仁
疏花草果藥
雙翅舞花姜
山柰
山柰屬
雙唇象牙參
梭穗姜
珊瑚姜
台灣芭蕉
田林姜花
頭花象牙參
土田七屬
土田七
台灣姜
蘘荷
萵筍花
溫鬱金
舞花姜屬
舞花姜
無絲姜花
烏姜
蠍尾蕉
肖竹芋
肖竹芋屬
象腿蕉
香蕉
小果野蕉
象腿蕉屬
蠍尾蕉屬
香姜
小草蔻
小花山姜
狹葉山姜
細砂仁
香豆蔻
心葉凹唇姜
小珠舞花姜
小花姜花
小苞姜花
小毛薑花
西藏大豆蔻
象牙參
象牙參屬
襄荷
雲南柊葉
野蕉
益智
艷山姜
雲南草蔻
銀葉砂仁
野草果
疣果豆蔻
鬱金
圓瓣姜花
陽荷
直唇姜屬
直唇姜
竹葉蕉屬
竹葉蕉
竹芋屬
竹芋
紫葉美人蕉
紫紋山姜
柱穗山姜
竹葉山姜
爪哇白豆蔻
紫花山柰
早花象牙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